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5)
2023(9580)
2022(8219)
2021(7728)
2020(6353)
2019(14126)
2018(13787)
2017(25360)
2016(13289)
2015(14629)
2014(13579)
2013(13216)
2012(11981)
2011(11091)
2010(10770)
2009(10206)
2008(9507)
2007(7879)
2006(6990)
2005(6196)
作者
(36470)
(30681)
(30605)
(29113)
(19226)
(14777)
(13595)
(11887)
(11628)
(10653)
(10541)
(10228)
(9638)
(9504)
(9496)
(9373)
(9063)
(8859)
(8772)
(8724)
(7503)
(7502)
(7217)
(6892)
(6795)
(6739)
(6609)
(6375)
(6037)
(6019)
学科
(56533)
经济(56485)
管理(35884)
(31049)
方法(25052)
(24254)
企业(24254)
数学(22730)
数学方法(22542)
中国(18227)
(14593)
环境(14293)
(13227)
(13130)
贸易(13123)
(12827)
(11481)
业经(10733)
地方(10095)
(9458)
(9449)
农业(9414)
(8715)
(8501)
银行(8490)
(8444)
金融(8442)
(8257)
(8132)
(7788)
机构
大学(184875)
学院(184553)
(84259)
经济(82902)
研究(69142)
管理(67170)
理学(58707)
理学院(57991)
管理学(56976)
管理学院(56665)
中国(52679)
科学(41707)
(39691)
(35504)
(34592)
研究所(31995)
(30465)
中心(30154)
财经(29379)
经济学(28124)
(27104)
业大(26484)
经济学院(25428)
(25327)
北京(24954)
(24439)
(24404)
农业(24345)
师范(24213)
财经大学(22110)
基金
项目(131408)
科学(105197)
基金(99690)
研究(93161)
(88951)
国家(88393)
科学基金(75241)
社会(63608)
社会科(60648)
社会科学(60635)
基金项目(52419)
自然(48179)
(47976)
自然科(47100)
自然科学(47086)
自然科学基金(46217)
(41855)
教育(41767)
资助(40634)
编号(34833)
重点(30455)
(30325)
(28967)
国家社会(28365)
(27441)
中国(26583)
成果(26484)
创新(25960)
教育部(25838)
科研(25642)
期刊
(86807)
经济(86807)
研究(54726)
中国(33932)
学报(29491)
科学(28849)
(27185)
(25623)
管理(23772)
大学(21693)
学学(20619)
农业(19743)
经济研究(16388)
财经(14584)
(14482)
金融(14482)
教育(14447)
业经(13065)
技术(12775)
(12726)
(12022)
(11760)
问题(11646)
资源(11171)
国际(10617)
世界(10609)
统计(8833)
技术经济(8292)
科技(8173)
(8051)
共检索到265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华军  孙淑惠  李超  
节肥增效是当前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重点工作之一,不同地区化肥利用效率的差异给农业区域协调发展带来挑战。本文采用全局参比的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2001—2015年环境约束下中国分省及各地区化肥利用效率,并利用Theil指数、Kernel密度估计与Markov链分析方法考察其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结果表明,环境约束下中国化肥利用效率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差异程度表现出先升后降趋势,地区内差异是主要原因;中国化肥利用效率在部分年份出现微弱的两级分化现象;考虑空间因素后,不同地区之间化肥利用效率的交互影响与正向溢出效应显著。基于上述结论,各省份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化肥提效政策,以促进农业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亚楠   李芳   李颖  
[目的]在农业种植中使用农膜能够改善和优化栽培条件,提升农膜利用效率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农膜的过量使用已经从“白色革命”变成了“白色污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的绿色发展,因而提升农膜的利用效率迫在眉睫,不同地区农膜利用效率的差异给农业区域的协调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所以期望以提升农膜利用效率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方法]采用全局参比的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2010—2019年中国各省份(地区)的农膜利用效率,并借助“ArcGIS”绘制农膜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格局图来考察其空间分布,利用Theil指数和Kernel密度估计考察其动态演进。[结果](1)中国不同地区农膜利用效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大体呈现出东部和西部农膜利用效率高,中部农膜利用效率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在变化趋势上,东部和西部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中部地区的变化幅度比较稳定。(3)中国总体农膜利用效率的Kernel密度函数中心呈现出右移的态势,且发展过程出现 “宽峰-尖峰-宽峰”的演进规律,该结果表明,农膜的总体利用效率在提高,且空间差异表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演进趋势。[结论]各省份在提高发展的同时,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提高农膜利用效率的政策,以促进农业区域的协调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翔  
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利用1989~2009年省际投入产出数据,分析研究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整体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化过程。研究发现:(1)1989~2009年间我国整体环境无效率值为0.1684,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所产生的无效率值合计为0.1251,约占到环境无效率总量的74.3%,是导致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2)在分析期间我国环境无效率呈现出中间低、两端高的特点,2004年之后与污染排放相关的无效率值出现了大幅度反弹,是导致近期环境技术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3)区域间经济环境技术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丹  应瑞瑶  
本文通过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将环境污染因素纳入农业生产率分析框架,测算分析了环境污染约束下中国1998—2009年地区农业生产率水平,并考察了环境污染约束下农业生产率地区差距的动态分布演进及其影响因素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环境污染约束将会高估中国整体的农业生产率水平;考虑环境污染约束的农业生产率没有出现收敛现象,各省农业生产率趋异的状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存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城乡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约束下的农业生产率有显著影响,是未来农业环境政策制定的重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占风  张建  
本文通过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来全面反映环境污染非期望产出,运用基于非径向、非角度包含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测算了资源环境约束下2001—2015年我国30个省(市)的工业环境技术效率,然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方法、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空间Markov链对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其分布动态演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在地理空间上具有集聚特征,呈现"东高西低"非均衡的空间分布格局;工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的分布状态;资源环境约束下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地区差异整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地区间差异和超变密度是造成资源环境约束下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分布的演变总体上受到邻域空间滞后类型的影响,但在传统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方式下,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在1年之内很难实现短期跨越式发展。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钦普  
【目的】为了全面认识中国各省区农业化肥使用的区域差异及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准确把握其环境风险程度,加强风险管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化肥投入的分布特征和环境风险进行分析。【方法】考虑氮磷钾3种化肥不同的环境污染效应,建立带有权重系数的化肥使用环境风险指数计算模型,评价中国化肥投入的环境风险。应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氮磷钾三因子的权重系数。根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设定的生态县建设化肥使用强度小于250 kg·hm-2的标准,按照目前发达国家氮磷钾比例1﹕0.5﹕0.5的施肥实践,确定氮磷钾三元素的环境安全阈值。【结果】目前中国农田化肥使用量平均达到480 kg·hm-...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睿劼  张智慧  
为了对中国各地区工业进行环境约束下的效率评价,采用超效率DEA方法,利用2005~2009年各地区工业的面板数据,对31个省市的工业进行了环境约束下的效率测算,揭示了中国工业效率的总体发展情况及各地区间的差异。在进行超效率DEA评价的过程中,利用工业环境影响的社会支付意愿代表环境投入,弥补了过去研究中在处理非期望产出问题上的不足,并通过比较不同模型的评价结果,反映了环境问题对各地区工业的效率影响程度上的差异。根据效率评价结果,利用投影寻踪方法加权评分,反映了各地区工业效率的综合状况,从区域情况来看呈现东部优于中部与西部,而中部优于西部的态势。最后,根据效率评价结果,对各区域中的特殊省份进行了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成  杨雪  周晓时  冯中朝  张智  丛日环  
近年来,中国化肥过量投入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所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此外,化肥滥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投入,而且不利于农民增收,因此,提升农业化肥的使用效率既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油菜为例,探究在油菜生产中如何改善化肥投入结构以及减少化肥投入量。为探究油菜生产中化肥投入对成本效率的影响,首先利用中国10个油菜主产省市1543份大田实验数据,并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出油菜产出值最大时的氮肥最佳投入值、磷肥最佳投入值以及钾肥最佳投入值;其次,借用成本效率函数模型估算出中国油菜主产省份的油菜成本效率;最后,基于化肥投入合理性的视角,探讨油菜生产中的成本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生产中化肥投入结构不合理显著降低了油菜成本效率,其中油菜生产中的氮肥过量投入以及钾肥投入不足,对油菜成本效率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在今后化肥投入过程中,要加强对农户合理施肥的宣传力度,增加测土配方技术补贴力度,引导化肥企业提供更为科学适用施肥配方。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超  覃成林  
本文利用我国城市层面数据对现代产业的空间分布状况和规律进行了考察,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导致现代产业发展空间差异的因素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产业发展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东部沿海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城市群成为我国现代产业的高度聚集区,中西部地区现代产业发展水平则相对滞后;我国现代产业的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一个城市的高端要素丰裕程度,城市的储蓄水平、城市等级和环境状况等也对现代产业的空间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城市的资源丰裕度、开放程度在空间滞后模型的分析框架下几无影响;要素禀赋和溢出效应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我国现代产业的空间分布不均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东  陈胜利  
文章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了2011—2019年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Spatial-Markov链刻画其空间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结果表明:中国物流业发展质量保持稳步提升态势,但整体水平依然偏低,且呈现“东优西劣”的空间分布格局;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差异,地区内差异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地区间差异构成空间差异最重要的来源;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发生跨阶段转移的概率较小,低水平地区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邻近地区之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淋杰  李翠林  车国庆  
文章在"双循环"发展格局背景下,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法测量了中国31个省份的旅游业内外循环效率,利用Dagum基尼系数、马尔科夫链技术综合分析了省份间旅游业内外循环效率的区域差异以及分布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中国旅游内外循环效率呈现趋同态势,内外循环效率整体上东部高、西北低;时间维度上区域旅游内外循环效率均表现出较差的流动性,难以实现短期的跨阶段发展;空间维度上内外循环效率均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区域间外循环差距更为显著,组间差距是造成不均衡状态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云燕   张硕  
文章基于全局参比超效率EBM模型测度了2008—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生态效率,在刻画其时空特征的基础上,借助标准差椭圆、条件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揭示了区域生态效率的热点迁移过程、分布动态演化及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区域生态效率持续提升,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非期望产出冗余是阻碍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生态效率热点区域逐渐收敛,分布重心向东北迁移,表现出“东南—西北”向心集聚、“东北—西南”空间发散的分布发展态势。在非空间条件下,中高效率及以下层次省份生态效率表现出较强的可持续增长性,中高效率以上层次省份生态效率出现增长乏力的现象;在空间条件下,中高效率及以下层次省份间生态效率存在趋同性,而高效率及以上层次省份不易与相邻省份产生空间关联作用。生态效率区域差异波动下降,区域间与区域内差异分别为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与次要来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虞祎  杨泳冰  胡浩  张晖  
在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背景下,为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如何确定合适的化肥减量目标值得关注。化肥的过量水平应该是,在满足消费需求又不逾越资源限制的双重约束下,实现农业生产力的有效配置及资源循环利用后仍然有余的量,而化肥减量目标的设定也应基于此量。以满足农产品供给要求和水资源约束为限定条件,以各地区主要农产品生产效率为参数,通过构建优化模型,首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然后根据优化结果,以氮素为衡量指标,判断过剩氮的水平,并推断全国及各地区氮肥减量的比例。结果显示,在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基础上,要实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虞祎  杨泳冰  胡浩  张晖  
在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背景下,为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如何确定合适的化肥减量目标值得关注。化肥的过量水平应该是,在满足消费需求又不逾越资源限制的双重约束下,实现农业生产力的有效配置及资源循环利用后仍然有余的量,而化肥减量目标的设定也应基于此量。以满足农产品供给要求和水资源约束为限定条件,以各地区主要农产品生产效率为参数,通过构建优化模型,首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然后根据优化结果,以氮素为衡量指标,判断过剩氮的水平,并推断全国及各地区氮肥减量的比例。结果显示,在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基础上,要实现环境和谐,全国氮肥减量的要求为67.1%,绝对量为2648.3万吨。为实践减量目标,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有机肥产业及节肥技术,倡导科学施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江洪  赵宝福  
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将能源综合效率解构为能源管理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从高级化、合理化和聚集程度三个维度将产业结构分解描述为产业结构高级度、合理度、集中度三个指数。利用协同学思想构建能源管理效率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耦合度模型,并分析了2005-2012年中国30个省市二者空间分布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分布地区差异明显,高能效地区分布看,能源综合效率、管理效率和环境效率分别呈倒"Ω"、"δ"和"U"形分布,产业结构三个维度相对高水平地区分别呈"W"、"J"和"S"形分布;2各省能源管理效率与产业结构耦合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空间不对称性。从趋势面上看,能源管理效率自东向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