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98)
- 2023(8142)
- 2022(6854)
- 2021(6191)
- 2020(4778)
- 2019(10902)
- 2018(10722)
- 2017(20170)
- 2016(10666)
- 2015(11978)
- 2014(12052)
- 2013(11821)
- 2012(11506)
- 2011(10759)
- 2010(11140)
- 2009(10409)
- 2008(10349)
- 2007(9510)
- 2006(8924)
- 2005(8324)
- 学科
- 济(54893)
- 经济(54740)
- 管理(29775)
- 业(27512)
- 企(22475)
- 企业(22475)
- 中国(18757)
- 地方(17995)
- 方法(15794)
- 农(15621)
- 业经(15216)
- 学(14824)
- 环境(13370)
- 理论(11815)
- 和(11283)
- 发(10591)
- 农业(10557)
- 地方经济(10263)
- 数学(10239)
- 数学方法(10128)
- 财(9700)
- 融(9464)
- 金融(9463)
- 银(9109)
- 银行(9097)
- 行(8960)
- 制(8759)
- 划(8169)
- 发展(7909)
- 贸(7871)
- 机构
- 学院(162777)
- 大学(161978)
- 济(68057)
- 经济(66584)
- 研究(61349)
- 管理(58469)
- 理学(48767)
- 理学院(48128)
- 管理学(47404)
- 管理学院(47086)
- 中国(46027)
- 科学(36762)
- 京(36048)
- 财(31928)
- 所(31419)
- 研究所(28129)
- 中心(26830)
- 江(26274)
- 农(25738)
- 范(25600)
- 师范(25386)
- 财经(24338)
- 北京(23489)
- 经(21823)
- 院(21793)
- 州(21521)
- 经济学(21156)
- 业大(20768)
- 师范大学(20407)
- 农业(19585)
- 基金
- 项目(99540)
- 科学(78662)
- 研究(77030)
- 基金(70016)
- 家(59892)
- 国家(59272)
- 社会(51336)
- 科学基金(50572)
- 社会科(47367)
- 社会科学(47352)
- 省(40250)
- 基金项目(36319)
- 教育(34666)
- 划(33085)
- 编号(31996)
- 自然(29339)
- 自然科(28568)
- 自然科学(28562)
- 自然科学基金(28049)
- 资助(27819)
- 发(27711)
- 成果(27459)
- 课题(23113)
- 重点(22942)
- 发展(22762)
- 展(22344)
- 部(21605)
- 创(20587)
- 国家社会(20486)
- 项目编号(19157)
共检索到267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鹏立 钟军
环境社会学于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与早期美国环境社会学家的努力密不可分。卡顿和邓拉普对"环境社会学"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区分了"环境社会学"与"环境问题的社会学",并提出了"新生态范式",为环境社会学成为社会学的显性分支学科奠定了基础。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诸如社会生态学、生态女性主义和深层生态学都为环境社会学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起源。从环境问题产生的系统原因,环境问题造成的社会后果,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反应等三个方面可以把美国环境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分为九个方面。美国环境社会学的起源及其主要研究方向对我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小立
本文通过对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起源的追溯 ,揭示经济学、战略管理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渊源 ,并在此基础上 ,对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产生背景及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解析。
关键词:
企业核心能力 理论 起源 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元颖
本文以内生比较优势为线索 ,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梳理 ,认为斯密、汉密尔顿、李斯特、克鲁格曼、杨小凯等贸易理论 ,虽然时代不同、观点各异 ,但其主旨都在于倡导内生比较优势的培植与创造。据此 ,内生比较优势对于转型经济———中国尤为重要 ,在未来发展中 ,只有通过分工、专业化、规模经济与市场份额的拓展 ,形成内生比较优势 ,中国才能走出“产业结构低度化”的外生比较优势陷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玉强 齐昆鹏 赵公民
现代技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知识的不完备性等,使得实验室研究不能够完全验证技术知识的正确性,导致技术的社会引入呈现出明显的实验特征。技术社会实验是新近产生的、用以处理新技术不确定性、潜在危害和收益问题的理论。通过述评技术社会实验理论提出背景、追踪理论起源、阐述技术社会实验的基本特征、分析代表性研究案例,研究揭示技术社会实验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及对我国新兴科技创新治理的重要启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信息社会学(Informationsociology)是研究信息社会运动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社会变化的相互关系和信息化社会结构模式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信息学与社会学的一门横断学科。信息社会学以信息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信息社会化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和信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祥财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毅鹏
作为以现代性阐释为主旨的学科体系,社会学在其诞生伊始便以工业化进程及其社会影响为研究对象;古典社会学在发轫期提出的“劳动异化”“社会团结”“科层制”等理论命题,奠定了工业社会学最具基础性意义的理论前提。学科分支意义上的工业社会学并未在古典时期产生,而是到20世纪20年代,以梅奥为首的哈佛大学研究小组所进行的“霍桑实验”,开启了不同于管理学的社会研究范式,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兼具突出的实用性和理论性,方才真正揭开学科分支意义上工业社会学发展的序幕。此后,工业社会学在欧美、苏联和东亚多线平行演进,形成了不同的分析范式。在微观视域,针对工业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人际关系、社会行为、工作效率和组织形式等问题展开研究,同时亦注意在宏观层面将工厂社会纳入工业社会总体的社会变迁之中来加以理解。进入20世纪晚期,工业社会学开始出现明显的式微现象,对此,我们应将其置于工业社会学起源和变迁的总体进程中来加以理解,此种式微现象并不意味着工业社会学的终结,而是以新的形态获得学科转换与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薛金成
<正>社会学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主要用于解决社会中出现的现代性问题,促进社会秩序的重建。在社会学传入到中国后,与本土思想和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丰富的成果。但是中国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速度仍然比较缓慢,仍然需要从中国本土的历史、文化与思想当中汲取更多学术资源。在这一背景下,景天魁撰写了《中国社会学:起源与延绵》一书,较详细地分析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情况。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郎玉林 徐锐 栾荣
布迪厄文化社会学的惯习、资本和场域3个理论工具对全民阅读的主体行为、文化资本和文化发展环境具有天然耦合性和解释力,运用其相关理论探思全民阅读发展的内在机理和作用机制,阐释全民阅读发展是应当予以关注的要点。文化自觉、文化责任和文化价值是全民阅读发展的核心要素,能够对全民阅读有效发展和长效机制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杨典 欧阳璇宇
金融社会学近年来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化不断加深及金融资本主义日益崛起的历史进程。金融化并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一个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全面扩张的过程,导致整个社会生活出现金融化趋势,并影响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议题和取向,也为金融社会学的兴起提供了强大经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追溯、分析金融社会学产生、发展的经验基础和历史脉络,梳理、总结金融社会学在理论和经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并结合中国独特的金融体制、丰富的金融实践提出了未来值得关注的重点方向和主要议题。
关键词:
金融化 金融资本主义 金融社会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贺武华 杨小芳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待薄弱学校发展,可以进一步找到薄弱学校发展的困难之所在。作为社会中的薄弱学校,社会分化、社会竞争与人员流动、社会资本的获得、社会文化认同等社会学意义上的问题都是不利于薄弱学校发展的因素。改进薄弱学校发展的共识性策略是推行差异性的不均衡发展策略。
关键词:
薄弱学校发展 社会学视角 不均衡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彤华
美国农村社会学的学科基础建立在赠地大学体系之上,而农业社会学的诞生与发展又深嵌于农村社会学的学科脉络中。本文以赠地大学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学科发展史,重新审视美国农业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赠地大学早期的农业公共实践催生了农村社会学,但农村社会学却由于制度上对赠地大学的依附,逐渐偏离了公共性初衷。为了应对学科危机,农业社会学于20世纪70年代末应运而生,以“社会学的想象”重新勾连起现实问题与知识生产。可见,“公共性”是农村社会学以及农业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关键动力之一。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本文认为,以新姿态重返农村社区,找回公共意识,将成为美国农业社会学发展的潜在出路。而中国农业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也应借鉴这一学术脉络,展开一场有机公共社会学的探索实践。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明开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的政治走向民主与开放、经济走向现代化建设轨道的重大历史转折,也为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迎来了空前繁荣与发展的历史时期。70年代初,由于控制人口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需要,人口学在重重压力下开始复苏,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已迎来了相当发展的局面。人口社会学的兴起,是在三中全会之后。人口社会学是跨学科的边缘科学,是人口学的分支,也是社会学的分支。新中国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皖 王海霞
保险业的各类活动是根植在大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之中,保险的发展是与社会各种制度变迁的交织中实现的,目前针对于商业保险的研究还局限在纯经济学、金融学的分析范式中,本文跳出既有的研究视角,把保险看作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我国商业保险的科学发展,讨论社会制度、社会变迁、文化与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与保险发展的相互作用,剖析保险业改革发展的现实条件和路径选择,提出了嵌入于整个社会发展的保险研究的框架思考。在社会学的视野下研究商业保险,有利于提升保险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有利于实现保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商业保险 社会学 科学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