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5)
- 2023(10338)
- 2022(9298)
- 2021(8658)
- 2020(7252)
- 2019(16789)
- 2018(16783)
- 2017(32825)
- 2016(17766)
- 2015(19929)
- 2014(19704)
- 2013(19439)
- 2012(17671)
- 2011(15892)
- 2010(15487)
- 2009(14084)
- 2008(13468)
- 2007(11441)
- 2006(10016)
- 2005(8546)
- 学科
- 济(71511)
- 经济(71439)
- 管理(54851)
- 业(50400)
- 企(42224)
- 企业(42224)
- 方法(35660)
- 数学(31105)
- 数学方法(30778)
- 农(18369)
- 财(17770)
- 中国(16530)
- 环境(16191)
- 学(16068)
- 业经(15976)
- 地方(14395)
- 农业(12264)
- 划(12253)
- 务(12085)
- 和(12075)
- 财务(12028)
- 财务管理(12013)
- 技术(11927)
- 理论(11689)
- 贸(11658)
- 贸易(11654)
- 企业财务(11433)
- 易(11305)
- 制(10685)
- 教育(9048)
- 机构
- 大学(250731)
- 学院(249057)
- 管理(104906)
- 济(99082)
- 经济(96991)
- 理学(92264)
- 理学院(91313)
- 管理学(89877)
- 管理学院(89458)
- 研究(80260)
- 中国(57875)
- 京(53120)
- 科学(51064)
- 财(42260)
- 所(39363)
- 业大(38870)
- 农(38807)
- 研究所(36365)
- 中心(36213)
- 财经(35299)
- 江(33922)
- 北京(33111)
- 范(32324)
- 经(32236)
- 师范(32057)
- 农业(30586)
- 院(29535)
- 经济学(29114)
- 州(28081)
- 经济管理(27220)
- 基金
- 项目(180233)
- 科学(142240)
- 基金(131728)
- 研究(131383)
- 家(114534)
- 国家(113625)
- 科学基金(98479)
- 社会(83000)
- 社会科(78721)
- 社会科学(78699)
- 基金项目(71132)
- 省(70119)
- 自然(64965)
- 自然科(63413)
- 自然科学(63401)
- 自然科学基金(62245)
- 教育(59078)
- 划(58780)
- 资助(53932)
- 编号(53363)
- 成果(41528)
- 重点(39673)
- 部(39633)
- 发(38072)
- 创(37613)
- 课题(35585)
- 创新(35049)
- 科研(34516)
- 教育部(33910)
- 国家社会(33905)
- 期刊
- 济(101995)
- 经济(101995)
- 研究(70099)
- 中国(41806)
- 学报(38891)
- 管理(36826)
- 科学(36542)
- 农(34075)
- 财(30391)
- 大学(29292)
- 学学(27593)
- 教育(25116)
- 农业(24605)
- 技术(21510)
- 业经(17112)
- 财经(16313)
- 融(16216)
- 金融(16216)
- 经济研究(15986)
- 图书(14217)
- 经(13787)
- 问题(13390)
- 科技(12968)
- 理论(12891)
- 技术经济(12767)
- 业(12459)
- 资源(12324)
- 实践(12045)
- 践(12045)
- 现代(11375)
共检索到343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贯成 温其玉
工业生产会产生期望和非期望两类产出.以往对工业用地的生产效率评估忽视了非期望产出.本文选取城市工业从业员工人数度量劳动力投入.城市工业固定资本投入总额度量资本投入.城市工业用地面积度量土地投入.城市工业总产值度量期望产出.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S0,排放量和工业烟尘排放量度量非期望产出.运用跨期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2004年到2011年全国33个城市工业用地的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生产效率值.在考虑非期望产出和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两种情况下.分别运用Malmauist-Luenheraer生产率指数和Malma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2004年到2011年33个城市工业用地的生产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贯成 温其玉
工业生产会产生期望和非期望两类产出,以往对工业用地的生产效率评估忽视了非期望产出,本文选取城市工业从业员工人数度量劳动力投入,城市工业固定资本投入总额度量资本投入,城市工业用地面积度量土地投入,城市工业总产值度量期望产出,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SO2排放量和工业烟尘排放量度量非期望产出,运用跨期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2004年到2011年全国33个城市工业用地的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生产效率值,在考虑非期望产出和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两种情况下,分别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2004年到2011年33个城市工业用地的生产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孟珏 庄大昌 李涛
研究目的:分析2000—2015年110个矿业城市工业用地效率,探讨其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研究方法:基于非期望产出的方向距离函数,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GIS空间制图方法。研究结果:(1)矿业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处于中等效率水平且呈下滑态势,高效率矿业城市集中在苏鲁浙皖、蒙陕地区,低效率矿业城市集中在山西、甘肃西部、云贵及东北地区;(2)油气型城市生产率最高,有色金属型最低,煤炭型偏重技术进步,非金属型、黑色金属型和综合型偏重管理效率改进;(3)不同矿业职能、不同规模等级矿业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因子各有差异。研究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矿业城市,采取差异化路径来提升工业用地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熊强 郭贯成
本文选取城市工业用地面积、城市工业资本投入、城市工业从业员工人数和城市工业总产值为评价指标,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对比分析了2003年-2009年期间,中国29个省际城市工业用地生产效率差异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发现:①东中西部城市工业用地生产效率水平总体较低,而中西部地区历年来又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城市工业用地纯技术效率较低,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③城市工业用地普遍存在规模效率递减的趋势;④城市工业用地普遍存在较高的投入冗余率的情况;⑤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都呈现上升趋势,西部地区上升速度较显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贯彻集约利用土地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素霞 朱英明 裴宇
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约束下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我国工业集聚、环境污染和环境规制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且自相关程度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工业集聚是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个地区的工业集聚会导致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但是对临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影响系数为负。一个地区环境规制程度的提高能够减少本地环境污染排放增加,但是临近地区环境规制程度提高导致本地污染排放增加。同时,临近地区污染排放量也是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优化工业集聚质量,健全工业集聚区绿色协调发展机制,构建更为严厉和科学的环境规制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素霞 朱英明 裴宇
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约束下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我国工业集聚、环境污染和环境规制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且自相关程度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工业集聚是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个地区的工业集聚会导致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但是对临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影响系数为负。一个地区环境规制程度的提高能够减少本地环境污染排放增加,但是临近地区环境规制程度提高导致本地污染排放增加。同时,临近地区污染排放量也是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优化工业集聚质量,健全工业集聚区绿色协调发展机制,构建更为严厉和科学的环境规制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婷婷 张辉
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是提升宏观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耕地保有量指标管控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根据土壤属性预测耕地数量和空间位置解决了内生性问题,结合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和国土统计数据,研究土地供给约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土地供给约束显著减少了工业用地配置中“压低价格、过量供给和协议出让方式”的供地行为。土地供给收紧后,工业用地配置优化,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中心城区、非高技术行业及土地需求旺盛的地区,土地供给收紧后企业效率提升更大。在土地资源趋紧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及“亩产论英雄”等改革实践提供了学理上的回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琳琳 吴群
工业生产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内含"环境代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损失。本文在理论上构建了包含土地和环境要素在内的"绿色索洛模型",考察工业用地投入和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约束,以消除工业经济增长中的环境代价。并利用中国2000-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约束下,索洛模型仍存在平衡增长路径;②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呈正向作用,但地区间存在差异,其中中部地区影响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③环境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正/负效应共同的作用结果,总体来看,除工业固体废弃物外,工业废水、工业SO_2、工业NO_X、工业烟(粉)尘等的排放对经济增长均呈明显抑制作用,且工业废气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较工业废水更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应摒弃传统的"低成本"工业化模式,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加快用地企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的科技创新,减少工业用地投产过程中的环境外部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琳琳 吴群
工业生产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内含"环境代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损失。本文在理论上构建了包含土地和环境要素在内的"绿色索洛模型",考察工业用地投入和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约束,以消除工业经济增长中的环境代价。并利用中国2000-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约束下,索洛模型仍存在平衡增长路径;②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呈正向作用,但地区间存在差异,其中中部地区影响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③环境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正/负效应共同的作用结果,总体来看,除工业固体废弃物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琳 王亚辉
在土地资源尤其是工业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目前来看,由于受到数据限制,已有研究多集中于宏观、中观层面,从微观企业视角进行的影响因素研究十分有限。基于此,文章首先结合已有数据库进行了工业企业土地数据的调研,而后基于2088个有效样本,对工业企业土地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数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平均占地面积、土地产出效率及地均要素投入均依次递增,且大型企业要远高于中小型企业。土地投入、企业特性及外部环境对工业用地产出效率的影响较明显,其中,要
关键词:
工业用地 产出效率 微观企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金保彩
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大格局下,上海市、深圳市、武汉市、济南市、泉州市等城市以项目为载体,相继实行了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供地"新政",灵活了工业用地的出让方式,提高了工业用地使用效率。工业用地出让"新政"的主要依据我国允许工业用地实行弹性出让的"新政"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席强敏 梅林
本文基于新新经济地理(NNEG)理论,首次从"选择效应"的视角对工业用地价格影响工业效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与实证探讨。利用中国工业企业调查数据库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数据库,从区县和企业维度实证分析了2007—2012年中国35个省会、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工业用地价格对工业效率的影响,验证了选择效应的存在性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工业用地价格对工业效率具有提升效应,且在城市内部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中心城区的选择效应强于外围地区,在考虑不同效率测度方法和空间识别策略的情况下,结果仍然稳健;第二,工业用地价格上升带来的工业效率优势来源于选择效应,其作用机制体现在更低的低效率企业进入比例和更高的低效率企业淘汰风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贯成 熊强
研究目的:对中国各省2005—2010年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变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全国各省2005—2010年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混合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全国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差异大且呈现下降的趋势;(2)各省的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变异系数呈现扩大趋势;(3)影响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工业行业规模、土地市场化水平、工业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工业行业集聚程度。工业行业产权结构对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并不具有显著影响,而工业行业技术水平和工业行业结构对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检验。研究结论: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伟 彭建超 吴群
本文在界定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内涵基础上,利用单要素DEA方法、GIS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方法,系统研究了2001-2011年我国各省份及不同区域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与变化特征,检验了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企业所有制结构、工业资本构成与企业规模、工业研发投入等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各省份比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更高,广东和天津处于前两位;2在研究时段内高效率省份逐渐向东南沿海集中,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各省份效率水平逐渐趋同;3东部和西部地区省份间效率差异程度明显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省份间效率差异逐渐缩小,并且东部和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崔新蕾 赵燕霞
提高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不仅有利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也至关重要。以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2003—2014年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和Malmquist生产率,分析其时空差异特征,并用Tobit模型分析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水平中等偏上,规模效率整体大于纯技术效率;Malmquist生产率呈上升趋势,技术进步指数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水平排名为:成长型>成熟型>再生型>衰退型,Malmquist生产率均大于1;东部地区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优于其他3个地区,东北地区利用效率最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利用效率基本处于同一水平,Malmquist生产率均大于1;工业用地冗余情况较明显,衰退型城市冗余率最高,成长型城市冗余率最低,东北地区冗余率最高,东部地区冗余率最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收敛和绝对收敛,各城市之间利用效率的差距将会逐渐缩小并最终趋于稳态;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因素包括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工业行业规模、工业化程度、工业企业集聚程度等,但不同资源类型及地区的影响因素有差别。
关键词:
工业用地 资源型城市 利用效率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