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5)
2023(16461)
2022(13974)
2021(13154)
2020(11212)
2019(26065)
2018(25492)
2017(47595)
2016(25749)
2015(29714)
2014(29533)
2013(29252)
2012(27362)
2011(24840)
2010(24659)
2009(23307)
2008(23432)
2007(20480)
2006(17645)
2005(16071)
作者
(76399)
(64254)
(63957)
(60926)
(40787)
(30993)
(29124)
(25020)
(24534)
(22771)
(21848)
(21800)
(20405)
(20216)
(20176)
(20053)
(19239)
(19099)
(18543)
(18498)
(15885)
(15798)
(15672)
(14790)
(14434)
(14357)
(14247)
(14009)
(13019)
(12796)
学科
(112946)
经济(112826)
管理(75765)
(70394)
(58391)
企业(58391)
方法(56059)
数学(49182)
数学方法(48566)
中国(30648)
(29414)
(27901)
(25071)
(22876)
贸易(22868)
业经(22634)
(22278)
(20174)
环境(18913)
地方(18454)
(18409)
财务(18359)
农业(18314)
财务管理(18314)
理论(17713)
企业财务(17431)
(17316)
金融(17313)
(17140)
(17121)
机构
大学(384696)
学院(378289)
(161017)
经济(157987)
管理(144743)
研究(131974)
理学(125248)
理学院(123870)
管理学(121608)
管理学院(120930)
中国(101293)
(81979)
科学(80735)
(73287)
(67058)
(64845)
研究所(61151)
中心(60976)
财经(59019)
业大(56667)
(55021)
(53892)
北京(51838)
农业(51464)
经济学(51007)
(48860)
师范(48272)
(47271)
经济学院(46055)
财经大学(44132)
基金
项目(254171)
科学(200358)
基金(188269)
研究(179817)
(166127)
国家(164844)
科学基金(140677)
社会(116117)
社会科(110170)
社会科学(110138)
基金项目(98163)
(95496)
自然(92255)
自然科(90187)
自然科学(90157)
自然科学基金(88577)
教育(83152)
(82552)
资助(79112)
编号(70389)
重点(57871)
成果(57671)
(57641)
(53406)
(52020)
科研(49861)
国家社会(49591)
教育部(49433)
创新(48851)
课题(48365)
期刊
(168937)
经济(168937)
研究(109805)
中国(72396)
学报(64357)
科学(57998)
(57991)
(56857)
管理(52506)
大学(48573)
学学(45579)
农业(38915)
教育(37268)
(33152)
金融(33152)
技术(32426)
财经(29938)
经济研究(28410)
(25819)
业经(24370)
问题(22435)
(22242)
(21615)
统计(20526)
图书(19652)
国际(19201)
(18942)
技术经济(18916)
世界(18638)
(17949)
共检索到562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佘群芝  王文娟  
本文考察环境援助对污染物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中国的实际减污效果。建立环境援助减污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82-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环境援助在中国的减污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我们认为,环境援助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挤出效应以及环境援助自身的直接减污效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从显性的结构效应、挤出效应、援助自身的减污效应三者之和来看,环境援助降低我国CO2和SO2的排放,增加工业废水、粉尘、烟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上述影响均存在滞后反应;当环境援助的规模效应小于一定临界值或技术效应大于一定临界值时,环境援助影响各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总效应为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延  
"挤出效应"指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将会导致投资的下降,公共支出的增加将会"挤出"投资。在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今天,对财政政策效果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运用两个著名的模型:国家干预主义的凯恩斯模型和从微观经济主体利益最大化出发的拉姆齐模型,对政府购买支出与实际利率和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两个模型都得出了政府购买支出与实际利率同方向变动,与投资反方向变动的结论,两者的差别在于传导机制不同和政策有无滞后效应。通过对1952—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时间序列年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本研究发现,政府购买支出与名义利率有同期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投资有同期的、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国的财政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春海  
税制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利用2012年"营改增"扩大试点的政策实施变化,使用DID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营改增"政策实施对企业税负和杠杆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减轻了工业企业的税负,同时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负债率水平,对长期负债率的影响不够显著并表现出不同类型企业的异质性特征。可考虑合理促进企业长期负债率的提升,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升级提供更为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建梅  单磊  
本文基于AidData数据库2000—2014年中国对非援助等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对非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研究了基础设施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援助能够显著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增长,具体表现为中国对非援助额每增加1%,受援国人均GDP将增加0.02%。基础设施在中国对非援助中对促进受援国经济增长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16.20%,即中国对非援助促进受援国经济增长的效应有16.20%是通过完善受援国的基础设施实现的。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中介效应存在异质性,能源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和生活基础设施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滞后两期的交通基础设施发挥了完全中介效应。基础设施中介效应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作用显著,而在北非地区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臧传琴  张菡  
目前,国内外学者并未就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出一致性结论。本文选取中国2000—2013年的相关数据,通过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呈U型关系:在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明显,且大多省份都跨越了门槛值;而在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正面效应不明显,西部地区甚至低于门槛值,出现了负效应。因此,政府应区别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力求在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的同时,最大化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梅波  朱丹丹  
本文使用66个受援国2002—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对国际发展援助与受援国出口多样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促贸援助"总额和生产部门援助的增加都能够提高受援国的出口多样化水平,经济基础设施援助则对受援国的出口多样化没有显著影响;生产部门援助对出口多样化的影响存在倒"U"型"门槛效应","促贸援助"总额和经济基础设施援助则都不存在该效应;受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出口多样化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态势。上述结果暗示我们,在提供"促贸援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区分不同类别援助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受援国出口多样化的具体效应,同时要注意援助的"门槛效应",控制合理的援助数量,以充分发挥国际发展援助...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浜源  谭用  
网络犯罪已成为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等的重要风险之一,加强网络犯罪治理是实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的底板工程。本文以网络赌博犯罪为切入点,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提取2008~2020年中国各地级及以上城市网络赌博犯罪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深化对网络赌博犯罪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网络赌博犯罪具有与传统接触类犯罪类似的空间集聚特征,互联网深化不仅对网络赌博犯罪具有推波助澜的效应,而且对周边地区的网络赌博犯罪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第二,互联网深化对网络赌博犯罪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发达地区的互联网深化对欠发达地区的网络赌博犯罪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心城市的互联网深化对非中心城市的网络赌博犯罪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反之则不成立。第三,互联网深化对网络赌博犯罪的空间溢出存在地理衰减特征和边界效应,最强作用距离为500km,衰减边界为800km。研究结论为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实施区域差异化防控策略和构建共享共治新格局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方平  曹亚雄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援助实现了从国际主义到注意内外两个大局、应对内外两种挑战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对外援助理念由"共同发展"逐步向"合作共赢"转变;中国对外援助体系由"碎片化"逐步向独立化、战略化方向转变;中国对外援助实践由领域失衡逐步向普惠平衡方向转变。新时代中国对外援助需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完善对外援助治理体系,实施"精准援外"项目,打造新时代中国对外援助的"金字招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克亮  孟祥瑞  程云鹤  
在区域技术异质性框架下,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与共同前沿方法,测算了2004~2012年我国各省份生态效率,分析了效率的地区差异性与演变特征,衡量区域间节能减排技术差距,并对生态无效率进行分解,以探寻我国生态效率较低的主要根源。结果表明:分析期内,我国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生态效率与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均高于中西部地区;资源配置不合理与环境管理水平低下是当前制约我国生态效率水平提升的主导因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臧传琴  赵海修  王静  刘立奎  
环境税是发展低碳经济、提高环境质量重要而有效的政策工具,而环境质量的提高又与清洁生产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本文以我国1995~2010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税征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征收环境税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征收环境税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提升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实现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的双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小云  于乐荣  齐顾波  
本文利用2000~2008年分省的经济增长和贫困数据研究中国新世纪以来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的关系,包括不同区域经济增长和贫困人口变化的趋势,以及经济增长和不同产业增长对不同区域贫困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对减少贫困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但贫困减少的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贫困发生率对人均GDP的弹性绝对值为1.09,明显低于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然而,各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贫困减少速度以及贫困发生率对人均GDP的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与第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部门的增长仍然具有较高的减贫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佘群芝  吴肖丽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以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能源结构的能源援助对受援国碳排放的影响值得关注。文章以亚洲26国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1992—2013年能源援助是否降低了受援国的碳排放,并对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影响进行检验。研究表明:(1)能源援助在受援国内产生了有利的碳减排作用,该碳减排作用会随着受援国人均收入的提升而呈下降趋势;(2)贸易开放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会加剧受援国的碳排放,但能源援助有助于降低两者引起的碳排放增长趋势;(3)受援国技术水平的提升存在双重碳减排作用,即不仅降低了本国碳排放还有助于加强能源援助的碳减排作用;(4)2013年中国未通过贸易开放水平和技术水平门槛,能源援助对中国的碳减排作用还会随着贸易开放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而有所加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翚  甘小军  
文章运用扩展的solow模型在理论上分析了不同部门援助对FDI的影响机制,并以72个亚非国家的数据和动态面板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一、援助通过直接影响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渠道影响FDI;生产部门援助主要通过资本积累渠道影响FDI;基础设施部门援助和由一般预算支持、债务减免构成的其他部门援助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渠道影响FDI。二、72个亚非国家接受的不同部门双边援助对FDI的影响不同。社会基础设施部门援助和经济基础设施部门援助促进FDI的流入,生产部门援助与其他部门援助替代了FDI;经济基础设施部门援助对FDI的促进效果最好,生产部门援助对FDI的替代效果最强。因此,为提高援助效率,亚非...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葛扬  丁奕  
文章基于1994年~2008年的全国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OLS模型参数估计、SVAR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克强  胡海生  刘红梅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中国省际土地财政收入①增长的影响因素,分别利用动态效应模型和阈值效应模型进行了估计,探究各因素在空间和时间发生变化时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各因素在不同时间、不同阈值效应下对土地财政收入的影响不尽相同:土地财政收入增长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前期的增长会形成惯性而影响后期的增长;一个地区财政压力较大、事权和财权不平衡程度加深、房价上涨会导致该地区土地财政收入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这些影响又会有所不同。因此,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