- 年份
- 2024(9196)
- 2023(12834)
- 2022(10275)
- 2021(9350)
- 2020(7562)
- 2019(16606)
- 2018(16825)
- 2017(31618)
- 2016(17527)
- 2015(19549)
- 2014(19711)
- 2013(18769)
- 2012(17083)
- 2011(15344)
- 2010(15702)
- 2009(14916)
- 2008(14793)
- 2007(13739)
- 2006(12605)
- 2005(11696)
- 学科
- 济(67764)
- 经济(67652)
- 业(58081)
- 管理(52278)
- 农(49729)
- 企(37151)
- 企业(37151)
- 农业(33197)
- 业经(24344)
- 中国(21139)
- 制(20792)
- 方法(19939)
- 财(19042)
- 体(16394)
- 数学(16274)
- 数学方法(16113)
- 地方(14694)
- 发(14384)
- 学(14296)
- 环境(14291)
- 银(12930)
- 银行(12902)
- 农业经济(12542)
- 行(12388)
- 发展(12102)
- 展(12081)
- 策(11681)
- 融(11453)
- 金融(11446)
- 划(11364)
- 机构
- 学院(250334)
- 大学(245236)
- 济(101004)
- 经济(98746)
- 管理(93216)
- 研究(86384)
- 理学(79600)
- 理学院(78827)
- 管理学(77566)
- 管理学院(77141)
- 中国(68083)
- 农(61944)
- 京(51899)
- 科学(51819)
- 财(48646)
- 农业(47224)
- 所(43621)
- 业大(43029)
- 中心(40866)
- 江(40818)
- 研究所(39152)
- 财经(37199)
- 经(33607)
- 范(32893)
- 师范(32540)
- 北京(31718)
- 州(31700)
- 院(30649)
- 省(29888)
- 经济学(29670)
- 基金
- 项目(165182)
- 科学(129947)
- 研究(125629)
- 基金(118352)
- 家(103162)
- 国家(102139)
- 科学基金(87118)
- 社会(80908)
- 社会科(76108)
- 社会科学(76088)
- 省(66694)
- 基金项目(62578)
- 教育(56005)
- 划(54337)
- 编号(53151)
- 自然(53062)
- 自然科(51746)
- 自然科学(51730)
- 自然科学基金(50815)
- 资助(45776)
- 成果(43968)
- 重点(36915)
- 发(36823)
- 制(36714)
- 部(36567)
- 课题(36518)
- 农(34468)
- 创(34104)
- 国家社会(33824)
- 性(32457)
- 期刊
- 济(124575)
- 经济(124575)
- 研究(72979)
- 农(66825)
- 中国(59827)
- 农业(44895)
- 学报(41806)
- 财(38345)
- 科学(37994)
- 大学(32991)
- 管理(31951)
- 学学(31310)
- 教育(28902)
- 融(27589)
- 金融(27589)
- 业经(26658)
- 业(20934)
- 技术(20891)
- 财经(18562)
- 问题(17542)
- 经济研究(16703)
- 经(15947)
- 版(15849)
- 农村(15539)
- 村(15539)
- 农业经济(15217)
- 世界(13481)
- 业大(12397)
- 经济问题(12114)
- 社会(12076)
共检索到389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翁艺青 黄森慰 黄可扬
当前,农村环境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相对落后。政府环境规制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主要手段,其对农户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程度关系着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农户是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中的主要主体之一。本文以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准回归与倾向得分匹配,构建政府环境规制的反事实框架,研究政府环境规制对农户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环境规制能够提升农户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增强农户环境治理的意愿,影响效应为29.2%。因此,本文提出发挥环境规制促进作用的措施,助力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设。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治理意愿 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朋朋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法律规制面临政策体系不完备、责任制度难落实、农村企业监管薄弱、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为此,政府应当根植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领导责任制度、强化农村企业环境治理责任落实保障制度和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等,以响应乡村生态振兴的目标要求。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农村 法律规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英欣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环境质量的提升。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村经济与环境产生了较大的损害,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要想快速改善农村污染问题,提升农村污染防治效率,有必要完善农村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但是,针对我国农村污染的法律并不完善,不利于政府、环保部门以及污染主体等各类主体承担环境治理责任,需要基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主体要求,不断完善农村污染防治法律规范,强化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制与执法监督,提升农村环境治理能力。
关键词:
环境治理 污染发展 法律法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史磊 郑珊
农村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现实中治理涉及跨区域、跨部门以及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容易导致“公地悲剧”现象的产生,是中国环境整治布局中的薄弱环节。农户参与机制的缺失是目前中国农村环境持续恶化重要根源。本文从多角度对日本在提升农户环保参与度方面的政策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目前中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提出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提升农户参与度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
日本 农村环境 农户参与机制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史磊 郑珊
农村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现实中治理涉及跨区域、跨部门以及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容易导致"公地悲剧"现象的产生,是中国环境整治布局中的薄弱环节。农户参与机制的缺失是目前中国农村环境持续恶化重要根源。本文从多角度对日本在提升农户环保参与度方面的政策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目前中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提出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提升农户参与度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
日本 农村环境 农户参与机制 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贾亚娟 赵敏娟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既是垃圾的产生者也是治理成效的直接受益者。本文根据陕西农村地区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双栏模型(DHM)考察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意愿(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的影响;运用层次回归将制度信任对环境关心-农户参与治理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纳入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均存在显著正效应;制度信任不仅对农户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而且还对环境关心-农户支付意愿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制度信任度高的农户,环境关心对其支付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受教育年限及家庭人口数正向影响农户参与意愿,收入高的家庭参与垃圾治理的支付意愿相对更高。因此,提升农户环境关心意识、规范农户认可的法规制度以及创造良好的制度信任氛围,对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侃 栾胜基
农村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迫切要求探讨适合的农村环境管理模式。借鉴社会网络理论中的结构洞的概念,指出既有环境管理体系在乡镇一级存在着结构洞,而位于结构洞中的乡镇政府因为人力财力的不足产生结构真空,致使环境信息传递无效,继而导致既有环境管理体系在农村地区使用的低效。要完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需要加强乡镇政府人力财力的配备,完善农村环境信息自下而上申报的体系,以保障环境信息传递的通畅。
关键词:
环境管理体系 农村 乡镇政府 结构真空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会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强调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农村环境保护是全国环境保护的短板,改善农村环境保护是最大的民生。农村环境保护既是改变全国环境最大的生态空间,也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未来最大的市场空间。构建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加强农村环境管理,解决农村突
关键词:
环境保护体系 生态循环农业 环境综合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允华 杨兴东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绿色发展视野下,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环保立法滞后、环保执法力度不足、法律援助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因此,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建立适应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特点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援助制度。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农村 环境治理 法律规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成立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落后。国家应当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宣传,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有效遏制农村环境污染。
关键词:
农村 环境污染 法律规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永祥
经济的发展往往伴随环境问题的产生。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危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扰乱农村社会的稳定。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农村环境污染法制存在弊端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体系不健全;农村环境执法存在缺陷;农村环境纠纷司法救济制度不完善;农村干部群众环保法律意识淡薄。为此,我们必须完善当前的农村环境污染法律规制,具体措施如下: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加强农村环境执法;健全农村环境司法救济制度;提高农村相关主体的环境法律意识。
关键词:
农村环境 污染 法律 问题 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合成
农业价值链核心主体是农产品生产者,也是农产品价值创造者。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融合过程中存在确切的价值冲突,这些冲突会损害价值创造者的积极性。通过对价值冲突治理,再造农业农村产业利益分配机制、提高种粮务农的比较收益,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任务。本文从价值链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种粮不吃亏需要理顺四个价值取向冲突:粮与钱驱动力冲突、工业与农业政绩冲突、公平与效率理念冲突、进口与自给导向冲突。从农业价值链内部看,销售价格上涨跟不上生产资料成本上涨、社会化服务收费项目多等导致农业比较收益偏低。本文提出要立足乡村兴旺,防止产业导向异化,建议通过以共享理念统筹城乡融合、以优先发展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以国之大者理解粮价、建立农资价格与粮价协调机制、推进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付诸行动、提高农户市场谈判能力等措施,提高小农价值分享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子纯 朱玉春 马林燕
为探究干群关系、收入水平对农户村域河湖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基于902份农户调研数据,利用双栏模型(Double Hurdle Model)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村域河湖环境治理参与意愿较高;(2)干群关系、收入水平对农户村域河湖环境治理参与意愿、支付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3)收入水平在干群关系对农户村域河湖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建议在政策层面,应通过重视干群关系培养、提升农户收入水平和完善政策瞄准精度促进农户参与村域河湖环境治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雪锋 李爽 王淼峰
传统治理我国农村环境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社区营造"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建设模式,其提倡的处理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公益与私益多重矛盾的理念值得借鉴。引入"社区营造"理念,构建"人文地产景"五位一体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有助于破解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难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玥玥
我国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其既能够提高农村经济水平,也可以全面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畜禽养殖、农业种植、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污染特别严重,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多种因素对农村防控、治理污染有直接影响,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治理方案。本文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分析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研究和探讨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策略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村环境污染 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