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3)
- 2023(8931)
- 2022(7580)
- 2021(6897)
- 2020(5809)
- 2019(12975)
- 2018(12407)
- 2017(23673)
- 2016(12938)
- 2015(13801)
- 2014(13345)
- 2013(12798)
- 2012(11591)
- 2011(10274)
- 2010(10132)
- 2009(9622)
- 2008(9413)
- 2007(8255)
- 2006(7219)
- 2005(6292)
- 学科
- 济(49315)
- 经济(49256)
- 业(41347)
- 管理(40432)
- 企(32941)
- 企业(32941)
- 方法(25045)
- 数学(20993)
- 数学方法(20789)
- 农(15136)
- 财(15014)
- 中国(13840)
- 环境(12967)
- 业经(12706)
- 险(10859)
- 制(10805)
- 保险(10766)
- 贸(10584)
- 贸易(10581)
- 农业(10404)
- 银(10376)
- 易(10359)
- 银行(10342)
- 务(10211)
- 财务(10203)
- 学(10192)
- 财务管理(10183)
- 划(9869)
- 行(9695)
- 企业财务(9657)
- 机构
- 大学(180415)
- 学院(180382)
- 济(72711)
- 管理(72480)
- 经济(71339)
- 理学(63161)
- 理学院(62513)
- 管理学(61419)
- 管理学院(61151)
- 研究(57706)
- 中国(47762)
- 科学(38228)
- 农(38196)
- 京(36698)
- 财(34475)
- 业大(32171)
- 农业(30388)
- 所(29517)
- 财经(27906)
- 中心(27517)
- 研究所(27345)
- 江(25975)
- 经(25462)
- 北京(22387)
- 经济学(21897)
- 院(20978)
- 财经大学(20869)
- 州(20593)
- 农业大学(20256)
- 范(20244)
- 基金
- 项目(129577)
- 科学(101787)
- 基金(96059)
- 研究(87169)
- 家(86284)
- 国家(85535)
- 科学基金(73147)
- 社会(58464)
- 社会科(55254)
- 社会科学(55231)
- 基金项目(51623)
- 省(51149)
- 自然(49519)
- 自然科(48367)
- 自然科学(48347)
- 自然科学基金(47504)
- 划(43101)
- 教育(38566)
- 资助(38435)
- 编号(32565)
- 重点(29111)
- 部(27951)
- 创(27076)
- 发(26708)
- 科研(26007)
- 计划(25813)
- 创新(25441)
- 国家社会(24680)
- 业(24116)
- 成果(23848)
共检索到254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斌
根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法规,尝试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经营和实施过程与该项制度相结合,利用评价方法中的环境风险评价解决环境责任保险在费率厘定问题和责任认定方面的问题,依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对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结果表明,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结合可以使保险费率的设置获得更多基础数据和更科学的过程,同时使保险公司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更为客观精确。
关键词:
环境污染责任 强制保险 环境影响评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琼 邵稚权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旨在保护第三人利益与社会公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公共性、强制性等特征。但该保险自试点推行以来,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困境,无论是环境高风险企业亦或是保险公司对于推广该保险的积极性较低、动力不足。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制度不完善,高位阶法律法规缺失、合法性基础薄弱,具体规定模糊、缺乏细节指引。破解该问题的前提在于明确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正当性。从法理视角进行分析发现,一是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能够服务于公共利益、体现了法律与国家政策的价值观,具有目的正当性;二是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满足必要性原则和狭义比例原则,具有实质正当性。为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建议完善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立法支持;加强政府引导与监督,促使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市场化发展;完善环境侵权案件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敏鑫 王江寒
本文基于原环保部发布的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名单,选取沪、深A股上市重污染行业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考虑投保模式以及产权性质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在强制投保企业、民营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地方政府环境监管强度较小、市场化水平较高以及社会监督氛围较好的地区企业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更能发挥改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状况的积极作用。这表明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治理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对地方政府环境监管更多表现为“替代效应”,而对地方市场化水平以及地方社会监督氛围主要发挥了“互补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颖 何宏飞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国熠 万里虹
我国自2008年开始启动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目前仍在积极推进中。保险公司单独开发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险种,在三大行业先期推出试点,在政策性船舶污染责任保险方面取得突破,基本形成"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模式。为了充分发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本文在分析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理论基础和国外经营实践的基础上,就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提高承保能力,提升管理水平;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外宣传活动;三是联合政府职能部门,积极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立法进程。
关键词:
环境污染 责任保险 政府主导 商业运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立琴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可以分散风险,使企业的损害赔偿责任由社会来分担,避免企业因巨额赔偿而破产,同时又能给受害者迅速、有效的救济。主要分析了该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功能和特点,及西方国家环境责任保险的主要模式。针对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现状,提出了制定强制责任保险,扩大责任保险范围,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加强环境法制建设等完善对策。参7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环境侵权 损害赔偿 责任保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向楠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起步较晚,各地区正在探索建设相关机制。文章分析了美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若干特点,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强制为主、自愿为辅"的模式,加强环责险的产品设计,使用相对长的索赔时效,建立环境救济基金和其他风险分散机制。
关键词: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美国 特点 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武军 顾久映
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是应对环境污染风险的有效方式。我国已在部分省市建立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尝试运用保险制度控制企业环境风险,但成效并不明显,阻碍因素主要是立法缺失、缺乏责任认定和风险评估机制、保险公司经营难度较大、政府作用发挥不足等。结合我国已探索的经验及国际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经验,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落实应选择"自愿保险为主、强制保险为辅"的模式,并从法律保障、技术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保障,进而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方悦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尚处于发展初期,应通过加强宣传与政策引导,建立完善的风险保障制度;建立三方协作的专业化风险评估制度及应急处理机制;创新保险公司险种;建立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保险体系;建立防灾防损与理赔相结合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长效机制;构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执行体系等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
关键词: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保险责任 风险评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哲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利于社会建设,但在开展中存在供需不足。本文基于西方经济学原理,分析得出此问题的深层原因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供需主体具选择倾向:在无外界干预下,需求主体污染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外部不经济性,易致此险种需求不足;供给主体保险公司承保此险种具有外部经济性,易致供给不足。通过分析我国现状和比较国外的经验,提出完善环保法律、提供财政支持、完善原保险和再保险市场及组建相互保险公司的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喆
当前,中国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面临着供需冷淡的困境。究其原因,立法执法力度不够造成企业的污染成本较低,以致缺乏对责任保险的需求;疲软的需求又导致保险公司难以实现大数法则和规模经济,从而供给乏力。为了扭转困局,政府应该强化环保领域的立法和执法,并着力完善保险的基础配套条件,促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机制积极发挥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中遥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试点实践暴露出企业投保积极性不高、保险公司承保困扰多、投保企业存在道德风险和逆选择、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等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相关制度安排存在缺陷,立法工作滞后,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缺乏足够有效的法律规制。有效治理这些问题应遵循"三个模块"+"四个步骤"的思路完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法规体系;通过专门立法进一步对其投保主体、承保机构、保险费率和承保范围予以规范,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承保风险的区分机制与第三方参与机制。
关键词: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 法制缺失 法治策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瑞纲 倪兴芸
本文系统研究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构建问题。首先,阐述了我国现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相关概念,包括其特点、立法过程和发展现状;其次,研究了现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企业缺乏环保知识、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和缺乏专业技术等;随后,总结了国外环境责任保险发展的经验,包括应立法先行,在强制与自愿并施的制度下,适当延长施行期限、科学组建承保机构等经验;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国家应在政策扶持下进行商业化运作,保险机构应建立责任挂钩约束机制,投保企业应加强与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合作等可行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红雨 陈维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一种新型保险品种,开发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受害人的权益。本文从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规范和实践现状出发,探讨了该保险存在的问题,深入地分析了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
关键词: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环境保护 保险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海华 赵云芬
随着环境污染事故的不断发生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亟待完善。鉴于此,本文拟从在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着手,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为基础,对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范围提出一些探讨性的设想,以期能对我国今后制定环境责任保险法及其相关法律制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环境污染责任 侵害救济的社会化 比较考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