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82)
2023(18074)
2022(15890)
2021(14676)
2020(12613)
2019(29170)
2018(28784)
2017(55962)
2016(30468)
2015(34650)
2014(34514)
2013(34182)
2012(31517)
2011(28328)
2010(28106)
2009(26075)
2008(25734)
2007(22839)
2006(19818)
2005(17328)
作者
(89904)
(75151)
(74489)
(71087)
(47596)
(36176)
(34028)
(29378)
(28378)
(26751)
(25550)
(25398)
(23681)
(23674)
(23342)
(23327)
(23009)
(22401)
(21517)
(21498)
(18664)
(18382)
(18213)
(17241)
(16897)
(16628)
(16609)
(16600)
(15206)
(14850)
学科
(121013)
经济(120864)
管理(89033)
(83975)
(70236)
企业(70236)
方法(60167)
数学(52835)
数学方法(52180)
(35655)
(31961)
中国(30419)
(27836)
业经(25567)
地方(23441)
(22403)
贸易(22397)
(22009)
(21917)
财务(21836)
财务管理(21787)
(21712)
农业(21098)
环境(20969)
(20809)
企业财务(20680)
税收(20542)
(20368)
理论(19710)
(19681)
机构
大学(438206)
学院(435591)
(171776)
管理(170609)
经济(168056)
理学(148583)
理学院(146950)
研究(144607)
管理学(144155)
管理学院(143411)
中国(106020)
科学(92802)
(92771)
(82534)
(74862)
(73764)
业大(68412)
研究所(67368)
中心(65943)
财经(65935)
(63582)
(59909)
农业(59302)
北京(58351)
(55835)
师范(55167)
(52456)
经济学(52159)
(51142)
财经大学(49141)
基金
项目(301219)
科学(235091)
基金(218714)
研究(214000)
(192933)
国家(191207)
科学基金(163009)
社会(133582)
社会科(126542)
社会科学(126505)
(117536)
基金项目(115895)
自然(108880)
自然科(106316)
自然科学(106282)
自然科学基金(104370)
(99569)
教育(98490)
资助(91799)
编号(86749)
成果(69873)
重点(67598)
(66166)
(63265)
(61949)
课题(59219)
科研(58734)
创新(57915)
教育部(56224)
大学(56010)
期刊
(179822)
经济(179822)
研究(126262)
中国(76405)
学报(75356)
(66245)
科学(66148)
(63595)
管理(59569)
大学(55817)
学学(52774)
农业(45705)
教育(43470)
技术(37055)
(32761)
金融(32761)
财经(31264)
经济研究(29465)
业经(28961)
(26606)
(24123)
问题(23625)
图书(22254)
(21558)
技术经济(20890)
科技(20585)
统计(20430)
理论(20185)
资源(19123)
业大(18779)
共检索到625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平林  乔雅  宁静  沈华玉  龙成凤  
本文基于环境税双重红利理论,通过建立Panel ARDL模型,实证研究了35个OECD国家1994-2014年能源税和车辆交通税的环境和经济后果。实证研究表明:在绿色红利方面,能源税对煤炭消耗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温室气体、硫氧化物和能源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减排作用。车辆交通税对石油消耗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煤炭消耗量的抑制作用尚不显著,对硫氧化物具有显著的减排作用,对温室气体、氮氧化物和运输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减排作用不显著。蓝色红利方面,能源税短期内促进了经济增长,对个人所得税起到显著的税负平移影响,长期内显著降低失业人数。车辆交通税显著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失业人数,对个人所得税起到显著的税负平移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志雄  王增辉  
本文基于生态税收的双重红利理论,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OECD国家生态税收的双重红利效应。研究发现:生态税收能够带来制约作用,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带来生态税收的第一重红利,即环境红利。以交通税为税种的生态税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带来生态税收的第二重红利,即经济红利。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污染程度下,OECD国家的生态税收政策对生态污染、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我国的生态税收起步较晚,与OECD国家生态税收体系相比,我国的生态税收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我国可以参照OECD国家的经验,在保持税收中性的基础上,统筹生态税立法体系,循序渐进地补充立法,运用产品差额税率和行业差别税率,将排污量分等级征税,并且要注重生态优先原则、公平原则和专款专用原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建徽    罗玮盛    田婷  
有关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的研究从理论分析到实证检验,为各国的环境税改革提供了有力理论支撑。梳理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研究相关文献发现,学术界对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存在争议。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实证文献的计量分析中发现,环境税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刺激投资、拉动进口,同时有助于消费者价格指数下降,但对出口没有影响。有鉴于此,在认知观念层面,应摒弃环境税“双重红利”效应执念,理性回归环境税改善生态环境的初心使命;在制度和实践层面,应立足实际,科学设计并论证环境税改革方案,提高改革的可行性和接受度,确保环境税制度在实践中行得通、运行好、受欢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景华  
面对巨大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压力,目前环境税的开征在我国已经提上日程,逐渐步入实际操作层面。"双重红利"假说是环境税的理论争论焦点,也是进行环境税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分析实施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效应,以期为具体的环境税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导向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萌  台航  胡深  
居民消费反映着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和增长效果,政府征税的强度和结构会对居民消费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研究政府征收资本税、劳动税和消费税对居民消费产出比的影响,结果发现:各种税税率对消费产出比均起到抑制作用,但是抑制作用随税率提高基本呈减弱趋势。在实证方面,本文借鉴Mendoza等(1994)对要素税率的测算方法,测算了28个OECD国家1965—2014年的消费、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的平均有效税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不仅支持了上述理论判断,还表明不同税种对居民消费产出比的抑制强度不同,即消费税强于资本税,资本税强于劳动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绍雨  
在系统回顾环境税"双重红利"理论的基础上,为了检验环境税改善环境质量的第一重红利,对我国准环境税与污染物排放的相关性做了实证检验;为了检验环境税促进就业的第二重红利,分别对我国准环境税与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相关性做了实证检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翠香  靖明霞  
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的提出有其特殊背景,目前对于"双重红利"中的非环境红利的内涵,有效率红利、就业红利和分配红利等不同的解释。环境税是否存在"双重红利"效应,国内外均存有争议,支持和质疑的观点并存。现有研究大多是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之上的模拟研究,由于我国环境税政策历时较短,其长期效应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梁伟  张慧颖  姜巍  
基于地方税视角,将环境税税收全部归入地方财政收入,利用CGE模型对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科学合理的税率、税收返还方式以及环境税对其他扭曲性税种的部分替代可以促进"双重红利"目标的实现,也即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实现就业增加或GDP增长。不过,以上方案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环境税的减排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景华  
碳税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文章通过分析碳税对就业的影响机制,构建了一个体现中国经济和就业结构特征的资源环境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研究碳税政策对劳动就业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效应,验证中国是否存在产生就业"双重红利"的条件。结果表明,总体上而言中国就业需求趋于下降,但对不同就业群体的影响有所差异。假如在开征碳税的同时选择合适的碳税循环方式,就有可能实现就业的"双重红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徽  周志波  刘晔  
本文在比较研究西方国家环境税改革模式、税制构成、征管模式、配套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环境税制度存在的问题,由此得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并提出中国环境税改革的具体政策建议。文章认为,中国环境税改革应当做好顶层设计,以环境保护为首要目标,按照"财政中性"的原则,科学设计制度,合理设定税制要素,为获取"双重红利"效应创造条件,同时要注意防范"政府俘获"和"政治绑架"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税税式支出制度,推进相关的配套改革,在长期内建立覆盖能源税、污染税、车船税、资源税的环境税制度体系,确保达成环境政策目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朱铭来  季成  
本文在对OECD国家企业年金优惠政策进行简要评述的基础上,利用26个OECD国家2001-2011年的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就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年金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年金缴费环节的税收减免政策从增大企业年金税收弹性和减弱交叉税收弹性两方面对企业年金缴费产生了显著的激励作用,另外,我们发现就业率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年金缴费的增长,而年金账户短期收益、股票收益及社会公共养老支出对企业年金缴费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玉林  尹崇东  安然  周志波  
本文在比较研究OECD国家环境税改革模式、税制构成、征管模式、配套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环境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得出其对中国环境税改革的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守道  汪前元  
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别具有贸易比较优势和碳减排比较优势的事实下,依次构建了仅发达国家开征碳税、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先后开征碳税的博弈模型,从福利效应、贸易效应和环境效应三个方面,先后比较仅发达国家开征碳税与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的效应,以及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先后开征碳税的效应。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对发达国家有明显的福利效应、贸易效应和环境效应,对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均有明显的环境效应,对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效应不明确,没有贸易效应;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开征碳税对发展中国家有福利效应,有明显的贸易效应,有明显的环境效应的可能性较大,对全球有明显的环境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辉   魏卓凡  
作为我国绿色税制的重要税种,环境保护税能否发挥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红利效应,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2014—2021年的县级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及双重差分空间杜宾模型,对环境保护税的环境与经济红利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的实施显著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促进了经济增长,实现了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红利效应,而且其双重红利效应具有空间溢出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法律制度环境、环境绩效考核以及技术创新对环境保护税释放红利效应具有调节效应,地区行政等级和地理位置会影响环境保护税双重红利效应的空间溢出程度。基于此,本文提出完善环境保护税制度、加强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以及完善其他相关制度的政策建议,以期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税的双重红利效应,助力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共同提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钟祖昌  
文章将SBM模型与三阶段DEA模型相结合,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冲击对效率测量的影响,实证评估了2001-2008年30个OECD国家和中国的创新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各国环境外生变量和随机冲击,包括人均GDP、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和政府干预对创新SBM效率有显著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之后,各国平均创新SBM效率由0.563上升到0.646,提高了约14.74%,但在样本期内没有明显的逐年升高或者逐年下降的趋势。从区域来看,调整后日、韩创新SBM效率最高,北美洲次之,欧洲最低。从年度波动情况来看,各国创新SBM效率的差距有不断缩小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