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0)
- 2023(6454)
- 2022(5486)
- 2021(4900)
- 2020(4094)
- 2019(8969)
- 2018(8734)
- 2017(15649)
- 2016(9137)
- 2015(9947)
- 2014(9405)
- 2013(8795)
- 2012(7896)
- 2011(7016)
- 2010(6830)
- 2009(6031)
- 2008(5879)
- 2007(5043)
- 2006(4304)
- 2005(3582)
- 学科
- 济(29149)
- 经济(29115)
- 管理(26524)
- 业(24520)
- 企(19275)
- 企业(19275)
- 方法(14205)
- 数学(12667)
- 数学方法(12548)
- 环境(10606)
- 农(9772)
- 财(8591)
- 中国(7824)
- 学(7771)
- 贸(7568)
- 贸易(7568)
- 易(7402)
- 划(7171)
- 业经(6732)
- 农业(6408)
- 理论(6372)
- 技术(6105)
- 务(5647)
- 财务(5645)
- 财务管理(5638)
- 企业财务(5405)
- 教学(5037)
- 地方(5019)
- 规划(4962)
- 环境规划(4830)
- 机构
- 学院(124154)
- 大学(122712)
- 济(46810)
- 经济(45958)
- 管理(45228)
- 研究(42151)
- 理学(40458)
- 理学院(40010)
- 管理学(39179)
- 管理学院(39006)
- 农(31333)
- 科学(29486)
- 中国(28966)
- 业大(25770)
- 农业(25333)
- 京(25180)
- 所(22468)
- 研究所(21138)
- 财(19056)
- 中心(18886)
- 江(17844)
- 农业大学(17398)
- 财经(16157)
- 范(15577)
- 师范(15254)
- 技术(15180)
- 院(15158)
- 北京(15045)
- 经(14856)
- 经济学(14261)
- 基金
- 项目(93390)
- 科学(71988)
- 基金(67045)
- 家(61931)
- 研究(61633)
- 国家(61409)
- 科学基金(51393)
- 社会(39223)
- 省(38421)
- 社会科(37184)
- 社会科学(37168)
- 基金项目(36497)
- 自然(35711)
- 自然科(34877)
- 自然科学(34861)
- 自然科学基金(34264)
- 划(32531)
- 教育(29627)
- 资助(26392)
- 编号(23540)
- 重点(21782)
- 创(20427)
- 计划(19731)
- 部(19712)
- 发(19629)
- 创新(19047)
- 科研(18660)
- 业(18208)
- 科技(17786)
- 大学(16941)
共检索到167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凤兰 钉贯靖久 吉川宏昭
以“HoMei”和“东京笋”两个白菜品种为材料,探讨了植株栽培的环境条件对白菜小孢子培养的胚状体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胚状体发生能力较强的HoMei品种,环境条件对小孢子培养有一定的影响,生长在长日照(14~18h)和15~20℃温度条件下的植株,胚状体发生数及植株再生率显著高于短日照(12h)、较高温度下(25℃)生长的植株。对胚状体发生能力较弱的东京笋品种,环境条件对小孢子培养影响显著,生长在14h日照条件下的植株,产生的胚状体数显著高于其他条件下栽培的植株,温度条件以15℃的栽培条件为最好。
关键词:
白菜,小孢子培养,环境条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蒋武生 张晓伟 姚秋菊 原玉香 耿建峰
以24个小白菜品种为材料,通过在NLN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活性炭,研究其对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LN-13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0.5 g/L),有利于小孢子胚的诱导和形成,供试材料(N4,N8)添加活性炭处理胚诱导率较未添加活性炭的处理分别提高19,66.5倍。采用添加活性炭(0.5 g/L)的NLN培养基对24份小白菜品种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有20份材料诱导出胚,培养成功率为83.3%。表明添加活性炭的培养基对小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有较好的效果。不同基因型间胚诱导率差别较大,每花蕾诱导胚数为0.4~86.7个。依据胚诱导率的高低可将其分为极易诱导、易诱导、难诱导和不能诱导出胚4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鸣庆 李岩 蒋涛 西尾刚
植物的游离小孢子离体培养方法最先在毛叶曼陀罗(Datura innoxia)上,以后又在烟草、矮牵牛、马铃薯等茄科植物上试验成功。八十年代初,在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油莱(Brassica napus L.)上获得突破,后相继在该属的埃塞俄比亚芥菜(B.carinata)、黑芥(B.nigra)、大白菜(B.campestris spp.pekinensis)和结球甘蓝(B.oleracea spp.capitata)上获得成功。在植物育种应用方面,游离小孢子离体培养方法较花药培养表现了更大的应用前景。它不仅能以更高的效率获得单倍体来缩短常规育种周期,而且还可以比较方便地用于诱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冰 闻凤英 王玉龙 宋连久 刘晓晖 张斌
对影响青麻叶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体植株的基因型与小孢子胚胎发生密切相关;33℃,24h高温处理有助于小孢子转化成胚状体,每蕾成胚数比25℃恒温培养提高4 5倍;在培养基中加入外源激素和多种氨基酸可以提高胚状体的诱导效率,平均比对照增加59.64%;培养基的琼脂含量增加到12g/L能显著提高小孢子胚的成苗率,比含琼脂8g/L的高出40.5个百分点。通过对青麻叶大白菜小孢子胚的培养,获得二倍性的双单倍体植株,从中选出性状优良的纯系进行杂交组合的选配,培育出青麻叶大白菜的新品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凤英 冯辉 王超楠
21个小白菜品种小孢子培养结果表明:适宜的花蕾长为2.5~3.5mm,花瓣与花药长度比为1/2~3/4;0.05~0.10 mg.L-1的细胞分裂素能促进小孢子胚的发生,高于此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小孢子胚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并使小孢子胚向畸形化发展;0.05mg.L-16-BA+0.10 mg.L-1NAA的配比可以明显提高成熟胚的比例。
关键词:
小白菜 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诱导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慧敏 何勇 邵泱峰 朱祝军 符庆功
以5个叶用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foliosa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基因型、低温预处理、高温热激、更新及加液和秋水仙碱等对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有4个品种获得胚状体,各品种间胚状体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特选九心芥’胚产量最高;4℃低温预处理24~48 h及33~34℃高温热激处理24~48 h对诱导胚状体发生和发育有促进作用;更新和添加培养基处理也可促进胚状体发生,以质量浓度为170.0 g·L-1的蔗糖起始培养48 h后添加等质量浓度90.0 g·L-1蔗糖培养基处理效果最佳;1~10 mg·L-1秋水仙碱24~48 h处理可提高小孢子培养反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成妍 班青宇 王倩 侯喜林
对影响不结球白菜小孢子培养和植株再生的几个因素及再生植株的倍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小孢子胚诱导率的最重要因子,正反交材料的胚诱导率无显著差异;供体植株开花后6~10 d培养可获得高的胚诱导率;琼脂在8~12 g.L-1范围内,随着质量浓度的提高可显著提高小孢子胚再生率。结合流式细胞仪和植株形态鉴定,不结球白菜小孢子再生植株自然加倍率总体水平较高,有的高达90%,但不同基因型间有明显差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美丽 付颖 郑鹏婧 冯辉
为解决黄心春结球白菜小孢子胚诱导难的问题,以引自韩国和日本的12个黄心春结球白菜杂交种为试材,对影响小孢子胚发生和发育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小孢子胚发生能力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品种对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不同;发现了花蕾低温密封预处理具有促进小孢子成胚的作用;MS培养基中添加0.1mg.L-1的NAA具有促进小孢子植株生根的作用。在优化培养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黄心春结球白菜的游离小孢子高效培养体系,获得了11个黄心春结球白菜杂交种的445株小孢子植株,鉴定出362株双单倍体。
关键词:
大白菜 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丽华 沈火林 郭爽 王娟娟 谭芳
以17个不同基因型的不结球白菜为供试材料,对影响小孢子胚胎发生频率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秋冬季日光温室内,供试植株主花序第一朵花开后第7~14天取样,即初花期是最佳取样时期;不同基因型间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差异很大,在接种的17个基因型中,有12个诱导出胚,诱导成功率71%;其中102号产胚量最高,达到32.78个/蕾;在已产胚材料中,产胚量最高的基因型是产胚量最低的基因型的546倍;较易抽薹型材料的产胚能力大于易抽薹型和不易抽薹型。以B5有机成分代替NLN有机成分,能够提高产胚量,尤其是对难成胚基因型的小孢子胚胎发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甘露醇对小孢子分裂无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凤兰 高田义人 徐家炳
探讨了基因型对白菜子叶培养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基因型的不定芽再生率和平均每子叶生芽数差异极大 ,在被检索的 12 3个大白菜和 2 0个小白菜品种中 ,芽再生率为0~ 97 5 % ,平均每子叶生芽数为 1 0~ 10 7个。 17个大白菜和 5个小白菜品种的不定芽再生率在 80 %以上。芽再生率与品种起源地、结球类型及熟性无相关。
关键词:
大白菜 小白菜 基因型 子叶培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曹鸣庆 秦智伟
对绿菜花“Galaxy”、“bc-0”和“bc-4”3个基因型进行了渗透压、外源激素、热激处理温度和时间、花蕾长度或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激素的作用并不明显,但相比之下,单独加入6-BA比同时加入6-BA、NAA效果好;绿菜花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最适热激处理温度和时间为32.5℃,24h;绿菜花游离小孢子的最适培养花蕾长度因基因型而异,如基因型“bc-4”蕾长为4.1~5.0mm,此时大多数小孢子处在单核晚期、双核早期,出胚率高达37.08胚/蕾
关键词:
绿菜花,小孢子培养,影响因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翠 曾爱松 严继勇 宋立晓 高兵 侯喜林
以10份不同类型的F1代青花菜为试材,研究了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细胞学观察、培养基类型及pH值等对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青花菜小孢子胚状体产量的主要因素,不同品种间胚胎诱导频率差异显著;花蕾大小与小孢子发育时期有一定的关系,不同基因型之间最适花蕾的长度也有一定的差异;1/2 NLN+130 g蔗糖是青花菜小孢子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培养基最佳pH值为6.2;子叶胚在液体培养基中停留25 d为最佳时间;MS培养基中琼脂含量为7.0 g.L-1时胚状体苗的成活率最高。
关键词:
青花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植株再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凤兰 赵岫云
用高抗TuMV的高代自交系91-112和高感TuMV的小孢子双单倍体系T12-19杂交的F1植株进行小孢子培养,多次继代培养使小孢子再生苗安全越夏,再经移栽驯化后进行低温处理,定植到日光温室。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小孢子培养生产双单倍体的成功率和结实水平,得到一个具有146个白菜双单倍体系的作图群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岩 刘凡 曹鸣庆
对普通小白菜、乌塌菜和菜■三个小白菜变种的12个基因型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试验.从供体母株上选取2~4mm长的花蕾,机械分离小孢子并将其置于含NAA0.5mg/L、6BA0.05mg/L和蔗糖13%的NLN82液体培养基中薄层培养,先在33℃下暗培养24h,后移至25℃下继续暗培养,2周后有9个基因型形成球形期至子叶期胚.将成熟的小孢子胚移至B_5无激素琼脂培养基上,继续发育为植株.
关键词:
小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胚胎发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文佳 侯喜林 赵晓嫚 刘照坤
以7个基因型的小菘菜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基因型、培养方法、激素及AgNO3对小孢子胚芽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小菘菜小孢子胚芽诱导率的最重要的因子;小菘菜小孢子培养初期用170 g.L-1蔗糖处理1 d后,更换培养基能显著提高小孢子的胚芽诱导率;0.05 mg.L-16-BA和0.2 mg.L-1NAA能促进小菘菜小孢子胚的发生;添加0.1 mg.L-1GA3和0.3或0.4 mg.L-1AgNO3可显著提高小菘菜小孢子胚的胚芽诱导率和平均每胚出芽数。
关键词:
小菘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植株再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