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7)
- 2023(5791)
- 2022(4888)
- 2021(4224)
- 2020(3460)
- 2019(7754)
- 2018(7564)
- 2017(14809)
- 2016(7462)
- 2015(8368)
- 2014(8306)
- 2013(8388)
- 2012(8098)
- 2011(7492)
- 2010(7760)
- 2009(7320)
- 2008(6719)
- 2007(6135)
- 2006(5823)
- 2005(5655)
- 学科
- 济(59318)
- 经济(59290)
- 管理(22648)
- 方法(17577)
- 业(17414)
- 地方(16113)
- 数学(15861)
- 数学方法(15802)
- 企(12862)
- 企业(12862)
- 贸(12560)
- 贸易(12555)
- 易(12272)
- 地方经济(12180)
- 环境(11986)
- 出(11205)
- 中国(11105)
- 学(9857)
- 财(9798)
- 农(9611)
- 业经(8934)
- 口(8060)
- 出口(8058)
- 出口贸易(8058)
- 经济学(7401)
- 划(7018)
- 农业(6799)
- 制(6574)
- 发(6309)
- 资源(6160)
- 机构
- 学院(117330)
- 大学(117177)
- 济(66932)
- 经济(65942)
- 研究(44466)
- 管理(42338)
- 理学(36007)
- 理学院(35605)
- 管理学(35194)
- 管理学院(34984)
- 中国(33940)
- 财(28298)
- 京(23810)
- 经济学(23463)
- 科学(23293)
- 财经(22306)
- 所(21988)
- 经济学院(20979)
- 经(20237)
- 研究所(19601)
- 中心(19287)
- 江(17827)
- 财经大学(16280)
- 院(15757)
- 北京(15066)
- 农(14903)
- 范(13876)
- 师范(13786)
- 州(13540)
- 科学院(13517)
- 基金
- 项目(72634)
- 科学(58100)
- 基金(54809)
- 研究(53894)
- 家(46866)
- 国家(46551)
- 科学基金(40223)
- 社会(39168)
- 社会科(37381)
- 社会科学(37372)
- 基金项目(28137)
- 省(27057)
- 自然(22945)
- 资助(22906)
- 教育(22794)
- 自然科(22350)
- 自然科学(22344)
- 自然科学基金(21940)
- 划(21723)
- 编号(19505)
- 国家社会(17668)
- 发(17592)
- 部(16776)
- 重点(16436)
- 济(16100)
- 经济(15963)
- 成果(15637)
- 发展(15077)
- 展(14881)
- 教育部(14875)
共检索到190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凯杰
环境财政支出可以通过改善环境,节约居民医疗成本,增加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笔者通过构建一个两时期世代交替模型,分析了环境支出通过健康途径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笔者认为,一方面,环境支出会改善环境,节约医疗成本,促进消费,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会增加企业负担,降低个体要素回报,减少消费,不利于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思霞 薛钢
本文从企业技术效率和健康资本的角度,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了地市级企业技术效率,基于联立方程组检验了环境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和传导机制。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环境公共支出中用于科研等技术开发性资助支出较少,没有对企业的技术效率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现阶段中国环境规制水平普遍偏弱,制度质量和环境公共支出规模未能形成有效的外部创新激励,预期中的"波特假说"效应并不显著。但是,受益于地方政府环境公共环境支出的外溢性效应,居民健康资本不断积累,有效提高了人力资本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杰
目的:分析政府健康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探讨政府健康支出比例的最优决策。方法:基于家庭与政府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运用最优控制方法进行理论模型的推导和数值分析。结果:政府健康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非线性的关系,其临界值的最优比例取决于健康的产出贡献份额、生产性资本的产出贡献份额以及政府健康支出的健康贡献份额的大小。结论:政府应根据经济的发展阶段合理确定健康支出的比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芬 何艳
健康与教育是人力资本诸多形成方式中最重要的两种,长期以来内生增长理论强调和重视教育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但健康与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健康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在Lucas(1988),Van Zon和Muysken(2001)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最终产品、健康和教育的三部门模型。静态均衡、转移动态和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总体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中,健康对广义人力资本的贡献份额大于教育;健康的增量而非健康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健康的改善必须同时辅以教育人力资本的提高才能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公共健康支出对于健康人力资本的形成具有重要...
关键词:
健康 教育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素梅 何凌云
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实现在不损害经济或尽量降低产出损失的前提下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已成为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世代交叠模型基础上引入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系统探讨了在既定税率情形下能源税收入在居民收入与减排活动之间的最优分配比例,以降低"环境-健康-贫困"陷阱的风险。研究表明,理论上存在能够实现人均产出最大化或居民福利最大化的最优分配比例。然而,结合中国实际,研究发现我国能源税收入分配政策难以同时满足两者最优目标;具体分配比例取决于政府决策偏好,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生 徐娟 吴相俊
本文构建了经济增长的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测度模型,借以分析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引发的环境和社会健康问题。结果显示,样本期内中国环境污染成本约占实际GDP的8%—10%,而且经济发达地区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居民健康支出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弹性为1.66,显著大于1,表明经济增长对居民健康的替代效应远大于收入效应,在总体上降低了社会健康水平。尤其需要关注的是,社会意识和法制等社会环境因素对自然环境污染的遏制作用在2008年以后较之前显著弱化,显示了强化环保法制建设及社会意识培养的紧迫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祁毓 卢洪友 张宁川
本文在Blanchard(1985)世代交叠模型的基础上,考察了环境污染如何通过健康影响到经济增长,认为平衡增长路径中的最优增长率受到环境污染的负向影响,环境因素对长期最优增长的影响可以由污染对预期寿命的影响来解释,教育和医疗卫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健康风险。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运用1992-2011年我国28个省份的数据,通过面板差分GMM和系统GMM方法在克服内生性影响基础上,考察了环境污染对健康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污染确实对国民健康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并通过健康影响到经济增长;教育人力资本和医疗卫生服务可以减轻污染健康风险;环境污染的健康损害还会影响到劳动力供给和劳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素梅 何凌云
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实现在不损害经济或尽量降低产出损失的前提下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已成为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世代交叠模型基础上引入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系统探讨了在既定税率情形下能源税收入在居民收入与减排活动之间的最优分配比例,以降低"环境-健康-贫困"陷阱的风险。研究表明,理论上存在能够实现人均产出最大化或居民福利最大化的最优分配比例。然而,结合中国实际,研究发现我国能源税收入分配政策难以同时满足两者最优目标;具体分配比例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雪兰 刘诚洁
文章提出了健康经济增长的新经济范畴,即以人类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健康投资为主要拉动力而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文章认为健康投资是指对健康劳动力或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是健康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因素。在短期内,由于健康投资不会立即形成经济增长效应,且对物质资本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为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变动关系;而在长期内,由于健康投资推动了健康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具有倍加的劳动效率,因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结论,并提出了改善中国健康投资水
关键词:
健康投资 健康人力资本 健康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雪兰 刘诚洁
文章提出了健康经济增长的新经济范畴,即以人类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健康投资为主要拉动力而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文章认为健康投资是指对健康劳动力或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是健康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因素。在短期内,由于健康投资不会立即形成经济增长效应,且对物质资本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为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变动关系;而在长期内,由于健康投资推动了健康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具有倍加的劳动效率,因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结论,并提出了改善中国健康投资水平、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健康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健康投资 健康人力资本 健康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智康 杨晶
文章运用200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析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健康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和门槛特征。研究发现:(1)全样本估计结果表明,政府卫生支出的增加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和稳定的推动作用,健康人力资本通过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存量渠道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且估计结果稳健;(2)分地区检验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所有地区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依然显著,而关键解释变量健康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对中部、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但对东部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意味着健康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3)对模型门槛特征进行检验发现,在政府卫生支出的不同水平上,政府卫生支出与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槛关系。并且,健康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弹性随着政府卫生支出水平的提高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效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何凌霄 南永清 张忠根
文章基于中国1997~2013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多种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老龄化、健康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健康支出和居民健康支出均对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向作用,且这一正向作用会随着老龄化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强化。老龄化趋势对健康支出的经济正效应的增强作用非常稳健。进一步的分组稳健估计显示:分时段看,政府(居民)健康支出的经济正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分区域看,健康支出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正向经济影响呈现由东到西递减的态势;从结构上看,老龄化与健康支出占比的交互项也对经济增长起显著的正向作用。健康支出的扩大对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至关重要。
关键词:
健康支出 老年抚养比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芬 周浩 邹薇
本文着重考察公共健康支出对私人健康投资和储蓄的影响。其分析建立在一个完全预见下具有同质性消费者和厂商的两期OLG模型基础上,其中公共和私人的健康投资发生在第一期,第一期健康人力资本的形成取决于公共和私人健康投资的总量,两者具有完全替代性;而且公共健康投资具有一定的外部性,能影响第二期的健康人力资本存量。分析结果表明:(1)资本产出份额越大,健康人力资本的折旧速度越慢,经济体的稳态值越高。而且,外生的技术参数和税率水平的变化具有经济增长的水平效应。(2)经济发展存在着门槛限制。在经济发展的低水平阶段,储蓄中物质资本所占份额相对越大,或者健康投资中公共投资所占比重小都不利于经济体突破门槛条件。而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兴龙 周绿林 张林荣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改变、增速持续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成为新时期的工作重点。文章界定了新常态的时间跨度,借鉴Grossman创建的健康生产函数理论构建模型,并加入环境污染这一中介变量,实证分析了2010—2015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与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验证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上、中、下游省份之间经济增长对居民健康影响可能存在的地区差异。
关键词:
新常态 区域经济 环境 健康 长江经济带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文建东 花福秀
在内生增长模型框架下,假设健康是由公共健康支出、生产性基础设施服务和环境质量共同组成,考察了公众健康意识的改变是如何通过影响政府对健康及环保的投入而影响经济增长。研究结果得出:存在环境质量作用于健康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这一机制,福利最大化下的政府应当投入环保支出改善环境;当公众越是关心健康,政府可选择的税收支出、公共健康支出和环保支出越会不断上升,实现提升健康水平和环境质量的同时使经济持续增长。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29个省1997—2013年的数据,通过面板计量模型验证了理论部分关于健康方程的假设,同时证实环境通过作用于健康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这一传导机制的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