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30)
2023(16491)
2022(14148)
2021(13105)
2020(11151)
2019(25244)
2018(25043)
2017(48543)
2016(26556)
2015(29478)
2014(29432)
2013(29244)
2012(26710)
2011(23954)
2010(23957)
2009(22526)
2008(22450)
2007(20069)
2006(17838)
2005(16246)
作者
(77075)
(63999)
(63789)
(60688)
(41017)
(30669)
(28930)
(24908)
(24178)
(23042)
(21803)
(21758)
(20521)
(20391)
(19973)
(19481)
(19006)
(18994)
(18432)
(18217)
(15889)
(15823)
(15450)
(14716)
(14520)
(14384)
(14244)
(14222)
(12936)
(12671)
学科
(107458)
经济(107294)
(101252)
管理(95778)
(91989)
企业(91989)
方法(47720)
数学(37540)
数学方法(37122)
(35946)
业经(33637)
(32950)
(25820)
(25814)
中国(25764)
财务(25750)
财务管理(25715)
企业财务(24441)
农业(22853)
(21859)
技术(21371)
理论(20580)
(20292)
(19847)
(19227)
环境(18926)
地方(18861)
(17823)
(17724)
贸易(17715)
机构
学院(382853)
大学(381240)
管理(154700)
(151682)
经济(148418)
理学(133171)
理学院(131757)
管理学(129759)
管理学院(129048)
研究(123309)
中国(94340)
(81135)
科学(76042)
(74761)
(63949)
(61943)
财经(59039)
(57689)
业大(56785)
研究所(55896)
中心(55665)
(53586)
北京(50881)
农业(50132)
(47709)
师范(47239)
(46114)
经济学(44836)
(44769)
财经大学(43697)
基金
项目(255522)
科学(202062)
研究(187601)
基金(186601)
(161825)
国家(160426)
科学基金(139175)
社会(118680)
社会科(112402)
社会科学(112375)
(100181)
基金项目(99036)
自然(90932)
自然科(88788)
自然科学(88766)
自然科学基金(87207)
教育(85261)
(83338)
资助(76261)
编号(76041)
成果(61790)
重点(56488)
(56314)
(54990)
(53444)
课题(51842)
创新(50727)
(49923)
科研(48627)
国家社会(48615)
期刊
(172898)
经济(172898)
研究(112839)
中国(73562)
管理(61447)
(61440)
(59794)
学报(59065)
科学(55233)
大学(45203)
学学(42816)
农业(41044)
教育(39686)
(33993)
金融(33993)
技术(33389)
业经(30024)
财经(29630)
经济研究(26076)
(25328)
(23067)
问题(22430)
技术经济(19802)
现代(18709)
科技(18386)
财会(18097)
(18079)
理论(18035)
图书(17459)
商业(16989)
共检索到566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可晶  罗仲伟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不确定性要素增加,诸如新冠疫情等,带来环境突变,打破了中小企业原有发展路径。能否在遭遇外部冲击时利用组织韧性度过危机,并将危机转换为新的成长机会,成为中小企业克服脆弱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两家中小制造企业的实践,开创性地探索了在环境突变的不同阶段,组织韧性构建的关键因素及其干预发挥作用的动态过程。研究发现:不同韧性能力对组织在环境突变不同阶段的作用机理及效果不同。环境突变初期,资源韧性、制度韧性是中小制造企业遭受挫折时及时止损,并增强抵抗力的重要保护性因素;环境突变中期,意识韧性和关系韧性作为关键保护性因素,使中小制造企业得以适时调整战略,并逐步恢复到初始平衡状态;环境突变后期,战略韧性则被置于重要地位,推进企业抓住成长机会而迈上新的发展台阶。本文研究为中小制造企业在面临逆境时坚定信心、实现逆向成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同时也为完善在中国情境下的组织韧性理论及中小企业成长理论做出了边际贡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红   郭彤梅   张玥   郭秋云  
在高动荡性和高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保持组织韧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的关键方式对组织韧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以2015-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内部控制对组织韧性的影响作用,探索了在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内部控制影响组织韧性的过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对组织韧性具有正向影响,且此结论经过工具变量法、PSM与GMM等内生性检验依然稳健;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看,内部控制对组织韧性的提升效应在衰退期表现最强,在成长期与成熟期则逐渐递减;从内部控制构成要素的视角来看,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这两个要素对企业组织韧性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内部监督这一要素对组织韧性的提升效应在企业衰退期更显著,而信息与沟通这一要素对组织韧性的提升作用在成熟期更显著。机制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通过“风险管理赋能”、“资本赋能” 与“投资赋能”三条路径实现对制造业企业组织韧性的提升作用。异质检验发现: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较高、市场化程度较高、供应链集中度较高、非沉淀冗余资源水平较低、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情境下,内部控制对组织韧性的提升效应更显著。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内部控制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拓展了组织韧性前因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制造业企业提升组织韧性、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管理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梁林   李妍  
组织韧性作为制造企业应对外部冲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不仅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产生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潜在的消极作用。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利用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双刃剑效应,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和数字技术应用对该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具有双刃剑效应,二者间关系呈典型的倒U型特征。通过替换核心变量、改变样本区间、变换聚类层级、更换固定效应及采用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分析后,仍得到一致结果;在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关系中,环境不确定性、数字技术应用均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双刃剑效应具有企业产权异质性、企业规模异质性和地理位置异质性,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东部地区双刃剑效应更显著。因此,为提升产品成本优势,制造企业应认识到组织韧性是把双刃剑,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规避潜在的负面效应;正确看待环境不确定性,提升数字技术应用水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侯德帅   熊健   杜松桦  
作为新经济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不仅能够在宏观层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同时也能够在微观层面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技术对企业韧性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智能制造显著提升了企业韧性,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可通过加强资源掌控、提升营运效率及改善协同治理等路径得以实现。另外,人力资源配置、战略定位选择、外部政策环境及产业属性等因素会对上述促进作用产生差异化影响。进一步地,智能制造强化企业韧性后会带动创新效率提升,并实现降本减负。本文的研究为国家提振实体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惠平   姚艳虹   昝傲  
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平台内多元主体间价值共创是中小制造企业实现流程数字化的有效手段。引入数字化战略更新(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和数字平台韧性(数字平台连通韧性、数字平台恢复反弹韧性),深入探索数字平台内价值共创对中小制造企业流程数字化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搜集247份中小制造企业样本数据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价值共创对中小制造企业流程数字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在价值共创与中小制造企业流程数字化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存在“价值共创—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流程数字化”的链式中介路径;数字平台连通韧性强化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的中介作用,数字平台恢复反弹韧性强化数字技术嵌入的中介作用。结论不仅能够拓展价值共创赋能中小制造企业流程数字化的理论研究,而且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培育背景下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才  
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人类社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植入数字化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的战略选择,会重塑企业竞争力和市场竞争格局。本文以动态能力为基础,将组织韧性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机制,引入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竞争优势重构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条件。通过对全国425份制造型企业调研数据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组织韧性、企业竞争优势重构均具有正向影响;(2)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和组织韧性、企业竞争优势重构之间关系;(3)组织韧性正向作用于企业竞争优势重构的同时,不仅中介了数字化转型和企业竞争优势重构之间关系,而且还中介了数字化转型和环境动态性对企业竞争优势重构的共同作用。尝试使用最低样本量和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来进行检验,结论仍然稳健。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中国本土情境下组织韧性研究成果,揭示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竞争优势重构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从动态能力视角来理解数字化转型如何引领企业竞争优势重构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树山   董旭达  
新时期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环节。智能化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以2012—2022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出发,探讨其对企业组织韧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在对三者进行量化测算的基础上进行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异质性等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智能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组织韧性,并带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实现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经实证检验,该结论稳健。同时,智能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提升存在地区市场化程度、企业生命周期、资本密集度、股权性质的异质性。基于此,本文从宏观层面出发,提出了政府加强顶层设计,为制造业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配套支持及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转型的共性建议,从中观层面出发,提出了企业可通过建立稳健的财务策略,识别并规避各种风险、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供应链条稳健性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提升组织韧性,以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风险。并从微观层面建议不同性质的制造业企业应依据不同特点合理审慎做出智能化转型的战略选择,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在智能化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投入,赋能价值链共生共赢,支撑企业实现韧性增长。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推动产业韧性水平、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少峰  徐梦苏  朱悦  王泽强  
制造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以沪深A股制造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技术创新、组织韧性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组织韧性;组织韧性在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资源配置改善正向调节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调节技术创新与企业组织韧性的关系。结论可为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伟  
选取中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在2016年后、盈利能力较强产业链、技术密集型产业链以及东部地区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两条路径间接影响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据此,应多措并举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制造业产业链针对性发展战略、打造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直通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纪玉俊   张晓萌  
在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变得越发重要。文章在探究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运用2008—2021年中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可以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且这一影响作用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耦合协同效应在制造业集聚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且具有异质性;空间效应分析表明,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文章针对如何提高城市经济韧性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伟  
选取中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在2016年后、盈利能力较强产业链、技术密集型产业链以及东部地区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两条路径间接影响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据此,应多措并举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制造业产业链针对性发展战略、打造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直通道”。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巧芝   田雪琪   张力晖  
提升绿色发展韧性是中国制造业面对动荡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采用敏感性指数法测算制造企业绿色发展韧性,利用核密度分布与马尔科夫链法评估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韧性的动态趋势与收敛状态。结果发现:(1)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处于“发展水平与发展韧性”双重下降时期。其中,绿色发展水平下降态势趋缓,绿色发展韧性则经历了“上升→下降”、“正向→负向”阶段转变;(2)高端装备制造业是绿色发展水平变化的主导力量,传统制造业在绿色发展韧性变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3)根据绿色发展韧性的马尔科夫链结果,低水平和高水平的状态锁定概率较高,状态跃迁与状态退化主要发生在相邻状态间。制造业中收敛于高水平与较高水平类型企业占半数左右,其中,传统制造业为55%,高端装备制造业为45%。研究结论可为我国制造业促进绿色发展韧性提升和高效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建正  冯立冬  吴国浩  
文章分析了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现状,建立了针对装备制造企业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信息化评价模型。利用特点鲜明的四家典型企业的实际指标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分析了评价结果,并探析信息化与管理模式及机制的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斌  谭书琪  
组织韧性是指企业能够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动荡,并通过销售的可持续增长和财务稳定性来提高运作能力。本文以2016—2020年467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依据,通过实证分析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股东、员工和社会三个具体维度研究其对组织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个维度都对企业绩效可持续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股东和社会维度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基于此,本文提出:要进行外部评价体系创新、内部财务组织架构创新和社会意识创新,以促进企业整体评价体系的重构,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生需求,引导企业强化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冬  汤敏  
组织韧性因其赋予组织适应环境冲击并从中恢复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具备稳定性和灵活性两大核心属性。本文在新冠疫情与企业数字化双重背景下,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8—2021年的数据,考察数字化投资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分别检验了数字化投资对企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化投资对企业稳定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投资强度越大的企业在疫情下遭受的损失越小;(2)数字化投资对企业灵活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投资强度越大的企业越能更快地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研究结论在理论层面回答了数字化投资和组织韧性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数字化投资决策和韧性能力建设提供了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