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5)
2023(3869)
2022(3339)
2021(3038)
2020(2668)
2019(5719)
2018(5653)
2017(11069)
2016(5715)
2015(6195)
2014(6079)
2013(5907)
2012(5343)
2011(4799)
2010(4854)
2009(4816)
2008(4766)
2007(4410)
2006(4042)
2005(3556)
作者
(15527)
(12949)
(12803)
(12189)
(8267)
(6236)
(5979)
(5041)
(4972)
(4537)
(4412)
(4306)
(4020)
(3953)
(3916)
(3900)
(3868)
(3781)
(3623)
(3614)
(3123)
(3038)
(3002)
(2990)
(2961)
(2895)
(2748)
(2734)
(2486)
(2442)
学科
(21663)
经济(21521)
管理(19770)
(19123)
(16051)
企业(16051)
方法(11067)
(10870)
保险(10778)
中国(8816)
环境(8705)
数学(7611)
数学方法(7545)
(7169)
业经(6432)
(6241)
(6184)
银行(6184)
理论(6169)
(6057)
(6046)
(5834)
(5685)
(4950)
金融(4949)
(4906)
财务(4901)
财务管理(4888)
企业财务(4679)
(4513)
机构
大学(81104)
学院(79853)
管理(34125)
(34052)
经济(33347)
理学(28739)
理学院(28462)
管理学(28072)
管理学院(27923)
研究(24086)
中国(23041)
(19178)
(16645)
财经(14965)
(13547)
科学(13425)
中心(12283)
(12204)
财经大学(11271)
(11123)
经济学(10706)
北京(10546)
研究所(9817)
经济学院(9622)
(9577)
师范(9526)
(9508)
(9446)
业大(9258)
商学(8941)
基金
项目(52669)
科学(43057)
基金(40840)
研究(39049)
(34586)
国家(34277)
科学基金(30922)
社会(29203)
社会科(26396)
社会科学(26382)
基金项目(21561)
(19436)
自然(19405)
自然科(18958)
自然科学(18953)
自然科学基金(18647)
教育(17027)
资助(16415)
(16293)
编号(14961)
(12080)
成果(12079)
国家社会(11966)
重点(11368)
(11056)
教育部(10849)
人文(10844)
(10775)
科研(10342)
(10144)
期刊
(36831)
经济(36831)
研究(26313)
中国(16597)
(15307)
(12930)
金融(12930)
管理(12127)
科学(10352)
学报(10090)
大学(8383)
(8378)
学学(7952)
财经(7682)
(6405)
教育(5826)
经济研究(5268)
技术(5267)
农业(5176)
业经(4831)
保险(4311)
(4311)
问题(4294)
财会(4206)
理论(4125)
统计(4103)
(3924)
资源(3793)
实践(3732)
(3732)
共检索到123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海明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发展,经济系统产生的污废,流入环境,演化为社会风险,其演化具有渐进的程态和复杂的机制。作为污废风险演化的逻辑起点,污废流入破坏环境系统内部结构的平衡,也改变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环境系统是一个封闭循环,流入其中的污废积聚化合,超载而转化为毒素,引发连锁的反噬效应。作为污废演化的关键程态,社会系统刺破环境污废所披覆的面纱,揭示出超载反噬的事实及其危害。其后,社会系统的扩展机制和放大机制,扩展焦虑、放大恐慌,连锁引发社会不安、失序或破坏性行动。至此,污废经历了从流入环境系统到危害社会系统的演化进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鲍宗豪  王滢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率逐年提升,以"土地资本化"为驱动力的城市发展逻辑是助推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力引擎。"土地财政"因其内在的逻辑缺陷,造成"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扭曲,积聚起城市发展的社会风险。应从土地产权制度和财税制度改革、政府官员考核体系优化、制定刚性规划等方面着手,推进中国特色城市社会变革,破解"土地资本化"所带来的城市社会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霞  
本文梳理了国际金融公司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改革历程,并建立相关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金融公司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对其财务绩效的作用。根据长期协整关系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IFC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对财务绩效表现出显著正向作用。本文拟通过对国际金融公司的实证分析,引起国内银行业对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理念的重新认识,以促进国内银行进一步落实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任杰  刘霞  
本文从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及金融机构的具体实践等三个方面,论证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对提升整体风险管理水平、促进投资回报具有正面作用。通过构建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评估体系,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银行业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水平的差异,发现国内银行业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国有银行整体表现要优于股份制与城市商业银行。要改善国内银行业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应当从增强意识层面认知与培养内在管理能力两方面入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峰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社会深刻变化,各种利益诉求和矛盾问题集中显现。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有效落实民事赔偿责任、缓解社会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以保障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较强公益性和正外部性,在辅助社会管理方面具有独到优势,在保障和改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义  
社会风险管理是在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思维。为应对改革、转型、开放对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提出的挑战,作者提出了构建我国风险管理的三项对策,即构建我国社会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弱势群体临时保护机制和社会风险应急基金以及构建社会风险控制预警系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熊庆年  吴正霞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多元化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活动必然会影响到学校教育,甚至会危及教育的生存环境。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尤其需要重视教育社会风险逐渐加大的态势,提高识别水平,构建有效的防范体系,防患于未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英君  
当前国内外社会风险管理研究重点在于建构社会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社会风险管理内涵和框架,社会风险测量方法与工具运用。本文对此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认为社会风险管理研究内容还有待深化,研究方法亦需提炼和规范,工具运用更需进一步拓宽和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博  
风险是危机事件的内在本质,是应急管理中的核心概念,然而风险的内在本质是什么?社会风险的具体构成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风险会累积并爆发为危机?风险如何控制?一直以来缺少理论上的分析。文章运用熵理论在系统演化的背景下来对以上问题作以回答,揭示危机事件发生发展与演化的的内在本质规律,为风险管理与危机应对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顾永红  杨五洲  
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特点决定了农民工社会风险源的复杂性:农民工的风险冲击既有来自农村传统类型的社会风险,也有来自工业文明的现代社会风险。农民工风险结构使得农民工的抗风险机制设计不容缺失,但是农民工缺乏类同城市居民化解社会风险的现行抗风险机制。从政策运用评估方法考量农民工抗风险机制的结论来看,国家化解农民工社会风险的关键是建立全新的社会风险共担机制和提供完善的社会政策体系;而该体系与机制的制度载体便是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安排。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霞  
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期望通过规范分析得到直观的结论,从而引起国内银行业对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视,促进国内银行落实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本刊记者  
6月14日,金融机构境外环境与社会风险合规管理国际研讨培训会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亚洲开发银行联合举办,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中国银行业协会承办,旨在交流借鉴国际良好实践,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内部合规问责机制,提高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能力,确保相关环境与社会管控政策得到有效实施。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日本国际协力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辉文  
面对当前风险社会凸现的各种社会风险,政府亟需大力提高社会风险管理水平。本文立足现代社会风险管理的视角,关注政府运用现代保险机制以更好地应对社会风险;通过阐述分析商业保险参与社会风险管理的功能作用及其技术途径,结合当前保险业发展现状,提出创新商业保险参与提高社会风险管理水平的切入途径和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翁小丹  曹越  
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社会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复杂性和威胁性,社会风险管理面临严重挑战。通过阐述国际社会风险管理的新理念和趋势、分析现实中国的主要社会风险及其风险源,提出创新运用保险技术分解社会风险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现实路径及方法。重点提出通过商业保险对社会风险源的定性、定量分析,转化部分社会风险成可保风险,达到相应社会风险的被分解和预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