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1)
- 2023(12523)
- 2022(11049)
- 2021(10325)
- 2020(8716)
- 2019(20136)
- 2018(20139)
- 2017(38744)
- 2016(21209)
- 2015(23798)
- 2014(23941)
- 2013(23479)
- 2012(21366)
- 2011(19076)
- 2010(19335)
- 2009(18073)
- 2008(17333)
- 2007(15036)
- 2006(13218)
- 2005(11880)
- 学科
- 济(79108)
- 经济(78990)
- 管理(67447)
- 业(60066)
- 企(52110)
- 企业(52110)
- 方法(36898)
- 数学(30937)
- 数学方法(30558)
- 财(24235)
- 中国(20860)
- 农(20419)
- 制(19077)
- 业经(18626)
- 学(18413)
- 环境(16642)
- 地方(15752)
- 务(15563)
- 财务(15491)
- 财务管理(15417)
- 企业财务(14665)
- 和(13930)
- 理论(13810)
- 划(13714)
- 技术(13601)
- 贸(13561)
- 贸易(13549)
- 农业(13236)
- 易(13171)
- 体(13063)
- 机构
- 大学(298031)
- 学院(295426)
- 管理(119556)
- 济(114178)
- 经济(111493)
- 理学(103785)
- 理学院(102640)
- 管理学(101001)
- 管理学院(100457)
- 研究(96048)
- 中国(72088)
- 京(64316)
- 科学(59561)
- 财(56565)
- 所(47781)
- 财经(44793)
- 农(44166)
- 中心(43642)
- 江(43261)
- 业大(43204)
- 研究所(43026)
- 经(40570)
- 北京(40221)
- 范(38330)
- 师范(37986)
- 院(35365)
- 州(34999)
- 农业(34386)
- 经济学(33444)
- 财经大学(33336)
- 基金
- 项目(204327)
- 科学(160602)
- 研究(150581)
- 基金(148476)
- 家(128739)
- 国家(127682)
- 科学基金(110149)
- 社会(94414)
- 社会科(89421)
- 社会科学(89396)
- 基金项目(79546)
- 省(79387)
- 自然(71981)
- 自然科(70193)
- 自然科学(70179)
- 自然科学基金(68903)
- 教育(68671)
- 划(66656)
- 编号(61712)
- 资助(60676)
- 成果(50487)
- 重点(45442)
- 部(45215)
- 创(42433)
- 发(42236)
- 课题(42191)
- 制(40418)
- 创新(39592)
- 科研(39172)
- 教育部(38998)
- 期刊
- 济(125302)
- 经济(125302)
- 研究(88785)
- 中国(60306)
- 学报(45832)
- 财(45058)
- 管理(43679)
- 科学(42096)
- 农(39637)
- 大学(34998)
- 学学(32857)
- 教育(32437)
- 农业(27369)
- 技术(24602)
- 融(23755)
- 金融(23755)
- 财经(21541)
- 业经(20080)
- 经济研究(19525)
- 经(18163)
- 问题(16164)
- 图书(15975)
- 理论(15152)
- 科技(14506)
- 实践(13999)
- 践(13999)
- 财会(13687)
- 版(13603)
- 技术经济(13489)
- 业(13417)
共检索到433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艳 周竹梅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引发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有资料显示在过去的近30年中,中国以年均9.6%的经济增长速度飞速发展,但其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为此,我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相应法律法规,提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减排,以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也越来越多的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也日益重视,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并向社会公众披露成为了公开企业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霍晓星 王士红
环境审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一种监督手段,在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环境审计制度是环境审计有效发挥作用的根本保障。经济学视角下,租金和寻租是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前提条件,制度的设置决定着租的性质,并进一步改变政治经济框架下的寻租活动。制度的选择是从现有制度缺陷引发租金生产并进行制度完善的过程。据此,本文基于寻租理论从制度的供需角度出发,构建了环境审计制度的寻租系统;结合制度变迁论,研究了寻租系统如何影响环境审计制度的选择,并得到环境审计制度的影响因素,为环境审计制度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昱彤 王虹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体制的改革与政府财务报告改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公共受托责任的观点,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可以看成是协调国家财产主权的所有者(全体人民)与国家的管理者(政府)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其与公司治理目的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分析其与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相似性,参考公司治理结构重新构建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体系,并对国家审计机关进行了重新定位,对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政府财务报告 审计制度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昱彤 王虹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体制的改革与政府财务报告改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公共受托责任的观点,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可以看成是协调国家财产主权的所有者(全体人民)与国家的管理者(政府)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其与公司治理目的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分析其与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相似性,参考公司治理结构重新构建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体系,并对国家审计机关进行了重新定位,对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政府财务报告 审计制度 公司治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晓慧 庄飞鹏
本文从企业与事务所两个视角,检验现阶段非审计业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显示:从企业角度看,总体上没有发现联合购买的非审计服务规模与盈余管理为正显著相关关系,但具体到非国有控制企业和当企业处于差法制环境时二者则存在正显著相关关系;从事务所角度看,研究发现事务所非审计业务规模与客户的盈余管理为负显著相关关系,且分别在为非国有控制提供服务和处于差法制环境执业时这种关系更为显著。研究说明,目前国内事务所发展非审计业务总体上处于发挥正面作用的阶段,且制度因素与市场机制在提升审计质量方面具有相互替代作用;前鼓励拓展非审计业务符合中国国情,但也应关注其在特定环境下的消极作用。
关键词:
非审计业务 制度环境 审计质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慧 庄飞鹏
以制度环境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事务所非审计业务规模对审计师发表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logistic回归显示,事务所拓展非审计业务有利于增强审计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同时,结合制度环境检验发现,在差的法律环境下,这种作用更为显著;在非国有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这种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还发现,当非国有控制的上市公司处于差的法制环境时,这种作用更为显著。这说明,制度环境与市场机制具有相互替代的作用,在制度环境还相对薄弱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改变行业业务结构来提高审计质量。
关键词:
非审计业务 审计质量 制度环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彩霞 张立民 曹丽梅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研究引致这种差异的制度原因,有利于充分培育推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积极因素、避免发展绩效审计中的盲目性。本文根据对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审计机关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了地区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水平指标,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制度环境对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方经济发展、法律环境、区域因素以及财政支出规模都与绩效审计发展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制度环境是造成当前我国地区之间政府绩效审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绩效审计 制度环境 财政支出规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步丹璐 屠长文
本文利用2007~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外资持股的上市公司能否利用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结果表明,具有外资持股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聘请国际"四大",所聘事务所也会更多地由国内所变更为国际"四大"。进一步,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外资持股的企业审计费用更高。但是,企业的政治联系减弱了外资持股与选择国际"四大"以及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研究发现具有外资持股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标准审计意见,说明外资持股的企业可以有效改善信息披露质量。本文揭示了外资持股的企业改善信息披露质量的内在途径,对于利用外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外资持股 审计质量 制度环境 信息披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立伟 宋传联
健全完善的环境审计制度是提高环境审计"免疫力"的重要保障,文章首先定性分析了目前我国环境审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专家打分法对目前环境审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然后利用综合模糊评价法对环境审计制度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得出我国目前环境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特别严重"的研究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游春晖 王菁
南非是重要的发展中国家,被视为环境治理的典范。文章从主体、职责、准则、开展、报告编制及利用、监督六方面分析了南非环境审计的运行制度,从审计制度、环境审计相关法律、审计人员、质量控制、社会公众参与五方面分析了环境审计保障制度,认为保障环境审计部门的经济独立和编制结构化的环境审计报告是其重要特色,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
南非 环境审计 运行制度 保障制度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步丹璐 屠长文
本文利用2007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外资持股的上市公司能否利用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结果表明,具有外资持股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聘请国际"四大",所聘事务所也会更多地由国内所变更为国际"四大"。进一步,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外资持股的企业审计费用更高。但是,企业的政治联系减弱了外资持股与选择国际"四大"以及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研究发现具有外资持股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标准审计意见,说明外资持股的企业可以有效改善信息披露质量。本文揭示了外资持股的企业改善信息披露质量的内在途径,对于利
关键词:
外资持股 审计质量 制度环境 信息披露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夏寒
民国时期,战乱频繁,军阀割据导致机会主义行为严重,加上财政困难,债台高筑,因而政府高层对管理层问责需求十分强烈,厉行审计成为政府的必然选择。事前审计因之防患于未然的实际效力,得到了政界学界一致认可,也成为了民国政府审计制度的重要特色。
关键词:
民国 事前审计 制度环境 机会主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安宁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的推广和运用,提高了使用者对审计信息时效性的要求。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也使得传统的静态审计面临挑战。持续审计是一种动态审计过程,能够提供更加及时和可靠的信息。文章以美国持续审计发展的制度分析为切入点,阐释了制度环境对持续审计的影响,指出我国相关制度环境的缺陷及完善对策。摘要
关键词:
持续审计 变迁 制度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游春晖 王菁
南非是重要的发展中国家,被视为环境治理的典范。文章从主体、职责、准则、开展、报告编制及利用、监督六方面分析了南非环境审计的运行制度,从审计制度、环境审计相关法律、审计人员、质量控制、社会公众参与五方面分析了环境审计保障制度,认为保障环境审计部门的经济独立和编制结构化的环境审计报告是其重要特色,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
南非 环境审计 运行制度 保障制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薇
通过对我国环境审计制度变迁的分析,发现我国环境审计制度经历了探索阶段、起步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和战略发展阶段四个阶段,变迁的过程由局部逐渐转为全面、渐进式变迁,其形式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强制性变迁,其本质是环境问题和环保意识相互作用下的诱致性变迁,其动力来自环境审计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非均衡,审计模式由直线型转向立体化。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环境审计制度进行前瞻性分析,提出明晰的环境资源产权界定是环境审计长足发展的前提,基于产权属性建立法律、准则体系是其依据,建立生态治理导向的立体化环境审计监管体系是其效果保证,构建资源环境信息共享平台是其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环境审计 制度变迁 环境产权 前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