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79)
- 2023(19950)
- 2022(17376)
- 2021(16063)
- 2020(13752)
- 2019(31683)
- 2018(31337)
- 2017(60369)
- 2016(32912)
- 2015(37303)
- 2014(37368)
- 2013(36921)
- 2012(34137)
- 2011(30986)
- 2010(31285)
- 2009(29033)
- 2008(28512)
- 2007(25526)
- 2006(22380)
- 2005(19958)
- 学科
- 济(148662)
- 经济(148510)
- 管理(96820)
- 业(90278)
- 企(75615)
- 企业(75615)
- 方法(65892)
- 数学(57385)
- 数学方法(56538)
- 农(36070)
- 中国(35037)
- 财(34618)
- 地方(32121)
- 学(32086)
- 业经(30756)
- 贸(24761)
- 贸易(24746)
- 制(24355)
- 农业(24353)
- 易(23878)
- 理论(23632)
- 环境(23047)
- 务(22042)
- 和(21986)
- 财务(21950)
- 财务管理(21898)
- 企业财务(20751)
- 技术(20082)
- 划(19854)
- 融(19709)
- 机构
- 大学(480484)
- 学院(480125)
- 济(195403)
- 经济(191166)
- 管理(186413)
- 研究(161852)
- 理学(161711)
- 理学院(159817)
- 管理学(156576)
- 管理学院(155718)
- 中国(119432)
- 科学(102239)
- 京(102125)
- 财(87609)
- 所(82939)
- 农(79072)
- 研究所(75664)
- 中心(73179)
- 业大(72365)
- 江(70795)
- 财经(70720)
- 北京(64487)
- 经(64106)
- 范(63116)
- 师范(62491)
- 农业(61998)
- 经济学(59511)
- 院(58677)
- 州(57198)
- 经济学院(53454)
- 基金
- 项目(324999)
- 科学(254786)
- 基金(235262)
- 研究(233117)
- 家(206099)
- 国家(204438)
- 科学基金(175171)
- 社会(145980)
- 社会科(138258)
- 社会科学(138221)
- 省(127245)
- 基金项目(123966)
- 自然(115867)
- 自然科(113181)
- 自然科学(113152)
- 自然科学基金(111107)
- 教育(108394)
- 划(107262)
- 资助(98880)
- 编号(94636)
- 成果(76463)
- 重点(73163)
- 部(71204)
- 发(69288)
- 创(66652)
- 课题(65659)
- 科研(62509)
- 创新(62212)
- 教育部(60752)
- 大学(60342)
- 期刊
- 济(214785)
- 经济(214785)
- 研究(137437)
- 中国(88592)
- 学报(78392)
- 科学(71350)
- 农(70665)
- 管理(68376)
- 财(67920)
- 大学(58867)
- 学学(55656)
- 教育(51183)
- 农业(48232)
- 技术(43902)
- 融(38880)
- 金融(38880)
- 财经(34996)
- 经济研究(34981)
- 业经(33738)
- 经(29984)
- 问题(27612)
- 业(25395)
- 统计(25159)
- 技术经济(24875)
- 图书(23641)
- 版(22739)
- 策(22733)
- 资源(22148)
- 科技(22015)
- 理论(21830)
共检索到700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安海彦 姚慧琴
采用1994—2016年西部地区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估计模型,实证分析环境污染与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环境污染与经济竞争力之间存在交互影响的互动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符合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的特征;(2)环境污染与经济竞争力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经济竞争力对环境污染变动的贡献度较大,而环境污染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较小,说明西部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是以加剧环境污染为代价,而环境污染并不是阻碍经济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应注重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贸易与环境、区域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环境规制水平,降低污染排放,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晴
文章利用安徽各地市2005-2014年面板数据,在明确各地市经济竞争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均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模型,运用偏微分分解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对区域内经济竞争力作用方面,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作用显著为正,但效果低于资金、科技投入;对区域间经济竞争力作用方面,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作用为正但不显著,表明安徽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相关配套较弱,可能呈现割裂式发展倾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叶阿忠 郑万吉
从理论上总结出经济增长、FDI及环境污染两两交互影响的研究体系,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VAR模型及时空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冲击在时空上的传导过程。研究发现:经济大省如北京的经济增长发生冲击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产生微弱但持久的正效应,同时对FDI也存在正向影响;FDI大省如江苏的FDI增长在3期内会拖累自身经济增长,长期则表现出对经济持久的拉动作用,但同时也会增大周边及自身环境污染;河北的环境污染分别在4期与3期内对经济增长与FDI有促进作用,但长期内则会抑制经济与FDI的增长。此外,还结合模型半参数部分探讨了在财政分权制度下,经济增长、FDI与环境污染的协同发展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富有 王博峰
文章运用空间误差模型,考察了2000-2012年中国大陆各个省际区域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不同省份间的经济增长率空间集聚分布规律明显;考察期内的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性;四种空间关系均会对经济增长及其空间相关性产生影响,其中几何中心距离关系影响最为明显;模型均显示出区域间的正向相关,而以空间固定时间不固定效应相关性最高。据此提出要结合区域间的能源禀赋、环境约束等实行差异化的政策,以保证能源、环境与经济的正向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环境污染 空间计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新华 赵国浩
在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使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山西1985~2006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各指标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山西作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确实存在着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双向作用机制,不过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机制要弱许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存在着动态意义上的"倒U型"关系;同时也发现了山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方面自身的一些特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洁 李文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理论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对环境污染加剧具有必然影响,一方面税收竞争导致地方政府间相互降低税率;另一方面,税收竞争还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政策力度,导致地方政府采用宽松的环境政策。降低税率会使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得不到补偿,降低税收效率;放松环境政策则会导致环境政策的"趋劣竞争",都将导致环境污染加剧和环境质量的降低。对2000-2009年中国28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则表明:环境污染在地理空间上具有非常明显的空间联动性,环境污染受到相邻地区的溢出效应影响非常明显;税负降低确实促进了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及工业废弃物等环...
关键词:
税收竞争 环境污染 影响机理 空间面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两省 胡海洋
本文基于1999-2016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对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进而分析了不同地区产生不同互动效应的原因。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的良好互动只在东部地区出现,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这种良性互动都没显现。因此,总体来看,科技创新对我国总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理想。为实现科技创新与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良好互动,欠发达地区在选择地区主导产业和创新领域时不应急于追赶发达地区,而应基于自身优势合理选择发展路径,并积极补足短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杏村 陈浩
用2003~2011年资源枯竭型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建立面板模型,通过熵值法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及区域差异,并探讨了城镇化、工业化、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进步和市场化程度等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而揭示了区域差异的部分原因。发现:总体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现正"N"型,东北部地区呈倒"U"型曲线,中部地区呈正"N"型曲线特征,西部地区呈正"U"型曲线特征。同时,不同的控制变量对不同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飞成 郭其友
利用1992~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环境污染综合指标,进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区域性差异,并讨论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技术进步、人口、储蓄率、产业结构和贸易开放度等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且目前已处于倒U型曲线的下降部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同样存在倒U型关系并处于其下降部分,西部地区呈现出N型关系并处于右侧上升部分。同时,不同控制变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具有不同特点。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亚敏 黄苏萍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约束条件已不同于发达国家在同等收入水平时的环境制约。因此,要重复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代价巨大。文章利用北京市1985-2007年的相关数据,借助Eviews6.0和EXCELE等工具,逐项分析了各类环境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实证关系,认为北京市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呈现出良性关系,且并不完全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因此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经验不符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北京市的环境治理在近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尤其要加大控制工业废气的排放。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治国 周德田
通过选取1981-2009年山东省人均GDP和衡量环境污染水平的数据,建立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VAR模型,并在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使用广义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经济增长与衡量环境污染水平的各指标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是否存在取决于地区的数据和衡量环境污水平指标的不同;山东省所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会遏制其经济增长,且伴随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工业废气的排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昭 刘巍 茹纯子
基于效用函数建立的扩展EKC模型的面板协整模型分析表明:中国分省的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EKC曲线形式不是"U型"、"倒U型"以及"N型"的任何一种;分省经济增长和工业三废的排放具有因果关系,但经济发达和不发达地区工业三废的排放标的显著不同;产业结构尤其是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会增加工业三废的排放量;人口密度对工业三废排放具有"挤出效应";工业三废排放对国家治理污染投入具有"倒逼机制"。北京、上海的环境有持续好转的迹象,河南的环境呈现持续恶化的态势。彻底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合理有效的制度设计。制度的客观约束大于人类行为的主观约束,方能有效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永旺 马晓钰 杨瑞瑞
协调好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关系,必须厘清人口集聚、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因果关系。文章基于我国2007~2016年省级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以及面板误差修正模型(PECM)采用动态广义最小二乘法(DGLS)估计,对三者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和短期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关系中,人口集聚、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三者之间呈现单向环形因果关系;在长期关系中,人口集聚、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呈现双向环形因果关系。基于长期和短期因果关系的不同,我国在制定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时应抓住侧重点,以期实现区域经济、人口城镇化、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礼才
文章使用TOPSIS方法构建休闲经济竞争力模型,从休闲经济的收益性、安全设施、流动性、发展潜力及社会反映等五个维度设定休闲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我国1990—2014年省域数据对我国区域休闲经济竞争力进行测算。研究显示,我国休闲经济区域发展严重不均,休闲经济收益是休闲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它可为区域社会创造经济、社会效益。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博 倪志良
本文认为税收竞争主要通过调整生产要素的配置、吸引国内外资本和影响政府部门的三种途径综合作用于经济增长,由此导致了其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作用。本文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对我国1995—2014年28个省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税收竞争对区域经济增长确实存在非线性作用。具体而言,当低于第一个门限值时,东、中、西部地区税收竞争均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当越过第一个门限值后,三个地区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减弱,其中在东部地区该作用下降最为明显。最后,提出若干优化我国区域税收竞争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