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1)
2023(10963)
2022(9218)
2021(8476)
2020(6808)
2019(14979)
2018(15027)
2017(28357)
2016(15611)
2015(17196)
2014(17035)
2013(16104)
2012(14705)
2011(13373)
2010(13724)
2009(12614)
2008(11965)
2007(10917)
2006(9805)
2005(8637)
作者
(43638)
(36167)
(36154)
(34379)
(23043)
(17188)
(16360)
(13994)
(13804)
(13075)
(12180)
(12161)
(11528)
(11425)
(11338)
(11281)
(10886)
(10884)
(10612)
(10366)
(9037)
(8968)
(8788)
(8367)
(8228)
(8189)
(7992)
(7951)
(7396)
(7350)
学科
(54452)
经济(54386)
管理(49101)
(36332)
(29432)
企业(29432)
中国(19534)
环境(18996)
方法(17547)
(16880)
(15433)
数学(14724)
数学方法(14424)
(14364)
地方(14023)
(12688)
业经(12173)
(11981)
(10790)
农业(10456)
理论(10445)
(10017)
贸易(10013)
(9914)
银行(9889)
(9793)
(9689)
(9539)
(9321)
(9090)
机构
学院(211409)
大学(205608)
(81059)
经济(78891)
管理(77157)
研究(73855)
理学(65011)
理学院(64252)
管理学(62975)
管理学院(62597)
中国(55746)
科学(46204)
(44009)
(39954)
(37063)
(34984)
(34131)
中心(34074)
研究所(33418)
业大(30423)
财经(30257)
(29514)
师范(29201)
(28140)
农业(27366)
北京(27360)
(27252)
(27074)
技术(25127)
经济学(23653)
基金
项目(141062)
科学(110386)
研究(105989)
基金(99175)
(86443)
国家(85712)
科学基金(73173)
社会(65773)
社会科(62228)
社会科学(62215)
(57469)
基金项目(51816)
教育(48580)
(47999)
自然(46320)
自然科(45172)
自然科学(45157)
编号(44776)
自然科学基金(44255)
资助(39688)
成果(36784)
课题(32317)
重点(32044)
(31760)
(29716)
(29094)
创新(27230)
(26857)
项目编号(26721)
国家社会(26596)
期刊
(96039)
经济(96039)
研究(63119)
中国(45116)
(32502)
学报(31765)
(30792)
科学(29577)
管理(28043)
教育(27790)
大学(23820)
学学(22546)
农业(21976)
(20484)
金融(20484)
技术(18301)
业经(17483)
经济研究(15120)
财经(14080)
问题(13403)
(12244)
(10770)
图书(10371)
(10118)
(10096)
现代(9998)
(9895)
科技(9775)
职业(9762)
资源(9743)
共检索到324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彬  吴新明  
目前全球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国国,我国面临着国际减排与国内经济转型我国面的双重压力。建设低碳城市、实行低碳经济迫在眉睫。低碳城市建设的现实诉求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法理基础、隐匿着环境价值与理念的重大变革,架构与之相适应的法规政策体系,为低碳城市发展提供制度支持支持,是是法律对时代需求的积极回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冰强   邸卫佳  
作为统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承担和实现国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需求而生成的重大时代性议题,碳中和治理蕴含着深刻的环境法意蕴和深厚的环境法期许,这既包括宪法统摄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条款能够将碳中和治理置于环境治理整体战略布局之中予以宏观引导,“美丽中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规则表达能够承接碳中和治理的终极目标以及“新发展理念”的规范宣示能够为碳中和治理提供可行性路径,也在于环境法本身蕴含的安全、效率以及秩序等价值理念为碳中和治理奠定了坚实的法理根基,二者共同塑造了环境法视域下成熟且自洽的碳中和治理的理论框架。当前,因应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气候变化应对法律体系面临规范基础的薄弱迟滞与主流价值缺失,这导致面向碳中和治理的环境法律规范体系在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上所追寻的“法规范无相抵触”与“法体系逻辑自洽”整体上呈现为一种“残缺不全”的状态。由于理想层面的“良善型法律规范体系”应为统合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而生成的现代法治产物,以此为参照,面向碳中和治理的环境法立法规范体系化进展应以内在价值融贯性和外在规则周延性为基本遵循。一方面,应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价值引领的“碳中和目标”作为“目的性规范”嵌入环境法律规范体系之中;另一方面,需在统一价值理念的指引下,整合好面向碳中和治理的环境法内部规范体系并协调好外部规范体系,以完善碳中和治理的环境法规范的整体组成及其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冰强   邸卫佳  
作为统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承担和实现国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需求而生成的重大时代性议题,碳中和治理蕴含着深刻的环境法意蕴和深厚的环境法期许,这既包括宪法统摄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条款能够将碳中和治理置于环境治理整体战略布局之中予以宏观引导,“美丽中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规则表达能够承接碳中和治理的终极目标以及“新发展理念”的规范宣示能够为碳中和治理提供可行性路径,也在于环境法本身蕴含的安全、效率以及秩序等价值理念为碳中和治理奠定了坚实的法理根基,二者共同塑造了环境法视域下成熟且自洽的碳中和治理的理论框架。当前,因应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气候变化应对法律体系面临规范基础的薄弱迟滞与主流价值缺失,这导致面向碳中和治理的环境法律规范体系在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上所追寻的“法规范无相抵触”与“法体系逻辑自洽”整体上呈现为一种“残缺不全”的状态。由于理想层面的“良善型法律规范体系”应为统合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而生成的现代法治产物,以此为参照,面向碳中和治理的环境法立法规范体系化进展应以内在价值融贯性和外在规则周延性为基本遵循。一方面,应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价值引领的“碳中和目标”作为“目的性规范”嵌入环境法律规范体系之中;另一方面,需在统一价值理念的指引下,整合好面向碳中和治理的环境法内部规范体系并协调好外部规范体系,以完善碳中和治理的环境法规范的整体组成及其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靖忠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借鉴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刻把握低碳经济内涵,以河北唐山市为例,构建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 H P法确定了指标权重,提出了评价模型的选用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仲云云  
低碳城市建设是解决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迫切需要,为中国城市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低碳城市包含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两个层面,本文通过分析低碳城市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阐述了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及制约因素,构建了低碳城市的五大支撑体系框架,即低碳理念、低碳技术、低碳金融、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提出政府、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企业和市民多主体参与,共同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德利  陈通  
低碳建筑与生态城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可以构建成一个关联互促体。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充分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和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天津中新生态城的本土特征,构建了较为全面有效的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生态城市理念下的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占峰  任福兵  
低碳发展的多因素限制和全球的低碳激烈竞争已经对中国的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全面的制度体系安排,但是目前中国低碳经济的政策资源配置不合理。在提出政策体系构建原则和政策选取方法的基础上,以国家低碳战略为依据,将主要政策分为法律、财政、税收、金融、科技、能源等10个方面,并围绕主要政策建立了政策体系框架,构建了低碳经济的多层次政策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小峰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低碳发展各个环节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的短缺这对矛盾。本文就中国低碳人才的现状作了分析,并对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薇薇  孙超  王殿华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要求中国食品包装在保证食品包装安全的前提下减低碳排放量,节省有限的资源,促进环境保护。本文在低碳经济与食品包装安全相关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中国食品包装低碳化发展的因素,包括理念因素、法律制度因素、包装设计因素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中国食品包装安全的低碳化优化体系构建,包括设计理念优化、包装材料选择优化、包装法律及监管优化及以智能包装系统为主的包装系统选择优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沈良峰  邓小蕾  唐丽芳  
基于资源与能源的约束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节能减排相关政策,但实施效果仍有待加强。基于内容分析法,梳理已发布在相关政策中关于低碳住宅的条文,构建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低碳住宅政策分析框架,并进行统计分析,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思考与建议,为后续的政策效应分析打下基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洪祥  雷刚  吴先华  邵大伟  
低碳生态城市的相关研究是当今的一大热点,本文在回顾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进展、阐明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以东营为例,基于东营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功能定位,研究提出共性指标与特色指标相结合、核心指标与支撑指标相衔接、核心指标动态调整的指标体系多维构建策略,建立了符合东营实际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明确了指标体系实施的具体措施,以推动指标体系真正付诸实施,切实发挥指导低碳生态实践的调控功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盛航  
生态环境法典要对环境法律责任做出合理安排。比较环境刑事责任不同的立法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当前环境刑事责任立法存在的不足,在借鉴不同国家和地区环境法典刑事责任编纂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在生态环境法典中设置环境刑事责任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途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庆  杨杰  邢钟丹  李素梅  
分析统一规范的主导机构缺失、法律属性模糊、规制效力位阶不高等PPP领域制度体系构建困境;阐述制度体系完善的必要性,从规制主体、规制工具、规制客体三个角度构建PPP领域制度体系框架,提出明确规制主体,厘清责权界限的划定,结合领域法学理念立法,强调法律运作机制作用等针对性建议,为今后PPP领域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序  郑玲  
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全新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发展给企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给企业会计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挑战。由此,在国内外最近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本文对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碳排放与交易会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企业碳会计体系由碳财务会计体系与碳管理会计体系构成。前者研究内容涵盖低碳经济途径下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处理、信息披露等,其核心是碳排放权确认为何种资产,信息披露内容及途径等;后者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碳成本与风险管理,以及与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连接等,其核心是企业内部碳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本文旨在通过对碳会计体系之理论起源与实务发展、基本概念与系统边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骏  胡剑波  罗玉兰  
基于低碳经济理论中的碳源—碳汇分析框架,从生产、交通、建筑与居民生活碳源以及森林、绿地碳汇等方面构建了一套包含13项指标的低碳城市测度指标体系,应用该指标体系对国家确定的36个试点低碳城市进行了测算,发现厦门的低碳发展水平最高,济源的最低,利用聚类分析法将36个试点低碳城市分为了五类,对各类城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