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81)
- 2023(15604)
- 2022(13356)
- 2021(12512)
- 2020(10751)
- 2019(24572)
- 2018(24056)
- 2017(45129)
- 2016(24516)
- 2015(28007)
- 2014(27290)
- 2013(27031)
- 2012(25632)
- 2011(23159)
- 2010(23287)
- 2009(22026)
- 2008(22269)
- 2007(19946)
- 2006(17469)
- 2005(15917)
- 学科
- 济(104352)
- 经济(104256)
- 管理(74345)
- 业(71964)
- 企(59466)
- 企业(59466)
- 方法(48961)
- 数学(43069)
- 数学方法(42676)
- 中国(30714)
- 财(30413)
- 农(26909)
- 技术(22693)
- 贸(22373)
- 贸易(22361)
- 税(21980)
- 易(21810)
- 业经(21609)
- 税收(20502)
- 学(20495)
- 收(20326)
- 制(19889)
- 地方(18046)
- 农业(17760)
- 环境(17457)
- 务(17417)
- 财务(17387)
- 财务管理(17346)
- 银(17081)
- 银行(17042)
- 机构
- 大学(355016)
- 学院(350965)
- 济(153913)
- 经济(151051)
- 管理(134593)
- 研究(123082)
- 理学(115718)
- 理学院(114456)
- 管理学(112722)
- 管理学院(112044)
- 中国(95887)
- 京(75227)
- 财(74604)
- 科学(72281)
- 所(62411)
- 财经(58234)
- 中心(56564)
- 研究所(56224)
- 农(55776)
- 经(53071)
- 江(52782)
- 经济学(48956)
- 业大(48421)
- 北京(48273)
- 范(44488)
- 经济学院(44415)
- 师范(44070)
- 农业(43739)
- 院(43665)
- 财经大学(43248)
- 基金
- 项目(228935)
- 科学(181305)
- 基金(168623)
- 研究(168138)
- 家(147265)
- 国家(146123)
- 科学基金(124902)
- 社会(109594)
- 社会科(104138)
- 社会科学(104110)
- 基金项目(88035)
- 省(86156)
- 自然(78392)
- 教育(76913)
- 自然科(76686)
- 自然科学(76665)
- 自然科学基金(75380)
- 划(73629)
- 资助(69557)
- 编号(66496)
- 成果(55154)
- 部(52423)
- 创(51887)
- 重点(51740)
- 发(48719)
- 创新(47950)
- 国家社会(47144)
- 课题(45550)
- 教育部(45396)
- 大学(43860)
- 期刊
- 济(164563)
- 经济(164563)
- 研究(111285)
- 中国(72545)
- 财(58398)
- 学报(54328)
- 科学(50154)
- 管理(49796)
- 农(49520)
- 大学(41105)
- 学学(38255)
- 教育(37692)
- 农业(34039)
- 融(33274)
- 金融(33274)
- 技术(31342)
- 财经(29199)
- 经济研究(28426)
- 经(25220)
- 业经(23580)
- 贸(21686)
- 问题(21552)
- 业(20700)
- 国际(19952)
- 技术经济(19656)
- 世界(18476)
- 图书(18088)
- 务(18055)
- 统计(17645)
- 科技(17107)
共检索到541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臧传琴 赵海修 王静 刘立奎
环境税是发展低碳经济、提高环境质量重要而有效的政策工具,而环境质量的提高又与清洁生产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本文以我国1995~2010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税征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征收环境税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征收环境税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提升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实现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的双赢。
关键词:
环境税 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臧传琴 张菡
目前,国内外学者并未就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出一致性结论。本文选取中国2000—2013年的相关数据,通过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呈U型关系:在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明显,且大多省份都跨越了门槛值;而在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正面效应不明显,西部地区甚至低于门槛值,出现了负效应。因此,政府应区别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力求在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的同时,最大化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效应。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空间差异 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仇怡
城镇化不仅是现代经济生产率的重要推动力,而且是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文章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方法,探讨城镇化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与影响程度。通过对1990~2010年中国总体数据时间序列与区域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七大区域来看,中国城镇化进程与技术创新水平总体上趋于一致;中国城镇化与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城镇化有助于技术创新,且通过创新效应显著地驱动一国的技术进步即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在区域之间存在差异。
关键词:
城镇化 技术创新 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港 杨晓 韩先锋
利用2005—2010年中国工业3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面板协整估计等方法检验了信息化水平、市场化水平、行业利润等因素对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利用多种协整检验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表明,信息化水平、市场化水平、行业利润等与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面板协整估计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但该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序差异。
关键词:
信息化水平 技术创新能力 工业行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飞 文震
文章选取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环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费用型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投资型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无明显影响。技术创新有利于提升生态效率,但是在投资型环境规制不能提升生态效率的情况下,加强技术创新并不能对生态效率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而同时提高费用型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并对周边区域的资源产生了挤占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实施创新与绿色协同发展战略、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提升的外溢效应等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生态效率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生态效率 空间溢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飞 文震
文章选取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环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费用型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投资型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无明显影响。技术创新有利于提升生态效率,但是在投资型环境规制不能提升生态效率的情况下,加强技术创新并不能对生态效率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而同时提高费用型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并对周边区域的资源产生了挤占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实施创新与绿色协同发展战略、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提升的外溢效应等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生态效率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生态效率 空间溢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封伟毅 李建华 赵树宽
高技术产业表征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整体竞争力,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受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运用1995-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发现技术开发能力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要大于技术转化能力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创新环境会间接调节技术创新能力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方向。基于这一研究结论,可以通过加强高技术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强高技术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研发投入,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完善资金筹集途径及合理配置科技经费支出范围等方式来提高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梁 吕晨炜 徐舒琪
技术创新对于就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形成新的产业和经济生态,创造出更多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又意味着新技术和设备对传统劳动力的有效替代,大量就业岗位将消失。文章通过构建就业弹性模型研究技术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和就业替代效应,并基于1980—2020年中国就业增长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宏观数据,运用VAR模型对技术创新的动态就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短期内技术创新的就业替代效应大于就业创造效应,中期内就业替代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交替占据主导地位,表现为总体动态就业效应呈现出规律性的正负交替现象,长期内技术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和就业替代效应的作用力基本抵消,技术进步为中性技术进步;分区域来看,各阶段技术创新在不同省份具有不同的动态就业效应,就业效应的方向和强弱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市场化水平紧密相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曲
采用1995—2009年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实证检验了适宜技术、人力资本对地区知识溢出和TF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省际R&D资本溢出和国际R&D资本溢出都是影响地区TFP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除了可直接影响地区TFP外,还可通过对来自省际、国际进出口、FDI和ODI渠道的知识溢出发挥"同化器"作用来间接影响的地区TFP;人力资本对知识溢出具有"同化器"作用,但在不同的适宜技术下人力资本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不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良贵 孙久文 王立勇
本文在开放DNK-DSGE模型框架下研究了银行对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中加入银行部门后,金融加速器的存在对外生冲击脉冲响应的影响显著;银行部门的存在显著增强了金融加速器效应,对外生冲击脉冲响应也产生了显著影响。银行状况的改变引致信贷供给"松弛"状态变化直接影响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变化,当银行所面临的成本向不利方向变化时,如违约风险成本、资金成本和操作成本等,将增强金融加速器效应。此外,研究表明信贷供给量与金融加速器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利率市场化、影子银行变化和融资市场结构变化等角度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晨
本文首先利用动态外溢模型测算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集群内部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机制,提出了溢出效应、吸收效应和产业集群效应这三个中间传导环节,并对该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作为第一环节的溢出效应,没有对技术创新能力起到显著的影响,而吸收效应和产业集群效应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总体上却是显著的。这说明苏州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没有随着外资的进入而提高的真正原因在于技术溢出环节。最后本文从负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被抑制、溢出效应需求的非迫切性和技术溢出的机会稀缺性这四个方面解释了技术溢出环节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先锋 韩雪 吴椒军
利用200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与碳排放中可能存在的"倒逼效应"与"倒退效应"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倒逼效应"不显著,即我国目前环境规制的政策手段未能有效地通过促进技术创新进而减少碳排放;环境规制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后,"倒退效应"起作用,即过强的环境规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碳排放 倒逼效应 倒退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禹霆 王岭
通过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经验分析城市化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U型关系,且拐点为62.05%,但对其他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显著提高工业废水排放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环境污染;国有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但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现时期应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率接近62.05%的情况下适度放缓其进程;适度降低对外商企业的优惠政策及外商直接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宗刚 高瑀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选取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存在倒U型关系,区域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倒J型关系。研发投入、市场化程度、第二产业占比、人力资本程度在促进技术创新水平上有重要的作用。市场化指数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存在着门槛效应,具有知识溢出效应,且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力沿着东—中—西部依次递减,西部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增加效果最为明显,弹性系数大于中东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宗刚 高瑀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选取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存在倒U型关系,区域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倒J型关系。研发投入、市场化程度、第二产业占比、人力资本程度在促进技术创新水平上有重要的作用。市场化指数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存在着门槛效应,具有知识溢出效应,且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力沿着东—中—西部依次递减,西部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增加效果最为明显,弹性系数大于中东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基于2001年~2010年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环境援助的减污效应——理论和基于1982-2008年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数字建设与科技创新效率——基于2011—2021年中国宏观数据的经验分析
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与创新溢出效应——2000—2017年中国工业经验分析
环境规制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区域差异分析——基于中国1995—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
政府补助给了谁:分布特征实证分析——基于2007~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
企业间合作研发与技术创新绩效——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技术创新水平越高企业财务绩效越好吗?——基于16年中国制药上市公司专利申请数据的实证研究
环境规制强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基于2003~2012年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