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1)
- 2023(10052)
- 2022(8635)
- 2021(7862)
- 2020(6657)
- 2019(15004)
- 2018(14890)
- 2017(30057)
- 2016(15613)
- 2015(17675)
- 2014(16721)
- 2013(16726)
- 2012(15809)
- 2011(14243)
- 2010(14483)
- 2009(13728)
- 2008(13644)
- 2007(12394)
- 2006(11067)
- 2005(9920)
- 学科
- 济(69942)
- 经济(69872)
- 管理(58181)
- 业(57798)
- 企(49167)
- 企业(49167)
- 方法(35292)
- 数学(31728)
- 数学方法(31577)
- 财(23354)
- 中国(20870)
- 农(17538)
- 技术(17485)
- 制(15624)
- 务(15346)
- 财务(15341)
- 财务管理(15309)
- 业经(15108)
- 环境(15066)
- 企业财务(14730)
- 贸(13548)
- 贸易(13535)
- 银(13269)
- 银行(13258)
- 易(13197)
- 技术管理(12769)
- 行(12670)
- 融(12529)
- 金融(12529)
- 划(12333)
- 机构
- 大学(228674)
- 学院(228055)
- 济(105157)
- 经济(103387)
- 管理(94864)
- 理学(82504)
- 理学院(81800)
- 管理学(80991)
- 管理学院(80558)
- 研究(68882)
- 中国(55866)
- 财(52924)
- 京(45782)
- 财经(42152)
- 经(38477)
- 科学(35962)
- 经济学(33931)
- 江(32928)
- 所(32163)
- 中心(32047)
- 财经大学(31664)
- 经济学院(31105)
- 北京(29062)
- 商学(28467)
- 研究所(28335)
- 商学院(28238)
- 农(27513)
- 业大(27391)
- 州(26269)
- 范(25994)
- 基金
- 项目(146554)
- 科学(119006)
- 研究(111006)
- 基金(110156)
- 家(93222)
- 国家(92477)
- 科学基金(82121)
- 社会(75849)
- 社会科(72337)
- 社会科学(72320)
- 基金项目(58387)
- 省(56467)
- 教育(51212)
- 自然(50196)
- 自然科(49089)
- 自然科学(49078)
- 自然科学基金(48297)
- 划(46547)
- 资助(44595)
- 编号(42639)
- 创(36525)
- 部(34623)
- 成果(34447)
- 创新(33195)
- 国家社会(32372)
- 重点(32292)
- 发(31345)
- 教育部(31052)
- 人文(30579)
- 制(30106)
- 期刊
- 济(110562)
- 经济(110562)
- 研究(70619)
- 中国(41736)
- 财(41432)
- 管理(37790)
- 学报(26985)
- 科学(26831)
- 融(26410)
- 金融(26410)
- 农(23748)
- 大学(22173)
- 财经(21867)
- 学学(20904)
- 教育(20891)
- 经济研究(19272)
- 技术(18730)
- 经(18710)
- 业经(18062)
- 农业(16064)
- 问题(15020)
- 贸(13736)
- 技术经济(12861)
- 商业(12164)
- 理论(11474)
- 国际(11316)
- 策(11175)
- 科技(11042)
- 统计(10971)
- 现代(10322)
共检索到337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延柏 周行
如何通过严格、适当的环境监管,在经济转型、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亟须探索和回答的关键问题。选取2008—2021年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考察我国环境收费制度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收费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影响主要由企业通过增加绿色投资来实现。调节效应表明,媒体负面报道倾向会增强环境收费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融资约束对上述关系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而是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直接的抑制效应。上述结论为我国环境收费制度改革的成功和通过市场型环境规制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延柏 周行
如何通过严格、适当的环境监管,在经济转型、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亟须探索和回答的关键问题。选取2008—2021年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考察我国环境收费制度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收费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影响主要由企业通过增加绿色投资来实现。调节效应表明,媒体负面报道倾向会增强环境收费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融资约束对上述关系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而是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直接的抑制效应。上述结论为我国环境收费制度改革的成功和通过市场型环境规制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青 刘雅其 张维
加强企业党组建设是当前公司治理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文章以2013-2020年我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党组织参与董事会、高管层治理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负向调节两者之间关系;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性。研究提出如下管理启示:健全党组织建设,提高领导层政策执行力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完善党组织参与治理机制,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创新价值观,降低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委托代理风险;正视党组织参与治理局限性,发挥党组织嵌入与环境规制的协同治理效应。
关键词:
党组织参与治理 绿色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岳树民 薄彦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这是我国消费税绿色程度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采用三重差分(DDD)方法研究2013年消费税扩围至“两高”产品的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消费税绿色扩围显著提高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研发资金使用效率是其主要实现机制。研究发现,消费税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同时,对企业其他领域创新研发以及难度大、收益回报率较低的绿色创新活动产生了挤出效应。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建议:加快消费税扩围至“两高”产品的进程;完善消费税正向激励效应,增强消费税双向调节机制;增强税收政策对小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消费税 绿色创新 三重差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丽娜 赵迎新
在中国致力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背景下,碳信息披露已成为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关键路径。文章以2014—2020年A股高碳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碳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并考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这一关系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提高碳信息披露质量能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碳排放权交易与碳信息披露质量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上存在替代关系。此外,碳信息披露质量对中东部地区企业、技术整合能力强的企业及规模较小的企业所发挥的企业绿色创新提升作用更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梦媛 方厚政
绿色金融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助推剂,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DID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对高环境风险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非高环境风险行业,《指引》实施后对高环境风险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强,促进了其企业绿色专利数量的增加。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高环境风险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绿色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最后,对规范和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以及加快绿色金融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更好地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超 祝天琪
基于2014~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高阶梯队理论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海归高管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海归高管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色创新;海归高管通过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和研发投入水平两条路径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活动;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探究调节机制后发现,在企业绿色创新活动方面,政府质量、市场竞争与海归高管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而内部控制水平与海归高管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直辖市地区、高外部监督水平组中,海归高管对企业绿色创新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区分绿色创新类型后发现,海归高管对创新要求较高的公司绿色发明专利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韦施威 杜金岷 潘爽
本文从绿色技术创新的视角出发,利用城市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数字经济有效提升了城市绿色创新的产出,表现出兼顾中小城市的普惠功能且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区域作用更大。数字经济提升城市绿色创新的机制在于: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集聚和优化区域金融结构,在促进绿色技术溢出效应的同时为绿色创新提供优渥的金融环境。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绿色创新有效降低了污染排放。本文的结论为深入理解数字经济的绿色创新效应提供了中观层面经验证据,也为加快新发展格局下的绿色转型给予理论指引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创新 普惠功能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邓玉萍 王伦 周文杰
本文基于国泰安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以《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节能低碳"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了"节能低碳"政策带来的环境规制效应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节能低碳"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排他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节能低碳"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技术密集型行业、大型企业和成熟期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该效应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还发现,"节能低碳"政策引致的创新补偿效应大于遵循成本效应,据此从环境规制视角解释了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事实与机制。本文的研究为如何合理利用环境政策推进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邓玉萍 王伦 周文杰
本文基于国泰安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以《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节能低碳”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了“节能低碳”政策带来的环境规制效应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节能低碳”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排他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节能低碳”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技术密集型行业、大型企业和成熟期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该效应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还发现,“节能低碳”政策引致的创新补偿效应大于遵循成本效应,据此从环境规制视角解释了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事实与机制。本文的研究为如何合理利用环境政策推进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智新 朱文卿 韩承斌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11—2018年面板数据,考察数字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及背后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进行稳健性分析后,这种促进作用依然显著存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金融发展、研发创新和产业结构突破自身门槛值,数字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明显的异质性。位于中部地区、发达地区和市场化水平高地区的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以及非两职合一的企业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更多。本文的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是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驱动力量。引导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和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加快发展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整体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宇飞洋 王一凡 吴宗法
以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实证分析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ESG评级分歧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2)影响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分歧通过外部压力和内部驱动双重渠道促使企业进行绿色创新。(3)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低融资约束、高内控质量和年长高管团队的企业,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大。
关键词:
ESG评级分歧 企业绿色创新 战略调整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沁娜 李航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驱动力,企业如何利用好ESG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是当前热门话题。基于商道融绿首次公布上市公司ESG评级事件的准自然实验,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ESG评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整体上看,ESG评级事件能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且该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动态性检验、内生性讨论以及一系列稳健性分析后仍然成立。同时,ESG评级分值越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也越高,但随着ESG评级分值不确定性程度的提高,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也有所削弱。通过异质性探究发现,ESG评级更能诱发污染行业和处于成长期、衰退期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位于环境规制较强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ESG评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影响的边际效应更大。从机制分析结果来看,ESG评级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管理层环保意识三条途径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本文拓展了ESG评级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在理论上为第三方评级机构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实践上为上市公司主动进行ESG评级、投资者利用ESG评级进行决策、政府部门完善ESG评级体系提供了经验依据。
关键词:
ESG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许荣 李从刚
本文首次考察了两院院士及其候选人担任独立董事发挥的治理职能和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院士(候选人)独立董事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控制企业个体效应、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Heckman两阶段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院士(候选人)独董的任期越长、兼职公司数量越多,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好,女性院士(候选人)独董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创新,但具有海归经历的院士(候选人)并没有更有效地发挥作用。(3)影响渠道检验结果表明,一方面,战略风格越保守、管理层短视程度越严重的公司聘请院士(候选人)独董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大,表明院士(候选人)独董可以通过战略咨询有效缓解保守战略和管理层短视对企业创新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院士(候选人)独董发挥了"桥梁科学家"作用,增加了企业未来两年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可能性,从而促进了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创新。(4)与其他公司治理变量的交叉影响分析发现,院士及其候选人在非国有企业、股权结构集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和高管不持股的公司中更能发挥促进创新的作用。本文对于充分发挥顶尖科学家作用以及推动企业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院士 科学家 独立董事 企业创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原盼盼 丁竞男 卢爽
降低创新成本,增加创新资本供给是激励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与已有文献探讨内外部融资来源、债务工具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不同,本文从企业外币债务融资的角度,利用2014—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外币债务融资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币债务融资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是形成外币债务融资创新促进效应的主要原因;外币债务融资在融资需求较高企业、高技术行业企业以及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情况下更能促进企业创新。本文丰富了外币债务融资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为我国外汇体制改革、资本跨境监管以及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了理论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