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6)
2023(12944)
2022(11003)
2021(10231)
2020(8503)
2019(18812)
2018(18656)
2017(35290)
2016(19021)
2015(21212)
2014(20763)
2013(19880)
2012(18677)
2011(16751)
2010(17374)
2009(16535)
2008(16681)
2007(15670)
2006(14161)
2005(12775)
作者
(52332)
(43821)
(43455)
(41378)
(28138)
(20876)
(19724)
(16569)
(16506)
(16028)
(14839)
(14749)
(14220)
(13936)
(13707)
(13344)
(13027)
(12778)
(12767)
(12708)
(11098)
(10742)
(10485)
(10118)
(10055)
(9779)
(9763)
(9712)
(8800)
(8658)
学科
管理(70184)
(68707)
经济(68607)
(61889)
(54310)
企业(54310)
方法(23627)
(23497)
中国(21983)
(21136)
(20671)
数学(18946)
数学方法(18584)
业经(18543)
技术(18508)
地方(15604)
环境(15140)
(14877)
(14172)
银行(14150)
(13965)
(13893)
财务(13845)
财务管理(13807)
(13656)
(13604)
(13561)
(13345)
贸易(13333)
农业(13233)
机构
学院(264509)
大学(262687)
(107902)
经济(105387)
管理(102945)
研究(87996)
理学(86858)
理学院(85964)
管理学(84599)
管理学院(84075)
中国(69942)
(56386)
(55531)
科学(50047)
(44254)
(42796)
财经(41940)
中心(41497)
(38013)
(37768)
研究所(37635)
北京(35113)
(34541)
(34514)
业大(34290)
师范(34232)
(32556)
经济学(31947)
财经大学(30546)
农业(29053)
基金
项目(167176)
科学(133693)
研究(129303)
基金(119976)
(102213)
国家(101261)
科学基金(88710)
社会(82895)
社会科(78437)
社会科学(78419)
(67115)
基金项目(62430)
教育(60210)
(55160)
自然(54873)
自然科(53626)
自然科学(53615)
编号(52989)
自然科学基金(52670)
资助(47982)
成果(45137)
(39703)
课题(38356)
重点(37561)
(37475)
(37160)
创新(36218)
(36107)
国家社会(33698)
(33092)
期刊
(131672)
经济(131672)
研究(84766)
中国(65737)
(45914)
管理(44254)
教育(37973)
(36126)
学报(35074)
科学(34357)
(29476)
金融(29476)
大学(28442)
学学(26118)
技术(25497)
农业(23986)
业经(21570)
财经(21413)
经济研究(19904)
(18552)
问题(16029)
图书(14333)
科技(13839)
(13785)
技术经济(13424)
(13349)
论坛(13349)
现代(12621)
(12565)
国际(12186)
共检索到428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战峰  王金南  葛察忠  高树婷  龙凤  
本研究评析了OECD成员国推行环境自愿协议项目中采用的主要激励性政策手段,解析了我国可用于配套支持环境自愿协议的主要政策工具实施现状,并提出了未来深入推进我国环境自愿协议机制建设的激励政策创新建议。结果表明,作为一种综合性环境管理机制,环境自愿协议机制已成为国际环境政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环境自愿协议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套激励性政策的设计是否到位;目前,我国开展环境自愿协议项目可运用的激励性政策资源还较少,除了清洁生产政策有该方面的规定外,财税、信贷、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技术创新等政策中尚未对如何促进环境自愿协议机制实施有所考虑,尚未对各地在实施环境自愿协议项目时可以运用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生延超  
自愿性环境协议以合作为基础,是企业与政府之间不断进行环境规制博弈过程中创新出来的。它的顺利实施需要灵活的决策与运行机制、畅通的谈判协商机制和便利的信息披露机制,同时,政府部门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免除法律法规责任并规避不确定性与风险,以保证其顺利实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博  刘龙  
独家版权协议意味着版权所有者将作品的网络传播权授权给单方并获取相应的收益。本文构建一个贯穿上下游市场、涵盖三阶段博弈的分析框架,对长视频领域独家版权协议的竞争效应和政策含义进行规范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独家版权协议通过两条路径激励创新:一是当版权方占有议价优势时提高其收入,以激励作品创作;二是通过促进平台在下游市场竞争,提高平台的研发投入。相较于消费者福利,独家版权协议增进社会总福利水平的约束条件较为宽松。因此,为形成有效的制度激励,监管部门需要平衡版权方收入、长视频平台利润与消费者福利,构建并维持市场竞争秩序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竞合关系,识别当下市场的竞争特点,对独家版权协议进行差异化监管。本文将独家交易的研究延展至创新经济学领域,重塑交易模式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品价值化中的角色,并为理解长视频产业链上下游市场竞争的互动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伟巍  梅亮  李文  王翠霞  张国平  
产学研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产学研体系的协同创新能力攸关国家竞争力。本文借鉴复杂系统理论中经典的"B—Z"反应模型,在实证研究产学研协同静态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Logistic动态分析模型,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态演进机制,并仿真研究不同政策的激励效果。本研究发现,企业吸收能力是当前我国创新系统主导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导因素,在不同政策激烈条件下吸收能力的作用均举足轻重。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破解产学研系统协同效率问题提供优化方向,并为丰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创新政策理论做出理论贡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雄  吕建秋  王利英  叶李  蒋艳萍  
协同创新作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建设内容,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发展需要。基于内外因视角分析总结我国高校教师参与协同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府、高校、企业3个层面围绕加强政府统筹、营造协同创新氛围、创新考核评价办法、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改进利益分配方式等方面提出高校教师参与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构建与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旭  
气候变化问题的综合性和广泛性决定整个社会每一分子都直接或间接地对气候变化有不可分割的作用。传统环境治理思想过多地将环境管理和提高义务置于诸如政府、环保团体等公共利益卫道士之手,单纯依靠公共利益团体的力量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已不足以形成有效的社会约束机制,许多高瞻远瞩的企业已意识到自身环境责任与社会形象的重要性,通过自我约束行为为缓解气候变化添砖加瓦,自愿环境协议为此提供了制度平台。国际上早已有将自愿环境协议作为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的实践,我国的相关试点工作也已悄然铺开。因此,如何正视自愿环境协议的柔性治理功能,以及如何促进其在我国气候变化应对机制中发挥正面作用,成为我国环境治理面临的新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俊  王俊杰  刘丹  
整理文献发现:清洁技术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还没有被权威的界定;技术创新方向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方面理论和实证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清洁技术创新的政策激励机制研究主要围绕着庇古的税收理论和科斯的产权理论等方面展开。研究结论认为推动技术创新转向清洁技术的轨道,需要偏向性而非中性的激励政策来打破传统高排放技术进步的路径锁定,但是政策激励效应必须控制在外部性的约束范围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俊  王俊杰  刘丹  
整理文献发现:清洁技术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还没有被权威的界定;技术创新方向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方面理论和实证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清洁技术创新的政策激励机制研究主要围绕着庇古的税收理论和科斯的产权理论等方面展开。研究结论认为推动技术创新转向清洁技术的轨道,需要偏向性而非中性的激励政策来打破传统高排放技术进步的路径锁定,但是政策激励效应必须控制在外部性的约束范围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立春  
一、引言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政府要创造诸如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翔  
1、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必要性。第一,技术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与收益的非独占性。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主要输出有创新信息、新的技术及其物业而成的产品等。可以讲,这些无形的知识及其物化了的实物产品都可以在技术创新的任何一个过段、环节“溢出”,被其他厂家们掌握得以分享创新带来的收益。由于复制、模仿知识要比创新容易得多,所以复制者(模仿者)可以在较少研制成本下生产出来,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玲  黄昊  
基于大型国企集团交错发布容错纠错机制实施办法这一准自然实验场景,实证考察了容错免责机制对国有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双重差分模型结果显示:容错免责制度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水平,激发了企业参与创新的热情。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横截面分析发现,上述提升效应在高管政治晋升机会较高、具有沿海开放城市工作经历以及面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大时表现得更为明显。最后的经济效果检验表明,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使其获得了显著为正的市场绩效。研究成果拓展和丰富了企业创新行为影响因素以及科技评价领域的相关文献,探究了试错容错环境变化影响高管创新意愿的作用机理,为后续关于业绩考核与国有企业创新相关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为政策制定部门深入推动试错、容错有关制度规范的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理论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洪民  杨艳东  
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现了技术创新的落脚点和市场导向。用户创新是当前开放式创新领域的热点问题,虚拟社区的繁荣发展为用户创新带来新的机会,基于虚拟社区的产学研用多元创新主体的生态化创新方兴未艾。从动态演化的角度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的生命周期划分为酝酿合作期、组建磨合期、市场化运行期和调整期四个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阶段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激励不足问题,分别设计出需求匹配、投资驱动、风险防范、绩效评估等不同的激励机制,并提出加强我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洪民  杨艳东  
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现了技术创新的落脚点和市场导向。用户创新是当前开放式创新领域的热点问题,虚拟社区的繁荣发展为用户创新带来新的机会,基于虚拟社区的产学研用多元创新主体的生态化创新方兴未艾。从动态演化的角度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的生命周期划分为酝酿合作期、组建磨合期、市场化运行期和调整期四个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阶段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激励不足问题,分别设计出需求匹配、投资驱动、风险防范、绩效评估等不同的激励机制,并提出加强我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梅建明   邵鹏程   王石宇  
本文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9—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考察产业政策对集成电路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研究表明,产业政策显著激励集成电路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同时,政策协同效应分析发现,产业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集成电路领域政府创新补助的研发激励效果。上述影响在大型企业、资本密集行业以及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更高的地区更为突出。机制分析表明,产业政策实现创新激励效应的关键机制在于激发集成电路企业自主创新意愿,且提高股权融资水平、降低债务融资成本以及发挥竞争效应是该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意愿的潜在渠道。本文研究证明,未来政策需充分考虑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意愿,进一步构建政策工具间有效协同的产业政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