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65)
2023(20414)
2022(17502)
2021(16322)
2020(13821)
2019(31672)
2018(30980)
2017(59044)
2016(32060)
2015(36026)
2014(35489)
2013(35120)
2012(32231)
2011(29060)
2010(28770)
2009(26623)
2008(26087)
2007(22567)
2006(19827)
2005(17591)
作者
(94524)
(78884)
(78199)
(74143)
(49964)
(37773)
(35387)
(30791)
(30084)
(27902)
(26835)
(26591)
(25082)
(24870)
(24509)
(24265)
(23491)
(23443)
(22537)
(22529)
(19554)
(19274)
(19061)
(17925)
(17528)
(17441)
(17400)
(17191)
(15880)
(15505)
学科
(126279)
经济(126107)
管理(94458)
(87482)
(72716)
企业(72716)
方法(58397)
数学(50933)
数学方法(50291)
中国(35246)
(35151)
(34153)
(28918)
业经(28056)
(26831)
(25002)
贸易(24989)
(24271)
地方(22762)
农业(22443)
环境(21839)
(21505)
财务(21427)
财务管理(21380)
企业财务(20273)
(20268)
银行(20191)
理论(19986)
(19772)
(19542)
机构
大学(460561)
学院(455278)
(185030)
经济(181315)
管理(175405)
研究(159210)
理学(152605)
理学院(150862)
管理学(148018)
管理学院(147208)
中国(118359)
科学(99792)
(98315)
(85401)
(81315)
(80714)
研究所(74022)
业大(72197)
中心(71230)
财经(68549)
(65358)
农业(64249)
(62548)
北京(61844)
(58491)
(57871)
师范(57745)
经济学(56998)
(52067)
经济学院(51412)
基金
项目(317769)
科学(249250)
基金(232802)
研究(224952)
(206693)
国家(205062)
科学基金(174420)
社会(143496)
社会科(136012)
社会科学(135977)
基金项目(122645)
(121952)
自然(115412)
自然科(112732)
自然科学(112697)
自然科学基金(110668)
(104250)
教育(103213)
资助(96226)
编号(88594)
重点(72069)
成果(71554)
(70535)
(66957)
(65848)
创新(61672)
科研(61641)
课题(61504)
国家社会(60219)
教育部(60055)
期刊
(196196)
经济(196196)
研究(132867)
中国(86992)
学报(81343)
(73297)
科学(71863)
(65620)
管理(64054)
大学(61124)
学学(57875)
农业(50102)
教育(46307)
(37854)
金融(37854)
技术(37005)
财经(33842)
经济研究(32696)
业经(30879)
(29114)
(26583)
问题(25709)
(23105)
科技(22446)
(21581)
图书(21335)
业大(21222)
技术经济(20679)
理论(20194)
资源(19720)
共检索到663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鹏杨  李惠茹  胡建辉  
现有研究一般仅考虑环境管制对FDI的负面直接影响作用,却忽视了考察环境管制通过刺激企业提高环境技术水平而影响FDI这一间接效应,此外,大多数文献将环境管制作为绝对的外生变量,因而造成了估计结果的有偏且不一致。基于此,文章从理论层面上研究了环境管制对FDI的影响机制,从实证层面上应用动态面板模型(GMM)考察了环境管制对FDI的直接和间接两方面效应并试图缓解内生性。研究发现,从直接效应上看,环境管制对FDI仍然存在较大的"门槛效应",间接效应的存在虽然在估计中降低了环境管制对FDI的直接负面影响,但总体上看直接效应仍然是影响环境管制与FDI关系的主导效应。由此可见,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晓玲  邸勍  李朝鹏  
提升环境质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和必然要求。基于环境污染和环境吸收两个视角,在综合大气、土壤、水体三大环境要素测算环境污染指数和吸收指数的基础上,结合环境质量影响因素的地域差异性,采用SDM模型分析全国及各地区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效应。研究表明:(1)环境质量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地域不平衡问题突出,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2)重工业比重偏高是造成环境质量低的最主要原因;(3)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协调,但人口集聚给环境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中、西部地区"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成为提升环境质量的掣肘。最后,针对不同地区发展特点提出"硬治理"与"软治理"融合的差异化环境治理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金叶  胡佳霖  
论文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级层面的数据,采用两步系统GMM方法从直接、间接两种效应视角构建传导因素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呈现倒"U"型,且我国现阶段环境规制强度位于拐点附近;在间接传导路径中,原本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的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下反而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与之相反,环境规制也扭转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作用;最后采用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传导因素的门槛效应:在较高的产业结构调整程度与外商直接投资比重下,环境规制显著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金叶  胡佳霖  
论文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级层面的数据,采用两步系统GMM方法从直接、间接两种效应视角构建传导因素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呈现倒"U"型,且我国现阶段环境规制强度位于拐点附近;在间接传导路径中,原本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的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下反而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与之相反,环境规制也扭转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作用;最后采用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传导因素的门槛效应:在较高的产业结构调整程度与外商直接投资比重下,环境规制显著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敏  谢莹莹  孙叶飞  高文  
加速推进城镇化与实现能源消费量控制是中国现阶段发展的两大任务,探明两者的作用路径对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1990—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两步系统GMM方法与门槛回归模型从直接与间接效应视角构建传导因素的作用路径并检验潜在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城镇化对能源消费表现为显著扩张效应,但呈逐渐减弱趋势。在间接传导路径中,产业结构变迁的节能效果显著;城镇化加速技术集聚外溢和"人力资本红利"累积,扭转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累积对能源消费的正向作用方向;中国城镇化仍未脱离高碳化发展阶段,人口扩张与经济增长仍是城镇化进程中能耗持续走高的重要诱因。最后本文验证了各传导因素的门槛效应,即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随各因素的发展水平呈现差异性。因此政府及企业应结合各因素作用路径与方向及所处的门槛阶段,注重科技与人力投入,强化质量效应,实现节能的目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学刚  
基于外商直接投资、经济规模、环境交互影响的分析框架,本文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环境技术效应、管制效应的多重角度探讨FDI影响环境的作用机理。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利用我国1988-2007年数据定量分析了FDI影响环境的各种效应大小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FDI对环境产生了消极的规模效应、积极的结构效应、积极的环境技术效应,管制效应尚不明显,总效应为负。基于我国制造行业层面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结论。合理引导FDI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技术进步、技术扩散作用,大力加强环境管制等政策措施应是实现FDI正面环境效应的有效途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早  屈文波  
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能源消费,基于2000年-2015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影响能源消费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政府制定的环境规制政策不仅能够直接降低能源消费,还能够通过倒逼技术创新、提高外资进入门槛间接降低能源消费,但环境规制通过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对降低能源消费起到积极的作用。人均收入与能源消费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符合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已越过"倒U型"曲线拐点,进入能源消费随人均收入增长的下降阶段;物质资本投入、外资进入、工业比重增加及城镇化率提高不利于降低能源消费,技术进步对降低能源消费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鹏  尤济红  
在综合理解绿色、增长和高效的基础上,文章构建出中国地区工业绿色发展的度量指标,并在考虑到地方环境管制的空间影响条件下,采用1998~2012年中国省际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来实证检验中国环境管制的效果。研究发现:(1)无论采用地理邻接、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地理经济邻接的空间权重矩阵,整体而言中国环境管制对工业绿色发展均是显著有效的。(2)本地区的工业绿色发展可能会通过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其他地区工业部门具有不利的空间影响。(3)总体而言,企业规模、工业资本密集度和工业创新研发有助于地区工业绿色发展,而产权结构和对外贸易起不利作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秦川  韩军山  张漫子  
本文首先将我国东部省域工业产业结构纳入环境管制评价之中,更真实地评价了东部各省市历年的环境管制强度,然后分别使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估计的方法,分析了环境管制对东部各省市历年新增FDI和新增外资企业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宽松的环境管制不是东部地区吸引FDI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劳动力优势和市场优势仍然是东部地区吸引FDI的主要因素;环境管制与外资企业数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关系,环境管制主要对外资企业选址产生较大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子豪  刘辉煌  
基于2003-2009年中国220个城市的数据,利用门槛面板回归方法,从收入门槛和人力资本门槛两个角度,本文检验了FDI对环境影响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环境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收入门槛的检验表明,在高收入和低收入阶段,FDI对环境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中等收入阶段,FDI则带来了环境质量的恶化;人力资本门槛的检验表明,在高人力资本阶段,FDI能够显著地降低环境污染,低人力资本阶段则相反。受到大部分城市收入和人力资本水平限制,FDI将给中国带来较大的环境压力。因此,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应对外资环境挑战的主要举措。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鹏杨  李惠茹  林发勤  
环境管制和环境效率均从成本角度影响着FDI的流向,前者通过直接增加外资企业成本,降低投资东道国的环境成本优势,引致FDI外流;后者则直接通过减少非期望产出从而提高外商投资企业的环境成本优势。此外环境效率还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影响地区环境管制的强度,进而促使环境管制程度降低,间接影响FDI。本文试图在理论层面证明环境成本是决定外资企业是否转移的重要原因,从经验层面研究环境管制、环境效率对FDI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从直接效应上看,环境管制的加强对FDI表现为消极影响,而环境效率提高则有利于吸引FDI;从间接效应上看,环境效率的提高通过降低环境管制强度间接有利于FDI流入,而这一效用以OL...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长林  高宏建  
现有对环境管制如何影响环境污染的研究往往忽略了隐性经济的存在及其影响。隐性经济作为制度弱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带来环境污染的同时,会影响到环境管制的政策效果。为此,本文将隐性经济活动纳入考虑,从理论上研究了环境管制和隐性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环境管制对环境污染存在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方面,环境管制通过减少官方经济活动降低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环境管制通过扩大隐性经济规模提高了环境污染。环境管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依赖于上述两种效应以哪一种效应为主导。在此基础上,基于1998—2012年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方法实证考察了环境管制强度、隐性经济规模及其二者...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恕立  王许亮  滕泽伟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双向FDI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接着运用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中国2004~2013年29个省份的绿色TFP进行再测算。在此基础上,全面控制影响绿色TFP的重要变量,并对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总体和分区域双向FDI的生产率(TFP)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IFDI显著抑制了中国总体和中部地区的绿色TFP增长,OFDI则显著提升了中国总体和东部地区的绿色TFP水平。此外,人均GRP、研发投入、公众的环保意识、禀赋结构、环境规制等对中国总体和分区域的绿色TFP的影响也表现出较大的异质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恕立  王许亮  滕泽伟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双向FDI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接着运用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中国20042013年29个省份的绿色TFP进行再测算。在此基础上,全面控制影响绿色TFP的重要变量,并对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总体和分区域双向FDI的生产率(TFP)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IFDI显著抑制了中国总体和中部地区的绿色TFP增长,OFDI则显著提升了中国总体和东部地区的绿色TFP水平。此外,人均GRP、研发投入、公众的环保意识、禀赋结构、环境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成林  周峰  胡雪萍  
为分析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对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影响,利用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六个地级市2007-2016年的相关数据,综合采用能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空间Durbin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总体上抑制了城市建设用地生态效率的增长,但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差别明显。其中直接效应为正,一个城市提高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的社会公众利益偏向程度的努力将有效促进自身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增长,中心城市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的社会公众利益偏向程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直接促进其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提升0. 011个百分点;与此相反,间接效应显著为负,周边地区同时提高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的社会公众利益偏向程度的举动将严重抑制中心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在现行环境监察机制及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评体制的激励约束作用下,周边地区同时提高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社会公众利益偏向程度的努力可为中心地区的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诱使中心地区策略性地降低其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的发展水平,触发显著的区域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博弈,最终抑制中心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增长,周边地区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的社会公众利益偏向程度同时提高1个百分点,将导致中心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下降0. 12个百分点,约为直接效应的十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