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25)
- 2023(5026)
- 2022(4310)
- 2021(4075)
- 2020(3565)
- 2019(8040)
- 2018(8153)
- 2017(14837)
- 2016(8686)
- 2015(9831)
- 2014(9863)
- 2013(9783)
- 2012(9162)
- 2011(8391)
- 2010(8810)
- 2009(8558)
- 2008(9013)
- 2007(8541)
- 2006(8000)
- 2005(7272)
- 学科
- 管理(37874)
- 济(31330)
- 经济(31293)
- 业(30214)
- 企(26869)
- 企业(26869)
- 方法(13613)
- 财(12326)
- 学(10485)
- 环境(10346)
- 数学(9912)
- 数学方法(9763)
- 划(9434)
- 农(9036)
- 中国(8830)
- 务(8774)
- 财务(8746)
- 财务管理(8723)
- 企业财务(8306)
- 理论(8078)
- 制(7828)
- 业经(7768)
- 和(7088)
- 策(6630)
- 农业(6496)
- 银(6177)
- 银行(6149)
- 行(5725)
- 地方(5648)
- 经营(5382)
- 机构
- 大学(135989)
- 学院(132680)
- 管理(51028)
- 济(49023)
- 经济(47794)
- 研究(44343)
- 理学(41710)
- 理学院(41150)
- 管理学(40412)
- 管理学院(40126)
- 中国(35027)
- 京(29880)
- 科学(29124)
- 财(26961)
- 所(23881)
- 江(22566)
- 农(22419)
- 研究所(21679)
- 财经(20327)
- 中心(20036)
- 范(19619)
- 师范(19437)
- 业大(19098)
- 北京(18638)
- 经(18152)
- 州(18110)
- 农业(17591)
- 师范大学(15709)
- 省(15336)
- 院(15181)
- 基金
- 项目(81009)
- 科学(63250)
- 基金(59048)
- 研究(57258)
- 家(52237)
- 国家(51818)
- 科学基金(43798)
- 社会(36334)
- 社会科(34384)
- 社会科学(34369)
- 省(31295)
- 基金项目(31205)
- 自然(28958)
- 自然科(28211)
- 自然科学(28198)
- 自然科学基金(27675)
- 划(26854)
- 教育(26782)
- 资助(24402)
- 编号(22370)
- 成果(19817)
- 重点(18548)
- 部(17971)
- 发(16491)
- 课题(16243)
- 创(15951)
- 科研(15720)
- 教育部(15248)
- 国家社会(15192)
- 创新(15005)
共检索到211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志丁 吴殿廷
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次区域合作均衡的博弈模型,并结合欧盟一体化和我国参与周边次区域合作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模型设定的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次区域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了其对国家参与次区域合作的政策含义,对理解现有次区域合作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及其均衡均做出了阐述,而且该模型的一个优点在于对该模型稍加调整就能用来解释国家之间的同盟和一国的崛起之谜。
关键词:
次区域合作 均衡 政策含义 博弈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尤苗
本文试图打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黑箱,从居民消费相对不足和生产相对过剩两条主线探讨增长放缓的深层原因。(1)人口生育率下降及老龄化,(2)人口迁移受阻,(3)房地产体制形成的城乡及居民间收入差距,(4)政府税费及企业其他成本负担,这四个方面因素影响到人口增长和权利配置,又深层次地影响到居民收入以及与之相关的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结果是居民收入与消费占GDP的比例降低;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和资本的集聚,使得生产过剩;于是发生了消费不足型的生产过剩及增长速度的放缓。本文试图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对进入21世纪后中国这次经济增速长时间降低,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并探讨其政策含义。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生产过剩 增长放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亮 罗昌瀚
潜规则是利益主体经过长期博弈形成的稳定的内部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非常现实的利害计算。演化博弈分析表明,潜规则的扩散与初始条件有非常敏感的关系,同时,它一旦产生就有强烈的自加强趋势。要缩小或消灭潜规则,必须改进显规则,引进新的机制,改变潜规则的生态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立敏
本文说明了相对于比较优势理论而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若干解释困难,重点阐述了存在于钻石模型四个要素中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对生产要素概念的扩展、让技术作为第四要素正式加入要素体系,建立了以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四项生产要素为支点的新钻石框架,力图解释国家竞争力的产生和强化机制及其与生产率提高和政府作用的直接关系。最后,结合我国经济的增长,讨论了针对新钻石框架四个支点的国家职能和政策含义。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钻石模型 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勇 李雅楠 李建民
本文对环境规制引致劳动力再配置的主要路径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成本进行了理论梳理,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面板VAR模型估计了环境规制带来的劳动力再配置并分析了其宏观含义。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引致的劳动力再配置反映为污染部门的就业萎缩和清洁部门的就业扩张,其宏观福利含义表现为潜在的失业风险和社会转换成本。(2)企业进入、退出和在位企业的就业变动是劳动力再配置的主要路径,在环境规制的约束下,企业进入引致的就业创造被显著抑制,在位企业的就业损失明显提升,被规制部门的潜在劳动力需求下降,宏观上存在着因解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勇 李雅楠 李建民
本文对环境规制引致劳动力再配置的主要路径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成本进行了理论梳理,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面板VAR模型估计了环境规制带来的劳动力再配置并分析了其宏观含义。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引致的劳动力再配置反映为污染部门的就业萎缩和清洁部门的就业扩张,其宏观福利含义表现为潜在的失业风险和社会转换成本。(2)企业进入、退出和在位企业的就业变动是劳动力再配置的主要路径,在环境规制的约束下,企业进入引致的就业创造被显著抑制,在位企业的就业损失明显提升,被规制部门的潜在劳动力需求下降,宏观上存在着因解雇而产生的失业加剧风险。(3)环境规制导致高污染行业再配置劳动力的能力减弱,更多的劳动力再配置将在高、低污染行业间发生,宏观上更容易带来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错配及产生结构性失业。因此,促进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灵活匹配是降低环境规制社会成本,同时推动绿色经济转型所亟需考虑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京安 罗必良
在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中,许多地方出现了地方政府出于各种原因新建、改扩建市场而劳民伤财的事件。笔者认为,造成这类事件不断出现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对市场真实含义的不理解。市场并不简单的是一个交易场所和一种交换关系,更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制度体系,我们甚至还可以把市场看成是一种信念体系。
关键词:
市场 真实含义 信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利学
本文从波动角度分析了中国能源效率的变化,特别强调波动成分对能源效率的短期影响,并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能源效率的机制决定模型,以探讨不同冲击对中国能源效率波动的作用差异。本文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1)内生的资本利用率变化可以成为决定中国能源效率波动的关键机制,能够分别解释改革以来产出能效波动的81%和资本能效波动的97%;(2)全要素生产率、能源价格和政府消费的冲击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差异很大,暂时性生产率冲击在短期内对产出有较大的刺激作用,但产出能效只有小幅提升,政府购买增加会导致经济的剧烈过度调整;提高能源价格能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且对产出的影响相对较小。这要求政府更为准确细致地把...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周期波动 资本利用率 政策模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静 楠玉 刘霞辉
无论是全国层面、区域层面还是产业层面,中国当前均存在研发投入递增与全要素生产率递减同时并存的困境,表现出研发投入的"索洛悖论"现象,且"索洛悖论"出现在研发强度为5-6的区间。通过构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框架,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给出理解这一反常结果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研发投入"索洛悖论"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研发投入与研发人力资本投入错配,直接后果是持续创新失去人力资本依托。最后,基于中性技术进步和偏向性技术进步两个维度,进一步实证发现,实现人力资本与研发投入匹配,可以规避研发投入递增与技术进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研发投入 索洛悖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静 楠玉 刘霞辉
无论是全国层面、区域层面还是产业层面,中国当前均存在研发投入递增与全要素生产率递减同时并存的困境,表现出研发投入的"索洛悖论"现象,且"索洛悖论"出现在研发强度为5-6的区间。通过构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框架,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给出理解这一反常结果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研发投入"索洛悖论"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研发投入与研发人力资本投入错配,直接后果是持续创新失去人力资本依托。最后,基于中性技术进步和偏向性技术进步两个维度,进一步实证发现,实现人力资本与研发投入匹配,可以规避研发投入递增与技术进步递减同时并存的困境。而实施条件是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在创新中的作用,以及改变因政策偏向、资源垄断以及要素市场扭曲等导致人力资本错配的机制。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研发投入 索洛悖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畅 肖丕楚
近年来,对如何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科学发展问题,国内众多学者提出了不少方案和建议,其中,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就是一种创新性方案。本文旨在从经济理论方面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分析,揭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成长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翘闾
我国对西方“产权”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产权”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各有各的说法,据笔者所接触到的资料,有十多种。到底以哪一家说法为准?查找工具书吧,有些工具书上连这一词也找不到。即使找到了这一词,也多数是“语焉不详”,或彼此间相互矛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静波
外汇的含义及其特点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徐静波外汇是国际金融活动中的核心事物,它既是国际金融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媒介,本身也是金融商品。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外汇的使用范围、用途、数量、种类,不断扩大,其形式和内容更是变化迅速,同时外汇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