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1)
- 2023(10601)
- 2022(8686)
- 2021(7757)
- 2020(6232)
- 2019(13561)
- 2018(12925)
- 2017(24809)
- 2016(13387)
- 2015(14520)
- 2014(13853)
- 2013(13607)
- 2012(12396)
- 2011(11141)
- 2010(10939)
- 2009(10023)
- 2008(9672)
- 2007(8514)
- 2006(7342)
- 2005(6153)
- 学科
- 济(57708)
- 经济(57641)
- 管理(42636)
- 业(39543)
- 企(31589)
- 企业(31589)
- 方法(30407)
- 数学(27895)
- 数学方法(27726)
- 财(16050)
- 农(15966)
- 中国(14013)
- 环境(13359)
- 业经(12607)
- 贸(11893)
- 贸易(11892)
- 易(11577)
- 农业(11087)
- 学(10639)
- 地方(10212)
- 务(10134)
- 财务(10131)
- 财务管理(10107)
- 制(10015)
- 划(9751)
- 企业财务(9737)
- 技术(9379)
- 融(8298)
- 金融(8297)
- 银(8054)
- 机构
- 学院(193332)
- 大学(193277)
- 济(81425)
- 经济(80102)
- 管理(75420)
- 理学(67195)
- 理学院(66511)
- 管理学(65537)
- 管理学院(65194)
- 研究(61857)
- 中国(45472)
- 科学(38908)
- 京(38069)
- 农(37484)
- 财(36781)
- 业大(32820)
- 所(30492)
- 财经(30487)
- 农业(29943)
- 中心(28896)
- 研究所(28137)
- 经(28052)
- 江(27128)
- 经济学(26252)
- 经济学院(24234)
- 财经大学(22947)
- 范(22913)
- 北京(22755)
- 院(22577)
- 师范(22549)
- 基金
- 项目(141259)
- 科学(112237)
- 基金(105604)
- 研究(97857)
- 家(94275)
- 国家(93507)
- 科学基金(80361)
- 社会(66409)
- 社会科(63269)
- 社会科学(63252)
- 基金项目(56339)
- 省(54992)
- 自然(52537)
- 自然科(51350)
- 自然科学(51336)
- 自然科学基金(50485)
- 划(46619)
- 教育(44934)
- 资助(41776)
- 编号(36688)
- 重点(32048)
- 部(31426)
- 创(30491)
- 发(30256)
- 国家社会(28874)
- 创新(28465)
- 成果(27971)
- 科研(27817)
- 教育部(27129)
- 计划(26554)
共检索到263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云飞
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难以有效衔接,证据转化(即环境行政证据向刑事证据转化)不畅是其关键因素。环境行政证据向刑事证据转化的学理基础是证据的客观关联性,其法律依据是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二款及相关司法解释。由于受行政违法与犯罪"二元立法模式"的影响,环境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在证据种类、取证程序、证明标准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阻碍了环境行政证据向刑事证据有序转化。鉴于此,应当从如下四方面加强环境行政证据向刑事证据转化:一是构建环境行政证据"分类转化"规则,建立言词证据补强转化和联合执法证据直接转化规则;二是规范行政取证程序,重点明晰环境行政取证主体、取证点位和取证方法;三是注重证据转化咨询,发挥各职能部门在证据收集、固定和认定上的专业优势;四是强化证据转化审查,坚持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并重原则,避免非法环境行政证据进入刑事司法领域。
关键词:
环境行政证据 刑事证据 转化 完善路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常松 李霞
查处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犯罪,惩治腐败,推进廉政建设是中国审计的特色和亮点。但由于法律上和制度上的措施不配套,导致审计机关在办案中收集到的犯罪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不能作为刑事证据运用,造成条块分割,降低证据效率,浪费办案资源。实现审计证据向刑事诉讼证据的转化,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我国国情、办案实践和现实需要出发,可通过直接转化、委托授权和完善法律的途径,依照法定的程序解决审计证据转化为刑事诉讼证据的问题。
关键词:
审计 刑事证据 转化问题 可行性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佩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刑事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存在不足,体现在"口供至上",忽略对刑事证据合法性、真实性、相关性的审查,实物证据的固定与调查,罪轻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存在先入为主的办案理念等方面。刑事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应由"口供至上"向重证据、重调查研究转变,在第一时间固定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实物证据,以实物证据为中心展开侦查,注重和审查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相关性,加强对罪行轻重证据的收集与审查,杜绝先入为主的收集、审查证据理念。
关键词:
口供至上 实物证据 先入为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岩璐
证据是司法的灵魂,源于人们对于客观真实的不懈追求。印证规则是我国司法实践的理论总结,符合心理认知规律,但近年媒体连续曝光的冤假错案,使得司法实践中的印证规则令人反思。文章通过揭示印证规则现状,同时对实践运用中以口供印证为中心、忽视对证据能力的限制、为追求客观真相机械运用证据规则进行反思,最后从树立证据为中心的观念、完善证据能力实质性审查、印证规则适度介入自由心证,完善印证规则。
关键词:
刑事证据 印证规则 完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暾
分析十八大之后纠正的23起影响性刑事错案发现,难以有效实施的非法证据排除、以证人笔录代替证人出庭作证,以及未切实遵循"排除合理怀疑"是审判环节刑事错案中主要的证据问题。基于此,应通过细化"非法证据排除"相关规定、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来落实证据裁判规则,通过规范运用"排除合理怀疑"、坚持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和赋予被追诉人为无罪者的诉讼主体地位来落实疑罪从无原则。
[期刊] 改革
[作者]
石晓波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及其效力问题 ,涉及到保护人权与制裁犯罪的关系问题 ,制约非法证据效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各国的相关立法和理论也不尽一致。我国立法对于非法证据效力的态度不明确 ,必须完善有关立法 ,并建立证据的庭前审查等有关制度
关键词:
非法证据 证据效力 制约 排除 构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作平
国外研究表明,资产结构、公司规模、非债务税盾、成长性、财务困境成本、投资额、独性、产生内部资源能力等因素影响资本结构的选择。实证分析显示,除了财务困境成本因素外,影响国外公司的特征因素几乎也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上仁
我国台湾地区在2003年已建立传闻法则,排除庭外证言;我国大陆目前仍大量采用庭外证言,造成证人出席率偏低,影响被告对质诘问权。庭外证言中,尤其以共同被告供述问题最为复杂,对此供述的证据属性与证据能力问题在我国大陆还未明确,我国台湾地区则是透过一系列修法与大法官解释确立共同被告亦有证人地位,有接受诘问与伪证罪之适用。台湾地区数十年的立法经验与司法判决历史,可为我国大陆日后修法的借鉴。最后厘清传闻法则与对质诘问权的关系,当传闻例外与对质诘问权相冲突时,应以保障宪法人权为依归,以对质诘问权的例外作为传闻例外的检验标准,否则即使符合传闻例外,也应无证据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白晓红
审计证据是审计机构用于证明审计事实的根据,诉讼证据是司法机关用于证明案件事实并进行裁判的依据,审计证据与诉讼证据在形式、理念以及证据规则上有一定相通之处。通过分析审计证据的概念、属性以及分类体系等,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科学、无逻辑的问题,建议通过借鉴诉讼证据理论体系与制度,完善审计证据规则体系。
关键词:
审计证据 诉讼证据 法律视角 勤勉尽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白晓红
审计证据是审计机构用于证明审计事实的根据,诉讼证据是司法机关用于证明案件事实并进行裁判的依据,审计证据与诉讼证据在形式、理念以及证据规则上有一定相通之处。通过分析审计证据的概念、属性以及分类体系等,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科学、无逻辑的问题,建议通过借鉴诉讼证据理论体系与制度,完善审计证据规则体系。
关键词:
审计证据 诉讼证据 法律视角 勤勉尽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毛颖
中国日益严重的刑事犯罪是和谐社会建设道路上的一大挑战。究竟什么导致了中国刑事犯罪率的不断攀升?在减少刑事犯罪的道路上,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有力措施?本文试图从政府民生支出的角度对之加以解释。本文首先在文献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假说;然后利用中国(1995—2008)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方法进行验证;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发现:民生支出的增加对刑事犯罪率的攀升具有抑制作用;但随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民生支出对刑事犯罪率的抑制作用逐渐被削弱。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政府必须转变控制犯罪率的策略,从简单的通过国家机器维稳走向关注民生的道路。
关键词:
民生支出 财政分权 刑事犯罪率 和谐社会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易梦洁 李嘉晟 申广军
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政策,当前文献集中关注扶贫政策的经济影响,而忽略了其社会效果。本文基于中国裁判文书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国家级贫困县刑事案件数和刑事犯罪人数的年增长减速20%以上。精准扶贫促进贫困县经济增长是减少刑事犯罪增长的主要渠道,就业改善在精准扶贫降低犯罪的影响中也发挥着一定作用。本文揭示了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背景下扶贫与维护社会治安的关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平安中国助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刑事犯罪 裁判文书数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劲
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资本结构问题是企业财务决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为企业的管理者所重视,而且也为广大投资者所关注。在考察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相关因素之前,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原因,可以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现实依据。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原因如下:(一)银行贷款比例高我国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无偿拨款,实行拨改贷之后,银行贷款成为企业外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吴常青 吴轩 李晨蕾
[目的/意义]在情报诉讼功能日益凸显的当前社会,深入研究英国秘密情报向诉讼证据转化制度,对于提升恐怖主义及其关联犯罪追诉能力及被告权利保障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以英国法律、判例和研究文献为基础,运用规范分析、文献分析等方法,对英国秘密情报向诉讼证据转化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结果/结论]提出英国秘密情报向诉讼证据转化制度及其扩展适用存在诸多争议,但符合公正审判的基本要求。该制度在英国的实践运作及其引致的争议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制度构建提供丰富的养分。
关键词:
秘密情报 证据 特别律师 公正审判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肖作平 尹林辉
目前我国住房消费遇到了诸如房价过高、信息不透明等障碍,这些障碍限制了住房消费的增长。本文结合中国制度背景,采用我国31个省(直辖市)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市场化进程和社会保险对我国住房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1)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提高了我国的住房消费水平;(2)社会保险和住房消费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社会保险对住房消费的负效应更强烈;(4)社会保险会削弱市场化进程对住房消费的正效应。
关键词:
个人住房消费 住房市场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