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56)
2023(16574)
2022(14059)
2021(12790)
2020(10791)
2019(24804)
2018(24433)
2017(46868)
2016(25435)
2015(28998)
2014(28858)
2013(28776)
2012(27249)
2011(24789)
2010(24720)
2009(23226)
2008(23009)
2007(20466)
2006(18264)
2005(16856)
作者
(73102)
(61383)
(61333)
(58556)
(39268)
(29441)
(27878)
(23689)
(23289)
(21800)
(21139)
(20662)
(19603)
(19603)
(19363)
(19084)
(18076)
(18053)
(17771)
(17688)
(15360)
(15061)
(14776)
(13978)
(13975)
(13882)
(13538)
(13350)
(12303)
(12062)
学科
(124927)
经济(124787)
管理(78661)
(69917)
(56711)
企业(56711)
方法(50049)
数学(44429)
数学方法(44109)
(32149)
中国(31661)
(30449)
地方(26160)
(25463)
业经(24408)
(23889)
环境(22666)
(21821)
贸易(21807)
(21147)
农业(20014)
(19370)
财务(19336)
财务管理(19288)
(18683)
银行(18651)
(18597)
金融(18592)
企业财务(18305)
(18205)
机构
大学(374682)
学院(371673)
(168626)
经济(165401)
管理(140099)
研究(131959)
理学(119831)
理学院(118477)
管理学(116839)
管理学院(116120)
中国(102970)
(79553)
(79213)
科学(75607)
(66167)
财经(62576)
中心(60099)
研究所(59424)
(58831)
(56675)
(56198)
经济学(53952)
业大(50647)
北京(50335)
经济学院(48490)
(47346)
(47267)
师范(46853)
财经大学(46193)
农业(45828)
基金
项目(240342)
科学(190448)
基金(177627)
研究(177136)
(154094)
国家(152863)
科学基金(130887)
社会(116789)
社会科(110810)
社会科学(110782)
基金项目(93400)
(90975)
自然(81698)
教育(80394)
自然科(79728)
自然科学(79704)
自然科学基金(78326)
(77053)
资助(72759)
编号(69592)
成果(57703)
(55361)
重点(54475)
(52614)
国家社会(49758)
(49449)
课题(48504)
教育部(48038)
(47983)
创新(46578)
期刊
(191517)
经济(191517)
研究(116773)
中国(74629)
(64077)
学报(54690)
(53421)
科学(52062)
管理(51660)
大学(42112)
学学(39707)
(37931)
金融(37931)
农业(35689)
教育(32887)
财经(32647)
经济研究(31508)
技术(30784)
(28132)
业经(27134)
问题(25545)
(22151)
(19770)
技术经济(19586)
世界(19470)
国际(19116)
统计(17837)
(17115)
理论(17014)
资源(16536)
共检索到571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磊  张建清  孙元元  杨立生  
本文通过引入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约束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具有异质性的随机边界分析方法,说明环境因素和其他经济因素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效率,再用反事实度量方法,测算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经济效率损失情况。结果表明:首先,环境治理政策的实施不会导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出现结构突变;其次,环境治理政策会使得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出现突变;最后,碳排放等环境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增长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繁华  吴立军  陈曦  
哥本哈根会议对世界各主要工业国碳排放做出了框架性的约束,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40%~50%。基于这一目标,在C-D生产函数中引入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要素,探究在这二要素约束下的增长阻力(growth drag)系数,并通过全国31年的时序数据以岭回归的方法估算出生产函数各参数,进而估算出阻力系数的值,最后形成研究结论:减排目标的兑现将导致中国年均GDP降低2.47~3.15个百分点,底限(40%)和上限(50%)的减排目标在2020年将形成10.28%的产出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顾国达  李丹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这种结构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和谐。本文通过拓展的国际收支约束下经济增长模型(BPCG),实证分析了1982-2005年间我国长期理论经济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并明确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政策着力点。要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必要积极扩大内需、并优化贸易结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宗平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过程存在着剧烈的周期性的波动。这种贯穿于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双重经济体制时期的剧烈波动,不仅降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恶化了经济环境,阻碍了改革进程。因此,分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寻求其控制的思路和力度,以弱化其波动的幅度,实现相对稳定的增长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本文仅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曾国平  祝伽伽  
文章基于1985年—2004年重庆市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重庆市经济增长(GDP)和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滞后期不同,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也不相同。最后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重庆市的情况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蒂  钱雪亚  
最近15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不必然伴随着环境质量的持续下降。市场经济奉行“效率优先”原则,这与环境保护的“公益性”存在冲突,但市场经济发展也可创造改善环境质量的内生动力、能力和需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荣  朱喜安  
人类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存在密切的联系。能源的消耗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绩效,然而快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资源耗竭、碳排放增加等问题。针对如何有效的减少碳排放这个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文章在详细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展规律后,针对主要排放源——能源消耗导致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通过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建立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效率指标,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坤荣  李子联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显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产业主导、以城市化为空间载体、以市场化为体制基础以及以国际化为战略支撑的发展模式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但是,资源环境、市场条件、资金资本、人才资本和体制机制五个方面所存在的困境与不足也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约束条件。突破这些约束,宜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和资本市场、实施有效的人才计划以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现有对于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增长数量分析的框架下展开分析,而很少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框架入手进行考察。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具体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当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和生态环境代价逐渐降低时,经济增长质量都将会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源环境代价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研究表明: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经济转型期资源环境代价与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路  
主流的增长理论缺乏对制度的分析,认为制度是外生的。在实证方面,对于制度的研究又缺乏精确的分析。笔者以新古典增长和制度学派为基础,对制度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增长的特点是产出、资本、消费和制度都存在一个最优的值。通过实证分析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中劳动力的投入对经济的影响比资本投入和制度因素要小。制度因素主要是通过资本的投入和劳动力的投入来影响经济增长的。尽管在直接效应中,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起反向作用,但在总效应中,制度对经济增长起正向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其涛  
利用弹性脱钩方法,分析了2000年~2010年间河南省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笔者基于因果链分解的思想,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进行分解,并采用对数方法研究脱钩因子的影响力。结果表明:河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大多数年份处于弱脱钩状态;能耗脱钩因子的影响力总体为正向影响,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程度起主导作用,减排脱钩因子影响力较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爱文  李东  
利用Tapio脱钩模型和Kaya恒等式,使用LMDI方法,建立扩展的Tapio脱钩模型。选取1990—2010年中国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的数据,对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0年期间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弱脱钩关系,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能源强度降低是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的关键。最后提出"降低能源强度、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的对策以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宁  
本文理论部分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分析了碳减排约束下经济增长的瓶颈问题,指出解决此问题应致力于内涵扩张的方式——技术进步。同时将技术进步归纳为跳跃式和持续式两种方式,并分别探讨了这两种方式解决碳减排约束下经济增长瓶颈问题的不同途径。实证部分旨在检验技术进步的实际碳减排效应,以我国制造业为例,采用LMDI法分析了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技术进步引起的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均对制造业整体及制造业重点减排行业表现出明显的碳减排效应,验证了技术进步作为主要碳减排手段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少甫  蔡梦宁  
文章对1995—2014年我国分省域碳排放数据进行测算,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城市化水平下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碳排放的关系,得到在城市化水平各区间内GDP和碳排放对应不同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和碳排放之间存在双门槛效应。我国各省市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目前大部分省市仍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还没有到达改善碳排放的拐点。因而需要根据各省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碳排放的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少甫  蔡梦宁  
文章对1995—2014年我国分省域碳排放数据进行测算,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城市化水平下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碳排放的关系,得到在城市化水平各区间内GDP和碳排放对应不同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和碳排放之间存在双门槛效应。我国各省市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目前大部分省市仍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还没有到达改善碳排放的拐点。因而需要根据各省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碳排放的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