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04)
- 2023(10003)
- 2022(8584)
- 2021(8032)
- 2020(6639)
- 2019(14991)
- 2018(15114)
- 2017(28871)
- 2016(15921)
- 2015(17376)
- 2014(17584)
- 2013(16725)
- 2012(15469)
- 2011(14027)
- 2010(14467)
- 2009(13666)
- 2008(13821)
- 2007(12243)
- 2006(11260)
- 2005(10536)
- 学科
- 济(56104)
- 经济(56006)
- 管理(53756)
- 业(47434)
- 企(40639)
- 企业(40639)
- 财(21640)
- 方法(20730)
- 制(20139)
- 数学(17573)
- 农(17405)
- 数学方法(17278)
- 中国(16587)
- 业经(14194)
- 体(13716)
- 环境(13213)
- 银(12751)
- 银行(12740)
- 务(12580)
- 财务(12549)
- 财务管理(12514)
- 行(12234)
- 策(12081)
- 学(12027)
- 企业财务(11981)
- 融(11713)
- 金融(11711)
- 体制(11572)
- 划(10966)
- 贸(10867)
- 机构
- 学院(221986)
- 大学(221140)
- 济(93273)
- 经济(91195)
- 管理(83864)
- 研究(77692)
- 理学(71168)
- 理学院(70404)
- 管理学(69363)
- 管理学院(68905)
- 中国(60016)
- 财(50729)
- 京(46096)
- 科学(44363)
- 所(39025)
- 财经(37821)
- 江(35920)
- 中心(35273)
- 农(34912)
- 研究所(34689)
- 经(34208)
- 业大(29637)
- 北京(29124)
- 范(28858)
- 经济学(28666)
- 师范(28594)
- 院(28311)
- 财经大学(27856)
- 州(27723)
- 农业(26858)
- 基金
- 项目(141753)
- 科学(112859)
- 研究(106976)
- 基金(103554)
- 家(89551)
- 国家(88775)
- 科学基金(76521)
- 社会(68978)
- 社会科(65404)
- 社会科学(65390)
- 省(54929)
- 基金项目(53568)
- 教育(49873)
- 自然(48174)
- 自然科(47017)
- 自然科学(47003)
- 划(46259)
- 自然科学基金(46175)
- 编号(43032)
- 资助(42378)
- 成果(37154)
- 部(32643)
- 制(32532)
- 重点(32143)
- 课题(31029)
- 发(30072)
- 性(30016)
- 创(29653)
- 国家社会(28691)
- 教育部(28412)
共检索到350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小明 赵月炜
我国虽然基本上避免了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局面,但是现行环境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的趋势,我国环境政策的效率亟待提高。究其原因,我国环境政策以行政直控的管制政策为主,具有强烈的行政管理色彩,使得政府和企业的博弈长期锁定在非合作状态。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引入第三方激励、监督机制,促使双方的博弈转变为合作博弈。20世纪90年代中期自愿性环境政策的渐渐兴起,是企业和公众在产品市场上互相影响的结果,而政府起到引导、激励、信号传递作用。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自愿性环境政策缓解了环境管制成本与效果冲突的困境,是未来环境政策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关键词:
环境政策 政府管制 自愿性环境政策 博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惠娜
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是企业与管制机构博弈的结果,管制压力是影响该工具制定与效果的关键因素,那么,管制压力是如何影响自愿性工具呢?为了解释管制压力对自愿性环境协议的影响过程,文章建构了一个简单的经济模型,验证管制压力与自愿性协议的关系。研究表明:第一,管制压力是企业决定是否参加自愿性协议的主要因素;第二,自愿性协议中所确定的自愿削减量是管制机构与企业博弈均衡的结果,均衡结果有可能是最优自愿削减量,该削减量大于管制工具所强加的最优削减量,但是最优自愿削减量的产生依赖于强的管制压力。
关键词:
自愿性 环境政策工具 管制压力 博弈均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龙 于千惠 平靓
在经济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当前,兼顾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绿色转型对中国制造至关重要。本文从自愿性环境规制的绿色声誉和组织学习双重效应入手,构建理论模型考察其对中国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从国家认监委网站获得的企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参与自愿性环境规制在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分析表明,以ISO14001认证为代表的自愿性环境规制通过绿色声誉的需求引导和组织学习的效率提升共同促进了中国制造企业绿色转型。本文的拓展讨论部分显示,自愿性环境规制的绿色转型效应在需要大量技术投入才能减排的重污染行业较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企业的“漂绿”行为和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都会抑制自愿性环境规制的绿色转型效应。为充分发挥自愿性环境规制对制造企业的绿色转型作用,除应降低参与成本、提高企业参与自愿性环境规制的积极性外,政府还应从强化监管和发展绿色金融等方面来克服自愿性环境规制当前的局限性。
关键词:
自愿性环境规制 制造企业 绿色转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惠娜
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是环境政策工具中的新工具之一,该主题的研究已经从描述工具特性转向解释工具效果、探究内在动因。本研究回答两个问题:①企业采用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的动因;②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是否确实有效地促使企业削减排污量。基于这两个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从现有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得出:管制性压力和非管制性压力都是推动企业参与自愿性工具的动因,但是管制压力是企业决定是否参与的关键原因,并且管制压力的持续存在是企业自愿削减排污量的必要条件。而在中国的环境管制情境下,环境管制被以发展经济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弱化,管制压力薄弱;并且,中国的公民社区、消费者对环境治理的态度较为消极,来...
关键词:
自愿性工具 环境政策 政策工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融
欧盟的环境政策既体现了世界先进的环境管理思想和方法 ,又对我国与欧盟的贸易影响甚大。我们必须对欧盟环境政策的决策机制、制定原则和具体内容进行研究 ,期望能对我国今后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和尽可能规避对欧贸易的“环境壁垒”风险有所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
欧盟 环境政策 环境壁垒 国际贸易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慧芬 王华
自愿性信息披露作为管理层的内生决策,不仅取决于公司内部激励因素,还受制于市场竞争环境。选择性信息披露动机研究中多以专有性成本为基础理论,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是否披露上,而本文主要研究竞争环境能否提高业绩预告质量?什么因素导致适度竞争不能激励预测性信息质量的提高?由于我国业绩预告制度具有半强制性,本文选择从预告精度、准确度上观测管理层自愿性披露动机。研究发现,竞争程度越强,管理层业绩预告精度与准确性越高,而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两者的关系起到了弱化的作用。研究结论得出的提示:一是竞争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关系研究需要加入间接影响因素,本文为目前专有性成本理论框架下竞争与自愿性信息披露之间的负相关提供了新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步晓宁 赵丽华
作为一种逐步兴起的新型政策手段,自愿性环境规制能否更好地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和政府节能采购企业清单,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政府节能采购政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节能采购政策实施后,实验组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相对于对照组显著降低,说明政府节能采购政策抑制了企业污染排放。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政府节能采购政策通过严格约束生产的各个环节,抑制了企业污染排放,具体包括在生产初始阶段改善能源结构、在生产过程中创新生产技术以及在生产终端提高污染处理能力。异质性检验表明,由于打破了原有的政企合谋氛围,政府节能采购政策使国有企业的污染减排效果更明显;此外,这一政策还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自主权,使得低污染排放强度企业的污染减排效果更明显。同时,在减少企业污染排放的同时,政府节能采购政策还提高了企业产量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文章研究表明,自愿性环境规制能够较好地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汤毅林
在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中,利率政策是常用的工具之一。事实证明,利率政策的效应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并不能完全保持一致。在不同的条件下,为什么利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会呈现出正效应与负效应呢?利率政策本身客观存在的局限性是关键因素。只有重视与加强利率政策的局限性研究,才能提高实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才能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的实现服务。
关键词:
利率政策 有效性 局限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斌 江朝敏 朱丹
本文着重于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在中国的特殊经济背景下,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本文旨在研究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是否是企业进行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或者说,企业是否会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来抵消或加深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本文利用1998~2002年度我国上市公司的真实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尤其是当企业受到减少当期利润的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影响后,更倾向于用减少当期利润的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来加深这种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宋利芳 杨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俊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从战略性的高度出发,用关税、出口补贴等奖出限入措施,对现有或潜在的战略性产业(部门、企业)进行支持和资助,使其取得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增加本国福利的目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7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的一体...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雪霞
本文分析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对抑制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资产价格上涨的作用及其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提出在货币政策调控存在着两难选择的情况下,应以市场手段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以优先保护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流动性过剩 通货膨胀 资产泡沫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斌 刘星 周轶强
本文以1998—2002年间进行了各种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深沪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所进行的收益平滑、巨额冲销以及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特征,检验了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信息噪音以及其短期和长期的市场反应。结果发现:(1)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巨额冲销和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行为均存在明显的信息噪音;(2)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市场反应均为正;(3)我国投资者并不像无效应假说所假定的那样能“透过数字看出本质”,与无效应假说对应的机械性假说得以证实。
关键词: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 市场反应 信息噪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常柏 张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孟刚 蒋志敏
今年是中国金融产业的开放元年,获得“国民待遇”的外资银行已在锣鼓声中挂牌开张,同时迎来了一个更加公平和愈加激烈的竞争新时期。我国金融产业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业绩,但全面开放所引发的隐隐担忧,却仍然让许多人惴惴不安。提出问题往往是改进的第一步。因此,我们研究金融产业安全问题首先将研究的视角放到发现中国现有金融体制的缺陷上,比如:中国金融经营管理政策的缺陷、中国利率制度的缺陷、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中国金融开放政策的缺陷、中国汇率政策的缺陷。
关键词:
金融安全 制度缺陷 政策缺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