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9)
2023(7011)
2022(6141)
2021(5710)
2020(4962)
2019(11301)
2018(11784)
2017(23504)
2016(12842)
2015(14158)
2014(14341)
2013(14096)
2012(13040)
2011(11829)
2010(12213)
2009(12109)
2008(12296)
2007(10957)
2006(10381)
2005(9920)
作者
(34868)
(28796)
(28653)
(27858)
(18221)
(13634)
(13167)
(10857)
(10748)
(10595)
(9914)
(9481)
(9434)
(9292)
(9073)
(8962)
(8527)
(8366)
(8315)
(8264)
(7609)
(6959)
(6954)
(6600)
(6550)
(6515)
(6478)
(6441)
(5731)
(5631)
学科
(46845)
经济(46761)
管理(44131)
(36975)
(31932)
企业(31932)
(21768)
(21161)
税收(20322)
(20146)
(18745)
方法(17775)
中国(16265)
数学(15408)
数学方法(15289)
(12936)
(12909)
环境(12452)
业经(11420)
(11403)
银行(11396)
(11213)
财务(11196)
财务管理(11168)
体制(11144)
(10917)
企业财务(10593)
(9763)
贸易(9756)
(9685)
机构
大学(182313)
学院(181597)
(79699)
经济(78020)
管理(67065)
研究(60871)
理学(56225)
理学院(55673)
管理学(55068)
管理学院(54716)
中国(49643)
(48928)
(38716)
财经(35883)
科学(32236)
(32191)
(30352)
(29159)
中心(26790)
财经大学(26326)
研究所(26169)
经济学(25491)
北京(25449)
经济学院(22979)
(22658)
(22470)
(22370)
师范(22202)
(21840)
业大(20347)
基金
项目(105453)
科学(83106)
研究(82895)
基金(76495)
(64674)
国家(64144)
科学基金(54854)
社会(54119)
社会科(51325)
社会科学(51311)
基金项目(39739)
(39731)
教育(38166)
编号(34562)
(33410)
自然(31929)
资助(31246)
自然科(31064)
自然科学(31054)
成果(30583)
自然科学基金(30497)
(27183)
(25018)
课题(24056)
重点(23695)
(23128)
国家社会(22726)
(22494)
教育部(22076)
(22045)
期刊
(95110)
经济(95110)
研究(67379)
(39608)
中国(39117)
管理(26924)
学报(21975)
(21814)
金融(21814)
教育(21458)
科学(20659)
(20644)
财经(18318)
大学(17840)
(16761)
学学(16485)
(15888)
经济研究(15810)
(15682)
技术(14514)
业经(14504)
税务(14138)
农业(13165)
问题(13065)
(11429)
国际(10491)
理论(9835)
会计(9237)
财会(9114)
改革(8867)
共检索到297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俞杰  
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围绕环境税"双重红利"存在与否展开争论。在我国当前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对于政策制定者具有吸引力。虽然理论界对"双重红利"并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但其思想内核对我国环保税制改革取向有重要启示意义。如何整合现有税制,减少"税收相互作用效应"的负面影响,使环境税设计既能体现环境保护、又能提高税制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是当前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国情,探索适合我国环境税制改革的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雪兰  何德旭  
一、双重红利假设:绿色税制改革的理论基础1.绿色税制改革的涵义。绿色税制改革又称环境税制改革或生态税制改革,是指对污染及能源消费课以环境税,将环境成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闫先东  
我国银行业营业税税率高、税基宽、税负重,所得税的计税工资标准和贷款损失准备税前扣除标准过严。银行业税制改革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实施增值税;二是通过降低营业税税率、缩小营业税的税基减轻银行的营业税负担;三是通过调高计税工资标准、放宽贷款损失准备税前扣除标准来完善所得税政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光荣  李廷  
规范我国现行的环保税费体系就是要实行"费改税",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并最终将其环保功能过渡到环境税,增加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专项税收优惠和加大资源税的调节力度。开征环境税是调整环保税制体系的必然选择。设计环境税要遵照"污染者付费"的基本原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蔡琛  苗珊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环保税作为价格机制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国改善环境的重要政策工具。环保税的发展呈现出税目增多、覆盖领域逐渐扩大且细化、征收国家数量增加等特征。在后哥本哈根时代,环保税改革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逐渐兴起,其核心为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能源税、碳税改革。面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我国应从建立全面的环保税体系、提高环保税支出效率、完善环保税补充性政策等方面,实现环保税在环保领域作用的充分发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晓嘉  刘鹏  
中国加入WTO带来的制度创新压力必然要求加快和深化税制改革,因此完善我国现行税收制度,改革现行税制中不合理的地方,是当前财税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缩小我国税制与WTO基本制度框架的差距出发,浅析我国现行税制的完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彦锋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环境保护费改税要求,为促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财政部、税务总局、环境保护部在研究、吸收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推进环保税立法。环保税立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蒙强  蓝相洁  李彤  
我国现行环境税对环境改善存在较大的实现空间,建立成熟的环境税税制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分阶段实施、分步骤推进。近期应以"绿色红利"作为政策导向,尽快开征环境保护税;中期应使环境保护税税制改革在实现"绿色红利"的同时,对环境保护税税制进行结构性调整;长期看,环境保护税改革最终应实现"绿色红利"与"就业红利"的双重目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傅道鹏  
我国1994年确立的新税制模式已经运行5年,如何对1994年税制作出客观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下一步税制改革的总体布署,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规范高效的税制,以充分发挥税收在配置资源、调节分配和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无疑是摆在理论界和实践...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聂鸿杰  
运用优化税制理论为规范我国税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服务是必要的 ,但是又不能拘泥于其既定内容。应结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和税收征管成本等因素 ,选择性地应用优化税制理论指导我国的税制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诚尧  
要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节能减排的战略部署,在税收方面,必须借鉴国际经验,适应我国国情,逐步建立健全"绿化"税制的完整体系,既要开征促进节能减排的专门税种,又要扩充和完善现有税种中有关节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柯碧莲  
从环保角度来说,理想的环境税制是将一切污染环境的行为、产品和原材料都纳入环境税的征收范围,但是考虑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就要有所取舍,结合中国的国情,再加上国外的经验,本文提出了以保护环境为目标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以期建立我国规范的环境税收调控体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晓亮  
本文构建动态递归CGE模型,分别采用不进行资源税改革(S1)、资源税改革但不实行资源补偿(S2)、资源税改革同时实行资源补偿(S3)三种政策场景,以煤炭为例,模拟分析资源税改革能否促进节能减排,同时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改善。即资源税改革是否存在双重红利。研究表明,在节能减排方面,资源税改革能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耗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当采用5%从价税率而不进行资源补偿时,节能减排效果最佳,有效抑制CO_2和SO_2排放,实现资源税改革第一重红利。而在第二重红利的实现上存在差异性,从短期看,资源税改革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降低GDP增长,抑制开采业、工业、能源、运输业和农...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薛钢  明海蓉  蔡颜西  
征收环境保护税的理想状态是在改善环境质量、产生绿色红利的同时,又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蓝色红利,即双重红利效应。本文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我国环境保护税是否可以同时实现上述目标。研究结论发现,环境保护税的开征比以往的排污费更有助于促进双重红利的实现,但还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本文借鉴环境保护税建设较为成熟国家(地区)的经验,从税制设计、税收征管、税款使用制度以及其他配套措施方面,为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税制度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中国税务学会《环保税制》课题组  王平武  杜萌昆  计金标  刘植材  毛夏鸾  李庆华  朱庆民  郭晋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