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7)
- 2023(10969)
- 2022(9651)
- 2021(8897)
- 2020(7519)
- 2019(16945)
- 2018(16591)
- 2017(32106)
- 2016(17452)
- 2015(19506)
- 2014(19032)
- 2013(18390)
- 2012(17096)
- 2011(15253)
- 2010(15557)
- 2009(14654)
- 2008(14681)
- 2007(13194)
- 2006(11227)
- 2005(9996)
- 学科
- 济(68302)
- 经济(68219)
- 管理(50971)
- 业(47832)
- 企(39472)
- 企业(39472)
- 方法(31854)
- 数学(27503)
- 数学方法(27197)
- 农(20350)
- 财(19530)
- 中国(17618)
- 学(14996)
- 业经(14987)
- 环境(14390)
- 贸(14182)
- 贸易(14179)
- 易(13801)
- 制(13245)
- 农业(12974)
- 地方(12827)
- 务(12355)
- 财务(12332)
- 财务管理(12301)
- 企业财务(11562)
- 和(11448)
- 划(11235)
- 理论(10769)
- 融(10660)
- 金融(10658)
- 机构
- 学院(246592)
- 大学(246132)
- 济(99891)
- 经济(97848)
- 管理(93687)
- 理学(81053)
- 研究(80629)
- 理学院(80159)
- 管理学(78722)
- 管理学院(78263)
- 中国(60179)
- 京(50775)
- 科学(49590)
- 财(46875)
- 农(40960)
- 所(40619)
- 中心(37928)
- 财经(37787)
- 研究所(36926)
- 江(36363)
- 业大(36255)
- 经(34164)
- 范(32968)
- 师范(32637)
- 农业(32441)
- 北京(31654)
- 经济学(31305)
- 州(29029)
- 院(28832)
- 经济学院(28521)
- 基金
- 项目(164985)
- 科学(129215)
- 研究(122325)
- 基金(118783)
- 家(103903)
- 国家(102689)
- 科学基金(87123)
- 社会(77907)
- 社会科(73649)
- 社会科学(73626)
- 省(64706)
- 基金项目(62774)
- 教育(56525)
- 自然(54863)
- 划(54498)
- 自然科(53528)
- 自然科学(53511)
- 自然科学基金(52527)
- 编号(50605)
- 资助(48074)
- 成果(41318)
- 重点(37494)
- 部(36826)
- 发(35913)
- 创(34739)
- 课题(34332)
- 创新(32414)
- 国家社会(32189)
- 科研(32124)
- 教育部(31679)
- 期刊
- 济(108700)
- 经济(108700)
- 研究(68648)
- 中国(44003)
- 学报(38839)
- 财(37699)
- 农(37562)
- 科学(35042)
- 管理(31801)
- 大学(29202)
- 学学(27494)
- 教育(26131)
- 农业(25616)
- 融(20022)
- 金融(20022)
- 技术(19779)
- 业经(18941)
- 财经(18372)
- 经济研究(17658)
- 经(15807)
- 问题(14588)
- 业(13754)
- 版(12875)
- 贸(12134)
- 图书(11954)
- 技术经济(11754)
- 商业(11674)
- 统计(11232)
- 财会(11123)
- 科技(11020)
共检索到354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海嵩
在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国家统治正当性基础的背景下,如何因应生态现代化理论的要求、规范环境保护过程中的国家与公民关系以形成"环境国家",是当代环境治理理论的重要课题。文章认为,德国、日本公法学界主要在事实层面上对"环境国家"进行描述和概括,凸显了环境保护在国家目的及任务中的地位,但也存在明显缺陷,应从价值层面看"环境国家"对国家权力所提出的规范性要求。"环境国家"应首先在宪法上加以规范,即形成"环境宪法",具体包括三类规范:环境保护的基本权利、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的公民宪法义务,它们为形成"环境国家"的规范体系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乐
当前,我国"车联网"数据治理须顾及个人信息保护、数字市场发展、国家安全三方面利益,但现行法律并未界定"车联网"数据权属与个人信息保护方式,且拟设定的数据出境审查制度是否足以保护国家安全仍待探讨。欧盟对此的治理路径为:以保障终端设备通信自由扩大"车联网"信息保护范围;通过数据确权与欧盟境内数据自由流动促进欧洲数字市场发展;通过"国家安全例外"的设计保障欧盟成员国以国家安全为由进行数据治理的权力。与欧盟相对,美国将"车联网"数据治理交由车企进行行业自律,以自由竞争促进数字经济;通过限制"外国敌对者"获取美国敏感个人信息实现国家安全保障。对我国而言,有必要在对敏感信息进行最高标准保护的同时,对非敏感个人信息实现分层保护、共享利用;同时通过数据出境审查、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外资安全审查化解"车联网"数据跨境流动的国家安全风险,实现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个人信息保护与国家安全的三方共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娟 刘纪鹏
恶意收购对于目标公司与股东来说并非真"恶意",主要是指收购方未与目标公司董事会就收购达成一致,而通过收购要约的方式取得控制权。绝大多数的"野蛮人"收购是针对目标公司的全面要约收购,中国目前并未出现真正的恶意收购,或者说目前中国市场上极少或者没有成功完成的恶意收购。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日英恶意收购的集中出现具有相似性,恶意收购是经济市场化发展、资本市场完善的表现。美国历经四十年恶意收购与反收购的对抗,恶意收购仍然占据并购市场的相当比例,其积极作用不容小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娟 刘纪鹏
恶意收购对于目标公司与股东来说并非真"恶意",主要是指收购方未与目标公司董事会就收购达成一致,而通过收购要约的方式取得控制权。绝大多数的"野蛮人"收购是针对目标公司的全面要约收购,中国目前并未出现真正的恶意收购,或者说目前中国市场上极少或者没有成功完成的恶意收购。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日英恶意收购的集中出现具有相似性,恶意收购是经济市场化发展、资本市场完善的表现。美国历经四十年恶意收购与反收购的对抗,恶意收购仍然占据并购市场的相当比例,其积极作用不容小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倪同木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外资并购成为国际直接投资(FDI)的主要形式,其在给东道国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增加就业的同时,也可能对东道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或者损害。美国、德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其建立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既各具特色,又带有一定的共性。中国外资并购领域的国家安全审查规则虽已基本建立,但远非完善。因此,借鉴美、德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中的合理成分,强化中国外资并购领域的国家安全审查规则,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外资并购 国家安全审查 国家利益 比较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栗胜华
随着我国内地企业集团、资本市场的发展,关联交易这一特殊的经济现象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将关联交易纳入公司法的调整范围,美国在处理关联交易引起的法律问题时,通常运用揭开公司面纱原则。我国内地公司法未将关联交易纳入公司法的调整范围,在关联交易规制方面存在不足,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规制关联交易的法律制度,对合理地规制我国内地的关联交易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规制 关联交易 比较法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心愉
净现值(NPV)法和内部收益率(IRR)法都是项目评估中被认为是比较好的方法,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不一致,因此就产生了在两种方法冲突时应如何选择的问题。文[1]就是针对这个问题所作的讨论。笔者也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平泽 卞春艳
审计问责、结果公开、促进法治、社会参与是国家治理对环境审计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国家治理的视角下,我国环境审计应从当前的环保资金财务审计向环境责任审计发展,并实施五项"转变":审计对象由低层级转变为多层级,审计方式由单一的财务审计转变为综合审计,审计范围由"线"转变为"面",审计方法由查账转变为综合评价分析,审计成果运用从单渠道转变为多渠道,以推动环境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环境审计 转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徽 周志波 刘晔
本文在比较研究西方国家环境税改革模式、税制构成、征管模式、配套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环境税制度存在的问题,由此得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并提出中国环境税改革的具体政策建议。文章认为,中国环境税改革应当做好顶层设计,以环境保护为首要目标,按照"财政中性"的原则,科学设计制度,合理设定税制要素,为获取"双重红利"效应创造条件,同时要注意防范"政府俘获"和"政治绑架"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税税式支出制度,推进相关的配套改革,在长期内建立覆盖能源税、污染税、车船税、资源税的环境税制度体系,确保达成环境政策目标。
关键词:
环境税改革 双重红利 比较研究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陈忠海 杨欢欢
借鉴外国档案法律法规对"公共档案"定义的经验,总结外国法定"公共档案"定义的共性和差异,分析各国在定义"公共档案"的所有权归属倾向、立法定位、保存与管理主体的确立,以及保存时间和公开利用限制的规定等5个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形成者与形成过程、价值、特点、属概念以及与其他法律法规协调等5个方面对定义我国"公共档案"的方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公共档案 法律法规 外国 比较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玉坤 王青松
国家治理区别于国家管理与国家统治,其中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强调政治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即由以往的单向性管理向双向性互动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公民参与是实现国家治理的重要前提,公民的参与度越高,国家民主治理的程度也就越高。文章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对我国的公民参与进行功能定位,分析当下公民政治参与的现实困境,并以此为依据探索如何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从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关键词:
公民参与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现代化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杨小丽 尉京红 杨珣
一、传统市场法下评估结果确定及优缺点分析在市场比较法运用中,当交易情况修正、交易日期修正、区域因素修正和个别因素修正相继完成后,就可综和修正结果,求出某一可比实例的修正价格(比准价格),其计算公式如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琼 陶春元 王应想
数字技术与生态技术的结合使数字生态城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是人类历史进程的必然选择。通过将共青数字生态城与国内十大生态城市在城市规模、规划阶段、指标体系和开发模式方面进行比较,得出共青数字生态城生态基底优越,在芬兰技术引领下倡导空间生态规划和数字技术与生态技术的完美融合,并首创数字生态规划技术规程,是探索未来智慧城市的先行者之一。
关键词:
数字城市 生态城市 比较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成 张鑫仪
央行数字货币是由一国中央银行发行,以国家信用背书,与传统货币等价,且具有强制法偿性的数字化货币。由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数字化基本属性内含潜在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导致其面临较为严峻的网络安全风险。数字人民币在中国的研发与实践如火如荼,但在应对网络安全风险上面,我国仍存在制度不完善、权力机关权责不明、金融监管与私权利保护划分不清晰等问题。本文将借鉴主要国家应对央行数字货币网络安全风险的规制经验,并基于此为我国应如何规制数字人民币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建言献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凯
根据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有必要重新定位环境政策跟踪审计,从而为政府调整环境政策、提升审计工作质效提供动能支撑。本文立足环境政策跟踪审计难点与技术思路,以框架设计、功能逻辑、体系构建与实用价值层面为着力点,创新性地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环境政策跟踪审计体系。进一步地,提出完善环境政策审计制度部署、构筑多元主体协同机制、铺设审计数字新基建等实施建议,以期助力环境政策跟踪审计体系发挥效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