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58)
- 2023(20678)
- 2022(17572)
- 2021(16510)
- 2020(13946)
- 2019(31950)
- 2018(31480)
- 2017(60292)
- 2016(32480)
- 2015(36547)
- 2014(35879)
- 2013(35368)
- 2012(32378)
- 2011(29178)
- 2010(29120)
- 2009(27187)
- 2008(26858)
- 2007(23631)
- 2006(20889)
- 2005(18901)
- 学科
- 济(134767)
- 经济(134588)
- 业(110379)
- 管理(107723)
- 企(97677)
- 企业(97677)
- 方法(60890)
- 数学(50309)
- 数学方法(49696)
- 财(41554)
- 农(39047)
- 中国(36905)
- 业经(36893)
- 制(29435)
- 务(27424)
- 财务(27345)
- 财务管理(27295)
- 贸(26657)
- 贸易(26640)
- 农业(26295)
- 易(26004)
- 企业财务(25870)
- 学(24865)
- 技术(24593)
- 地方(23744)
- 理论(23616)
- 和(23041)
- 划(21887)
- 环境(21814)
- 银(21340)
- 机构
- 大学(459609)
- 学院(459438)
- 济(192059)
- 经济(188278)
- 管理(184387)
- 理学(158724)
- 理学院(157067)
- 管理学(154520)
- 管理学院(153666)
- 研究(151396)
- 中国(118662)
- 京(97837)
- 财(91218)
- 科学(90021)
- 所(74459)
- 财经(72143)
- 农(71638)
- 中心(68928)
- 江(67908)
- 研究所(67207)
- 经(65758)
- 业大(65016)
- 北京(61905)
- 经济学(58522)
- 范(57408)
- 师范(56896)
- 农业(55883)
- 院(55194)
- 州(54080)
- 财经大学(53583)
- 基金
- 项目(307285)
- 科学(243986)
- 研究(226983)
- 基金(225672)
- 家(195238)
- 国家(193596)
- 科学基金(168247)
- 社会(146001)
- 社会科(138515)
- 社会科学(138481)
- 基金项目(118679)
- 省(117939)
- 自然(107876)
- 自然科(105416)
- 自然科学(105393)
- 教育(103816)
- 自然科学基金(103554)
- 划(98694)
- 资助(93077)
- 编号(91334)
- 成果(73711)
- 部(68710)
- 重点(68138)
- 创(66307)
- 发(64738)
- 课题(62373)
- 创新(61420)
- 国家社会(60954)
- 教育部(59601)
- 制(58950)
- 期刊
- 济(212163)
- 经济(212163)
- 研究(137972)
- 中国(90619)
- 财(73412)
- 管理(72767)
- 学报(67444)
- 农(65862)
- 科学(64280)
- 大学(52936)
- 学学(49641)
- 教育(48219)
- 农业(45418)
- 技术(41899)
- 融(41698)
- 金融(41698)
- 财经(36075)
- 业经(34821)
- 经济研究(34053)
- 经(31042)
- 问题(27519)
- 业(26149)
- 技术经济(23982)
- 贸(23198)
- 图书(22064)
- 科技(21586)
- 现代(21341)
- 理论(21267)
- 统计(21054)
- 版(20929)
共检索到688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志勇 汤学良 刘馨
环境、出口和创新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然而,研究三者综合关系的"波特假说"并未取得一致结论。本文利用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在识别行政命令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自主参与型三种环境规制政策的基础上,对环境规制、企业创新和出口行为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对三类"波特假说"进行系统检验,即检验环境规制是否可以促进企业创新?何种类型的环境规制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环境规制是否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新间接促进企业出口,达到优化环境和发展贸易的双赢目标?研究发现,"弱波特假说"在行政命令型与公众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上成立;对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则未能检验出"弱波特假说";三种类型环境规制都体现出与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认为"狭义波特假说"成立;在行政命令型与公众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下可以通过倒逼企业创新来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即"强波特假说"成立。本文的结论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实现环境与出口贸易双赢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波特假说 企业创新 出口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东华 胡亚男
近年来,为了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国家加大了环境规制强度和环境治理力度。环境规制趋紧是否会阻碍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削弱中国制造业的相对优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利用2004—2013年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测度了我国环境规制强度,并从时间维度和强度维度分别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即期和滞后各期内,环境规制对重度污染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始终是负向影响;对中度污染行业的创新能力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环境规制与轻度污染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U形关系,在强度维度上呈现出折线形关系。在规制强度维度上,不同污染程...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动 王国印
反传统经济学理论下的捍卫环保主张的"波特假说",认为严格而恰当的环保政策不仅可能抵消企业的环保成本,而且对于促进中长期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及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更具战略意义。本文对我国东中部地区有关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较发达东部地区的情况支持"波特假说",而较落后的中部地区则不支持。这一结论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成因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解释。同时,本文提出了相应适合我国国情并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韧
为检视不同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有效性,采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分析4类环境规制工具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对"波特假说"的中国实践进行再检验,研究发现与环境行政处罚、地区环境政策法规相比,排污费征缴、政府节能环保财政支出更有助于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反映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的选取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排污费征缴和政府节能环保财政支出均可通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来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但是4类环境规制工具的效果随着各自实施强度提升呈现出差异化特点,排污费征缴、政府节能环保财政支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由负变正、由不显著变显著,环境行政处罚随着强度提高却更加阻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而无论地区环境政策法规的强度如何,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能 刘凤朝
以往研究不论是否支持"波特假说",但一个政策共识都是需要加大环境规制强度,以此促进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真是线性关系吗?为此,首先利用我国1992-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与地区层面判断我国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而利用非线性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研究我国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差异,"波特假说"在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难以支持,而在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则得到了很好的支持。这种地区差异主要是受到环境规制强度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环境规制强度和技术创新之间呈现"U"型关系,只有环境规制强度跨越特定门槛值时,"波特假说"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水平则存在双重门槛,GDP跨越的门槛值越高,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环境规制强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能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做出合理的解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秀梅 温素彬 李冰冰
经济转型时期,社会面临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政府环境规制举措及企业内部创新举动调和两者的矛盾。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波特假说"及合法性理论,探究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质量高低干扰企业创新投入份额的提升;环境规制程度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显著正相关;在环境规制调节作用下,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挤出作用。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环境规制 企业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国印 王动
"波特假说"主张积极的环保政策,它认为严格而恰当的环保政策能够刺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其创新效益可冲抵甚而超过环保成本,从而确保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我国中东部地区1999-2007年有关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波特假说"在较落后的中部地区得不到支持,而在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则得到了很好的支持。根据这一具有对比性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做出合理解释,并在差异分析基础上提出统筹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水平 邓文涛 赵一澍
当前,有关"波特假说"的实证研究未能形成一致结论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环境规制的内生性会干扰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在引入工具变量克服环境规制内生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面板模型来验证"弱"波特假说和"强"波特假说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都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倒"N"型关系,从而验证了"弱"和"强"波特假说的存在。但是,研究结论并未显示出"弱"和"强"波特假说之间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因此,政府要制定适宜的环境规制措施,根据地区和产业具体情况采取差异化环境规制措施;培育技术创新人才,加强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合理有序引进外资和引导外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传清 高坤
选取2011~2019年全国30省份高技术制造业面板数据,根据“波特假说”,采用产出导向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双向固定效应的β收敛面板模型测度30省份高技术制造业环境效率,研判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环境效率收敛。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强度存在“倒U型”变化趋势,上中下游地区环境效率逐级递增;环境效率存在较为显著的β收敛,环境规制经过短期累积对环境效率增长和收敛具有驱动作用;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存在“环境规制—创新投资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创新效益显现—环境效率提升”的良性循环。为进一步提升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环境效率,应因地制宜设计合理的环境规制强度和适当的环境规制政策,循序渐进提升环境规制强度,强化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创新补偿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德春 刘志彪
传统的假设认为,环境规制必然会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本文在Robert模型中引入了技术系数,模型表明环境规制在给一些企业带来直接费用的同时,也会激发一些创新,可以部分或全部地抵消这些费用成本。这暗合了迈克尔.波特的观点——环境规制能使受规制的企业受益。企业内生的技术变化会使波特假设变得可行,而外生的环境政策如果产生与波特假设一致的效果,则该政策不一定最佳。海尔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从遵守标准到制定标准,其产品成功地进入了欧美市场,表明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要应对发达国家实施的技术壁垒,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实现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蒋秀兰 沈志渔
在环境规制对企业生态创新及生态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问题上,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环境规制虽然会增加社会福利,但由于增加了成本而不利于企业绩效提升;波特假说则认为环境规制会激励企业进行生态创新,引导企业寻找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法,通过先发优势减少企业成本或者提高销售收入,从而建立竞争优势。本文对波特假说提出以来学术界围绕企业生态创新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从企业生态创新的概念界定、生态创新的驱动机理以及生态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三个主要方面,比较了国内外学者的不同观点和研究结论,对现有文献成果进行了评述,指出关于企业生态创新的驱动机制及创新绩效的研究仍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一些有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静 沈伟
使用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GML)生产率指数方法测度了中国29个省区1990~2009年包含3种污染物排放的环境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构成,在构造3种污染物环境规制强度指数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它们对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和绿色生产率及构成的影响。研究表明:(1)东部地区维持着较高的环境技术效率,全国平均工业绿色生产率年均保持2%左右的增长,且地区差距明显;(2)对3种污染物的检验显示,只有对固体废物的规制满足波特假说"双赢"效果;(3)各地区的检验呈现不同的特点,对西部地区的检验仅能反映较弱的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鹏飞 魏豪豪
基于"波特假说",本文从资源配置视角和技术创新视角论证了环境规制是影响全球价值链的关键变量。运用非参数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本文构建了全球价值链指数,并且将其分解为全球价值链技术指数和全球价值链效率指数。采用面板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本文建立可以同时检验环境规制影响全球价值链指数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的统计检验模型。采用中国省级工业部门在2001-2016年的经验数据,研究成果发现:第一,环境规制对全球价值链指数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时期异质性特征,在短期内不利于中国工业部门全球价值链的提升,但在长期内,加强环境规制却有利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全球价值链提升,从而验证了"波特假说"的存在性。第二,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部门全球价值链技术指数和全球价值链效率指数的长期影响显著为正,说明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技术进步是中国工业企业应对环境规制的有效路径。第三,环境规制影响全球价值链技术指数和全球价值链效率指数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显著不同,即环境规制在短期内不能通过技术路径和效率路径来提升中国工业部门的全球价值链地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童伟伟 张建民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2005年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Tobit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我国的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但这一促进效应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而在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投入并无显著作用。但是,我国在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的同时,还应注意到不同区域间环境规制对创新活动影响的差异,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等,为中西部地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集聚效应下环境规制与产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波特假说”的再检验
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生产率增长——对“强波特假说”的再检验
波特假说的滞后性和最优环境规制强度分析——基于系统GMM及门槛效果的检验
波特假说框架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再审视
双重环境规制、创新生态与绿色技术创新——对“波特假说”的再探讨
研发创新推动了中国企业出口吗?——基于“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的实证检验
行业特征、环境管制与生产率增长——基于“波特假说”的检验
环境规制与中国企业出口表现
环境规制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助力还是阻力——基于“强”与“弱”波特假说的中介效应检验
碳排放权交易的微观企业财务效果——基于“波特假说”的PSM-DID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