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9)
- 2023(11416)
- 2022(9455)
- 2021(8402)
- 2020(7289)
- 2019(16035)
- 2018(15893)
- 2017(31572)
- 2016(16977)
- 2015(18714)
- 2014(18451)
- 2013(18499)
- 2012(17015)
- 2011(15177)
- 2010(15276)
- 2009(14781)
- 2008(14911)
- 2007(13694)
- 2006(12284)
- 2005(11329)
- 学科
- 业(84917)
- 济(80546)
- 经济(80420)
- 企(77706)
- 企业(77706)
- 管理(74690)
- 方法(37714)
- 财(31388)
- 数学(29671)
- 数学方法(29496)
- 业经(27618)
- 农(25959)
- 务(23040)
- 财务(23022)
- 财务管理(22987)
- 企业财务(21921)
- 制(20509)
- 农业(18779)
- 中国(17368)
- 技术(16986)
- 划(16890)
- 环境(15853)
- 体(15766)
- 策(14319)
- 和(14040)
- 体制(13641)
- 理论(13054)
- 贸(12977)
- 贸易(12972)
- 易(12611)
- 机构
- 学院(252180)
- 大学(248036)
- 济(114232)
- 经济(112326)
- 管理(105590)
- 理学(91015)
- 理学院(90265)
- 管理学(89376)
- 管理学院(88903)
- 研究(75006)
- 中国(61877)
- 财(58651)
- 京(50122)
- 财经(45987)
- 经(41747)
- 科学(39862)
- 江(39051)
- 农(38602)
- 经济学(35728)
- 所(35663)
- 中心(35131)
- 财经大学(33967)
- 业大(32851)
- 经济学院(32490)
- 研究所(31293)
- 商学(31163)
- 北京(30955)
- 商学院(30899)
- 州(30026)
- 农业(29988)
- 基金
- 项目(160723)
- 科学(130591)
- 基金(121589)
- 研究(121094)
- 家(102714)
- 国家(101819)
- 科学基金(91246)
- 社会(82253)
- 社会科(78223)
- 社会科学(78203)
- 基金项目(63993)
- 省(62374)
- 自然(57070)
- 自然科(55761)
- 自然科学(55747)
- 自然科学基金(54865)
- 教育(54553)
- 划(50475)
- 资助(49564)
- 编号(46886)
- 制(37460)
- 部(37404)
- 成果(37302)
- 创(36931)
- 业(36340)
- 重点(35157)
- 国家社会(34906)
- 发(33985)
- 创新(33664)
- 教育部(33247)
- 期刊
- 济(129587)
- 经济(129587)
- 研究(75227)
- 财(50746)
- 中国(47223)
- 管理(44767)
- 农(36541)
- 科学(31242)
- 学报(30514)
- 融(26696)
- 金融(26696)
- 大学(25396)
- 农业(24612)
- 财经(24451)
- 学学(24408)
- 业经(22644)
- 技术(22201)
- 经(20958)
- 经济研究(20247)
- 教育(17766)
- 问题(17051)
- 业(14987)
- 技术经济(14952)
- 财会(14476)
- 贸(13352)
- 现代(12787)
- 商业(12716)
- 会计(12691)
- 世界(12387)
- 经济管理(11558)
共检索到378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包彤
在我国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的背景下,环境目标约束对引导制造业减排增效与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将2006年“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环保目标责任制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十一五”期间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数据构造了“年份-城市-二位数制造业”三维面板集,使用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环保目标责任制对重污染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目标责任制显著促进了重污染制造业升级,这一效应并非短期存在,并且在市场化程度越不完善、污染治理能力越低的地区,该效应越明显;机制分析表明,环保目标责任制一方面通过城市间、城市内行业间和行业内企业间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推动了重污染制造业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污染企业创新数量、强化污染企业的策略性创新行为实现重污染制造业升级;进一步研究发现,环保目标责任制借助重污染制造业升级效应提高了行业能源效率和清洁程度,实现了节能减排,推动了重污染制造业绿色转型。因此,应设立具体并滚动调整的减排目标,打破市场分割,引导各地区依照比较优势打造产品,提高政府对高质量创新的评估准确性与扶持力度,充分发挥环保目标责任制对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诗一 张建鹏 刘朝良
"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要求持续推进污染减排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基于2007年起排污费提高的政策冲击和2004-2013年工业企业污染数据,本文使用倍差法考察排污费提高的污染减排效果以及融资约束对政策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排污费提高后,污染排放水平显著下降,但产出也受到较大冲击;企业减排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大型企业主要通过降低污染强度的方式来降低污染排放,而中小型企业则主要采取降低生产规模的方式来降低污染排放;进一步基于环境投融资角度对企业减排行为的分析揭示,融资约束影响中小企业污染减排,加剧排污费提高对产出的影响。因此,提高绿色金融的环境投融资供给能力是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环境规制 融资约束 污染减排 产出调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冕 袁亦宁 万攀兵
环境规制的加强特别是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将促进融资环境持续发生改变,进而对高污染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产生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又会对上述影响发挥“调节器”的作用。本文在深入剖析环境规制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将“十一五”时期我国严格实施的二氧化硫减排计划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实证评估环境规制强度对高污染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银行业市场结构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十一五”减排政策实施后,在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更高的地区,高污染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明显升高;在银行业竞争程度更高的地区,“十一五”减排政策实施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更小。以上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更换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本文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乃至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孝松 田思远 李玏
在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外贸易对国内污染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结构分解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全面考察了环境规制和对外贸易对国内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首先,技术进步是制造业污染物排放减少的主要原因,我国自“十一五”规划起开始实施的总量控制法显著减少了国内生产和进出口贸易造成的污染物排放;第二,由于出口贸易结构升级速度落后于制造业产业升级速度,出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且加工贸易的污染效应强于一般贸易;第三,进口贸易尤其是污染产品进口能够替代本国的污染产品生产,随着中间品进口规模扩大,进口贸易对国内企业生产及生产过程减少污染排放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政府需要合理制定并实施阶梯性的环境规制政策,在加强环境规制的总体趋势下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对外贸易 污染排放 投入产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娟娟 许家云 杨俊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表匹配数据,考察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污染排放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污染排放强度,且不同分组样本对应的检验结果存在异质性。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制造业服务化一方面通过增加企业减排设备投资和提高企业污染处理能力产生污染减排效应从而减少企业污染排放强度,另一方面则通过有偏技术进步对企业排放行为产生影响。最后,优化国内制度环境和提高服务业开放强度是发挥制造业服务化环境效应的重要战略。本文对实现制造业强国建设与污染防治双赢局面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殷德生
中国通过吸引FDI增加了国内资本存量,但学界关于FDI对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将市场开放分解为源于国际贸易的产品竞争效应和源于FDI的外资效应,阐述它们对最终产品部门—中间品部门—研发部门之间资本要素需求的影响机制和结果,并以加入WTO后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为样本,采用行业成本转换法估计资本要素相对需求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FDI和出口显著地增加了中国制造业的资本要素相对需求,进而促进了产业升级。
关键词:
国际贸易 FDI 产业升级 制造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冬梅 王学渊 赵连阁
基于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以2017年成立的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准自然试验,采用三重差分方法,通过比较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实施前后、试点地区相对于非试点地区、重污染行业相对于非重污染行业,企业碳排放是否变化来检验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企业污染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有效降低了试点地区重污染企业的碳排放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末端治理、融资约束以及缩减规模是绿色金融政策降低重污染企业碳排放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在国有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环境规制较强地区的重污染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为评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还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复制和推广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严子淳 王伟楠 王凯 张志伟
数字化转型日益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其投资效率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本文以2011—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机器学习、文献计量及爬虫技术等方式对数字化转型进行刻画,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的投资效率,并主要体现为降低过度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投资效率的提高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及优化资源配置两条路径实现。本文还发现,数字化转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在企业产权性质不同时存在差异,且数字化转型的不同细分维度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不同。本文的研究结论既可以丰富数字化转型及投资效率的相关文献,也能够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投资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投资效率 代理成本 资源配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赖永剑 伍海军
基于2002~2007年的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本文使用一个全新的实证框架,研究了企业间要素重配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我们发现,虽然目前我国市场扭曲程度较高,但是市场化改革的努力已经使得企业间要素重配成为制造业生产率增长极其重要的原因;由于中间投入对要素重配具有乘数效应,其产生的要素重配效应占据了最大份额;企业的进入、退出市场行为在要素重配中也表现突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等市场化行为对促进企业间要素重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国有资本比重等因素却对要素重配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章政 郭雨蕙 吴瀚然
在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大背景下,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度作为我国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其“以新代旧、以严替宽”的动态提升是我国工业减排的主要驱动力。基于手工搜集的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信息构建政策变量,利用2001—2014年中国水污染企业微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系统研究标准提升的减排效应、作用机制和差异化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标准提升显著降低了以化学需氧量为表征的企业水污染排放,基于多种方法开展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这一结论是可靠的。机制分析显示,企业减排没有以减产停产为代价,而是通过前端清洁生产和末端污染去除的方式共同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标准提升的减排效应在制定出台地方标准、标准提升幅度适中、企业达标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更为明显。为此,应持续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有序推进排放标准的覆盖、优化和更新,对不同水平企业分层分级设定排放限值,促使污染企业“劣者趋良、良者趋优、优者更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伟娜 杨永福 王珍珍
制造业集聚作为最具活力的空间组织形式,在有关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中一直被忽视。本文通过中国30个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制造业集聚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与大气污染之间呈N型曲线关系;目前中国制造业处于中级集聚阶段,大气污染总量随集聚度提高而增加,但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制造业大气污染的缓解主要来自环境规制、FDI等外部因素,内在节能减排动力不足。因此,政府应在大力推进制造业向高集聚阶段发展的同时,引导产业通过自身的环保节能需求来实现节能减排。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盛斌
贸易与投资逐渐成为企业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文章构建了可用于分析融资约束与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模型,发现融资能力较强的企业可以实现出口,融资能力最强的企业则可以对外直接投资。这一发现对出口依赖度较高且金融市场尚发育不完全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进一步减少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和金融市场摩擦,帮助最有竞争力和最高效率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从而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实现贸易增长方式转型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出口 OFDI 企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严科 林曙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考察了利率波动对制造业企业存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由于利率本身上升和下降传导机制的非对称性,利率波动对企业存货投资的影响具有异质性,面临更强融资约束的企业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大;(2)相比民营或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对利率波动更为敏感;(3)在金融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利率波动的负面作用更小。基于上述结论,在利率管制不断放开的背景下,央行应采取措施避免大幅波动出现。
关键词:
利率波动 存货投资 融资约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严科 林曙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考察了利率波动对制造业企业存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由于利率本身上升和下降传导机制的非对称性,利率波动对企业存货投资的影响具有异质性,面临更强融资约束的企业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大;(2)相比民营或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对利率波动更为敏感;(3)在金融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利率波动的负面作用更小。基于上述结论,在利率管制不断放开的背景下,央行应采取措施避免大幅波动出现。
关键词:
利率波动 存货投资 融资约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闵剑 刘忆
本文以2001—2015年跨国并购的A股上市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混合截面门槛模型实证分析融资约束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非线性影响,并采用Zhi Wang等(2017)新近提出的全球价值链指标体系,研究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与嵌入度对企业融资约束与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对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适度的融资约束有利于提高企业并购绩效;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抑制了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并对融资约束与并购绩效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中国制造业较高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促进了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并对融资约束与并购绩效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现金持有会减弱货币政策的效果吗?——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环境规制与产业转型升级:基于“十一五”减排政策的DID检验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的效率和生产率的研究
制造业污染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解及减排策略——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制造业智能化带动了劳动力就业吗——来自中国智能制造推广的证据
融资约束、现金平滑与企业R&D投资——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融资约束、存货持有行为与企业投资效率——来自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环境管制、价格传递与中国制造业企业污染费负担——基于重点监控企业排污费的证据
对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十一五”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技术资本非效率配置:融资约束抑或代理冲突?——来自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