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1)
- 2023(13154)
- 2022(10779)
- 2021(9673)
- 2020(7679)
- 2019(17071)
- 2018(16905)
- 2017(31135)
- 2016(16832)
- 2015(18706)
- 2014(18525)
- 2013(17764)
- 2012(16508)
- 2011(14957)
- 2010(15307)
- 2009(14125)
- 2008(13721)
- 2007(12345)
- 2006(11198)
- 2005(10352)
- 学科
- 济(72792)
- 经济(72727)
- 管理(47859)
- 业(43897)
- 企(34759)
- 企业(34759)
- 地方(24318)
- 中国(24229)
- 农(22278)
- 业经(20450)
- 方法(19904)
- 环境(16634)
- 数学(15809)
- 数学方法(15597)
- 财(15190)
- 农业(15065)
- 制(13812)
- 地方经济(13580)
- 产业(13506)
- 发(13220)
- 学(13188)
- 贸(13161)
- 贸易(13148)
- 银(12936)
- 银行(12923)
- 易(12607)
- 行(12568)
- 技术(12545)
- 融(12538)
- 金融(12535)
- 机构
- 学院(233286)
- 大学(224686)
- 济(94007)
- 经济(91873)
- 管理(83714)
- 研究(81308)
- 理学(70032)
- 理学院(69177)
- 管理学(67982)
- 管理学院(67546)
- 中国(63052)
- 京(51301)
- 科学(48483)
- 财(43391)
- 所(40796)
- 江(38303)
- 中心(37274)
- 研究所(36245)
- 农(35557)
- 范(33836)
- 师范(33512)
- 北京(33271)
- 财经(32902)
- 业大(31282)
- 州(31260)
- 院(30118)
- 经(29493)
- 经济学(28009)
- 技术(27731)
- 农业(27151)
- 基金
- 项目(148284)
- 科学(116458)
- 研究(116456)
- 基金(101833)
- 家(86967)
- 国家(86114)
- 科学基金(74031)
- 社会(73121)
- 社会科(69264)
- 社会科学(69252)
- 省(61844)
- 基金项目(53182)
- 教育(52776)
- 划(50574)
- 编号(49862)
- 自然(43484)
- 自然科(42369)
- 自然科学(42364)
- 自然科学基金(41559)
- 成果(40449)
- 资助(40061)
- 发(39569)
- 课题(36282)
- 重点(34028)
- 发展(32636)
- 创(32403)
- 展(32060)
- 部(30546)
- 年(30517)
- 创新(30109)
共检索到374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荣华 陈平 甘小文
作者在本文中以"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提出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为切入点,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研究了京津冀产业转型的发展路径。首先,简要分析了推动京津冀产业转型协同发展的战略与共同认知,然后指出了该区域存在的产业转型协同问题,最后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约束 产业转型 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荣华 陈平 甘小文
作者在本文中以"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提出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为切入点,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研究了京津冀产业转型的发展路径。首先,简要分析了推动京津冀产业转型协同发展的战略与共同认知,然后指出了该区域存在的产业转型协同问题,最后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约束 产业转型 协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潜力模型 产业合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玚 裴媛
京津冀作为我国第一个以国家战略提出的协同发展规划区域,承载了国家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众望,若能充分发挥三地各自的比较优势,必然能最大限度通过科技金融支撑三地的协同发展,并最终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定位。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科技型企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建华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事关河北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机遇,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抓好贯彻落实。金融部门积极推动,大力支持,促进对接,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加快创新改革的步伐显得日益迫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兆明
在我国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挖掘京津冀航空物流发展的优势、避免不足,是值得学术界认真研究的一项课题。利用2010年~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研究了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其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航空物流 协同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爱东 李奕男
采用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为参照系,分析了天津市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依据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空间模型,以京津冀地区为参照系,并用城市经济引力模型的城市间产业引力来计算空间权重,分析了天津产业结构的升级空间;并使用超前系数和Moore值测评了天津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速率。结论表明,天津市第二产业区域竞争力优势较大,第三产业发展受来自全国和京津冀区域的积极影响较大。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市产业结构升级应当继续保持第二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且发展与第二产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超前系数 偏离—份额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爱东 李奕男
采用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为参照系,分析了天津市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依据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空间模型,以京津冀地区为参照系,并用城市经济引力模型的城市间产业引力来计算空间权重,分析了天津产业结构的升级空间;并使用超前系数和Moore值测评了天津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速率。结论表明,天津市第二产业区域竞争力优势较大,第三产业发展受来自全国和京津冀区域的积极影响较大。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市产业结构升级应当继续保持第二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且发展与第二产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超前系数 偏离—份额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莉虹 宋晓华 左晓丽
本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针对产业转型和升级进行分析。首先,探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产业转型与升级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其次,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升级进行分析;最后,探究京津冀地区产业升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李彦晓 王丽艳 严佳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加快发展天津都市圈成为天津深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阐述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天津都市圈建设的互动关系基础上,借鉴日本东京都市圈发展经验,依据“核心—边缘”理论,构建“禀赋差异—制度冲击—经济集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天津都市圈建设逻辑框架,分析天津都市圈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天津都市圈发展路径与对策:一是加快推进天津都市圈规划编制,完善都市圈协同治理机制;二是以优化产业分工推动产业链发展,提升转移产业对接能力;三是强化点对点交通与市郊铁路建设,提高都市圈空间通达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久文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京津冀区域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联治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协同潜能。为更好地推进这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并增进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中国人民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孙久文、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杨开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都市郊区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强等专家学者,...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阎东彬 孙久文 赵宁宁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动态评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图景,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做动态测度。结果显示,2015年以来,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指数呈快速增长态势,创新发展是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区域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的质量亟待提高。“十四五”时期,协同发展政策设计的重点应向区域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予以倾斜,以消解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域内小循环”与“跨区域大循环”的开放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