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51)
- 2023(5971)
- 2022(5088)
- 2021(4500)
- 2020(3740)
- 2019(8055)
- 2018(7757)
- 2017(14300)
- 2016(7998)
- 2015(8415)
- 2014(7857)
- 2013(7569)
- 2012(6845)
- 2011(6140)
- 2010(5905)
- 2009(5445)
- 2008(5155)
- 2007(4315)
- 2006(3713)
- 2005(3130)
- 学科
- 济(27949)
- 经济(27917)
- 管理(24722)
- 业(21925)
- 企(17323)
- 企业(17323)
- 方法(13775)
- 数学(12344)
- 数学方法(12264)
- 环境(10716)
- 学(8782)
- 农(8325)
- 财(8183)
- 贸(7170)
- 贸易(7169)
- 易(7015)
- 划(6828)
- 中国(6478)
- 业经(6275)
- 农业(5709)
- 务(5433)
- 财务(5432)
- 财务管理(5426)
- 技术(5321)
- 企业财务(5194)
- 规划(4942)
- 环境规划(4816)
- 地方(4777)
- 制(4369)
- 产业(4176)
- 机构
- 大学(113910)
- 学院(113846)
- 济(43652)
- 经济(42976)
- 管理(41809)
- 研究(40723)
- 理学(37807)
- 理学院(37321)
- 管理学(36598)
- 管理学院(36446)
- 农(33320)
- 科学(30576)
- 中国(28064)
- 农业(27056)
- 业大(26541)
- 京(23102)
- 所(22685)
- 研究所(21528)
- 农业大学(18582)
- 中心(17816)
- 财(17559)
- 江(15645)
- 财经(15040)
- 室(14826)
- 院(14567)
- 省(14348)
- 实验(14077)
- 业(14020)
- 科学院(13922)
- 经(13856)
- 基金
- 项目(89272)
- 科学(68952)
- 基金(66523)
- 家(62678)
- 国家(62202)
- 研究(53665)
- 科学基金(51872)
- 自然(37405)
- 自然科(36519)
- 自然科学(36496)
- 基金项目(36343)
- 自然科学基金(35879)
- 省(35860)
- 社会(35719)
- 社会科(33955)
- 社会科学(33943)
- 划(30448)
- 资助(25884)
- 教育(23447)
- 重点(20577)
- 计划(20490)
- 创(19136)
- 科技(18843)
- 发(18823)
- 科研(18637)
- 部(18394)
- 编号(18191)
- 业(18064)
- 创新(18033)
- 农(15883)
共检索到147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谷祖敏 陈思 韩金栋 李修伟 周飞
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考察高温、紫外线、农用化学品和盐胁迫因子对杀虫真菌蜡蚧轮枝菌VL18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对蜡蚧轮枝菌的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2℃对孢子萌发几乎无影响,48℃胁迫60 min,抑制率达86.6%。紫外线照射抑制了孢子萌发,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抑制作用强于365nm。供试的农用化学品中,杀菌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杀虫剂,叶面肥几乎无作用。盐胁迫对VL18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菌丝生长,在NaCl浓度为0.25mol·L-1时菌丝生长抑制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35.09%和59.82%。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温度 紫外线 农药 NaC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笑莹 宋凤斌 朱先灿 刘胜群 柏会子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高温胁迫下丛枝菌根(AM)真菌对玉米生长、相对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与非菌根玉米相比,菌根玉米具有效高的相对叶绿素含量。高温胁迫降低了所有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增加了叶片胞间CO2浓度(Ci)。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玉米Pn、Gs和Tr高于不接种植株,而Ci低于不接种植株。高温胁迫下,玉米叶片初始荧光(Fo)升高,而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m/Fv)和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均下降。40℃条件下,菌根玉米叶片Fm和Fv高于非菌根植株。在所有温度处理中,接种真菌的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明 钟章成
为了探讨丛枝菌根缓解铝(Al)毒对三峡库区林木胁迫的机理,该文研究了使用Al3+浓度为0、0.5、8和15mmol/L的酸性Al溶液胁迫10周后,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樟树幼苗的形态、生物量以及不同器官的磷(P)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对照(c(Al3+)=0 mmol/L)和轻度胁迫(c(Al3+)=0.5 mmol/L)下,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形态、生物量和不同器官的P含量等大部分指标,接种的植株显著好于不接种的植株;而在中度胁迫(c(Al3+)=8 mmol/L)和重度胁迫(c(Al3+)=15 mmol/L)下,接种植株的上述指标要略好或接近于不接种的植株.说明接种丛枝菌根赋予...
关键词:
铝胁迫 丛枝菌根 樟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谷祖敏 韩金栋 谢阳 刘周成 冯俊义 颜克成
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下蜡蚧轮枝菌VL17分生孢子耐热力及其孢壁疏水蛋白(FAE)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糖为碳源,酵母浸膏为氮源时孢子表现出较强的耐热力,残存指数(Is)分别为0.72和0.69;而麦芽糖为碳源,酵母浸膏为氮源时,FAE蛋白含量高达28.7μg·mg-1和24.7μg·mg-1;培养基中添加50μg·mL-1Mn2+时所产孢子的耐热力最强,Is为0.68,而Zn2+浓度50μg·mL-1的培养基所产孢子FAE蛋白的含量最高,为19.9μg·mg-1;培养基pH值在6~7时所产孢子的耐热力及FEA蛋白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Is值为0.51,FAE含量为24.3μg·mg-1;30℃...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残存指数 耐热力 疏水蛋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闫明 钟章成
采用不同浓度的铝(Al)溶液胁迫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的香樟幼苗的方法,研究生长10周后的植株幼苗的形态、生物量以及不同器官的磷(P)含量和植物激素水平对环境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Al3+浓度为0和0·5mmol·L-1的轻度胁迫下,接种植株的形态、生物量、P和植物激素水平等大部分指标要显著好于不接种的植株;而在Al3+浓度为8和15mmol·L-1的中、重度胁迫下,则略好或接近不接种的植株。菌根显著增加轻度和中度胁迫下植株叶片细胞分裂素(ZR)含量以及根部生长素(IAA)和ZR含量,降低叶片和根部脱落酸(ABA)含量;同时,樟树幼苗的形态、生长与P含量和不同器官植物激素含量之间显著相关。接种...
关键词:
铝 丛枝菌根 樟树 生长 植物激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笑莹 宋凤斌 朱先灿 孙露莹 马福 刘胜群
为了解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抗寒性的作用及其机理,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低温胁迫下丛枝菌根(AM)真菌接种处理对玉米幼苗形态、生长和光合特征的影响。研究显示,低温胁迫下,与非AM真菌接种处理玉米相比,接种玉米具有更大的叶片大小和更高的地上生物量。低温胁迫降低了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增加了叶片胞间CO2浓度(Ci)。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玉米Pn、Gs和Tr高于不接种植株,而Ci低于不接种植株。低温胁迫下,玉米叶片初始荧光(Fo)升高,而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m/Fv)和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均下降。无论常温或低温,接种AM真...
关键词:
低温胁迫 丛枝菌根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林子然 张英俊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种存在于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土壤微生物,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防旱、抗旱。本研究选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磷和水分对其生物量、株高、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浓度变化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状况影响不显著,而接种AMF后可大幅度改善紫花苜蓿的抗旱性能。其中,水分充足(即田间持水量75%80%)条件下紫花苜蓿生长状况最好;随着水分降低,紫花苜蓿生物量与株高显著下降,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增加,酶活性下降。接种AMF对紫花苜蓿的生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坤 杨建军 李璐 王彦淇 王颖 马焕成
生长在干热河谷的木棉普遍具有丛枝菌根真菌(AMF)共生系统,这是否是它对干旱环境适应的策略之一?为揭示AMF是否促进木棉吸收养分能力从而提高其抗旱能力,采用盆栽试验对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木棉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木棉根区土壤养分及植株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中度干旱胁迫下,接菌提高了植株根区土壤AK、NO3--N含量而降低了TN、TP含量,在干旱胁迫第30、60、90d时,AK、NO3--N含量分别比未接菌株多37.35%、20.48%、17.77%和173.61%、285.94%、84
关键词:
营养吸收 丛枝菌根真菌 木棉 干旱胁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明奡 张菲 黄光明 刘瑞成 刘利平 吴强盛 徐永杰
【目的】探索低磷(P)胁迫下丛枝菌根(AM)真菌对核桃幼苗根系P吸收的影响及机制,为核桃幼苗的栽培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前期筛选的1个高效AM真菌菌株——沾屑多孢囊霉,分析适P(100μmol·L-1)和低P(1μmol·L-1)条件下沾屑多孢囊霉对‘辽河一号’核桃幼苗植株生长、根系构型、根系P含量、根系和土壤磷酸酶活性以及根系酸性磷酸酶分泌基因(JrPAP10和JrPAP12)和磷转运基因(JrPT3;1和JrPT3;2)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沾屑多孢囊霉接种3个月后,核桃幼苗根系侵染率达45.6%~53.2%,且低P处理可提高根系菌根侵染。在低P和适P条件下,接种沾屑多孢囊霉显著提高植物生物量和土壤酸性、中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低P条件下沾屑多孢囊霉还显著改善植物根系构型,提高根系P含量以及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根系JrPAP10和JrPT3;1均被沾屑多孢囊霉诱导表达,JrPAP12仅在低P条件时被沾屑多孢囊霉诱导表达,且JrPT3;2的表达量被沾屑多孢囊霉抑制。【结论】AM真菌菌株沾屑多孢囊霉诱导低P条件下核桃幼苗JrPAP10、JrPAP12和JrPT3;1基因的表达,可促进土壤和根系磷酸酶活性,改善根系构型,从而提高核桃幼苗P吸收和生物量积累。
关键词:
核桃 菌根 磷 磷酸酶 磷转运基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婕 谢靖 唐明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紫穗槐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接种植株的株高、根系活力、地上和地下干质量高于对照;水分胁迫下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正常供水下菌根侵染率;接种AMF可以显著增加不同胁迫时期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尤其到胁迫后期,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下接种植株脯氨酸含量大幅升高;接种AMF可以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并且使其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Fv/Fm降低,接种植株始终高于对照;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ETR、q L在中期下降,对照植株后期不能回升到原有水平,而接种植株可以恢复到接近前期水平;不同水分条...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水分胁迫 紫穗槐 抗旱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妍 孙超 于贤昌 张志斌 贺超兴
为探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提高番茄幼苗抗冷性的生理机制,以中杂105为材料,研究接种AMF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使番茄幼苗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的增长量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减小,并导致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增加,SOD和POD活性升高,而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接种AMF的幼苗在低温胁迫下较普通番茄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增长量、叶片相对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有增加,SOD、POD和CAT的活性亦有增加,同时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显著减少。由此可见,接种AMF能减轻低温...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番茄 低温胁迫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裴琳婧 张思颖 朱叶琳 叶靓 陈家斌 刘芳 谭静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玉米生长与抗旱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以云南生产上广泛种植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不同水分胁迫下设置接种AMF和不接种对照,对不同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菌根侵染率、植株表型及其根际微生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F能很好地侵染玉米根系并形成共生,但侵染率随干旱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接种AMF可以提高玉米根际土壤pH值,使土壤酸度降低;可以促进玉米植株生长,但不影响植株的生长周期;与未接种对照相比,接种AMF的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提升,渗透调节物质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中度干旱下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可以缓解干旱对植株的伤害。接种AMF使根际土壤细菌OTU数量发生变化,显著富集的OTU数目随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增多;干旱胁迫下接种AMF可以提高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改变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丰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代谢功能。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度与菌根侵染率、土壤pH、植株株高和干重存在显著相关性;菌根侵染率与土壤pH、植株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抗氧化酶活性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与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存在负相关;根际土壤优势菌门中,蓝藻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分别与植株部分生长和抗旱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结论】接种AMF能够降低土壤酸度、促进玉米生长和增强其抗旱性,同时提高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改变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利用AMF提高玉米应对干旱胁迫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谷祖敏 戈婉儿 纪明山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比较蜡蚧轮枝菌不同菌株VL17和VL18菌株菌丝和分生孢子耐热性的差异,喷雾接菌法测定两菌株高温胁迫下的杀蚜毒力,qPCR法研究高温胁迫后热激蛋白sHsp和Hsp70基因的表达量,初步探索热激蛋白抗高温胁迫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VL18菌株菌丝和分生孢子对高温的耐受性显著好于VL17菌株,34℃时VL18菌株的菌落直径比VL17大63.16%,37℃时VL18分生孢子萌发率比VL17高103%;温度高于31℃时两者的杀蚜活性差异显著,37℃时VL18对蚜虫的校正死亡率比VL17高166.67%;42℃时胁迫相同时间,VL18的sHsp和Hsp70基因表达量均高于VL17,胁迫120min时VL18的Hsp70和sHsp基因表达量分别是VL17的16.97倍和63.74倍。两菌株sHsp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Hsp70基因。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小分子热激蛋白sHsp对蜡蚧轮枝菌抗高温胁迫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高温胁迫 热激蛋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薛春丽 张宏瑞 田学军 肖春
利用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不同孢子浓度对棕榈蓟马成虫和若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用供试菌株3.0×104、3.0×105、3.0×106、3.0×107、3.0×108个/mL5个浓度处理后8d,成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5.85%、51.67%、71.49%、76.93%和84.66%,处理5d、6d、7d和8d后的LC50分别是(2.999±0.017)×107、(2.869±0.041)×106、(3.569±0.053)×105、(8.724±0.094)×104个/mL;在3.0×105~3.0×108个/mL4个浓度下,成虫的LT50值分别为(7.73±0.11)、(5...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棕榈蓟马 毒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鹏飞 孙跃先 邓裕亮 袁盛勇 吴国星 张宏瑞
采用点滴法,在室内测定了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Zimm)KMZW-1菌株3.0×104、3.0×105、3.0×106、3.0×107、3.0×108个/mL 5个浓度的分生孢子液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若虫和雌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蜡蚧轮枝菌KMZW-1菌株对扶桑绵粉蚧具有较高的毒力,在雌成虫初期接种的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大于其他虫态;随着浓度的增加,校正死亡率逐渐增加,在3.0×108个/mL时达到最大;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加,1龄、2龄、3龄若虫和雌成虫初期接种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1.486 8×105、3.66...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扶桑绵粉蚧 毒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