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7)
- 2023(17307)
- 2022(14684)
- 2021(13210)
- 2020(11424)
- 2019(25757)
- 2018(25150)
- 2017(49009)
- 2016(25949)
- 2015(28631)
- 2014(27895)
- 2013(27729)
- 2012(25359)
- 2011(22960)
- 2010(22956)
- 2009(21334)
- 2008(20523)
- 2007(18021)
- 2006(15912)
- 2005(14123)
- 学科
- 济(128655)
- 经济(128513)
- 管理(80895)
- 业(73736)
- 企(61369)
- 企业(61369)
- 方法(52924)
- 数学(47169)
- 数学方法(46722)
- 财(30639)
- 农(29519)
- 中国(27695)
- 地方(27550)
- 业经(26185)
- 学(24244)
- 制(23782)
- 环境(22212)
- 贸(19873)
- 贸易(19867)
- 农业(19542)
- 易(19240)
- 务(18943)
- 财务(18897)
- 财务管理(18855)
- 企业财务(18019)
- 体(18011)
- 融(17181)
- 金融(17178)
- 技术(17093)
- 划(16826)
- 机构
- 学院(374169)
- 大学(372779)
- 济(166825)
- 经济(163961)
- 管理(146067)
- 理学(127247)
- 研究(126144)
- 理学院(125919)
- 管理学(123957)
- 管理学院(123286)
- 中国(94094)
- 京(76444)
- 科学(75602)
- 财(75086)
- 所(62245)
- 农(61526)
- 财经(60424)
- 江(58449)
- 中心(57615)
- 研究所(56726)
- 业大(56096)
- 经(54880)
- 经济学(52761)
- 农业(48130)
- 经济学院(47448)
- 北京(46577)
- 院(45923)
- 财经大学(44928)
- 范(44448)
- 师范(43845)
- 基金
- 项目(258716)
- 科学(205712)
- 基金(191945)
- 研究(183714)
- 家(168249)
- 国家(166959)
- 科学基金(144531)
- 社会(122188)
- 社会科(116216)
- 社会科学(116189)
- 基金项目(101922)
- 省(101125)
- 自然(94030)
- 自然科(91794)
- 自然科学(91769)
- 自然科学基金(90147)
- 划(84161)
- 教育(83029)
- 资助(78295)
- 编号(70189)
- 重点(58853)
- 部(57646)
- 发(56409)
- 成果(54659)
- 创(54294)
- 国家社会(51839)
- 创新(50976)
- 科研(50041)
- 制(49837)
- 教育部(49784)
- 期刊
- 济(183379)
- 经济(183379)
- 研究(105994)
- 中国(66636)
- 学报(58954)
- 财(58804)
- 管理(54762)
- 科学(54645)
- 农(54112)
- 大学(45271)
- 学学(43759)
- 农业(36187)
- 融(33268)
- 金融(33268)
- 技术(31649)
- 财经(31153)
- 经济研究(30667)
- 业经(28669)
- 经(26794)
- 教育(25948)
- 问题(23859)
- 技术经济(19545)
- 业(18751)
- 统计(18722)
- 贸(18176)
- 策(17580)
- 商业(17529)
- 版(17306)
- 资源(17064)
- 科技(16978)
共检索到54234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桢钰 吴杰 别凡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2003—2019年的数据,在嵌套矩阵下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文明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表现为正相关。因此,应当继续推动以提高能耗效率为主要内容的环境规制政策实施,稳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坚持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以资源消耗为主向以科技驱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向转变;不断促进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升级协同发展,强化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合理分工和合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晨露 张凡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4—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生态保护、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流域的碳排放具有空间效应,生态保护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为负、间接效应为正,且两者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为此,应当坚持优化生态保护措施,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努力做到低碳减排;严格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协同推进低碳循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喻开志 石瑶 冯佳晗
数字经济已成为长江经济带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动力源泉。本文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环境三个维度衡量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产业聚集三个层面定量评价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周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会对本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作用;数字经济优化了产业结构布局,提高了服务业聚集水平,促进了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通过提高绿色创新效能和吸引劳动力流入两大机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绿色化转型。为此,应当加快数字化转型,培养创新人才,提升绿色创新效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林梅 邓玲
随着《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长江经济带战略正式进入筹划实施阶段,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成为长江经济带战略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200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运用泰尔指数法、Moore指数法和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方法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区域差异及优化升级趋势及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英 鲁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并创造高速增长奇迹的背后,离不开流通业对社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保障的关键支撑。本文构建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面板模型分析。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前者每上升一个单位,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提升13.3%。分区域来看,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分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业产业结构升级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最后,本文提出用高质量发展理念引领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重视升级要素发展,加大人力及创新投入等相关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黎振强 周秋阳
为探究长江经济带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碳减排的具体影响,研究基于2000—2017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长江经济带地区各省市在碳排放方面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某省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通过降低相邻省份的碳排放来促进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碳减排;其次,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碳排放存在明显的时间滞后性,前期较高的碳排放将导致本期碳排放量的增长;最后,能源消费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综合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外贸易和金融发展的效应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长江经济带地区应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沿江11省市应加强合作,从区域整体发展出发制定发展战略,同时要注意发展科技,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碳减排。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治栋 李发莹
基于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基础设施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中,交通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总体而言,通信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大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从空间效应分解视角看,交通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高于通信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交通基础设施对周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率及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间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程度不一的促进作用,但是劳动力和对外开放的溢出效应不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黎振强 周秋阳
为探究长江经济带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碳减排的具体影响,研究基于2000—2017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长江经济带地区各省市在碳排放方面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某省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通过降低相邻省份的碳排放来促进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碳减排;其次,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碳排放存在明显的时间滞后性,前期较高的碳排放将导致本期碳排放量的增长;最后,能源消费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综合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外贸易和金融发展的效应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长江经济带地区应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沿江11省市应加强合作,从区域整体发展出发制定发展战略,同时要注意发展科技,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碳减排。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陈立泰 李金林 叶长华 许丽珍
本文首先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方面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生态效率的理论机理,其次结合包含环境因素的C-D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构建数理模型,并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2006-2014年77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而言,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存在正向空间外溢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对生态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分区域来看,长三角、长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而成渝城市群仅存在本地效应,黔中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提出了提升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生态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黎振强 游肖月
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生态效率的重要驱动力,在同一框架内揭示两者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的机制是亟待探索的课题。研究基于2008~2020年相关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效率;分别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两者对生态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非线性匹配关系。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2)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其中数字经济发展对本省域的生态效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地区有抑制作用;(4)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相互匹配、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两者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5)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两者对中游、上游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对下游地区的促进作用。因此,沿江省市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差异,按照因地制宜、联动发展原则,加强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联动配合,以提升长江经济带整体生态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强
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具有紧密的联系,那么,环境规制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吗?文章从河长制制度创新入手,阐释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长江经济带104个城市2003-2015年市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环境规制有利于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的转型升级,"波特假说"显著成立。环境规制和产业升级其他表征方法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环境规制强度提升是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研究还发现,制度环境、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R&D对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后,文章从加大环境政策监管力度、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环境治理方面的协调机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维度提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升级 河长制 长江经济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欢 卢泓宇
文章利用2005—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利于加快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但会妨碍邻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2)现阶段的政府干预无法达到预期的正向效果,无论是直接效应、间接效应还是总效应都显著为负,表明政府行为难以为本地区或邻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3)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尽管不利于提高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但对邻近地区而言仍可以发挥正向作用,并且总效应为正,总体来说,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利大于弊;(4)对外开放以及城镇化仍然对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表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还可以持续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而城镇化进程也会改善人均生存环境,提高生态资源的集约利用效率,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柳青 汪发元
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金融、消费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产生了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消费升级。然而,这一显著变化是否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呢?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20年数据,应用空间杜宾模型、门槛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消费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消费水平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消费水平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受到消费水平的门槛效应调节。因此,应当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稳定发展,支持产业结构升级;提倡青年群体理性消费,积极参与创业创造;统筹协调生产要素资源禀赋,服务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璐 殷李松
文章基于SDM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供需侧的空间溢出效应,确定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与空间序。实证表明:动力方面,供给侧上教育是第一内生动力;知识化、科技文化、交通便利是重要内生动力;社会安全、节能环保是竞争动力;需求侧上居民消费、老龄化是转换动力。空间序方面,依次为教育、知识化、交通便利、老龄化、居民消费、社会安全、科技文化、节能环保。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结构 空间溢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尹礼汇 吴传清
基于2003—2016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污染密集型产业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STIRPAT模型、工具变量法和空间杜宾模型,研判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管制型、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均能提升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滞后两期政府管制型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遵循"合规成本假说",滞后两期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遵循"波特假说";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而言,环境规制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长江经济带以外地区政府管制型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为促进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生态化发展,应加快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制定科学合理环境规制,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环境规制对产业链区际分工影响的本地与邻地效应——基于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实证分析
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与数字经济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来自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例证
产业结构、金融规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实证
数字经济、产业结构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分析
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福利绩效的门槛效应研究
港口物流、产业结构与城市经济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
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科技型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来自长江经济带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