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1)
2023(14541)
2022(12350)
2021(11342)
2020(9652)
2019(21805)
2018(21238)
2017(40221)
2016(21603)
2015(24384)
2014(24028)
2013(23886)
2012(22562)
2011(20564)
2010(20565)
2009(19585)
2008(18988)
2007(16905)
2006(15001)
2005(13596)
作者
(62854)
(52720)
(52701)
(50381)
(33467)
(25347)
(23947)
(20507)
(19780)
(18547)
(18198)
(17582)
(16624)
(16602)
(16510)
(16490)
(15592)
(15559)
(15269)
(14996)
(13110)
(13028)
(12604)
(12071)
(12019)
(11849)
(11458)
(11420)
(10560)
(10427)
学科
(111084)
经济(111007)
管理(57682)
(52551)
方法(42389)
(39613)
企业(39613)
数学(37891)
数学方法(37596)
中国(28761)
(28041)
地方(26999)
(22823)
(21948)
业经(20548)
(19946)
贸易(19937)
环境(19392)
(19294)
农业(18999)
(17311)
地方经济(16025)
(15089)
金融(15087)
(14874)
(14690)
银行(14664)
(14108)
(13382)
(13124)
机构
学院(316001)
大学(315377)
(145228)
经济(142455)
研究(116420)
管理(115836)
理学(99313)
理学院(98070)
管理学(96482)
管理学院(95881)
中国(88457)
科学(69535)
(66703)
(63030)
(59512)
研究所(54040)
(52659)
中心(52345)
财经(50360)
(47333)
经济学(46935)
(45704)
业大(44437)
经济学院(42224)
(42209)
北京(42129)
师范(41860)
(41685)
农业(41218)
(37137)
基金
项目(207740)
科学(164269)
基金(152294)
研究(151855)
(132678)
国家(131667)
科学基金(112143)
社会(99834)
社会科(94703)
社会科学(94678)
(80926)
基金项目(80253)
自然(70026)
自然科(68328)
自然科学(68306)
教育(68005)
(67456)
自然科学基金(67065)
资助(62325)
编号(60048)
成果(48585)
重点(47606)
(47604)
(46692)
(42570)
国家社会(42371)
课题(41999)
创新(40107)
教育部(39870)
科研(39790)
期刊
(165309)
经济(165309)
研究(97354)
中国(60815)
(48262)
(48203)
学报(47783)
科学(45275)
管理(40743)
大学(35595)
学学(33721)
农业(32959)
(28704)
金融(28704)
经济研究(28260)
教育(27463)
技术(26019)
财经(25560)
业经(24772)
(22173)
问题(21897)
(19346)
(18081)
技术经济(17124)
世界(17029)
国际(16808)
统计(16386)
资源(16277)
(14407)
(14281)
共检索到478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宇嘉  杨俊  谭宏  
通过构建兼顾污染排放和环境治理的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绿色指数RGI,测算了各省的相对绿色GDP,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1998~2009年考虑环境因素的中国30个省市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非常强的空间依赖,表现出东高西低的两极分布空间集聚格局。政府环境管制、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考虑环境因素的省域经济增长起到了稳定的推动作用,间接促进了空间集群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所有制结构中的国有成分和对外经济发展对环境约束下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而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宗义  李继波  刘亦文  
通过构建环境复合污染指数,采用2004—2012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各省域经济增长、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在进一步扩充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后,空间滞后模型验证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还得出中国省域环境质量不仅受到邻近区域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还受到区域间结构性差异的误差冲击,而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空间因素会改善环境质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宗义  李继波  刘亦文  
通过构建环境复合污染指数,采用2004—2012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各省域经济增长、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在进一步扩充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后,空间滞后模型验证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还得出中国省域环境质量不仅受到邻近区域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还受到区域间结构性差异的误差冲击,而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空间因素会改善环境质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吕健  
通过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中国内地31个省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省域经济增长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废渣污染的减少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推动经济增长,且这种作用逐年增强;废气污染大的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废水污染大的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显著,说明经济增长摆脱了对其的依赖。另外,在实证中还发现,与空间计量模型相比,普通回归模型由于忽略了空间因素,低估了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兰云  
本文利用我国各省份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了我国各省份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途径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包含省份之间地理空间距离和经济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然后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别研究了R&D投入对各省份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空间相关性,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来看,一个省份的R&D投入能够通过四条途径作用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其中一条是直接影响,一条是间接影响,另外两条是通过空间溢出形成的间接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扬  
本文引入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利用C-D生产函数,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和物流的空间相关关系。通过Matlab软件中的spatial程序包,检验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和物流是否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并建立空间面板回归模型,进而揭示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和物流的空间数量关系。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云  龙志和  陈青青  
本文采用CHS模式和永续盘存法测算了我国2004-2009年间省级文化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及经济计量检验,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我国文化资本与GDP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级文化资本存量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文化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均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投入要素。考虑空间相关性因素之后,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大,文化资本每增长1%,促进GDP增长0.379%,进一步凸显了文化资本在投入要素中的重要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邱士雷  王子龙  吴朋  刘帅  吴宗杰  
采用SBM-DDF-SML与空间计量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2005~2016年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在2005~2016年成上升趋势,且各省市在增长率方面均呈现出显著差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普遍高于市场全要素生产率增幅,呈现出波浪式"W"型变化规律。计量结果表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和空间溢出性,经济发展、技术创新、能源效率提高、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优化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当前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所有制结构、能源结构和环境政策呈现抑制作用。研究认为,国家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环境污染治理联动机制,提高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正的空间外溢性;加大研发投入,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改变现阶段不灵活、一刀切的环境规制方式,因地制宜地构建绿色、多样的环境规制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玉鸣  
本文在巴罗与萨拉-伊-马丁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β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模型框架,采用1978~2002年的截面数据,分析了空间效应和β趋同效应及其成因。中国省域经济经过改革开放25年的发展,在地理上的集聚性明显增强的同时,空间联系也在不断密切,考虑空间自相关的空间误差趋同β模型是目前研究中国省域经济增长截面趋同比较合适的模型,趋同速度约为2%,这与目前跨国截面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地理因素和空间效应一起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岩岩  赵湘莲  陆敏  
以2001~2009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碳税的关系,建立了包括废水、废气、废渣与碳税为变量的空间滞后模型。结果表明省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空间相关性,应注重地理位置相邻省份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的正向推动作用;废气污染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依然较大,但是多数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已经摆脱对废水、废渣行业的依赖;征收碳税对治理环境污染作用重大,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还可以抑制废气排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志英  岳缘希  
绿色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研究绿色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极其重要。本文以中国30个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绿色创新指标体系,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绿色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绿色创新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绿色创新在省际间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环境改善资金投入会抑制区域经济增长;环境改善项目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率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最后给出结论及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斌  符毅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GDP、能源消费量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发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GDP和能源消费量增长是环境恶化的成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之间长短期内所存在的均衡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含桦  
产业结构变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不仅仅是单向的影响关系,而且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循环统一体。本文通过建立固定效应下的省域数据空间误差模型,对“新常态”下产业结构高级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产业结构高级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结构性冲击且外溢效用明显,经济增长空间依赖性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方向,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逆向结构冲击可能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含桦  
产业结构变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不仅仅是单向的影响关系,而且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循环统一体。本文通过建立固定效应下的省域数据空间误差模型,对“新常态”下产业结构高级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产业结构高级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结构性冲击且外溢效用明显,经济增长空间依赖性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方向,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逆向结构冲击可能是由于其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造成。在经济“新常态”下,各地应把握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效应,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含桦  
产业结构变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不仅仅是单向的影响关系,而且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循环统一体。本文通过建立固定效应下的省域数据空间误差模型,对“新常态”下产业结构高级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产业结构高级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结构性冲击且外溢效用明显,经济增长空间依赖性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方向,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逆向结构冲击可能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