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8)
2023(14143)
2022(11914)
2021(10694)
2020(8795)
2019(19367)
2018(19077)
2017(35283)
2016(18864)
2015(20470)
2014(19632)
2013(19271)
2012(18087)
2011(16380)
2010(16512)
2009(15029)
2008(14567)
2007(13100)
2006(11678)
2005(10541)
作者
(55679)
(46464)
(46433)
(43357)
(29596)
(22342)
(20529)
(17995)
(17626)
(16494)
(15960)
(15488)
(15033)
(14749)
(14296)
(14224)
(13854)
(13725)
(13393)
(13386)
(11786)
(11401)
(11205)
(10647)
(10523)
(10380)
(10337)
(10235)
(9289)
(9286)
学科
(78011)
经济(77937)
管理(58577)
(58503)
(46762)
企业(46762)
方法(27029)
中国(25799)
(23043)
数学(22770)
数学方法(22580)
地方(22501)
技术(22464)
业经(20083)
(18310)
环境(16540)
(16337)
(16296)
农业(16272)
银行(16245)
(15756)
(15580)
金融(15580)
(15572)
贸易(15554)
(15359)
(15050)
技术管理(14351)
(12811)
(12371)
机构
学院(263215)
大学(259586)
(109570)
经济(107431)
管理(100609)
研究(94766)
理学(86154)
理学院(85149)
管理学(83823)
管理学院(83323)
中国(72604)
科学(59099)
(55753)
(50081)
(48688)
(48525)
研究所(44118)
中心(43457)
业大(41917)
(41493)
农业(39292)
财经(38000)
北京(35192)
(34594)
(34588)
(34432)
师范(33950)
(32920)
经济学(32881)
(31297)
基金
项目(179699)
科学(142158)
基金(129018)
研究(128860)
(115030)
国家(114006)
科学基金(97343)
社会(83839)
社会科(79690)
社会科学(79671)
(73389)
基金项目(69028)
自然(62690)
自然科(61316)
自然科学(61299)
(60966)
自然科学基金(60214)
教育(57762)
资助(50227)
编号(49831)
(44593)
(43483)
重点(41103)
创新(39818)
成果(38598)
(38256)
课题(35921)
国家社会(35199)
发展(35171)
(34864)
期刊
(124852)
经济(124852)
研究(77790)
中国(61140)
(45993)
学报(44462)
科学(41212)
管理(39962)
(36504)
大学(33306)
农业(31629)
学学(31620)
教育(30187)
(28145)
金融(28145)
技术(24574)
业经(22356)
经济研究(20591)
财经(18397)
(17857)
科技(16564)
(15945)
问题(15911)
技术经济(14674)
商业(13177)
(12585)
(12580)
(12395)
论坛(12395)
现代(11794)
共检索到406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阳  
中国的环境技术发展趋势呈现出明显的悖论:环境技术扩散水平一直迅猛发展,而环境技术创新水平却未能随之高速增长,甚至在"十一五"之后开始走"下坡路"。这一现象与"十一五"以来环境监管力度加大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政策执行中出现了目标替代现象,而且技术标准触发了企业的风险规避行为,以及运动式治理导致的非预期性反应,最终致使技术专利的扩散数量与发明数量逐渐呈现出一种背道而驰的发展态势。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的监管行为和监管方式导致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和环境治理主体作用被弱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双  刘涛  
对技术创新扩散环境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并就环境因素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技术创新扩散轨迹的不稳定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因素的影响入手,分别对基本的Bass模型和扩展的Bass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对新模型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局、高技术司考察团  金春田  徐彬  邵明朝  郑重  黄继龙  
一、瑞典的创新及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瑞典人口虽不足千万,却人均拥有发明专利和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创新能力全球领先。在信息通讯、医药生物、清洁能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汉杰  王华  
根据影响企业策略选择的技术互补比例、政府激励参数和行业内惩罚损益等参数构建支付矩阵,构建企业间的低碳环境友好技术创新扩散非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扩散需要政府部门优化环境规制制度,同时需要行业自身净化行业内部环境;技术互补性越强博弈主体双方选择扩散策略的比例越大,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扩散的概率越大。政府恰当的激励政策有利于企业进行扩散策略的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汉杰  王华  
根据影响企业策略选择的技术互补比例、政府激励参数和行业内惩罚损益等参数构建支付矩阵,构建企业间的低碳环境友好技术创新扩散非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扩散需要政府部门优化环境规制制度,同时需要行业自身净化行业内部环境;技术互补性越强博弈主体双方选择扩散策略的比例越大,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扩散的概率越大。政府恰当的激励政策有利于企业进行扩散策略的选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庆满  戴万亮  王乐  
产业集群为技术标准扩散提供了平台,拥有更高网络权力的企业,其技术标准扩散能力更强,但网络权力影响技术标准扩散的路径并不清晰。基于产业集群环境,分析了网络权力对技术标准扩散的影响,并探究了知识转移与技术创新的链式中介作用。分析了283家制造业集群内企业调研数据,利用链式中介作用检验方法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网络权力显著直接正向影响技术标准扩散;另一方面,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不但分别中介网络权力对技术标准扩散的正向积极影响,并且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产业集群环境下技术标准扩散的实践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莉   王慧娟  
双碳”背景下,工业企业如何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2012—2019年中国120个城市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内部控制、市场化水平作为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探讨政府环境监管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通过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政府环境监管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2)企业内部控制在政府环境监管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市场化水平负向调节政府环境监管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结论可为政府加强环境监管,从而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江娜  钟廷勇  马富祺  刘荟  
文章基于2008—2019年上市公司绿色专利申请数据,分析了环境垂直监管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垂直监管能够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且相较于自发性创新,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策略性迎合。进一步研究表明,环境垂直改革显著促进了环境规制强度较弱地区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绿色技术策略性创新,而处于环境规制强度较强地区的企业则更倾向于实施绿色技术实质性创新;并且,环境垂直监管主要是通过缓解环境信息不对称和促进企业环保投资两种机制来促使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行为。此外,环境垂直监管具有“创新补偿效应”,被监管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其企业价值的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飞  李琚宁  谢学芹  
近期,金融业去杠杆防风险不断深入,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秉承党的十九大和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密集出台多项监管政策。在审慎监管背景下,同业业务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的态势愈加明朗,鉴于商业银行的银银业务合作是同业业务的主体,研究监管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之间合作业务发展,对进一步强化风险防范、加快经营转型显得十分必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雄浪  
文章以新经济地理学TP模型为基础,将知识创新与扩散、地区间技术吸收效应与环境污染结合在一起,发展了动态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不仅在分析方法上实现了新经济地理学不同模型的综合,而且得出的理论结论也实现了综合。从理论分析的角度,不仅分析了新知识的增长机理,而且探讨了知识异质性、地区间知识扩散强度、技术吸收效应与环境污染传播效应等因素对经济空间的演化、稳态以及区域福利动态变化的影响,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结论作了重要发展,认为持续点与突破点的关系是任意的,持续点既可以大于突破点,也可以小于突破点,二者也可以相等,对称结构、中心—外围结构、一般的非对称结构都可能是稳定结构,在一定的贸易自由度范围内,中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伶俐  晁钢令  
本文采用组间实验设计,旨在研究触觉对高新技术产品创新扩散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产品属性感知和享乐体验的中介作用,以及决策环境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相比低触觉体验,高触觉体验的消费者呈现出更高的购买意愿;产品属性和享乐体验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相比低触觉体验,高触觉体验的消费者对产品属性和享乐体验的获取更容易受到决策环境吵杂程度的影响。因此,在高新技术产品创新扩散中,触觉营销应该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企业应根据这些特点制定相应营销策略,以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创新扩散的速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冰  
<正>产业集聚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传统产业集聚往往伴随着突出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破坏了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通过政府主导下的环境规制弥补市场失灵的资源配置缺陷成为实现产业集聚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鉴于此,由胡晖编著的《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一书,基于生态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偏向性技术进步、产业空间关联度等理论深入分析了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状况,通过大量计量模型与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了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产业集聚的影响关系与作用机理,系统论述了环境规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中介作用于产业集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对于科学加强环境规制规范引导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绿色发展具有针对性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涛  张美莎  
当前中国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发展目标,如何实现信贷资源配置向技术创新转移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对营商环境影响金融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007-2017年1 660家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优化营商环境可以提升金融发展对创新项目的资本配置总量和效率,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同时,基于产权异质性的结果显示,上述结论对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翔  
本文基于2008-2017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SYS-GMM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及其他因素对工业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工业转型升级具有持续动态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是重要的中介变量。环境规制并非会无条件对工业结构高级化发挥倒逼作用,区位异质性也能对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及FDI的交互效应产生重要影响。要推动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应树立系统性思维,注重环境规制与创新驱动政策的相互协同,推行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构建面向绿色工业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提升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水平,不断优化引进外资的结构和层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涛  张美莎  
当前中国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发展目标,如何实现信贷资源配置向技术创新转移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对营商环境影响金融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007-2017年1 660家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优化营商环境可以提升金融发展对创新项目的资本配置总量和效率,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同时,基于产权异质性的结果显示,上述结论对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