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0)
2023(12857)
2022(10906)
2021(9895)
2020(8096)
2019(17522)
2018(16937)
2017(31596)
2016(16989)
2015(18217)
2014(17235)
2013(16680)
2012(14988)
2011(13541)
2010(13356)
2009(12458)
2008(11698)
2007(10073)
2006(8902)
2005(7556)
作者
(50480)
(42131)
(42086)
(39463)
(26207)
(20357)
(18825)
(16461)
(15915)
(14592)
(14331)
(14212)
(13202)
(12962)
(12915)
(12887)
(12845)
(12556)
(12127)
(11850)
(10703)
(9995)
(9934)
(9483)
(9480)
(9244)
(9125)
(9030)
(8616)
(8342)
学科
(69157)
经济(69099)
管理(50839)
(45727)
(35476)
企业(35476)
方法(28065)
数学(24909)
数学方法(24686)
(21523)
地方(19593)
中国(17822)
环境(16792)
(16635)
业经(15762)
农业(15298)
(15179)
技术(12610)
(12569)
贸易(12565)
(12177)
(11422)
地方经济(10862)
(10722)
(10644)
资源(10410)
(10320)
财务(10301)
财务管理(10290)
企业财务(9826)
机构
学院(236934)
大学(233096)
(94511)
经济(92610)
管理(90861)
研究(81283)
理学(80083)
理学院(79128)
管理学(77664)
管理学院(77257)
中国(59175)
科学(55627)
(48710)
(47755)
(41910)
业大(41762)
(39191)
研究所(39069)
农业(38798)
中心(37621)
(34993)
财经(32385)
(31430)
师范(31003)
(29564)
(29505)
经济学(28650)
北京(28497)
(27841)
(27336)
基金
项目(176157)
科学(139282)
基金(127928)
研究(122124)
(114892)
国家(113968)
科学基金(97331)
社会(79676)
社会科(75675)
社会科学(75650)
(72962)
基金项目(69117)
自然(64752)
自然科(63124)
自然科学(63102)
自然科学基金(61964)
(59846)
教育(53928)
资助(49690)
编号(47896)
重点(40419)
(39882)
(37820)
(36861)
创新(35478)
成果(35181)
计划(34552)
科研(34185)
国家社会(33586)
课题(32614)
期刊
(97991)
经济(97991)
研究(58489)
中国(45470)
学报(44708)
(43105)
科学(40028)
大学(31984)
学学(30566)
农业(30052)
管理(29829)
(28183)
教育(19775)
业经(18759)
技术(17763)
(16705)
金融(16705)
资源(16177)
经济研究(16120)
(15796)
财经(14798)
科技(14645)
问题(12898)
(12724)
(12446)
业大(11958)
商业(11112)
技术经济(11047)
图书(10944)
(10336)
共检索到329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梁林  李青  刘兵  
基于环境约束视角,开展了四方面研究:①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不考虑和考虑期望产出两种情况下的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并通过分析其时空格局,发现非期望产出显著降低整体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环境因素对四大地区的制约强弱排序依次为东北、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②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测算各省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揭示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演变机理,发现相邻省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的集聚特征且呈现增强态势;同时呈现相似的空间集聚特征但变化趋势不显著;③通过建立Tobit回归模型分析非期望产出因素的影响程度,发现工业三废对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影响,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对其影响程度最大,工业废水排放量次之,工业粉尘排放量影响程度最小;④提出基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科技资源配置优化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文信  林楚璇  曾晨  程伟亚  郭龙  
提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布局,实现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抓手。论文通过超效率SBM模型评价2005—2018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基于Tobit模型,从“经济—社会—政策—空间”4个维度分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东省邻海、中部地区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基本稳定,内陆地区稳步上升;效率均值由高到低大体依次是邻海、中部、内陆。(2)经济发展水平、人地关系、政策管控、区位条件是正向促进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因素,财政支持、城镇化水平则会抑制效率的提升。基于此,建议地方政府部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制定差异化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控制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土地市场化活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文信  林楚璇  曾晨  程伟亚  郭龙  
提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布局,实现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抓手。论文通过超效率SBM模型评价2005—2018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基于Tobit模型,从“经济—社会—政策—空间”4个维度分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东省邻海、中部地区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基本稳定,内陆地区稳步上升;效率均值由高到低大体依次是邻海、中部、内陆。(2)经济发展水平、人地关系、政策管控、区位条件是正向促进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因素,财政支持、城镇化水平则会抑制效率的提升。基于此,建议地方政府部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制定差异化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控制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土地市场化活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成龙  任建兰  程钰  
运用SE-DEA和EVIEWS6.0模型对山东省环境规制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得到以下结论:12000—2012年山东省环境规制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具有波动性;2山东省环境规制效率逐渐由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演变为相对均衡的空间格局,但淄博、枣庄和德州等市的环境规制效率仍然较低;3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力度、工业化水平、产业类型以及利用外资水平等是山东省环境规制效率的影响因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利用外资水平与环境规制效率显著正相关;而环境保护力度和工业化水平与环境规制效率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制定差别化区域环境政策等是提高山东省环境规制效率的主要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林  吴殿廷  王志慧  曲鲁平  于伟  
文章通过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评价体系,综合采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及面板回归模型对我国省际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2002—2014年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呈现类"S"型稳定上升趋势,局部表现为增长型、波动型和突变型三种演变模式;省际间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绝对差异呈现缓慢扩大趋势,但相对差异呈缩小的态势。(2)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在全局趋势上呈自东北向西南衰减的梯度格局特征;空间上遵循"低水平均衡→较低水平轴带→较低水平均衡→较高水平轴带"的渐进式演变过程,且不同配置水平类型具有鲜明的"集群化"分布特点。(3)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空间上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的俱乐部趋同特征显著,高值先导区主要集中在东北与东南沿海地区,低值陷阱区集中分布于西南与华东地区。(4)面板回归结果显示在研究期内城镇化发展水平、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具有正向影响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斐  张建清  杨刚强  孙元元  
将环境约束的异质性引入到中国省级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中,构建在固定规模报酬下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比在不考虑非期望产出与考虑非期望产出两种情况下的中国省际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时空分异,并引入空间Durbin模型分析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省级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空间分布格局的非均衡性特征较为明显,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情况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要比考虑非期望产出情况时较大,但两种情况下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水平都整体偏低,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②省级区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与直接效应表现出相同的影响方向,但是不同解释变量对于本地区与其它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影响作用的显著性不同。③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更多地强调了劳均GDP等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忽略了环境因素与市场化因素对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考虑环境约束下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更为科学、合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苗  刘璇  陈银蓉  彭山桂  
研究目的:揭示我国省域层面土地资源配置结构均衡性及其效率时空格局特征,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法、非参数效率测算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及核密度分析法。研究结果:(1)研究期内我国省域层面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洛伦兹曲线相互靠拢且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相比于2009年,2019年的耕地、园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等类型土地配置更加均衡。(2)研究期内我国省域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均值呈现两阶段变化,分界点至2019年表现为下降趋势,要素效率均值高于总效率均值,呈现出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要的局部空间自相关类型。(3)总效率演进趋势为总体下降和省域间差距缩小;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碳排放效率低值阈值不断提高同时省份之间差距缩小;交通运输用地碳排放效率呈现阶段性变化。研究结论:2002—2019年我国省域土地资源配置结构均衡性表现为动态稳定,碳排放约束下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在时序上呈降低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正相关和锁定效应,总效率与要素效率时空分布格局非同步变化,上述特征的有效解读为合理土地资源配置提供了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永凯  杨亚琴  薛波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了2000—2012年我国30个省区R&D资源的配置效率,并根据因子分析法阐释R&D资源配置效率的环境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政府支持力度、经济发展水平、外商投资规模对我国R&D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引起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信息化水平和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R&D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但影响较小;自然环境对R&D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最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玲  刘艳彬  
通过对资源配置和环境的分类与刻画,将绩效划分为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在此基础上,研究资源配置和环境对企业绩效的直接效应,并检验环境对资源配置各维度与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财务资源配置对绩效有正效应,人力资源配置、产销配置、研发支出对绩效有负效应;环境作为解释变量显著影响企业绩效;调节效应检验中,动态环境对资源配置与绩效关系调节作用显著,而环境竞争性只对资源配置与财务绩效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对资源配置与市场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蓉蓉  耿弘  时正杰  
基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视角,本文运用Super-SBM方法测算了我国30个省份2010-2015年的技术效率,并检验其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地区间技术效率差异明显,低水平集聚特征明显。利用固定效应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区域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研发投入对技术效率产生负作用,第三产业占比、人力资本水平、外商投资和环境规制对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俊霞  温小霓  
本文基于"金融资源"和"创新成果"质量视角的相对数值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9-2016年中国27个省区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相对数值指标,动静结合法可以较合理地估计我国的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未达到资源配置有效状态,地区间有差异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直接融资比例、风险投资强度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能力均有正向显著促进作用,且直接融资比例影响最大。政府应注重顶层设计,长期持续的政策效应强于短期行为,要充分激发资本市场和企业活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冰鑫  王宝  王鹏龙  
运用DEA-Tobit模型测算了2007—2016年甘肃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了影响甘肃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甘肃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高,有5个年份的效率值达到1,实现科技投入和产出的有效组合,未实现科技资源配置效率DEA有效的年份多数受规模效率较低的影响。教育发展水平和科技意识对甘肃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开放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无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天骄  
本文分析了科技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格局的演变对专利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主体。小企业的专利创新效率最高,其次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其后是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效率低是因为对科研设备的使用效率不如企业。中国的科技资源不断从科研机构流向企业,这是由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对科技资金的配置达成的,它们对科技资金的配置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卫芳   薛天培   崔云昊  
以2010—2020年黄河流域的37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经济、社会、环境和科技创新四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时空演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自相关空间分析方法进行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分析,并深刻分析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时序变化整体上以2013年为分水岭,前期保持平稳、后期不断上升。从空间格局演变角度看,总体上呈现出一个“中低质量转型城市分布零散,高质量转型城市片状分布”的空间布局。科技创新为当前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首要影响因素,因此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城市转型升级中的驱动作用,促进政府部门、企业、学术界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城市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蕊  朱道林  张立新  郭稷桁  
为促进物流用地高效合理利用,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物流用地投入与产出的相对效率进行测算,其次利用Global Moran’I和Gi*指数空间计量模型分别从整体和局部对物流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物流用地利用效率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2009—2016年全国物流用地利用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并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2)我国省际物流用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综合效率局部空间格局变化不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空间格局变化显著;3)我国省际物流用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制度因素以及交通运输水平,其中对物流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最为突出的为城市化水平和制度因素。当前我国物流用地三大效率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空间格局,且应着重以提高技术效率来实现物流用地综合效率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