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44)
2023(18484)
2022(15446)
2021(14423)
2020(11858)
2019(27084)
2018(26682)
2017(51359)
2016(27813)
2015(30906)
2014(30807)
2013(30619)
2012(28426)
2011(25393)
2010(25735)
2009(23808)
2008(23577)
2007(21098)
2006(18975)
2005(17447)
作者
(81024)
(67222)
(67069)
(63457)
(42900)
(32113)
(30425)
(26192)
(25468)
(24108)
(22846)
(22834)
(21657)
(21348)
(20787)
(20543)
(20005)
(19556)
(19315)
(19186)
(16822)
(16621)
(16255)
(15451)
(15025)
(15013)
(14947)
(14924)
(13360)
(13274)
学科
(122874)
经济(122749)
(101014)
管理(92835)
(89986)
企业(89986)
方法(50373)
数学(40119)
数学方法(39702)
业经(35841)
(35833)
(35576)
中国(33525)
地方(27851)
(24960)
农业(24955)
财务(24886)
财务管理(24853)
(23916)
贸易(23900)
(23782)
企业财务(23601)
(23247)
(22874)
技术(22372)
(21736)
理论(21651)
环境(20856)
(19898)
(18522)
机构
学院(401321)
大学(398378)
(164962)
经济(161541)
管理(160343)
理学(137160)
理学院(135703)
管理学(133666)
研究(133603)
管理学院(132936)
中国(103295)
(86096)
科学(80621)
(77424)
(66855)
(65008)
(61162)
财经(61003)
研究所(60256)
中心(60119)
业大(57843)
(55410)
北京(54778)
(51709)
师范(51178)
农业(50576)
(49362)
经济学(49120)
(48915)
财经大学(45102)
基金
项目(264754)
科学(209140)
研究(196377)
基金(191713)
(165754)
国家(164250)
科学基金(142462)
社会(124681)
社会科(118200)
社会科学(118171)
(104252)
基金项目(101330)
自然(91235)
教育(89293)
自然科(89101)
自然科学(89080)
自然科学基金(87526)
(86319)
编号(79858)
资助(78666)
成果(64235)
(59623)
重点(58978)
(58003)
(56688)
课题(55160)
创新(52319)
国家社会(51236)
科研(50117)
教育部(49900)
期刊
(190522)
经济(190522)
研究(121697)
中国(79821)
管理(64995)
(61874)
(60246)
学报(59296)
科学(56303)
大学(45830)
教育(44265)
学学(43109)
农业(41861)
技术(37853)
(37722)
金融(37722)
业经(33025)
财经(30505)
经济研究(29589)
(26223)
问题(24975)
(23289)
技术经济(21668)
图书(20160)
现代(19671)
(19634)
科技(19309)
商业(18691)
理论(18538)
世界(17799)
共检索到610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春立  
本文将资本结构理论划分为效用学派和行为学派,并论述了其局限性。认为环境约束是企业资本结构研究与设计的逻辑出发点。环境变迁是企业资本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也是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的动力。从环境约束作为出发点研究企业资本结构,有利于解释不同背景下的资本结构的差异,有利于发挥资本结构理论对企业资本结构设计与优化的指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圣宠  
并购是现代企业成长的主要方式。并购中的文化差异,不仅会引发文化冲突,也潜藏着文化协同与创新发展的优势和机遇。我国企业并购是在企业改革和社会转型过程中进行的,承担着建构企业自身文化、整合竞争能力和实现中国企业文化现代转型的使命。在对并购目标进行选择时应充分考虑文化协同的可能性,一旦做出并购决策,便应抓住文化生长的契机,从深层次上进行文化整合与提升,通过综合创新,从根本上改革和优化并购企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化俊  
传统的经济观念仅以经济价值的大小作为衡量企业成功的标准,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目标。然而,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存在着必然且紧密的联系。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以及社会各团体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以达成企业与社会发展的"互益"机制。如今,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既是我国社会有序发展、提升国际社会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完善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权益、健康与发展,还应强调企业对消费者、对环境和社区的人文关怀,注重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船曳淳  
日本企业诊断的方法是借用和发挥历史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营管理手段的基础上而开发和建立起来的。但是,即便如此,日本很多的企业经营家,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的经营家和很多成功企业的经营家,都不断地从中国的春秋时代的《孙子兵法》里面,来寻求自己的经营战略的理念或思想。比如说,在日本有这样一本书,它的名子叫“制胜于商略,商战中的企业作战术——孙子兵法”,它吸取了《孙子兵法》一书的精华,1976年当时的日本首相福达田赴夫并为此书写了推荐信,此后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尽管已经跨入现代化发展的门槛,但是作为地球表层的一个物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求依然是最大限度地获取物质消费的满足。实际上,随着社会财富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已经成为各国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这种协调既是可持续理论也是人地关系研究的核心所在。作为世界上人类文明发育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实践再次表明,资源环境的空间格局变化始终是决定国家人口活动基本方向的基础所在。资源环境要素综合评价和人地关系模式的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偏南)地区始终是中国国家人文活动的重心所在,而决定这一空间格局变化的正是国家和区域的资源环境状态。因此,认识资源环境的基础作用,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琰  
从投资者保护理论出发,分析回答我国上市公司是否一定要分散公司所有权,能否在集权的情况下避免“内部人”现象的问题。投资者保护理论认为各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各国对投资者保护的法律体系不同所引起的,投资者法律保护的强弱将影响公司所有权结构的选择。公司治理在投资者法律保护弱的国家能发挥更大作用。该理论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启示,如何在所有权集中的情况下防止内部人掠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合光  秦富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化解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须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新思路。1.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我国目前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城镇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动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新时期"四化同步"的重要一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要适应"四化同步"发展的需要,要成为我国加速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同时要注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商品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易言  
在当前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过程中,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采取了更多的行政性、指令性的控制手段。在加强专业银行宏观与系统调控职能的形势下,基层银行的经营自主权逐项上收,经营环境恶化,企业化改革乃至承包经营难以继续推行,银根的持续全面紧缩,使金融市场陷于有行无市的窘境;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直接融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亚萍  
职业院校实施成功教育借鉴于基础教育的研究成果,又立足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以职校学生的自我成长需求和新时代国家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立足实施成功教育须针对职业教育的不足之处、围绕职校学生成才需求的着力点,提出从坚持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职业教育观方面来有效实施成功教育。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斌贤  
近三十多年来探讨教育史学科重建的成效不彰,其关键原因在于忽视对教育史学科本体问题的思考。本文通过梳理部分教育史教材和专题研究成果发现,受正统教育理论和线性历史现的双重影响,教育史学科将视野局限于正规学校教育的变迁,导致研究领域狭窄和对教育史本质的曲解,从而使教育史学科陷于困境;主张更新对教育史本质的认识,强调作为教育史学科研究对象的教育史是过去一切时代人类所开展的社会化活动及其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益宇  
理清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的前提。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构建理性精神.包括独立、自省和宽容三个部分。大学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系统深入的思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独立明智的判断力: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培养学生超越文化、信仰、种族等界限的道德准则和国际化的视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幸强国  
“社会人”和“经济人”是经济学的两种不同的出发点。经济学本质上是包含人的“终极关怀”的社会科学 ,因此 ,以“社会人”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更为合理。在“经济人”假定的基础上 ,运用数学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是经济学的重大进步。然而 ,数学方法本身不是经济规律 ,而是经济学的工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 ,它能够并且有必要借鉴、改造、消化以“经济人”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服务。这就是“社会人”和“经济人”的统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聂华桐  
改革一振兴。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工作,是一项历史性的工作。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鍵在于发展经济和提高全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但归根结底首要任务是发展国民经济。改革的目的在于建立起适合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的体制,使全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生产力得到解放。这个基本精神,贯穿于中国近年来进行的一连串改革之中。科技体制的改革,也体现了这个精神。如何把人们的才智引导到发展国民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