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4)
2023(4929)
2022(4394)
2021(4065)
2020(3413)
2019(7805)
2018(7762)
2017(15369)
2016(8376)
2015(9157)
2014(9018)
2013(8944)
2012(8259)
2011(7509)
2010(7570)
2009(7062)
2008(6776)
2007(5755)
2006(5174)
2005(4625)
作者
(24731)
(21080)
(20942)
(19906)
(13208)
(10116)
(9427)
(7965)
(7942)
(7373)
(7143)
(7035)
(6653)
(6653)
(6633)
(6487)
(6185)
(6164)
(5974)
(5882)
(5237)
(5158)
(5084)
(4795)
(4736)
(4598)
(4592)
(4522)
(4251)
(4227)
学科
(41031)
经济(41011)
管理(23436)
(22568)
方法(20107)
数学(18706)
数学方法(18546)
(15328)
企业(15328)
(11632)
环境(11458)
地方(10744)
(8832)
中国(8639)
农业(8579)
(8335)
(7095)
业经(6768)
地方经济(6660)
(6425)
贸易(6422)
(6215)
(5276)
财务(5270)
财务管理(5261)
(5234)
资源(5132)
规划(5126)
企业财务(5010)
环境规划(4967)
机构
大学(120852)
学院(120293)
(55037)
经济(54180)
管理(45478)
研究(43743)
理学(40061)
理学院(39574)
管理学(38753)
管理学院(38552)
中国(32038)
科学(27498)
(25491)
(24261)
(22761)
(22682)
研究所(20976)
业大(20319)
中心(20027)
农业(19174)
财经(18754)
经济学(18093)
(17433)
(17109)
经济学院(16660)
(15629)
(15577)
北京(15559)
师范(15387)
财经大学(13995)
基金
项目(87019)
科学(68912)
基金(65213)
研究(60069)
(58745)
国家(58331)
科学基金(49318)
社会(40531)
社会科(38584)
社会科学(38574)
基金项目(34449)
(32968)
自然(32121)
自然科(31340)
自然科学(31334)
自然科学基金(30795)
(28291)
资助(27349)
教育(26991)
编号(22164)
重点(20266)
(19730)
(19709)
国家社会(18157)
(17503)
成果(17176)
科研(17015)
教育部(16575)
创新(16506)
计划(16412)
期刊
(54805)
经济(54805)
研究(34037)
中国(21856)
学报(21325)
(20798)
科学(19646)
(16835)
大学(15987)
学学(15303)
管理(14971)
农业(14402)
技术(9643)
经济研究(9509)
财经(9130)
教育(9076)
(8493)
金融(8493)
(8099)
统计(8028)
(7970)
资源(7826)
业经(7770)
问题(7695)
技术经济(6907)
(6870)
决策(6318)
(5929)
业大(5667)
(5625)
共检索到172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田银华  贺胜兵  胡石其  
本文采用序列Malmquist-Luenberger(SML)指数法估算1998—2008年中国各省环境约束下的TFP增长率。研究发现:考虑环境约束之后,TFP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10%,这反映了我国经济粗放增长的现实,技术进步是我国TFP增长的源泉,技术效率呈下降态势;样本区间内TFP增长率呈上升趋势的地区包括北部沿海、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和大西南地区,呈下降趋势的地区包括南部沿海、黄河中游、大西北和东北地区;2005年以来环境约束下的TFP增长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我国近年出台的环境相关政策对于破解环境问题和转变增长方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回归分析显示,人均收入水平与环境约束下的TF...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屈小娥  
基于已有研究不考虑环境污染或者仅以单一污染物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变量估计全要素生产率的不足,本文采用环境污染综合评价法将五种主要污染物合成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基于SBM模型处理非期望产出的合理性和优点,测算了1996~2009年我国各省市区考虑环境约束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考虑环境约束的中国省域全要素生产效率低下,这反映了我国经济粗放增长的现实;八大经济区环境约束下的TFP差异显著,样本考察期内,南部沿海的环境TFP最高,大西北居第二,北部沿海居第三,后面依次为东部沿海、长江中游、东北综合、黄河中游和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各区域环境TFP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近年来我国实行的环境管制政策措施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凌霄  赵静敏  
采用非参数马姆奎斯特(Malmquist)指数估算我国2000~2009年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分析了人均GDP、人口密度、教育水平、城镇化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给定资源投入情况下,东部的生产率增加值大于中部、西部,同时污染排放还小于中部、西部;人均GDP与TFP呈倒U型曲线,即环境要素生产率与人均GDP之间存在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关系;教育水平与环境要素生产率正相关,城镇化率和人口密度与TFP负相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军  
本文通过Mal mquist-Luenberger指数将环境因素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分析框架,测算分析了环境约束下中国1998~2007年地区工业TFP增长及其成分,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检验。测算结果显示,环境约束下西部地区工业TFP增长最快且波动幅度较大,中部地区增长最慢且较为平稳,东部地区则均介于二者之间;各地区工业TFP增长均主要源自技术进步;东部地区是推动环境技术创新的主要地区。收敛性分析则进一步表明东部和西部地区工业TFP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而中部地区仅存在条件收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梁俊  龙少波  
本文对一个非径向非角度的方向性距离函数进行了拓展,使其能兼顾投入过量松弛和投入不足松弛。通过该模型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分析了中国2000—2012年环境约束下30个省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对其收敛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较低,增长粗放的特点依然非常明显;工业技术效率改善缓慢,技术进步是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各省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扩大了;如果忽视环境约束,会导致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高估;人均收入水平、资本积累、对外开放程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丽琳  朱启贵  
能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问题直接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深层次研究。本文基于1995-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局曼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再估算,并对其影响因素和收敛性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纳入能源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幅度十分有限,东中西地区呈现递减特征,且增长来源各异;规模因素、管理因素、科技因素、涉外因素等对TFP变化存在正向影响,结构因素存在负向影响;TFP核密度分布呈现双峰特征,与线性回归东部、西部两大地带俱乐部收敛现象互为验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春  孙英杰  
文章采用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对克强指数与GDP的产出指标切换,分别从传统和质量的TFP视角来论证克强指数作为评价经济质量指标的科学性。结果表明,能源与环境因素的纳入对TFP估算具有显著的影响,其质量TFP均低于传统TFP,并且有关质量与传统下的TFPK对现实经济增长的合理性描述都要优于TFPGDP,验证了克强指数的科学性。最后,依据上述实证分析,得出克强指数作为主体经济分析参考的价值性所在及政策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潘丹  应瑞瑶  
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很少统筹兼顾资源和环境约束,无法反映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真实绩效。本文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将水资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因素纳入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测算分析了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1998-2009年30个省份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成分。研究结果表明:①是否考虑资源环境约束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算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并可能导致政策误判;②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低于传统不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测算结果,我国的农业经济呈现出以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③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中...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恕立  汪思齐  滕泽伟  
已有文献在测算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时,基本都没有考虑环境因素,而这种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由于忽视了环境污染问题的存在,并不能反映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真实绩效,甚至会误导政策建议。文章将环境因素引入服务业生产率体系,运用基于DDF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中国2004-2013年服务业分行业tFP进行再估算,并结合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和服务业环境友好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种情形下服务业tFP增长的主导因素都在于技术进步,忽视环境因素不仅高估了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而且高估了其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环境因素对服务业增长绩效存在影响。环境约束下服务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向阳  刘安毅  童馨乐  
在考虑环境约束的基础上,采用Hicks-Moorsteen指数方法,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考察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情况。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约束对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2)2000~2008年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3.86%,地区内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上海(4.47%)、浙江(4.12%)和江苏(3.01%)。应加大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和治理力度,在考虑省份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之间的协作,通过有针对性的环境监管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强化对政府和企业的双重激励机制建设,改善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玉  杨波  祁春节  
文章运用基于状态空间理论的隐性变量和潜在产出模型对武汉1979~2005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影响武汉经济增长的因素。认为技术进步是武汉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其次是要素投入,能力实现改善的贡献最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红霞  
文章根据索罗余值模型,测算出北京地区1985年~20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了相邻两年和五个子周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研究结果显示:(1)从北京地区看,其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逐渐逐年攀升的趋势,增长速度比较平稳。(2)从三大产业看,各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增长情形,第一产业的波动较大。从全周期看,第二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第三产业次之。从"七五"到"十一五"期间,第一产业的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现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呈现涨跌互现的情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辉  支大林  李宏瑾  
通过可靠的统计数据来源和方法,我们利用生产函数法对我国各省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我国各省资本产出弹性是偏高的,而且资本产出弹性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说明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以投资型外延增长方式为主,长期来看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而且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各省全要素生产率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促进落后地区发展,应加强公共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引导东部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技术,从而促进各地协调发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贺胜兵  周华蓉  刘友金  
采用SML指数法测算1998-2008年全国各地区环境约束下的工业TFP指数,进而采用PSTR模型探索工业TFP变化及地区差异的原因。实证分析表明,TFP增长已成为我国工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技术进步是工业TFP增长的源泉,相对效率的改善十分微弱,而近年来我国的环保努力和国际金融危机分别对工业TFP增长率形成了正向和反向的冲击。PSTR回归分析显示各地区环境约束下的工业TFP增长具有明确的异质性,多个解释变量对工业TFP增长的影响在模型的高、低体制下具有显著的差异。
[期刊] 改革  [作者] 冉光和  钟德华  
根据估算的省区生产函数,测定28个省区资本存量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并考察它们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发现省区间经济增长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从边际生产率角度实现省区间经济增长收敛,应着手完善地区间投资融资协调机制,构建地区间产业聚集协调机制,加快建立区域教育发展公平化机制,优化劳动力城乡区域配置,构建服务型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