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0)
2023(11241)
2022(8973)
2021(7726)
2020(6411)
2019(14087)
2018(14040)
2017(27147)
2016(14299)
2015(16173)
2014(16275)
2013(16019)
2012(14902)
2011(13618)
2010(13749)
2009(12924)
2008(12198)
2007(11178)
2006(10545)
2005(9918)
作者
(45017)
(38019)
(37604)
(35925)
(23968)
(17950)
(17078)
(14600)
(14549)
(13398)
(13234)
(12492)
(12393)
(12295)
(12008)
(11637)
(11371)
(10974)
(10787)
(10780)
(9638)
(9488)
(9424)
(8870)
(8780)
(8438)
(8294)
(8219)
(7864)
(7486)
学科
(85334)
经济(85262)
管理(42608)
(36994)
(28542)
企业(28542)
方法(28459)
数学(24914)
数学方法(24702)
地方(21287)
中国(20658)
(19232)
业经(17061)
(17041)
环境(15525)
(14644)
地方经济(13757)
农业(13511)
(12074)
(11512)
(10936)
贸易(10928)
(10747)
(10435)
(10312)
金融(10311)
(10183)
(10062)
产业(10050)
(9556)
机构
学院(218971)
大学(218760)
(101913)
经济(100023)
研究(83319)
管理(77713)
理学(66548)
理学院(65765)
管理学(64495)
管理学院(64127)
中国(61907)
科学(50673)
(46569)
(44078)
(43576)
(39725)
研究所(39506)
中心(35950)
财经(34856)
(34233)
经济学(33130)
业大(32308)
(31605)
农业(31084)
(30068)
经济学院(29474)
北京(29390)
(28058)
师范(27685)
(26544)
基金
项目(143361)
科学(112761)
基金(105294)
研究(100402)
(93702)
国家(92960)
科学基金(78605)
社会(67533)
社会科(63984)
社会科学(63964)
(55753)
基金项目(54561)
自然(50050)
自然科(48859)
自然科学(48840)
自然科学基金(47957)
(46472)
教育(44552)
资助(43396)
编号(37809)
(33147)
重点(33029)
(31306)
成果(30126)
国家社会(29178)
(28813)
科研(27461)
课题(27388)
创新(27173)
发展(26597)
期刊
(124314)
经济(124314)
研究(69404)
中国(45245)
学报(37598)
(36950)
科学(34214)
(33023)
管理(31965)
大学(28268)
学学(27083)
农业(24679)
经济研究(22098)
(19530)
金融(19530)
技术(18461)
财经(18274)
业经(18200)
教育(17468)
(15956)
问题(15713)
(12943)
技术经济(12411)
(11694)
统计(11666)
世界(11506)
商业(11270)
国际(10650)
(10294)
(10145)
共检索到342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傅强  张小漫  张亚军  
文章根据三大环境污染物排放分别建立环境污染物排放—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化的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比较五个变量的双向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五变量的动态关系在碳排放中最为显著,且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城镇化与污染物排放存在着显著的双向耦合关系;根据方差分析可知,除自身因素外,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和固体废物排放预测方差贡献度最大,城镇化对废水排放贡献最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傅强  张小漫  张亚军  
文章根据三大环境污染物排放分别建立环境污染物排放—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化的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比较五个变量的双向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五变量的动态关系在碳排放中最为显著,且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城镇化与污染物排放存在着显著的双向耦合关系;根据方差分析可知,除自身因素外,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和固体废物排放预测方差贡献度最大,城镇化对废水排放贡献最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傅强  张小漫  张亚军  
文章根据三大环境污染物排放分别建立环境污染物排放—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化的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比较五个变量的双向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五变量的动态关系在碳排放中最为显著,且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城镇化与污染物排放存在着显著的双向耦合关系;根据方差分析可知,除自身因素外,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和固体废物排放预测方差贡献度最大,城镇化对废水排放贡献最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漫  傅强  张亚军  
本文根据三大环境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行分区,分别建立高、低污染物排放区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外商直接投资的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比较了3个变量的双向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碳排放和工业固体废物低排放区的3个变量的动态关系显著而高排放区却不显著,工业废水高低排放区均不显著;(2)在三大污染物的低排放区,外商直接投资均能显著地促进能源消费强度的下降;(3)在低碳区和工业固体废物低排放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意味着该地区经济增长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同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漫  傅强  张亚军  
本文根据三大环境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行分区,分别建立高、低污染物排放区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外商直接投资的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比较了3个变量的双向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碳排放和工业固体废物低排放区的3个变量的动态关系显著而高排放区却不显著,工业废水高低排放区均不显著;(2)在三大污染物的低排放区,外商直接投资均能显著地促进能源消费强度的下降;(3)在低碳区和工业固体废物低排放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意味着该地区经济增长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同时能源消费又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秀端  
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的关系已逐步成为环境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重点之一。研究选择高强度能源开发的典型区域——陕西省榆林市为研究对象,以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为研究手段,定量刻画高强度能源开发区快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双向作用的强度。研究表明,高强度能源开发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研究区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与水资源消耗存在正向增强效应,尤其是烟尘排放,但程度在减弱;反之,三种环境污染物排放与水资源消耗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制约效应,最显著的是SO_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秀端  
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的关系已逐步成为环境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重点之一。研究选择高强度能源开发的典型区域——陕西省榆林市为研究对象,以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为研究手段,定量刻画高强度能源开发区快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双向作用的强度。研究表明,高强度能源开发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研究区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与水资源消耗存在正向增强效应,尤其是烟尘排放,但程度在减弱;反之,三种环境污染物排放与水资源消耗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制约效应,最显著的是SO_2和烟尘。研究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应注重污染物的控制、环境制度的落实、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等,以实现未来的绿色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佳  何雄伟  薛飞  
本文以东部沿海省市为研究对象,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曲线)能够拟合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函数关系,但不能拟合人口城镇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函数关系。再通过广义矩估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本文认为人口城镇化将给地区生态环境带来持久的环境胁迫效应。因此,在当前高速推进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沿海各省市要针对性加强对城镇污染的监管和治理力度,避免病态的"污染城镇化"发生。同时,地方政府应明确城镇环境治理的核心在于长效机制,应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城镇生活垃圾污染等问题,分别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青  傅强  
采用200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和GLS方法检验了城乡收入差距对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首先,借助PVAR模型分析指标间双向耦合关系,得出如下结论:碳排放和工业废水排放的直接效应与反馈效应表现为不对称,工业固体废物排放的直接效应与反馈效应表现对应相反;城乡收入差距仅是影响固体废物排放的原因,两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均不是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原因;能源消费为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的因,仅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是能源消费的原因;城乡收入差距与能源消费在异质污染物排放下呈因果关系各异。然后,利用GLS方法进行样本数据分组回归,得出如下结果:在固体废物低排区,多重经济因素作用下收入差距拉大增加固体废物排放;在固体废物高排区,当城乡收入差距较小时,经济因素交互下城镇化率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系数为正,当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时,可通过增加外商投资、吸引高质量人力资本和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来降低由城乡收入差距,以引起工业固体废物增排。最后,就降低污染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给出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立新  刘松柏  
文章利用2003~2014年的全国253个地级城市的数据,建立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对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分析。实证发现:环境库兹列茨曲线客观存在,但不同城市不同污染物到达临界点时间并不一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环境库兹列茨曲线(EKC)为双向的倒U型关系。城镇化与环境污染也相互影响,但城镇化只有处于较高水平时,环境污染才会阻碍其发展。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环境污染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周边城市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会加剧本地环境污染,周边城市的城镇化发展会降低本地的环境污染。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立新  刘松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鹏  刘曙光  段佩利  
文章运用传统DEA模型和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2000年、2008年和2016年中国18大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特征,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厘清城市群城镇化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发现: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时,城市群城镇化综合效率整体递增,纯技术效率差异不大,规模集聚水平相对较高;考虑非期望产出时,城市群城镇化效率低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时的城镇化效率,环境污染给城镇化发展带来效率损失;城市群城镇化效率与经济增长处于低水平的拮抗耦合阶段和初级协调类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惠民  逯进  
在对城镇化、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三系统耦合机理及其动态跃迁机制全面解析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三系统耦合模型,对1997—2016年中国省域三系统的综合指数及系统耦合的时空演进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区城镇化、人力资本指数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而经济增长指数增幅则较弱;同时,各区域系统耦合均已进入协调发展阶段,且呈由东至西递减态势,但耦合演进较为缓慢,系统耦合进入关键转折期;此外,本轮金融危机后,我国人力资本系统进入了新一轮增长,这将为实现持续以人力资本为支撑的三系统良性耦合内生演化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新华  李斌  李玉双  
本文考虑了环境管制因素下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问题,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中国1996—2008年期间三者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各自的主要影响因素。方程估计结果显示:(1)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目前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作用存在差异化,具体表现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将对环境污染起到抑制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则加剧环境污染。(2)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的促进作用,FDI与环境之间表现为FDI加剧环境污染。环境管制抑制了FDI和污染排放量的增长,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成  朱乾龙  同申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暗含着"同质"假设,即随着经济的增长,各个国家和地区经历着相似的环境影响轨迹。本文在质疑该"同质"假设的前提下,对中国31个省份进行整体和分组检验,结果表明:①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多种表现形态,这主要取决于地区和污染指标的选取,具体会呈现单调递减、"U"型、倒"U"型、"N"型和倒"N"型五种关系;②不同组别的当前经济水平会给不同污染物带来不同的内生性影响。相对而言,我国在SO2减排上的难度主要存在于高工业化高收入组、高工业化低收入组和低工业化低收入组;在固体废弃物减排上的难度主要存在于低工业化低收入组;在废水减排上的难度主要存在于低工业化高收入组和低工业化低收入组。因此,政府应当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优化环境规制形式,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