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1)
- 2023(11725)
- 2022(9859)
- 2021(9025)
- 2020(7574)
- 2019(16450)
- 2018(16373)
- 2017(30219)
- 2016(16322)
- 2015(17807)
- 2014(16799)
- 2013(16592)
- 2012(14886)
- 2011(13342)
- 2010(13336)
- 2009(12324)
- 2008(12279)
- 2007(11199)
- 2006(9960)
- 2005(8580)
- 学科
- 管理(64283)
- 济(61865)
- 经济(61817)
- 业(57454)
- 企(50254)
- 企业(50254)
- 方法(25305)
- 技术(21042)
- 数学(20437)
- 数学方法(20298)
- 财(18132)
- 农(17610)
- 业经(17483)
- 环境(17420)
- 中国(15632)
- 划(14480)
- 学(13740)
- 技术管理(13628)
- 地方(13419)
- 产业(13091)
- 务(12561)
- 财务(12537)
- 财务管理(12514)
- 农业(12183)
- 制(12169)
- 企业财务(11911)
- 贸(11475)
- 贸易(11469)
- 易(11163)
- 和(10783)
- 机构
- 学院(225918)
- 大学(221964)
- 管理(93703)
- 济(92064)
- 经济(90259)
- 理学(79940)
- 理学院(79110)
- 管理学(78047)
- 管理学院(77622)
- 研究(73816)
- 中国(56814)
- 科学(47711)
- 京(46957)
- 农(41684)
- 财(40517)
- 业大(37347)
- 所(37249)
- 江(35260)
- 中心(34767)
- 研究所(34174)
- 农业(32779)
- 财经(31732)
- 北京(29085)
- 经(28828)
- 州(27806)
- 经济学(27017)
- 院(26925)
- 范(26482)
- 师范(26078)
- 技术(25800)
- 基金
- 项目(157595)
- 科学(124543)
- 基金(113752)
- 研究(111466)
- 家(101688)
- 国家(100848)
- 科学基金(86693)
- 社会(72533)
- 社会科(69120)
- 社会科学(69099)
- 省(64703)
- 基金项目(61674)
- 自然(56991)
- 自然科(55577)
- 自然科学(55561)
- 自然科学基金(54623)
- 划(53254)
- 教育(49031)
- 资助(43734)
- 编号(42283)
- 创(39328)
- 创新(35855)
- 重点(35719)
- 发(35290)
- 部(32957)
- 业(31281)
- 成果(30966)
- 国家社会(30600)
- 计划(30359)
- 科研(29911)
- 期刊
- 济(103196)
- 经济(103196)
- 研究(59029)
- 中国(48593)
- 管理(38724)
- 学报(38043)
- 农(36085)
- 科学(35856)
- 财(33212)
- 大学(28309)
- 学学(27104)
- 农业(24709)
- 技术(21646)
- 教育(20586)
- 业经(18459)
- 融(18319)
- 金融(18319)
- 业(16233)
- 经济研究(15944)
- 科技(15433)
- 财经(15424)
- 技术经济(13611)
- 经(13509)
- 问题(12797)
- 资源(11464)
- 版(11427)
- 商业(11297)
- 现代(10887)
- 坛(10050)
- 论坛(10050)
共检索到334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莉 Lawrence Malesu 胡筱敏
产业生态管理呼唤致力于改进资源效率和提高生态效用的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在产业生态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践领域的关注,但这种作用到底有多大尚缺乏定量研究。本文构建了由产业生态管理的产出和投入构成的计量经济模型,将产业生态效率作为产出变量,将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政策、环保投资和环保人员作为投入变量,考察了环境技术创新对产业生态管理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主要省份的环境技术创新对产业生态管理的作用不明显,中西部地区的情况更为明显,而如果将工业创新力全部用于产业生态管理,则可大大削减环保投资、环境政策和环保人员的投入。由此得到结论:如何充分发挥环境技术创新的作用是当前我国生态工业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平
产业生态管理在我国的有关产业中日益受到重视,对于环境技术创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环境技术创新不仅要求达到生态效用提升以及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目标,也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投资,减小成本值,实现整体效益的提升。在分析了环境科技水平等有关概念后,构建了相应的研究模型,并通过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环境技术创新对产业生态管理影响的相关结论,旨在为实际生产过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境技术创新 产业 生态管理 回归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国良 胡赛全
利用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产业环境、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三者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环境并不直接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而是通过影响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来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其作用机制通过两条路径实现,一是以组织文化为中介变量影响技术创新,二是通过影响组织文化进而影响组织结构再而影响技术创新。
关键词:
产业环境 技术创新 组织文化 组织结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红
本文在论述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运用中国标准产业分类中1 8个两位数产业1996~200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对滞后3期的R&D支出和专利申请数量有显著的正效应,环境规制强度每提高1%,R&D支出增加.19%,专利数量增加0.30%,表明环境规制在中长期对技术创新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波特假说"在中国得到部分证实。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波特假说 技术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鸿翔 韩先锋 宋文飞
文章基于环境规制强度效应和时期效应的双重视角,构建了环境规制影响"研发投入-技术转换-技术转化"三阶段技术创新的面板数据模型,采用2004~2011年中国17个污染密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产业技术创新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产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长期促进效应,一方面,总体表现为:技术转换>技术转化>研发投入,另一方面,长期促进效应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2)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产业技术创新的长期均衡具有显著的短期修正效应,技术创新水平向均衡状态的调整速度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3)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产业技术创新的短期促进效应明显,但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差异;(4)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出现了长短期不一致的现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永新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有力保障,对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20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1625家上市企业相关研究数据,考察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能够正向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人才资源集聚、政府治理水平和金融发展程度均能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非中心城市、初期创立阶段、强竞争力行业与高技术行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受金融生态环境的驱动效应更强。据此,可以通过打造金融生态产业集聚地、推动多主体金融生态服务落地、发挥企业绿色标杆引领作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莉莉 肖鸿波 秦海波
文章基于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合成控制等方法探究生态文明建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不同环境规制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生态文明建设能显著促进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政策的实施效果在西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次之,在东部地区不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促进创新人员流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改善初始制度环境进而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省份的绿色技术创新有抑制作用,即产生了虹吸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兰
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制约了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而发展生态产业模式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文章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对产业生态转型的模式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加入环境层面的考量,就技术创新对产业生态转型的驱动模式进行了博弈对比分析。依据创新内容分类标准,文章将技术创新驱动模式分为产品创新驱动模式、工艺创新驱动模式和双驱动模式。通过采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对三种模式下的创新投入与利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模式的最终选择取决于单位副产品的转化成本、不创新的单位产品成本、技术创新引起的成本减少等系数。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更具体地理解技术创新对产业生态转型的驱动作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驱动 产业转型 产业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兰
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制约了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而发展生态产业模式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文章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对产业生态转型的模式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加入环境层面的考量,就技术创新对产业生态转型的驱动模式进行了博弈对比分析。依据创新内容分类标准,文章将技术创新驱动模式分为产品创新驱动模式、工艺创新驱动模式和双驱动模式。通过采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对三种模式下的创新投入与利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模式的最终选择取决于单位副产品的转化成本、不创新的单位产品成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驱动 产业转型 产业经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静 霍学喜
本文运用二层次结构方程和全国苹果重点生产县苹果种植户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技术创新环境对苹果种植户劳动密集型技术和劳动节约型技术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劳动节约型技术相比,由于苹果种植户认为劳动密集型技术能带来更高的现实效益,因而对劳动密集型技术表现出刚性的潜在需求偏好;技术创新环境是诱发苹果种植户不同群体以及同一群体内不同个体对劳动密集型技术和劳动节约型技术的认知产生分化的关键因素,这意味着在中国苹果产业转型过程中不完全技术市场对苹果种植户技术认知行为具有约束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稚 段珅 孙涛
以产业集聚外部性效应为视角,利用2010-2016年天津市南港工业园、逸仙科学工业园、现代产业园与微电子工业园4个制造业产业园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的双重效应关系,揭示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生态环境存在正负两种外部性效应,具体作用取决于绿色技术创新与外商直接投资两个中介变量。当产业集聚水平较低时,绿色技术创新在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系中作用不明显。外商直接投资在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制造业产业集聚会加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对生态环境产生消极影响;当产业集聚水平较高时,绿色技术创新在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制造业产业集聚提高了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在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关系中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婷婷 郭艳芳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1998~2013年的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对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程度和技术创新水平的双门槛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是以技术创新为前提的,若无法有效的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而单纯依靠强化环境规制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不可持续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宏 单丽娟
一、引言在日益趋紧的能源约束与碳约束下,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新能源产业因此成为被受重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1]在辽宁的九大新兴产业布局中新能源排在第二位,目前,辽宁省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并且已经拥有了一批一定实力的核心企业,但新能源技术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孟浩 张美莎
本文将环境污染和技术创新强度引入生产模型,从理论上探究环境污染通过技术创新强度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200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SDM模型,实证检验现阶段环境污染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环境污染通过技术创新强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影响的传导路径,同时兼顾了影响结果和传导机制的区域异质性问题。结果表明:(1)现阶段中国环境污染阻碍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进程,且这种现象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现阶段环境污染通过抑制技术创新强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造成了负面影响,技术创新强度在这一传导路径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并且这一传导机制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3)环境污染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作用结果及传导机制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