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2)
- 2023(12007)
- 2022(10109)
- 2021(9049)
- 2020(7701)
- 2019(16710)
- 2018(16667)
- 2017(32049)
- 2016(17397)
- 2015(19043)
- 2014(18508)
- 2013(18047)
- 2012(16172)
- 2011(14462)
- 2010(14699)
- 2009(14440)
- 2008(14430)
- 2007(13223)
- 2006(11870)
- 2005(11160)
- 学科
- 业(82523)
- 企(75877)
- 企业(75877)
- 管理(72783)
- 济(72619)
- 经济(72494)
- 方法(29625)
- 财(28721)
- 业经(27655)
- 农(26025)
- 数学(21380)
- 务(21354)
- 财务(21331)
- 财务管理(21306)
- 数学方法(21152)
- 企业财务(20190)
- 制(20109)
- 农业(18466)
- 技术(17016)
- 中国(16663)
- 划(15990)
- 体(15270)
- 环境(14844)
- 和(14326)
- 理论(14190)
- 策(14151)
- 体制(13191)
- 贸(12898)
- 贸易(12891)
- 易(12559)
- 机构
- 学院(252312)
- 大学(245433)
- 济(107478)
- 经济(105457)
- 管理(101125)
- 理学(86526)
- 理学院(85743)
- 管理学(84637)
- 管理学院(84168)
- 研究(77911)
- 中国(63132)
- 财(54388)
- 京(50483)
- 科学(44183)
- 财经(42284)
- 农(41366)
- 江(39558)
- 所(38503)
- 经(38181)
- 中心(35854)
- 业大(34559)
- 研究所(34108)
- 经济学(32580)
- 农业(32350)
- 北京(31309)
- 财经大学(31027)
- 州(30853)
- 经济学院(29364)
- 商学(29035)
- 商学院(28762)
- 基金
- 项目(160704)
- 科学(128753)
- 研究(121511)
- 基金(117923)
- 家(100792)
- 国家(99854)
- 科学基金(88001)
- 社会(79871)
- 社会科(75712)
- 社会科学(75695)
- 省(63930)
- 基金项目(61701)
- 自然(55142)
- 教育(54654)
- 自然科(53874)
- 自然科学(53861)
- 自然科学基金(52953)
- 划(51603)
- 编号(48917)
- 资助(47737)
- 成果(38783)
- 创(37063)
- 业(36825)
- 制(36516)
- 部(35835)
- 重点(35692)
- 发(34744)
- 创新(33741)
- 课题(33285)
- 国家社会(33142)
- 期刊
- 济(127530)
- 经济(127530)
- 研究(74787)
- 中国(48589)
- 财(46681)
- 管理(43190)
- 农(40485)
- 科学(32513)
- 学报(32093)
- 农业(27899)
- 大学(25872)
- 学学(24794)
- 融(24351)
- 金融(24351)
- 业经(23748)
- 技术(22824)
- 教育(22041)
- 财经(21443)
- 经济研究(19658)
- 经(18474)
- 业(16619)
- 问题(16221)
- 技术经济(14353)
- 财会(14185)
- 现代(13306)
- 贸(12770)
- 世界(12713)
- 商业(12455)
- 会计(11964)
- 版(11393)
共检索到381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春山 李天国
利用2001—2015年中韩制造业面板数据,分析和比较中韩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着重考察附加环境约束前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在样本期间内,中国制造业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和附加环境约束时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均高于韩国;中韩两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区别在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韩国则主要归因于效率变化。进行环境修正后,韩国制造业各子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有升有降,而中国制造业各子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多数得到改善。同时,中国的不少制造业部门被识别为技术创新行业,表明环境规制对这些行业的重要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田娜 Myeong-Kee Chung
文章利用中国和韩国制造业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基于扩展生产函数和面板数据模型方法研究了各制造业行业的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文章的研究发现:2001~2011年我国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平均增长速度较快,全要素生产率逐渐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落后于韩国。比较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发现:中国所有行业在平均意义上前者大于后者,而韩国则平均前者小于后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章上峰 李伟
本文引入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比分析环境约束和无约束情形下的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生产率增长状况。进一步的,本文分别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及技术效率指数作为生产率增长指标,选取资本深化、行业规模、科技投入、环境污染和行业属性作为解释变量,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环境约束下生产率增长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忽略环境约束会低估制造业技术效率水平及其指数,但会高估技术进步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对生产率增长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国瑞 余高潮
近年来北京现代制造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其面临着自然资源的总量约束和行业竞争约束。现代制造业要立足于首都所具有的教育、科研、人才、基础设施等城市竞争力优势,通过发展来带动整个北京市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北京现代制造业 自然资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向飞 刘长石
利用ISP生产率指数法,将环境和矿产资源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体系,并从要素效率的角度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以1.16%的速度增长,技术变化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次,从细分行业来看,技术变化仍然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不少行业在各要素效率方面都存在远离有效前沿面的情况,行业要素效率分化严重。最后,基于实证结论,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变化 技术效率变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向飞 刘长石
利用ISP生产率指数法,将环境和矿产资源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体系,并从要素效率的角度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以1.16%的速度增长,技术变化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次,从细分行业来看,技术变化仍然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不少行业在各要素效率方面都存在远离有效前沿面的情况,行业要素效率分化严重。最后,基于实证结论,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变化 技术效率变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兵 梁淑珍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标,对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我国26个制造业行业1999~2008年的效率和生产率及其构成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的过多使用以及SO2和COD的过度排放是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环境无效率水平最高的是原材料工业,环境效率水平最高的是机械设备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低于市场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说明了环境管理的无效率;纯技术进步是中国制造业行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文智
以制造业的宏观生产环境发生变化为背景,文章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制造业企业生存状况决定了国内集群式转移的趋势正在形成。转移的约束条件是复杂的,对这些条件进行归纳与分类,发现具有主观性质的人为因素在集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被忽视或曲解。制造业的集群式转移即资本等中性因素对投资地点的选择取决于不同经济区域的约束力条件之间的对比。
关键词:
制造业转移 约束条件 集群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闵锐 李谷成
本文利用1978-2010年国内省域面板数据,在使用单元调查评估法计算各省份DMU粮食生产污染排放量的基础上,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序列DEA技术,测度了中国粮食生产是否考虑环境因素两种情形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是否考虑环境污染成本对于测算结果有较大影响,这对于政策导向意义重大;两种情形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贡献有限,主要靠技术进步单独贡献,并同时存在技术进步与效率损失并存的现象,粮食增长成本与代价相对高昂;从经济增长、资源与环境的协调程度来看,国内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地区表现最优的同时,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扮演了"双重恶化"与失衡的角色。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玲 刘艳彬
通过对资源配置和环境的分类与刻画,将绩效划分为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在此基础上,研究资源配置和环境对企业绩效的直接效应,并检验环境对资源配置各维度与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财务资源配置对绩效有正效应,人力资源配置、产销配置、研发支出对绩效有负效应;环境作为解释变量显著影响企业绩效;调节效应检验中,动态环境对资源配置与绩效关系调节作用显著,而环境竞争性只对资源配置与财务绩效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对资源配置与市场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永华
本文在李嘉图模型的框架下,通过模型推导,对比分析了考虑国际分割生产和不考虑国际分割生产的条件下,一国出口比较优势变化的原理;并采用2001-2008年我国和世界制造业26个分行业的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不考虑和考虑国际分割生产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割生产,我国制造业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行业增多了,特别是高技术含量行业的比较优势上升了而分离了国际分割生产导致的贸易后,我国制造业的出口比较优势明显下降。此外,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对策。
关键词:
国际分割生产 制造业 比较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永辉
本文利用RCA指数对1995~2002年中韩两国制造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TSI指数分析了两国互补性产业和竞争性产业对中国制造业贸易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国对韩国具有互补性的多半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中国制造业贸易净收入虽来自这些部门,但对贸易平衡的正向作用有限;韩国对中国具有互补性的是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产业,中国制造业贸易逆差主要来自于这些部门;两国具有竞争性的是计算机、家电等技术密集型高新产业,中国参与分工的产品处于技术低端,贸易额虽大但净收入较少。两国这种分工是导致中国制造业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中国应注重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的附加值,调整和完善重化工业结构,并向高端领...
关键词:
制造业 互补性 竞争性 贸易平衡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肖挺
文章旨在通过2000-2009年期间数据研究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体以及不同行业之间传统生产率以及能源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以及收敛特征。相比于传统生产率,在核算能源生产率过程中纳入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等非期望型产出。分别采用DEA-Malmquist以及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法测算两类生产率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分经济体以及分行业两类生产率进行了收敛性的检验。研究指出制造业在经济体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δ收敛特征均不明显,但除了重工业的传统生产率,其他分经济体以及分行业之间两类生产率都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以及条件β收敛。总体上能源效率的收敛速度低于传统效率,但在不同行业及经济体之间,收敛的态势与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长林 杨国歌
基于1999—2018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考察贸易条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条件与全要素生产率显著负相关。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条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并且贸易条件改善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积极影响,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综合技术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金融危机前贸易条件改善对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显著抑制作用,金融危机后贸易条件改善对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贸易条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科研投入强度路径实现的。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贸易条件 研发投入 制造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丽新
本文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行业环境趋势分析,提示了制约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矛盾,进而提出了保障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基础战略。文章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行业环境呈现出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所带来的敏捷制造趋势、资源刚性约束与经济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循环制造趋势、信息技术和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趋势等三大趋势;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制造业快速扩张与生产性服务业迟滞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价值链低端环节依赖与制造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矛盾、思想认识制度供应滞后与产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等三个矛盾,已经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环境分析 结构分析 战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