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21)
- 2023(3855)
- 2022(3411)
- 2021(3045)
- 2020(2591)
- 2019(5856)
- 2018(5711)
- 2017(11174)
- 2016(5907)
- 2015(6757)
- 2014(6630)
- 2013(6648)
- 2012(6230)
- 2011(5521)
- 2010(5637)
- 2009(5149)
- 2008(5021)
- 2007(4556)
- 2006(4080)
- 2005(3689)
- 学科
- 济(30135)
- 经济(30122)
- 管理(22026)
- 业(20872)
- 企(19323)
- 企业(19323)
- 方法(11945)
- 环境(9645)
- 数学(9496)
- 数学方法(9382)
- 业经(8717)
- 产业(8617)
- 地方(8126)
- 技术(7156)
- 划(7065)
- 农(6677)
- 财(6158)
- 中国(6119)
- 学(5877)
- 和(5465)
- 地方经济(5146)
- 制(5079)
- 结构(5077)
- 贸(4849)
- 贸易(4845)
- 理论(4813)
- 易(4697)
- 规划(4465)
- 农业(4247)
- 环境规划(4226)
- 机构
- 学院(90116)
- 大学(88278)
- 济(40793)
- 经济(40091)
- 管理(37870)
- 理学(33071)
- 理学院(32778)
- 管理学(32369)
- 管理学院(32221)
- 研究(29081)
- 中国(20992)
- 京(18293)
- 科学(17582)
- 财(16120)
- 所(14057)
- 江(13500)
- 中心(13346)
- 财经(13210)
- 研究所(12891)
- 经济学(12389)
- 业大(12189)
- 农(12116)
- 经(11918)
- 经济学院(11292)
- 北京(11260)
- 范(11229)
- 师范(11115)
- 院(10777)
- 州(10680)
- 经济管理(10481)
- 基金
- 项目(63414)
- 科学(51277)
- 研究(47065)
- 基金(46085)
- 家(39708)
- 国家(39424)
- 科学基金(34758)
- 社会(31324)
- 社会科(29984)
- 社会科学(29980)
- 省(25768)
- 基金项目(24541)
- 自然(21652)
- 自然科(21121)
- 自然科学(21119)
- 划(20793)
- 自然科学基金(20750)
- 教育(20232)
- 资助(18326)
- 编号(18294)
- 发(15254)
- 重点(14321)
- 创(14249)
- 成果(13830)
- 部(13611)
- 国家社会(13269)
- 创新(13212)
- 发展(12726)
- 课题(12615)
- 展(12554)
共检索到128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毅 魏大鹏
本研究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基础上,探讨了环境约束下我国产业竞争力生成能力问题。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环境质量仍处于恶化阶段,位于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左侧,尚未达到环境改善的拐点。笔者基于研究结论建议:从国家产业安全的角度出发,我国绝不能因为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最大,就绕过第二产业而盲目发展第三产业。在环境约束下以及在工业经济仍将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只有提升产业竞争力生成能力,才能尽早跨越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使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相协调,这也是中国目前适宜的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玉文 徐中民 王勇 焦文献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认为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形关系,即在经济发展早期环境质量逐渐恶化,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环境质量会逐渐改善。暗示着经济发展最终可以弥补早期造成的环境恶化。实证研究表明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还会出现其他情况:同步关系、U形关系和N形关系。研究发现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不会长期分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它们会重新组合,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之间呈N形关系,这就是重组假说。最后总结了EKC存在的问题:计量模型问题,经济分析方法问题,数据和指标问题,贸易问题和其他问题。本文从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实证研究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总结了EKC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这对弄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细康 李建民 王金营 周春旗
对中国经济发展与污染排放的实证研究表明,虽然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相应采取了一系列较为严格和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使得环境质量恶化的速度大大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有效缓解了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但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仍未呈现良性发展的势头。研究显示,虽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增长趋势近年来有所减缓,但多数污染物的排放并不具有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特征,许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随着经济发展仍在继续增加、受近年来中国重化工业发展对能源需求增加的影响,SO2等污染物的排放出现了较大反弹。也许当时间序列更长时,EKC曲线所反映的转变趋势才会显现出来。换句话说,中国污染物排放与人均GDP的...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海生 周永章 王树功 赵宇鷃
论文选取1992~2002年中国29个省市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和环境相关数据,从定性和定量描述的角度探讨了FDI对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CK)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FDI与水污染物排放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可否认,在我国接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地区急于吸引外资,加之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在某些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正升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认为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纵观这一领域的研究,发现EKC存在一些缺陷:经济发展能自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存在缺陷;环境与经济之间并非简单的单向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动态关联效应;实证研究结论的脆弱性使得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很大的质疑;从全局和长期来看,EKC的存在性受到很大的质疑。同时指出EKC假说尽管有其局限性,但对于协调解决环境-经济问题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剖开经济-环境"黑箱"去探寻EKC曲线背后的作用机制十分重要。
关键词:
EKC 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 质疑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向阳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认为在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关系。论文在对EKC的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在内生增长模型的框架下对EKC提供了一个理论解释,EKC动态地存在于经济的非稳态中,在经济中环保投资由不充足到充足是EKC存在的基础。通过运用199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近十多年来EKC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选取的3个污染指标中有2个指标(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呈倒U型曲线形态,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但是,工业废水排放量-人均GDP之间呈N型。环境质量的改善不是经济增长所内生的结果,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在经济增长过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东 王良健
1992年Grossman & Krueger首次提出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的相互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先是趋于恶化,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环境质量恶化的态势达到顶点,之后环境质量趋于改善。用曲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登峰 刘志雄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一分析工具,并结合信息熵及模型估计方法,实证研究广西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研究发现,广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现为倒"U"型,2008年是广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转折点,但倒"U"型曲线的右半段并未十分明显。广西污染物排放强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经济总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逐年下降,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为负。广西需要继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加强环保政策的制定,减少污染排放;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二者的耦合协调。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万平 袁晓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9.8%的经济持续增长举世瞩目,然而对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却存在着诸多争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是对环境-收入关系研究的经典表述,可以直观地展现环境与收入变化的关系。在前人研究EKC时运用单一或多个单一指标测量污染程度存在缺陷的基础上,基于1982~2006年中国6类环境污染物,用改进的熵值法计算出代表我国整体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污染指数,利用协整检验来研究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及其"本土化"特征,发现与一般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中国综合环境污染模型呈"正U"型,以21世纪初为分界点,之前环境污染水平不断下降,之后环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时兴
本文在清洁商品与肮脏商品的偏好选择下,构造包含污染消减技术和一般技术的静态模型,探讨各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成条件,并依据中国实际数据,研究不同污染强度下收入-污染路径的形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倒U型EKC的实现取决于偏好对收入的边际效应与污染消减效率的相对大小,而不足的环境投入及较低的技术水平是EKC呈现单调上升或N型的主要原因;我国收入—污染路径有着一定的规律;环境投资不仅决定EKC的形状特征,而且影响污染消减技术的环境效应;技术进步可以有效地抑制污染的排放,但其环境效应受收入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偏好 技术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投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云君 文启湘
从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类在创造和享受极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吞噬了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恶果。对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先发展、后治理”进行反思,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是每个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提出的背景及我国现实发展条件的分析,对EKC提出质疑并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能也没有条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而应该走一条“成本内部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芳
环境和经济增长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学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产业集聚是随着经济发展出现的一种经济活动现象。产业的集聚对区域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产业集聚过程引起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文章通过对中国2012年工业行业产业集聚水平测算,分析了中国产业集聚与环境影响的整体关系,同时利用甘肃省2012年工业企业相关数据,对产业集聚与环境影响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进行检验,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因素对环境影响的作用。中部、西部地区随着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引发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环境影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已经步入经济、环境双赢的发展局面;关于环境与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云 郑亚琴
本文将产业升级的结构效应从经济总量中分离出来,考察产业升级对EKC峰值和位置的影响。利用中国1998-2010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以CO2排放总量衡量的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间呈现出明显的倒U关系,我国省际层面的CO2库兹涅茨曲线是存在的;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会对EKC的峰值和位置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会使得EKC向左下方移动,EKC峰值会提前到来,经济发展的环境压力也会得到减轻;而现阶段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会导致EKC向右上方移动。
关键词:
产业升级 结构效应 EKC 峰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贾惠婷
环境库茨涅兹曲线作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描述,刻画的是经济活动总量对环境影响的一般表现;而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作为经济活动质的体现,会对上述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因而更具政策意义。利用中国1997~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倒U形"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确实存在,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作为调节变量会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能源效率则表现出显著的"反弹效应"特征。
关键词:
节能减排 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 EKC假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