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38)
2023(18417)
2022(15460)
2021(14304)
2020(12130)
2019(27213)
2018(26545)
2017(50627)
2016(26862)
2015(29955)
2014(29533)
2013(29055)
2012(26505)
2011(23984)
2010(23581)
2009(21954)
2008(21159)
2007(18251)
2006(15891)
2005(14260)
作者
(77756)
(65289)
(64797)
(61433)
(41309)
(31213)
(29163)
(25416)
(24806)
(22743)
(22392)
(21640)
(20795)
(20386)
(20129)
(20040)
(19358)
(19110)
(18609)
(18567)
(15996)
(15989)
(15637)
(14828)
(14633)
(14519)
(14226)
(13816)
(13036)
(12737)
学科
(123647)
经济(123495)
管理(81817)
(73933)
(61088)
企业(61088)
方法(51563)
数学(45844)
数学方法(45358)
中国(31401)
(31181)
(28964)
业经(24838)
(24445)
(24339)
地方(23550)
(22190)
贸易(22179)
(21637)
环境(20751)
农业(19096)
(19004)
财务(18955)
财务管理(18918)
(18577)
银行(18532)
(18371)
金融(18368)
企业财务(18047)
(17901)
机构
大学(388056)
学院(385710)
(171291)
经济(168313)
管理(147826)
研究(134715)
理学(128675)
理学院(127295)
管理学(125234)
管理学院(124528)
中国(101907)
科学(80458)
(79917)
(77751)
(67104)
(65773)
财经(62572)
研究所(61314)
中心(60960)
业大(58031)
(57124)
(54801)
经济学(54572)
农业(51828)
北京(49610)
经济学院(48984)
(48413)
(46864)
财经大学(46776)
师范(46264)
基金
项目(266084)
科学(211308)
基金(198817)
研究(188157)
(175758)
国家(174394)
科学基金(149554)
社会(125492)
社会科(119235)
社会科学(119208)
基金项目(104750)
(100877)
自然(97137)
自然科(94921)
自然科学(94890)
自然科学基金(93229)
(85999)
教育(85630)
资助(80777)
编号(71328)
重点(60464)
(60225)
成果(57016)
(56815)
(55825)
国家社会(54126)
创新(52481)
教育部(51967)
科研(51946)
(51199)
期刊
(183661)
经济(183661)
研究(112051)
中国(71818)
学报(64096)
(60909)
(58882)
科学(58762)
管理(55094)
大学(48990)
学学(47001)
农业(39717)
(34737)
金融(34737)
财经(32096)
经济研究(31628)
技术(31339)
教育(30472)
(27733)
业经(27130)
问题(24058)
(21337)
(20623)
技术经济(19155)
(18881)
世界(18815)
统计(18512)
国际(18223)
科技(17473)
(17129)
共检索到563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长林  高宏建  
现有对环境管制如何影响环境污染的研究往往忽略了隐性经济的存在及其影响。隐性经济作为制度弱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带来环境污染的同时,会影响到环境管制的政策效果。为此,本文将隐性经济活动纳入考虑,从理论上研究了环境管制和隐性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环境管制对环境污染存在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方面,环境管制通过减少官方经济活动降低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环境管制通过扩大隐性经济规模提高了环境污染。环境管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依赖于上述两种效应以哪一种效应为主导。在此基础上,基于1998—2012年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方法实证考察了环境管制强度、隐性经济规模及其二者...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宇飞  胡求光  
为考察近年来以持续高速增长的环境投资治理费用为代表的环境规制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从隐性经济视角出发,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指标多原因模型测算了浙江省2003-2016年各地级市的隐性经济规模,进而构建了包括环境污染滞后项在内的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广义矩估计就浙江省环境规制在隐性经济作用下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环境污染有着显著的直接抑制作用;隐性经济会恶化生态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环境规制对环境污染原有的影响路径,降低环境规制的政策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博  韩复龄  
本文分别利用熵权法和多指标多原因模型测算了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隐性经济规模,并利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就环境规制、隐性经济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行政化环境规制强度和市场化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污染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两种环境规制情形下,隐性经济规模对环境污染均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行政化环境规制强度和市场化环境规制强度与隐性经济规模的交互作用显著抑制了环境污染,环境规制总体上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满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对外开放度、能源效率和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正,并且由于对外开放度对环境污染的负向影响使得"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并没有得到验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博  韩复龄  
本文分别利用熵权法和多指标多原因模型测算了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隐性经济规模,并利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就环境规制、隐性经济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行政化环境规制强度和市场化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污染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两种环境规制情形下,隐性经济规模对环境污染均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行政化环境规制强度和市场化环境规制强度与隐性经济规模的交互作用显著抑制了环境污染,环境规制总体上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明显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三维  张臻  甘杨旸  
隐性经济作为制度监管的漏洞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然而目前仍缺乏应对隐性经济及雾霾污染的长期有效的治理措施。文章采用MIMIC模型测算了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00—2018年的隐性经济规模,结果表明各省份隐性经济规模年均值介于11.74%~17.35%之间,并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基于对雾霾污染空间相关性特征的检验,文章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异质性(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隐性经济及其交互作用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隐性经济的存在会弱化本地及邻近地区正式环境规制的治理效力,甚至使其无效化。非正式环境规制的规范性压力抑制了本地的污染性隐性经济活动,是治理隐性经济及雾霾污染的有效工具,但其并未对邻近区域的隐性经济活动产生影响。正式、非正式环境规制与隐性经济的交互作用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非正式环境规制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西部地区。据此,文章从规制工具及隐性经济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冠杰  
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无论是经济、社会活动,还是环境影响,地域联系都越来越紧密。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考察了我国区域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影响。结果显示,从省域自身来看,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能显著助推当地环境污染减少;但从省域间外部性来看,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影响却存在"倒U型"规律,低环境规制强度可能对周边环境质量带来负外部性,而当环境规制达到一定强度后,这种负外部性可能会向正外部性转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胜  宋马林  安庆贤  
本文首先回顾了过去的经典多项式检验模型特点;其次对新的检验模型进行了归纳整理,指出各模型的优势和缺点;最后应用公认较好的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对中国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检验。我们认为该模型较好地捕捉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异质性。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多种表现形态,这主要取决于环境污染指标的选取。其中,工业废水排放与人均收入之间满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但工业废气排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没有发现倒"U"型特征。结合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弹性特征,我们发现所有污染物在高收入地区的弹性普遍小于低收入地区,工业废水排放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弹性在多数地区甚至为负,这表明即使不存在倒"U"型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亮  
基于2010—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公众参与对水环境治理、固体废弃物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和噪声环境治理的效果,以及在这四类环境污染下公众参与对政府环境规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对不同类型环境污染的感受不同,导致公众在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参与程度也不同;公众对水环境、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环境污染治理有着较高的参与度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其原因在于上述类型环境污染对公众造成的直观感受较深,短期内对健康威胁较大;而公众对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效果不显著,其可能原因是公众对中轻度大气污染的直观感受不深刻,短期内健康未受到大气污染的明显影响;公众参与对我国政府环境规制的影响程度不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新华  李斌  李玉双  
本文考虑了环境管制因素下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问题,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中国1996—2008年期间三者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各自的主要影响因素。方程估计结果显示:(1)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目前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作用存在差异化,具体表现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将对环境污染起到抑制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则加剧环境污染。(2)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的促进作用,FDI与环境之间表现为FDI加剧环境污染。环境管制抑制了FDI和污染排放量的增长,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培成  齐振宏  冉春艳  邓昌彦  
当前资源环境成为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瓶颈约束。文章借助"边际损害函数"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养猪场造成的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然后分析了改善环境质量带来的效益,最后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对生态型养猪场模式进行了探索。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敏  黄滢  
中国经济经历三十多年高速增长,但环境质量也日趋恶化。本文利用112座城市在2003—2010年间的大气污染浓度数据,考察我国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基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我们发现所有的大气污染浓度指标都呈现出"U形"曲线关系。但是在考虑了每个城市特定的时间趋势变量后,高增长并不一定会导致高污染。最后,通过对同一污染物的排放数据和大气浓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的回归结果截然相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丹丹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发生的频率、有效保障受害人的权益、建立恰当的风险分担机制。在我国目前供需双冷的现实情况下,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已经是大势所趋。它是法律对现实目的需要的回应,具有深刻的社会公共性,其正当性基础正是源于对公共利益的保护、补偿和预防损害的追求。本文试图论证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正当性,从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受害人的损害无法经由传统的二元责任机制得以充分填补的角度出发,以法经济学的视角对其正当性进行论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洁  付才辉  张彩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福财  詹先志  
为了探讨环境污染与制造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获得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治理的启示,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城市环境污染程度的增加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在考虑空间关联性之后的不同作用结果。利用2005—2015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数据,通过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环境污染对制造业空间集聚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水污染还是二氧化硫污染,均存在空间溢出;三种污染物中能够带来显著负作用的是固体废弃物污染,而其余两种的负作用并不显著;在一定量的积累下,环境污染会对制造业集聚构成威胁,并且这种威胁受环境污染总量和环境规制力度的约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波  
现有关于环境污染的研究大都从官方经济视角展开,忽视了未被观测经济(NOE)的作用。文章利用2000~2012年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NOE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污染与NOE比率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控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及贸易开放等因素后,U型曲线的转折点为16.98%。从全国层面来看,基于NOE比率视角的环境污染于2008年步入U型曲线的上升通道;从地区层面来看,中国有15个地区已经越过U型曲线的转折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