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73)
- 2023(3618)
- 2022(3267)
- 2021(3108)
- 2020(2605)
- 2019(5541)
- 2018(5375)
- 2017(10397)
- 2016(5779)
- 2015(6452)
- 2014(6339)
- 2013(5737)
- 2012(5705)
- 2011(5150)
- 2010(5329)
- 2009(5189)
- 2008(5409)
- 2007(5108)
- 2006(4661)
- 2005(4246)
- 学科
- 管理(24311)
- 济(20409)
- 经济(20380)
- 业(16486)
- 企(15511)
- 企业(15511)
- 财(9257)
- 环境(9019)
- 方法(8491)
- 家(6875)
- 国家(6704)
- 划(6593)
- 数学(6502)
- 数学方法(6347)
- 学(5976)
- 制(5699)
- 农(5419)
- 中国(5359)
- 工作(5192)
- 体(4726)
- 业经(4712)
- 务(4705)
- 财务(4696)
- 财务管理(4672)
- 企业财务(4497)
- 财政(4370)
- 规划(4310)
- 和(4186)
- 理论(4167)
- 环境规划(4133)
- 机构
- 大学(84830)
- 学院(83382)
- 管理(31788)
- 济(30860)
- 经济(30078)
- 研究(27823)
- 理学(27209)
- 理学院(26916)
- 管理学(26438)
- 管理学院(26280)
- 中国(21467)
- 京(18279)
- 财(17836)
- 科学(17204)
- 所(14001)
- 财经(13404)
- 中心(13191)
- 江(12872)
- 研究所(12411)
- 农(12261)
- 经(12134)
- 北京(11442)
- 范(11203)
- 师范(11092)
- 业大(10906)
- 州(10370)
- 院(10222)
- 财经大学(9834)
- 农业(9491)
- 经济学(9439)
- 基金
- 项目(53372)
- 科学(42057)
- 基金(39359)
- 研究(39069)
- 家(34376)
- 国家(34092)
- 科学基金(29209)
- 社会(25844)
- 社会科(24359)
- 社会科学(24347)
- 基金项目(20320)
- 省(19918)
- 自然(18254)
- 自然科(17795)
- 自然科学(17791)
- 教育(17570)
- 自然科学基金(17449)
- 划(16846)
- 资助(15995)
- 编号(15378)
- 成果(13759)
- 重点(12055)
- 部(12038)
- 国家社会(11045)
- 制(10742)
- 课题(10642)
- 发(10604)
- 创(10480)
- 教育部(10398)
- 大学(10138)
共检索到129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建交 谢中起 臧红松 盛锁岩
环保负面舆论扩散、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环境满意度偏低等现象的存在均体现着我国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领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任流失。从政府可信任性和互动关系角度看,政府信任流失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环境利益的内驱力缺乏、地方政府环境监管能力不足、环境治理成效偏低以及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性不强。重塑环境治理中的政府信任,必须改革和突破陈旧的环境治理思路和模式,从加强地方政府对环境利益的重视、复合式环境监管模式构建和环保绩效考核实效性提高三个方面增强政府自身的信任度,通过有效互动构建良好的公共关系并创造公共价值,以此来建立环境治理领域的新型政府信任关系。
关键词:
环境治理 政府信任 环境满意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金太军
政府失灵与政府经济职能重塑○金太军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在干预社会经济活动、弥补和匡正“市场失灵”的同时,也要防止和克服“政府失灵”。为此,必须针对“政府失灵”的两个方面,剖析其根源,确定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经济职能双向重塑的总体思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宏斌
长期以来,由于各个治理主体的身份失衡——主要表现为身份失位、身份越位和身份缺位,致使全球环境治理效果差强人意。中国倡导构建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理念,对于引导和鼓励各个治理主体进行身份重塑以适应新型全球环境治理的要求,对于全球环境领域强有力的治理中心和权威的确立,对于推动构建以合作、平等、包容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意义重大而深远。在未来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中国必将充当重要角色并发挥独特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雅琴
2015年,政府采购界的头等大事就是酝酿十年之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条例》作为从属于《政府采购法》、执行《政府采购法》的行政法规,站在改革的高度,在现有的政府采购制度和未来的改革设想之间搭起了一座制度转换的桥梁,在力求使现有的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功效的同时,为未来的改革埋下诸多伏笔。尤其是,《条例》将近年来财政部通过推动批量
[期刊] 征信
[作者]
钟振明
当前基层政府公信力下降和流失严重,主要原因是行政理念偏差、行政行为失范、信息公开不充分、决策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应通过转变职能、依法行政、信息公开、反腐倡廉、行政问责、诚信教育、优化决策、公众参与等措施,推动服务、法治、透明、廉洁、责任、信用、高效、民主等"八型"政府建设,重塑基层政府公信力,跳出基层政府信任的"塔西陀困境"。
[期刊] 改革
[作者]
楼培敏
传统政府是工业文明的政府形态 ;电子政府则是网络文明的政府形态。不能把这种能够引起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信息网络化仅仅看成是一种“工具”、“手段” ,它更是一种孕育和敦促人类社会进入新文明形态的“方法论”。重塑政府首先是重塑它的核心价值观 ,从原来以权力为中心转变为“以公众为中心” ,“以需求为导向”。在这个核心价值观下 ,有效地进行政府工作方式、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乃至职能功能的转变与重塑。对电子政府本质的回避与漠视是当前发展完整的电子政府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电子政府 网络社会 政府重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雪威
朴槿惠政府从对朝鲜的基本认识和政策目标、对朝政策的实施原则及采取手段等几个方面,重塑对朝政策,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战略灵活理念。确认朝鲜是和平共存的对象,推进渐进式统一,但为应对朝鲜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也为统一的可能性做积极准备;坚持朝鲜弃核立场,但灵活实施政经分离、政企分离、商惠分离等原则;强调韩朝双方积累互信,对朝鲜的挑衅行为坚决予以应对,但持续推进对朝人道主义援助,有原则地推动韩朝关系正常化,强化韩美同盟,充实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展对朝政策灵活性的战略空间。朝鲜对韩国的态度变化、韩国国内各方势力利益平衡、韩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协调是影响其战略灵活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键 王金阳 刘捷
本文从政府财务报告的内涵出发,将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当前态势和存在的欠缺之处作为比较基石,传递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形成以受托责任观为核心的目标理念,最后结合自身特点,研究美国政府财务报告的特征并从中得出实践经验与启示,基于受托责任观构建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并对其规范及优化提出了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腊梅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地方金融市场与地方金融机构也不断发展壮大,民间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产生了地方政府进行金融监管的必要。中央垂直金融监管强调金融安全的价值理念,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因此,地方政府金融监管不能沿袭中央垂直金融监管的价值理念,需要确立金融安全、金融效率与金融公平的价值理念,并构筑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如金
工业革命所引致的社会和政治变迁,塑造了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科层化政府;知识经济的来临和迅速发展,要求变革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的科层化的政府组织机构。伴随着知识经济兴起产生的“共时性”、效能竞争”、“非结构化”和“内成化”的挑战,客观上要求消解科层化,其自然结果是网络化,网络化是知识经济时代政府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科层化 政府组织结构 网络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腊梅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地方金融市场与地方金融机构也不断发展壮大,民间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产生了地方政府进行金融监管的必要。中央垂直金融监管强调金融安全的价值理念,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因此,地方政府金融监管不能沿袭中央垂直金融监管的价值理念,需要确立金融安全、金融效率与金融公平的价值理念,并构筑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丛树海
重塑我国政府会计体制的若干探讨□丛树海我国预算会计以其特定的内涵和特有的记帐方式,几十年来记载、计算和反映着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和全部过程,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国家预算的周而复始和连续进行:编制—审查批准—执行—决算,提供了可靠依据,成为国家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丰存斌
构建服务型政府,提升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性、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扭曲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制约了地方政府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深刻剖析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扭曲的原因,探求重塑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途径,对于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重塑 地方政府 经济行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甘行琼 陈天翔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政府职能在全球范围内的横向竞争成为现实。政府绩效成为检验政府合法性的决定性因素。我国正经历着向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转变的深刻的社会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变迁 ,如何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 ,推进我国的政府改革 ,确保我国政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提高政府的理性化程度和国家治理能力 ,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范式昭示人们 :企业化的政府既能适应工业化时代的需要 ,又能适应后工业时代的需要 ,是转型经济政府改革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