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41)
2023(2460)
2022(2201)
2021(1949)
2020(1643)
2019(3499)
2018(3434)
2017(7119)
2016(3569)
2015(3816)
2014(3527)
2013(3500)
2012(3116)
2011(2715)
2010(2581)
2009(2570)
2008(2609)
2007(2270)
2006(2254)
2005(2117)
作者
(9072)
(7674)
(7494)
(7414)
(4724)
(3634)
(3367)
(2764)
(2746)
(2727)
(2725)
(2521)
(2507)
(2473)
(2351)
(2321)
(2315)
(2181)
(2157)
(2070)
(1880)
(1783)
(1779)
(1771)
(1740)
(1647)
(1564)
(1560)
(1560)
(1499)
学科
(21525)
税收(20098)
(19929)
管理(14853)
(11003)
经济(10986)
(10665)
(9883)
企业(9883)
(9546)
环境(8419)
(4943)
财务(4943)
财务管理(4941)
企业财务(4753)
(4630)
财政(4232)
方法(4221)
规划(3948)
环境规划(3864)
(3611)
数学(3545)
数学方法(3520)
(3191)
收入(2710)
中国(2706)
(2610)
(2578)
资源(2576)
(2410)
机构
学院(47678)
大学(47198)
(20770)
经济(20442)
管理(17996)
(17556)
理学(15730)
理学院(15592)
管理学(15510)
管理学院(15418)
研究(14361)
财经(12466)
(11326)
中国(11269)
(10958)
财经大学(9231)
(9185)
(9085)
税务(8477)
科学(8034)
(7364)
经济学(7074)
(6926)
经济学院(6588)
(6545)
(6152)
中心(6132)
国家(5853)
研究所(5852)
北京(5809)
基金
项目(31035)
科学(25092)
基金(24235)
研究(23248)
(21013)
国家(20897)
科学基金(18576)
社会(16597)
社会科(15891)
社会科学(15885)
基金项目(12646)
自然(11194)
自然科(10919)
自然科学(10915)
(10763)
自然科学基金(10745)
资助(9794)
(9229)
教育(9202)
编号(9006)
国家社会(7893)
成果(7395)
(7388)
(7011)
(6907)
重点(6668)
(6599)
项目编号(6392)
(6317)
创新(6252)
期刊
(20495)
经济(20495)
研究(19762)
(14925)
(14288)
(14241)
税务(13222)
学报(6707)
中国(6523)
财经(5748)
管理(5345)
大学(4876)
(4838)
学学(4727)
科学(4702)
(4165)
(4165)
涉外(4165)
经济研究(3986)
财会(3817)
国际(3377)
会计(3329)
(3257)
(2715)
问题(2602)
(2590)
金融(2590)
(2548)
财政(2548)
(2458)
共检索到74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慧  
尽管人们通常将"双重红利"理论作为环境税政策的理论基础,但是,"双重红利"受到学者越来越多的质疑。从社会福利改进的角度来看,环境税无法保证同时增进环境品质和个人福利。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环境补贴与环境税具有同等的环保功效。为了防范环境税仅仅成为政府获得财税收入的手段,我们在环境税的制定过程中应该谨慎对待"双重红利"理论,进而确保环境税切实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绍雨  
在系统回顾环境税"双重红利"理论的基础上,为了检验环境税改善环境质量的第一重红利,对我国准环境税与污染物排放的相关性做了实证检验;为了检验环境税促进就业的第二重红利,分别对我国准环境税与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相关性做了实证检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建徽    罗玮盛    田婷  
有关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的研究从理论分析到实证检验,为各国的环境税改革提供了有力理论支撑。梳理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研究相关文献发现,学术界对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存在争议。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实证文献的计量分析中发现,环境税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刺激投资、拉动进口,同时有助于消费者价格指数下降,但对出口没有影响。有鉴于此,在认知观念层面,应摒弃环境税“双重红利”效应执念,理性回归环境税改善生态环境的初心使命;在制度和实践层面,应立足实际,科学设计并论证环境税改革方案,提高改革的可行性和接受度,确保环境税制度在实践中行得通、运行好、受欢迎。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斌  詹凯云  胡志高  
为了探讨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能否实现环保与就业的双赢,以"两控区"的实施作为环境规制强度变化的政策冲击,通过构建1994年到2010年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集,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强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平均意义上来看,环境规制政策可以实现治污与就业的双赢。但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除了在时间、空间和行业间具有较强的异质性之外,在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别。其中,环境规制在酸雨控制区主要表现为对就业的促进,而在二氧化硫控制区则主要表现为对就业的挤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景华  
面对巨大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压力,目前环境税的开征在我国已经提上日程,逐渐步入实际操作层面。"双重红利"假说是环境税的理论争论焦点,也是进行环境税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分析实施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效应,以期为具体的环境税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导向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翠香  靖明霞  
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的提出有其特殊背景,目前对于"双重红利"中的非环境红利的内涵,有效率红利、就业红利和分配红利等不同的解释。环境税是否存在"双重红利"效应,国内外均存有争议,支持和质疑的观点并存。现有研究大多是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之上的模拟研究,由于我国环境税政策历时较短,其长期效应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司言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红梅  孙梦醒  王宏利  王克强  
自从庇古提出"庇古税"以来,税收手段已成为调节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环境税"双重红利"理论的发展和实证研究的广泛开展,如何更好地采用税收手段指导各国绿色税制改革是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环境税"双重红利"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进程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总结,认为国外对环境税"双重红利"理论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思想的萌芽和概念的提出阶段、理论的发展成熟阶段和大规模实证研究阶段;而国内的研究工作在引进和介绍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利用CGE模型模拟我国的现实经济情况,考察了我国"双重红利"的存在性以及该理论对我国的适用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晔  周志波  
环境税的思想源于外部性理论,其最初目的在于消除由于污染导致的负外部性,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为了矫正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自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理论界对环境税进行了深入研究,西方各国也开始了一轮环境税改革运动。作为20世纪OECD国家进行环境税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双重红利"假说的提出及其后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双重红利"是否存在,理论界至今未有结论。本文将对已有的有关环境税改革与"双重红利"的研究进行梳理,就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综述总结,最后简要评价其对我国环境税改革的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兰相洁  
"双重红利"论认为,征收环境税可以实现"效率红利"、"绿色红利"的双重目标。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上"双重红利"论引起了环境经济学家的一些争论和质疑,实践上一些发达国家征收环境税所产生的"效率红利"与"绿色红利"相比也难以实现。虽然"双重红利"论在我国的存在具有某些约束条件,但是,可以借鉴"双重红利"论为我国环境税制提出改革思路,即立足我国实际,将环境税制改革与整体税制改革相结合,以实现既促进改善环境又有利于整体税制改革、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红利"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新波  潘恩阳  马东春  
环境税"双重红利"的存在性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充分论证和检验,但国内的研究受到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可得性等方面的限制,结论尚不清晰,且存在较大程度的争论。文章以1994年开征的资源税为参数,以新古典增长理论为依据,建立了"蓝色红利"和"绿色红利"两个模型,分别选取1995~2011年和1995~2012年两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环境税收存在显著的"双重红利"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豹  程会强  张良悦  
环境税双重红利理论源于西方,伴随着双重红利理论的不断深化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税改革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的环境税改革可以结合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特殊性,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短期内以实现绿色红利为直接目标;长期内在保证税收中性不变的前提下,创造条件避免环境税对企业竞争力和个人购买力的负向冲击,逐步实现蓝色红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晔  黄实  黄张妍  
本文利用2016年起逐步推行的水资源费改税改革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结合2010—2019年31个省份的宏观数据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水资源税改革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实施水资源税能够有效提高用水效率,达到水资源税的环境效应;同时,水资源税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从而实现水资源税的经济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水资源税改革的扩围以及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俞杰  
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围绕环境税"双重红利"存在与否展开争论。在我国当前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对于政策制定者具有吸引力。虽然理论界对"双重红利"并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但其思想内核对我国环保税制改革取向有重要启示意义。如何整合现有税制,减少"税收相互作用效应"的负面影响,使环境税设计既能体现环境保护、又能提高税制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是当前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国情,探索适合我国环境税制改革的路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梁伟  张慧颖  姜巍  
基于地方税视角,将环境税税收全部归入地方财政收入,利用CGE模型对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科学合理的税率、税收返还方式以及环境税对其他扭曲性税种的部分替代可以促进"双重红利"目标的实现,也即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实现就业增加或GDP增长。不过,以上方案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环境税的减排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