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51)
- 2023(19865)
- 2022(16702)
- 2021(15606)
- 2020(12934)
- 2019(29332)
- 2018(28937)
- 2017(54989)
- 2016(29713)
- 2015(33385)
- 2014(33576)
- 2013(32727)
- 2012(30571)
- 2011(27803)
- 2010(28188)
- 2009(26160)
- 2008(25799)
- 2007(23163)
- 2006(20637)
- 2005(18781)
- 学科
- 济(134865)
- 经济(134738)
- 管理(86528)
- 业(79446)
- 企(63686)
- 企业(63686)
- 方法(51561)
- 数学(44577)
- 数学方法(43984)
- 中国(36847)
- 农(36672)
- 地方(32999)
- 财(31344)
- 业经(29136)
- 学(27712)
- 农业(24703)
- 制(24008)
- 环境(23815)
- 贸(23200)
- 贸易(23185)
- 易(22389)
- 银(20877)
- 银行(20838)
- 理论(20319)
- 融(20277)
- 金融(20273)
- 行(20002)
- 和(19788)
- 务(18787)
- 财务(18714)
- 机构
- 学院(428184)
- 大学(423133)
- 济(180032)
- 经济(176105)
- 管理(161139)
- 研究(148357)
- 理学(137249)
- 理学院(135629)
- 管理学(133190)
- 管理学院(132389)
- 中国(113834)
- 科学(90265)
- 京(89963)
- 财(82832)
- 所(75587)
- 农(69617)
- 中心(68676)
- 研究所(68013)
- 江(67402)
- 财经(64557)
- 业大(60539)
- 经(58346)
- 范(58138)
- 师范(57576)
- 北京(57057)
- 经济学(54755)
- 农业(54087)
- 院(53798)
- 州(53722)
- 经济学院(48935)
- 基金
- 项目(277474)
- 科学(218562)
- 研究(205934)
- 基金(198788)
- 家(172390)
- 国家(170912)
- 科学基金(146729)
- 社会(130077)
- 社会科(123155)
- 社会科学(123128)
- 省(110396)
- 基金项目(104340)
- 教育(95324)
- 自然(93263)
- 划(92368)
- 自然科(91010)
- 自然科学(90986)
- 自然科学基金(89328)
- 编号(85130)
- 资助(81362)
- 成果(69578)
- 发(64116)
- 重点(63144)
- 部(60762)
- 课题(59823)
- 创(57685)
- 创新(53846)
- 国家社会(53345)
- 科研(52654)
- 教育部(52007)
- 期刊
- 济(211023)
- 经济(211023)
- 研究(128668)
- 中国(89234)
- 财(65084)
- 农(63945)
- 学报(62741)
- 管理(60544)
- 科学(59077)
- 教育(50281)
- 大学(47941)
- 学学(45073)
- 农业(43316)
- 融(42688)
- 金融(42688)
- 技术(40456)
- 业经(34656)
- 经济研究(33496)
- 财经(32031)
- 经(27669)
- 问题(27058)
- 业(22636)
- 技术经济(22091)
- 贸(21830)
- 图书(21099)
- 统计(20748)
- 资源(20032)
- 商业(19774)
- 版(19677)
- 理论(19292)
共检索到658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敏
来自于环境政策的管控会直接影响经济生产总量,最终对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其主要路径包括:通过环保压力,实现对技术效率的影响;通过具体的环境政策,实现对人力部门技术效率的影响;通过具体的环境政策引导,实现对社会公众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的绿色引导;通过具体的环境政策规制,实现对居民绿色认知水平的提升。文章认为,应进一步实现动态累进的环境税收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场+行政""源头+末端"的综合环境规制政策;调动社会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并确保企业必要的教育和技术创新投资。
关键词:
环境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 路径 生态视角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丹
区域经济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高物质基础,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提供素质支持,这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同时相互约束。文化已深深融入当今社会经济运行之中并成为经济发展持久的动力。区域经济要形成特色并健康发展,就必须立足文化和经济的相互关系,在制定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方案时,把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资本,把文化经济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使之成为一个发展整体。
关键词:
区域文化 区域经济 相互影响 关系叹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新刚 刘晶玉
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求社会的发展以知识为基础,以科教为本。高等教育的职能日益走向广泛化、社会化,探讨了高等教育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少博
近年来中部崛起战略顺利实施,区域经济逐步向协调发展,作为中部省份的山西省,中部经济崛起战略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探索其发展路径,一方面应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与企业资产重组;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区域的交流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引进外资,多方面同时发挥作用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通过对山西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阐述,探索在中部崛起战略影响下的山西区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理论依据 模式分析 路径探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宗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致力探索出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高度统一,使"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完美结合,构建起以企业为主的区域经济主体,带动区域经济效率的整体提升,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三中全会彪炳史册的又一巨大贡献。
关键词:
非均衡 协调 区域经济 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小华 杨玉琪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着力解决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论文采用VIIRS夜间灯光数据表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组态分析视角探究中国各省份内较大或较小经济差距的形成路径。研究发现:多中心及单中心的空间结构分别是省内较小差距和较大差距的必要条件,且分别存在三种和两种路径缩小与扩大省内各地级市间经济差距。研究结论在通过要素间的搭配、集中力量聚焦核心因素以缩小省内经济差距或避免扩大省内差距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志全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必然要求以区域自然生态承载能力为基础,尊重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在考虑物质财富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的同时,兼顾生态财富支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最终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区域经济系统,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从而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区域经济的生态化定向——突破粗放型区域经济发展观》(黄桦著,山西经济出版社)为一本聚焦于"区域经济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伟丽
基于社会经济建设背景下,在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组织与引导下高效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将会促进地区新兴产业主动创新,在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持续提升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文章阐明了财税金融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在今后发展进程中,通过扩大财税优惠政策的影响范畴,在各部门的相互协作与管理下,促进财税金融政策顺利落实,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目标。
关键词:
财税金融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 影响 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浩
作为一个空间概念,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区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首先阐述了区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地域文化、地方文化等相关概念的界定,然后分析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意识、发展动力、发展特征的影响,最后,从区域文化的视角,给出了基于区域经济价值观念、区域文化比较优势、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和特色产业培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区域文化 区域经济 发展路径 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史长俊 吴昊
沈阳经济区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个城市构成,是国家主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优化开发区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群和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2010年4月,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笔者拟以辽阳市为例,从区域经济视角对当前中小城市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辽阳市的竞争力分析辽阳市是辽宁中部的交通枢纽,南界钢都鞍山,北依省会沈阳,东临煤铁之城本溪,西与辽河油田接壤。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决定了辽阳在以沈阳为中心的经济区建设中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极具发展活力和开发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岩 房伟
中国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矛盾,就是贷款相关比率等金融发展指标明显有悖于区域经济增长由东至西由高到低的梯度分布,而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应结合我国的金融生态现状,探索出一条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具体路径,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区域经济 金融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洪军 莎娜
本文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利用山东省1978—2009年的数据检验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探索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差异明显,经济发展阶段越高,经济增长更多依赖隐性环境指标;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强化单方面环境指标并不必然加速区域经济增长;山东省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步摆脱显性区域环境指标的负面影响,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环境显性指标与隐性指标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环境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抑制我国中部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水平、区域创新能力及经济开放度低;资金、人才流失严重等。中部经济结构整体优化应充分利用紧邻“长、珠、闽”的区位,充分发挥经济成本低、生产环境好、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主动对接经济发达地带,加强区域合作,大力推进大城市经济圈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统筹发展 区域经济 整体优化 路径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剑峰
本文利用数据模式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四大经济区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同推动作用,从而为其发展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发挥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应该规划先行提升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匹配度,加强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建设,挖掘区域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商贸经济,探索"互联网+商贸流通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关系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