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0)
2023(9245)
2022(7623)
2021(6837)
2020(6105)
2019(13664)
2018(13399)
2017(26181)
2016(13481)
2015(15017)
2014(14687)
2013(14929)
2012(13647)
2011(11854)
2010(12112)
2009(11578)
2008(12021)
2007(10856)
2006(9515)
2005(8629)
作者
(37816)
(31539)
(31329)
(29612)
(20444)
(14960)
(14302)
(12104)
(11900)
(11366)
(10746)
(10710)
(10276)
(9789)
(9655)
(9642)
(9263)
(9131)
(9001)
(8963)
(7837)
(7803)
(7599)
(7184)
(7109)
(7060)
(7046)
(6890)
(6169)
(6076)
学科
(80016)
(74914)
企业(74914)
(69011)
经济(68932)
管理(65478)
方法(35241)
数学(27504)
数学方法(27391)
(26574)
业经(26116)
(22203)
(21348)
财务(21336)
财务管理(21305)
企业财务(20296)
农业(16951)
技术(16366)
(15919)
(15899)
(13579)
环境(13553)
中国(13203)
(12894)
(12862)
企业经济(12107)
经营(12027)
理论(11854)
体制(11646)
技术管理(11025)
机构
学院(204223)
大学(198388)
(92424)
经济(90951)
管理(90230)
理学(77622)
理学院(77054)
管理学(76360)
管理学院(75994)
研究(54965)
中国(49148)
(46391)
(39706)
财经(36815)
(33465)
(31244)
(29326)
科学(29250)
经济学(28391)
中心(27482)
财经大学(27135)
商学(27050)
商学院(26854)
经济学院(26042)
业大(25952)
(25632)
经济管理(24770)
北京(24506)
(24461)
农业(22806)
基金
项目(130879)
科学(106421)
基金(98724)
研究(98691)
(82878)
国家(82120)
科学基金(74677)
社会(66723)
社会科(63560)
社会科学(63543)
基金项目(52582)
(51420)
自然(47378)
自然科(46157)
自然科学(46144)
自然科学基金(45446)
教育(44963)
(40625)
资助(40085)
编号(38007)
(32450)
(30774)
(30308)
成果(28902)
重点(28345)
国家社会(28174)
创新(27829)
(27769)
(27289)
人文(27177)
期刊
(101832)
经济(101832)
研究(56838)
(41707)
管理(40136)
中国(35225)
(26671)
科学(23752)
(22229)
金融(22229)
学报(21682)
技术(21523)
财经(19503)
业经(18802)
农业(18343)
大学(18312)
学学(17803)
(16695)
经济研究(15859)
财会(13521)
技术经济(13444)
问题(13335)
(12582)
教育(11848)
会计(11677)
商业(11019)
现代(10571)
(10453)
世界(10059)
(9965)
共检索到300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沈洪涛  周艳坤  
中央对地方执行环境政策监督是中国环境治理至关重要的环节。环保部2014年下半年推出的环保约谈,为环境执法监督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准自然实验场景。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倍差法,从企业环境绩效视角考察环境执法监督的微观效果。研究发现,环保约谈显著改善了被约谈地区企业的环境绩效,但环境绩效改善仅显著存在于国有企业,环境执法监督的压力并未在非国有企业得到显著体现。本文进一步验证了企业面对环境执法监督压力时的行为反应,发现环保约谈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被约谈地区企业的减产行为,但未能增加企业的环保投资。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连超  张卫国  毕茜  
以环保约谈制度实施为契机,基于合法性理论和遵从理论,考察环境执法监督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执法监督会有效地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即环保约谈显著地提高了被约谈地区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拓展性检验与分析后发现,环境执法监督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低融资约束企业和低代理成本企业中。影响机制探索后发现,环境执法监督通过提高企业环境成本、环境处罚力度和企业环保投资,进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连超  孙帆  毕茜  刘强  
环境保护费改税作为中国环境税制的重要改革,是否有助于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以2018年《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为契机,基于2013-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探讨了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保护费改税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提升作用不断增强。进一步探索影响机制发现,环境保护费改税主要通过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来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考虑制度环境发现,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在市场制度和金融制度较差的企业中更显著。探讨经济后果发现,环境保护费改税通过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可以显著改善企业短期绩效,但是不能明显改善企业长期绩效。可见,环境保护费改税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政府仍须继续完善环境税制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于连超  张卫国  毕茜  
中央对地方的环境执法监督是中国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环保约谈这一准自然事件出发,以合法性理论和震慑理论为基础,考察了环境执法监督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执法监督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即与未被环保约谈地区企业相比,环保约谈显著地促进了被约谈地区企业的绿色转型;环境执法监督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正向影响主要发生在被环保约谈的下一年。拓展性检验与分析后发现,环境执法监督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中。渠道探索后发现,环境执法监督通过降低企业运营效率、提高企业环境成本、提高环保处罚力度,进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研究结论揭示了环境执法监督的长期经济后果,为完善中国生态环境督察体系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蕊   叶艳艳  
中央环保督察作为中央督促地方履行环保职责和执行环境政策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以2012—2019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多期DID模型考察实施中央环保督察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央环保督察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环境绩效。(2)中央环保督察主要通过强化地方政府环境监管力度和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来提升企业环境绩效。(3)良好的外部环境——城市绿色金融水平、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师关注度和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能强化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正向影响。(4)中央环保督察环境治理效应因企业产权性质、污染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对中央环保督察政策的实施反应更为敏感,企业环境绩效提升更显著;而在国有企业内部,地方国企对中央环保督察政策的反应比中央国企更为敏感;相比于非重污染企业,中央环保督察对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姬潇涵  周定根  刘东华  
为探究节能低碳能否顺应制造业“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的战略目标,释放环保与经济双重红利,文章以《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制造企业出口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考察前端控制型环境规制影响出口绩效的效应和机理。研究发现:节能低碳政策显著改善了企业出口绩效,包括出口规模扩张、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和出口产品价格降低;机制检验揭示了节能低碳政策通过刺激企业技术创新作用于出口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加工贸易企业对节能低碳政策更敏感,而市场竞争越激烈的行业,节能低碳政策对出口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据此佐证了发展中国家背景下的“强波特假说”,对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前端控制型环境规制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姬潇涵  周定根  刘东华  
为探究节能低碳能否顺应制造业“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的战略目标,释放环保与经济双重红利,文章以《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制造企业出口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考察前端控制型环境规制影响出口绩效的效应和机理。研究发现:节能低碳政策显著改善了企业出口绩效,包括出口规模扩张、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和出口产品价格降低;机制检验揭示了节能低碳政策通过刺激企业技术创新作用于出口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加工贸易企业对节能低碳政策更敏感,而市场竞争越激烈的行业,节能低碳政策对出口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据此佐证了发展中国家背景下的“强波特假说”,对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前端控制型环境规制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长琪  丁煜  
使用中国环境权益交易市场2007年在试点地区开展的排污权交易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探究排污权交易对试点地区企业费用黏性的政策效果。运用中国A股上市企业2002—2012年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排污权交易显著提升了试点企业的费用黏性,提升效果达67.65%,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排污权交易与试点企业费用黏性之间的因果关系。排污权交易政策通过创新激励效应刺激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进而提升企业费用黏性,且发明型创新专利申请数目对二者的中介效应最为显著,实用型和外观型创新专利申请数目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排污权交易政策对试点企业费用黏性的作用强度还依赖于行业要素密集度、企业融资约束水平和代理成本。相较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排污权交易对费用黏性的提升作用更强;企业融资约束程度或代理成本越低,排污权交易对试点企业费用黏性的提升作用越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章纪超  黄静  
本文基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准自然实验情境,研究法治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改革改善了法治环境,使当地企业特别是诉讼风险较高的企业获得更多融资支持,进而激励其增加创新投资,民营企业受益更多。改革后当地企业会更偏好任用具有法律背景的高管,同时风险承担能力和业绩也显著提升。本文不仅揭示了法治环境对金融发展和企业创新的重要作用,也证明了司法体制改革的经济社会意义。为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启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凯  孙俊奇  鲁冰  
文章以2007年~2011年期间沪深两市重污染行业数据为样本,检验了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能有效监督企业环境绩效。研究发现,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能有效监督企业环境绩效;而且,在股权制衡度较高的情况下,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能有效监督企业环境绩效,而对于股权制衡度较低的企业,只有当会计师事务所具备较强行业专业性时,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才能对企业环境绩效进行有效监督。上述研究结论意味着会计师事务所对提高企业环境绩效的作用是积极的。同时,我们也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行业专业性对股权制衡的替代作用提供了证据。文章丰富和拓展了会计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连友  黄保聪  
大规模减税降费背景下,探索地方财政压力提升如何影响微观企业杠杆率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断点回归(RD)模型,实证评估财政压力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压力提升对企业杠杆率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处理组企业的杠杆率提高了大约1.2%。具体地,财政压力提高可能会降低企业避税意愿和经营绩效,从而促使企业增加杠杆率。而且,在那些经济越落后、技术发展水平越低、企业规模越小的地区以及那些活力较低的国有企业和僵尸企业中,这种促进作用越明显。以上发现对于理解财政压力的微观经济后果以及推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和宏观"稳杠杆"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建平  黄富  
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巡视监督已成为党组织参与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手工收集2012—2018年巡视监督相关数据并构建模型,实证检验巡视监督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巡视监督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其高质量发展。(2)自主创新是巡视监督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3)相对于低资本混合度,高资本混合度更有利于促进巡视监督对自主创新的积极影响。(4)相对于外部巡视监督,内部巡视监督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巡视监督与公司治理的研究,并为我国宏观经济决策的制定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经验证据与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建平  黄富  
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巡视监督已成为党组织参与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手工收集2012—2018年巡视监督相关数据并构建模型,实证检验巡视监督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巡视监督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其高质量发展。(2)自主创新是巡视监督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3)相对于低资本混合度,高资本混合度更有利于促进巡视监督对自主创新的积极影响。(4)相对于外部巡视监督,内部巡视监督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巡视监督与公司治理的研究,并为我国宏观经济决策的制定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经验证据与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文剑  程煜  汪峰  韦烨  
以2015年中国实施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为外生冲击,利用2011—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及其所在地市级层面数据,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证实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可显著增加微观企业经济绩效,且此种影响具有持续性。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等一系列检验后,该结果依旧具有稳健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企业获得外部投资、激励企业进行技术改进、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提高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接受度,最终实现企业经济绩效的增长。进一步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以及位于环境执法力度更强地区的企业,其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会更大程度地改善企业经济绩效。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的内在机制,可为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环境规制执行力度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邵朝对  
本文以中国加入WTO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识别了产出关税下降引致的进口竞争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进口竞争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的逃离竞争机制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污染排放强度,而以缩减企业产出规模、降低企业减排支出和弱化政府环境规制效果为具体路径的低成本竞争机制并不存在。此外,低污染企业进入引发的广延边际变动是进口竞争促进行业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微观环境绩效的新角度,理解了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必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