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4)
2023(8650)
2022(7181)
2021(6490)
2020(5077)
2019(11208)
2018(10991)
2017(20702)
2016(11165)
2015(12282)
2014(12302)
2013(12295)
2012(11940)
2011(11152)
2010(11396)
2009(10512)
2008(10248)
2007(9245)
2006(8683)
2005(8199)
作者
(34000)
(28362)
(28345)
(26438)
(18048)
(13538)
(12846)
(11026)
(10812)
(10124)
(9796)
(9615)
(9265)
(9228)
(8859)
(8740)
(8462)
(8274)
(8215)
(8089)
(7291)
(7045)
(6787)
(6458)
(6383)
(6340)
(6310)
(6207)
(5759)
(5651)
学科
(54938)
经济(54892)
管理(33399)
(27549)
地方(22207)
(20075)
企业(20075)
中国(18853)
(15929)
环境(15534)
方法(13632)
业经(13136)
地方经济(13074)
(11813)
农业(11269)
数学(11215)
(11135)
数学方法(11111)
资源(10481)
(10119)
金融(10118)
(9721)
银行(9711)
(9700)
(9637)
(9575)
(9174)
(8870)
技术(8512)
(8506)
机构
学院(162691)
大学(159252)
(67991)
经济(66434)
研究(64121)
管理(58596)
中国(49518)
理学(48655)
理学院(47990)
管理学(47233)
管理学院(46922)
科学(39722)
(36402)
(33527)
(30458)
研究所(30114)
中心(29144)
(28104)
(26968)
(24922)
师范(24699)
北京(23804)
(23744)
财经(22893)
业大(22401)
(22261)
农业(21545)
(21162)
(20599)
经济学(20081)
基金
项目(105559)
科学(83137)
研究(79612)
基金(73816)
(64641)
国家(64059)
科学基金(54104)
社会(50743)
社会科(48107)
社会科学(48094)
(43110)
基金项目(38885)
(35704)
教育(34174)
编号(32931)
自然(32902)
自然科(31833)
自然科学(31821)
自然科学基金(31193)
(30562)
资助(29212)
成果(26810)
发展(24778)
重点(24544)
(24343)
课题(23614)
(22169)
(21716)
国家社会(21083)
创新(20401)
期刊
(87045)
经济(87045)
研究(51199)
中国(41311)
(26836)
学报(24129)
科学(23618)
管理(22677)
(21701)
教育(20037)
农业(18699)
(18363)
金融(18363)
大学(17534)
学学(16156)
业经(15953)
技术(13947)
经济研究(13485)
资源(12380)
问题(11138)
图书(10940)
财经(10779)
(9768)
(9388)
(8550)
(8297)
论坛(8297)
科技(8254)
(8076)
商业(8019)
共检索到268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慧  
长期以来,我国海域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突出,相关主体博弈明显,合作不足,海域开发活动对海洋环境的破坏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在新时代生态环境优先理念下,海域资源必须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扩大海域开发的政府规制边界、强化环境规制力度、引导海域使用者作出环境友好的开发决策,提高规制效果。同时,基于博弈各方共同利益,建立公权契约、信用联盟以及公众组织的多元化海域环境治理机制,实现海域资源开发多方共赢和海洋经济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毛汉英  赵千钧  高群  
黄河三角洲拥有十分丰富的土地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水沙资源与海洋资源。经过近20年来的大规模开发,出现了诸如土壤盐碱化加重、植被生态系统成逆向演化、海岸蚀退、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根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对以往资源开发“外延式”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思路,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资源的适度开发,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搞好生态环境保护;以建设生态经济区为目标,以资源高效利用为基础,以循环经济和链式经济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并探讨了水土资源、能源等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模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盛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解决区域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需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通过优化海洋渔业等产业的内部结构以应对实际的资源环境约束,通过明确海洋主导产业、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以应对潜在的资源环境约束。本文提出了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柴勇  
随着国家海洋开发战略的确立,为海岛休闲旅游开发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海洋产业的开发也是国家制定和实施海洋战略的具体体现(1)。由此可见,国家全面建设的发展给海岛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海岛旅游将成为大众的新宠,成为大众小康社会生活方式重要部分,是休闲时代的必然产物,海岛旅游开发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趋势。文章以基于特色资源研究海岛旅游的开发模式,为我国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柴勇  
随着国家海洋开发战略的确立,为海岛休闲旅游开发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海洋产业的开发也是国家制定和实施海洋战略的具体体现(1)。由此可见,国家全面建设的发展给海岛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海岛旅游将成为大众的新宠,成为大众小康社会生活方式重要部分,是休闲时代的必然产物,海岛旅游开发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趋势。文章以基于特色资源研究海岛旅游的开发模式,为我国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柴勇  
随着国家海洋开发战略的确立,为海岛休闲旅游开发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海洋产业的开发也是国家制定和实施海洋战略的具体体现(1)。由此可见,国家全面建设的发展给海岛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海岛旅游将成为大众的新宠,成为大众小康社会生活方式重要部分,是休闲时代的必然产物,海岛旅游开发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趋势。文章以基于特色资源研究海岛旅游的开发模式,为我国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立群  
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吴立群一、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就有可能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中去。这样,人们必将按照自己的需求对环境资源进行一系列的开发、改造。人类的这种活动给环境带来了两种并存的结果。一方面,环境得到了改造和完善。人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芳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以不同代际涉海类企业行动可调整性、政府监管以及系统参数动态变化为出发点,构建减排约束下我国近海海域环境规制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策略稳定性和演化过程进行推演和证明,在此基础上对有效海洋监管政策的关键要素进行梳理。同时采用2000~2010年我国海域倾废行政执法相关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最后针对我国近海海域环境规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俊  
中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能源基地和重要的原材料基地。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顺利实施须有赖于作为以人为本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之一——自然资源的有序开发。基于中部地区自然资源现状及其有序开发的环境约束,针对各类自然资源提出相应的化解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苏伟忠  杨桂山  董雅文  万荣荣  李宗尧  
长三角区域目前处在人口、产业进一步向城市集聚的重要时期,但土地集约利用、水环境整治、生态维护等仍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约束因素。在区域发展资源环境约束要素分析基础上,提出主要调控途径: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实施相对宽松的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实行土地利用分区管制,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设定土地利用投资门槛;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的水污染防治,确保江河湖库饮用水源安全,加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跨区域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协调途径;划分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并实施生态保护分区管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有明  杨娟  疏浅  黄燕  
基于美国陆地卫星ETM遥感数据等,构建了基于Skyline数字地球模型的长江流域三维场景可视化遥感演示系统,以ERDAS、ARCGIS、MAPGIS等软件为平台,全面完成长江流域地貌遥感解译,系统提取了多时相城市扩展遥感信息,以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流域内水患灾害问题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提出长江流域地貌约束条件下的国土开发与水患治理新理念与对策。结果表明:采用成因-成因形态-物质形态相结合的地貌遥感三级综合分类法,宏观掌握了长江流域地貌物质成因类型、结构及展布特征等,共计圈定长江流域基本地貌单元16 770个,地貌以山地、丘陵、高原类型占主导,平原面积总计36万km2...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志朴  贾尔恒·阿哈提  吴瑞琦  
由于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新疆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新疆煤炭开发利用趋势及煤炭资源开发导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然后就煤炭资源税改革、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排污交易试点、改革排污收费制度四个方面提出加强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缓解新疆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建议,以实现新疆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中国工业发展所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显著。人口和自然资源条件并不构成中国工业发展的绝对障碍,而且在许多方面中国的资源条件(特别是在总量规模和品种的丰富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中国也不具有特别的资源丰度优势,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一个基本国情。依靠大量消费能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使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接近了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储量、投资、产能(包括运输能力)、价格(机制和承受力)是工业资源问题的四个基本层面,其中,不同资源产品的价格特征又是资源供求问题的核心问题。对于中国目前和将来所面临的工业资源短缺性危机,一是价格问题,二是产能和投资问题,三是自然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广生  
阐述了我国资源与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即进一步强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建立节约和保护资源体系;坚持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大力研究开发并推广应用无公害、少污染、低消耗的清洁生产工艺和产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资源化;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最后探讨了实施上述目标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真理  
通过对赤水河流域的资源环境综合考察,提出赤水河流域在资源环境方面的价值归结为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和英雄河四大特点,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从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角度和视野,建议在长江流域选择1~2条自然生态支流,在开发利用长江水资源的同时,给长江留下1~2条不修大坝的自然生态河流。分析认为,赤水河具备了作为自然生态河流的条件和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具有流域性和综合性为特点的“赤水河流域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包括赤水河两岸的陆生植物、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从多个层面和角度阐明了建立流域性和综合性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了当前赤水河流域开发和保护面临的主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