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7)
2023(6746)
2022(5763)
2021(5032)
2020(4280)
2019(9372)
2018(9456)
2017(17834)
2016(9597)
2015(10734)
2014(10698)
2013(10314)
2012(9483)
2011(8560)
2010(8629)
2009(8253)
2008(8162)
2007(7434)
2006(6704)
2005(6355)
作者
(27815)
(23377)
(23194)
(22146)
(14686)
(11060)
(10470)
(8866)
(8680)
(8291)
(8018)
(7801)
(7471)
(7468)
(7309)
(7153)
(7059)
(6857)
(6708)
(6697)
(5834)
(5699)
(5552)
(5270)
(5167)
(5151)
(5141)
(5125)
(4653)
(4519)
学科
管理(41850)
(38918)
经济(38848)
(35880)
(31742)
企业(31742)
方法(16655)
数学(14367)
数学方法(14253)
(14240)
技术(13813)
(12616)
环境(12202)
(9956)
中国(9464)
业经(9459)
(8959)
(8941)
财务(8935)
财务管理(8916)
(8781)
企业财务(8517)
技术管理(8120)
体制(7688)
(7254)
(7093)
银行(7079)
(6734)
(6661)
金融(6659)
机构
大学(143157)
学院(142736)
(63062)
经济(61831)
管理(57182)
理学(49182)
理学院(48755)
管理学(48174)
管理学院(47910)
研究(46832)
中国(35557)
(31062)
(29615)
科学(26389)
财经(24096)
(22843)
(22178)
(21763)
中心(21568)
研究所(20343)
(20224)
经济学(19855)
业大(19553)
北京(18371)
经济学院(17881)
财经大学(17805)
(17068)
(16872)
(16562)
师范(16401)
基金
项目(96012)
科学(77352)
研究(71534)
基金(71500)
(61646)
国家(61212)
科学基金(53597)
社会(48346)
社会科(46064)
社会科学(46051)
基金项目(37839)
(37525)
自然(33277)
自然科(32493)
自然科学(32487)
教育(32408)
自然科学基金(31922)
(30955)
资助(28237)
编号(27546)
(24564)
(22264)
成果(21960)
重点(21835)
(21434)
国家社会(20833)
(20347)
创新(20312)
教育部(19503)
人文(19155)
期刊
(69886)
经济(69886)
研究(42589)
中国(31102)
(26099)
管理(22925)
科学(19950)
学报(19496)
(18241)
大学(15690)
技术(15188)
学学(14927)
教育(13536)
财经(12670)
(12553)
金融(12553)
农业(12207)
(10880)
经济研究(10841)
业经(10240)
技术经济(9032)
问题(8827)
科技(8398)
财会(6895)
(6819)
(6767)
论坛(6767)
现代(6456)
理论(6402)
(6367)
共检索到215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红雨  李奕杰  
文章通过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型,对环境规制影响能源效率的效应开展理论阐释和实证研究,为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以及能源效率的关系做出更一般的解释。结果表明:偏向性技术进步在“能源/资本”之间呈现节能效应,而在“能源/劳动”之间表现为能源回弹效应;正式环境规制通过影响技术进步偏向,扩大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而非正式环境规制能够直接提高能源效率;边际效用弹性负向调节了节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的关系,具有放大能源回弹效应的作用。文章最后为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东华  崔岩  
技术进步通常耦合于资本与劳动的累积过程,并对资本与劳动的边际产出产生差异化影响,从而产生一定的偏向性。技术进步偏向性不仅取决于内生因素,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环境规制就是影响技术进步偏向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拓展CE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机制,通过可行广义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测度了中国28个省份的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并实证分析了双重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制造业技术进步整体上偏向资本;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不同,正式环境规制会强化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则会弱化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政府应制定适宜的科技、产业和环境规制政策,引导企业选择适宜的技术进步方向并与其要素禀赋相匹配,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意翔  成金华  汤尚颖  李通屏  
研究目标:在偏向性技术进步框架下研究产权结构对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包含能源、资本和劳动的标准化嵌套三要素CES生产函数供给面系统估计中国技术进步要素偏向性,运用面板标准误差修正方法比较产权结构对区域能源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除山西、新疆和内蒙古外,其他地区技术进步总体上偏向资本,偏向程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大;技术进步偏向性程度越大则区域资本节能效应越小。研究创新:基于区域技术进步偏向性差异比较了产权结构对区域能源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价值:侧重于从要素替代角度研究技术进步节能效应的成果,有利于改善要素结构、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意翔  成金华  汤尚颖  李通屏  
研究目标:在偏向性技术进步框架下研究产权结构对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包含能源、资本和劳动的标准化嵌套三要素CES生产函数供给面系统估计中国技术进步要素偏向性,运用面板标准误差修正方法比较产权结构对区域能源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除山西、新疆和内蒙古外,其他地区技术进步总体上偏向资本,偏向程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大;技术进步偏向性程度越大则区域资本节能效应越小。研究创新:基于区域技术进步偏向性差异比较了产权结构对区域能源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价值:侧重于从要素替代角度研究技术进步节能效应的成果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春苗  郑江淮  
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SBTC)在促进发达经济体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使后发国家的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得到有效发展?现有文献强调了GVC分工地位提升的重要性,却普遍忽略了制度环境这一重要因素。把制度因素纳入反映GVC分工特征的工序生产函数,考察了均衡状态下制度环境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表明,制度环境改善有助于SBTC的发生与发展;制度环境改善对SBTC的促进效应受到GVC分工地位的调节作用。上述结论得到1997—2015年3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计量支持。研究对制度变革深化和创新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李金叶  
文章通过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2006—2020年能源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发现中国能源碳排放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分布格局,进一步将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能源碳排放效率纳入同一框架分析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能源碳排放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能源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环境规制通过抑制技术进步水平而降低能源碳排放效率。因此,应坚持新发展理念,优化绿色绩效考核,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同时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励企业绿色转型,从而实现能源碳排放效率进一步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李金叶  
文章通过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2006—2020年能源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发现中国能源碳排放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分布格局,进一步将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能源碳排放效率纳入同一框架分析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能源碳排放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能源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环境规制通过抑制技术进步水平而降低能源碳排放效率。因此,应坚持新发展理念,优化绿色绩效考核,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同时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励企业绿色转型,从而实现能源碳排放效率进一步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慧慧  许超  
从偏向性技术进步这一角度,采用LMDI指数分解法、回归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原因,从而对我国能源强度不断下降的现象作出解释。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从外生偏向性技术进步下的能源强度增长情况而言,能源增长型技术水平的提升显著地影响了我国的能源强度,能源价格与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分别解释28%与72%的能源强度变化;第二,就内生偏向性技术水平提升下的能源强度增长而言,二产比重、能源价格、研发投入是影响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强度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和能源价格的提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修静  张振华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碳减排政策的优化调整成为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对我国节能、低碳相关政策进行量化,表征我国节能低碳环境规制力度,放松技术进步中性假设,测度经济系统对技术进步的能源偏向性,并运用纠正怀特异方差的全局最小二乘法对节能低碳规制政策的技术进步偏向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经济对碳排放的偏向性最高,能源次之;节能规制政策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较小,在节能政策方面还需进一步拓展边界、探索可能性;碳减排规制对技术进步二氧化碳偏离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规制效应有待提升,需进一步强化相关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玉爽  
本文基于CES生产函数,构建理论框架揭示环境规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过程,阐释环境规制影响技术进步偏向进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路径及机制,并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方法测算各省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利用2000-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各省份数据和中介效应模型,运用SYS-GMM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劳动收入份额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特征,当前我国环境规制实施强度已过拐点,有利于促进劳动收入份额上升;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环境规制通过技术进步偏向这一路径促进劳动收入份额的上升。环境规制处于促进技术进步偏向劳动的阶段;进一步的分区域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对南方、北方地区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均呈U形且已过拐点,但中介效应只存在于南方地区。因此,政府和环保部门要灵活采用环境规制政策,不应不计民生影响地达到环保指标,忽视政策对劳动力相对资本的使用效率、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最终导致劳动者收入承受环境规制的主要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晶晶  江三良  焦勇  
新发展格局下,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实现“双循环”的重点任务,在创新驱动和经济绿色发展要求下,如何从技术进步视角制定适宜的环境规制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点。文章通过采用199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环境规制、技术进步偏向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偏向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分别产生负向和正向作用;环境规制和技术进步偏向相互作用,使技术进步偏向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的作用得到加强;资本偏向程度较强的地区适合较弱的环境规制强度,资本偏向较弱或者出现劳动偏向时,需采取较强的环境规制强度。随偏向程度的降低,应逐渐加强环境规制,偏向程度高于1.595时,弱环境规制有利于高级化但不利于合理化;介于1.388~1.595时,提高环境规制强度既有利于高级化也有利于合理化;低于1.388时,加强环境规制,将不利于合理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岳立  韩亮  
目前对不同类型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不清晰,为从技术进步方向找到影响碳排放效率的关键动力,基于2007—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信息通信技术(ICT)资本和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视角,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super-SBM模型测算区域碳排放效率,同时通过区分能源富集区和能源贫乏区,利用全局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区域碳排放效率动态变化及其构成进行测度,并进一步采用Tobit回归识别不同类型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碳排放效率影响。研究发现:(1)大多数地区碳排放效率较低,只有北京、上海、广东和新疆处于有效水平,均值最低的是宁夏、波动程度最强的是山东、表现最稳定的是甘肃;(2)总体上碳排放效率呈下降趋势,能源富集区变化趋势与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能源贫乏区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碳排放效率变化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变化引起的,ICT资本和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均显著抑制总体和能源富集区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但均显著促进能源贫乏区碳排放效率的提升。由此,从发挥资本效应、优化人力资本配置、完善产业链和投资政策等五方面提出通过ICT资本和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促进碳排放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琳  汪波  徐波  
借助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利用1985—2013年中国的相关数据,测算了中国技术进步的总体偏向性以及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和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的变化速率。结果表明: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约为0.402,资本与劳动呈现互补特征,且中国的技术进步呈资本偏向性。指出:从技术进步偏向看,独立自主的发展方针、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以及资本和技术的缺乏共同导致了目前中国的技术进步偏向;中国工业化向高技术发展仍会加强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并将引发一系列问题。认为短期内中国仍需维持一定规模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应大力发展人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雷钦礼  
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测算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方法,不仅可以计算出每年资本增强型和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各自的速率和技术进步的整体偏向性,而且还深化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使用这一方法对我国1991-2011年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测算表明,这一时期我国劳动的生产效率逐年提升,而资本的生产效率却在1995年以后逐年下降,技术进步表现为资本使用和劳动节约型;相对于经济增长率,我国1995年以后大部分年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都很低,凸显了我国技术创新的能力不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的特征。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钧霆   董丹丹   李凯杰  
偏向性技术进步是影响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构建了基于开放贸易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模型,采用标准供给面系统方法测度了我国各省份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程度,并结合我国200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丰富了偏向性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会促使我国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在采用工具变量法、替换解释变量、Probit面板估计以及采用PSM-DID估计后,结果依旧稳健。(2)知识产权保护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知识产权保护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在中、西部省份和知识产权保护弱省中更强。(3)从影响机制来看,国际贸易是知识产权保护影响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其中进口贸易起正向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则发挥了负向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