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20)
- 2023(17461)
- 2022(13875)
- 2021(12438)
- 2020(10258)
- 2019(23060)
- 2018(22835)
- 2017(43903)
- 2016(23579)
- 2015(26076)
- 2014(25494)
- 2013(24622)
- 2012(21862)
- 2011(19208)
- 2010(18867)
- 2009(17240)
- 2008(16731)
- 2007(14866)
- 2006(12947)
- 2005(11711)
- 学科
- 济(103369)
- 经济(103269)
- 业(94285)
- 企(84989)
- 企业(84989)
- 管理(83028)
- 方法(45356)
- 数学(36578)
- 数学方法(36143)
- 业经(35201)
- 农(32054)
- 财(30021)
- 中国(26393)
- 农业(22992)
- 务(22576)
- 财务(22525)
- 财务管理(22499)
- 企业财务(21351)
- 技术(20539)
- 划(18988)
- 环境(18865)
- 地方(18746)
- 制(18126)
- 和(17705)
- 理论(17540)
- 贸(17052)
- 贸易(17044)
- 策(16719)
- 易(16624)
- 产业(14799)
- 机构
- 学院(329880)
- 大学(321856)
- 济(139460)
- 经济(136994)
- 管理(135934)
- 理学(117850)
- 理学院(116743)
- 管理学(114981)
- 管理学院(114350)
- 研究(101251)
- 中国(79038)
- 京(65972)
- 财(62385)
- 科学(60111)
- 农(53902)
- 财经(50581)
- 江(49403)
- 所(48259)
- 业大(47862)
- 中心(47708)
- 经(46102)
- 研究所(43848)
- 经济学(42379)
- 农业(42158)
- 北京(39952)
- 范(39331)
- 师范(38929)
- 州(38680)
- 经济学院(38482)
- 财经大学(37371)
- 基金
- 项目(226526)
- 科学(182118)
- 基金(167281)
- 研究(166875)
- 家(144628)
- 国家(143373)
- 科学基金(126766)
- 社会(110018)
- 社会科(104648)
- 社会科学(104619)
- 省(89709)
- 基金项目(88440)
- 自然(80981)
- 自然科(79212)
- 自然科学(79198)
- 自然科学基金(77846)
- 教育(76026)
- 划(73680)
- 编号(66943)
- 资助(66397)
- 成果(51287)
- 重点(50595)
- 创(50437)
- 发(49799)
- 部(49547)
- 国家社会(46587)
- 创新(46432)
- 业(45044)
- 课题(44742)
- 科研(43192)
- 期刊
- 济(151141)
- 经济(151141)
- 研究(88800)
- 中国(59676)
- 管理(55136)
- 财(51052)
- 农(49725)
- 学报(45113)
- 科学(45033)
- 大学(35957)
- 农业(34604)
- 学学(34220)
- 技术(32503)
- 教育(29560)
- 业经(27849)
- 融(27436)
- 金融(27436)
- 财经(24828)
- 经济研究(23906)
- 经(21474)
- 业(21276)
- 问题(20105)
- 技术经济(18690)
- 现代(16365)
- 商业(15934)
- 财会(15615)
- 统计(15172)
- 版(15002)
- 科技(14945)
- 策(14884)
共检索到475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素荣 徐文昊 霍江林
环境战略升级(从被动的反应型向主动的前摄型转变)有助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在驱动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同时,还能通过降本增效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发现:环境战略升级企业比环境战略未升级企业具有更高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明环境战略升级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提高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水平较高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更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驱动和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会弱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驱动作用、增强环境战略升级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而“重污染”的生产属性会限制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因此,应以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环境战略升级,以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并重点助推重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
[期刊] 改革
[作者]
金绍荣 唐诗语 任赞杰
基于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农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升农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超额雇员率、增大研发投入来提高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营商环境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强度加剧将削减数字化转型对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小规模农业企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农业企业、国有农业企业、两职分离的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为此,政府等治理主体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外部环境;同时农业企业也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科学配置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资源,选择适宜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文俊 彭慧
以2011—2019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研究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2011—2019年,全国制造企业绿色全要素均值呈先缓慢下降,后持续上升的两阶段特征;全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均值则呈持续上升的趋势。(2)计量模型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有效提升制造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制造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果最大。同时,这个提升效果会受到企业战略柔性的影响,即企业战略柔性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越强。(3)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加强人力资源配置对制造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4)进一步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提升作用在国有企业、高科技行业及高互联网发展水平区域的研究样本中更显著。因此,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培育双元复合型人才,发挥国有企业的“领头羊”作用,因地制宜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红 王露露 宋艺
绿色发展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的工业企业为样本,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为切入点,探究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主要通过资源集聚效应(聚集资金与人力资源)与效率改善效应(提高管理效率与资本配置效率)两条路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属于自愿披露与重污染行业、企业信息环境较好、产权性质为国有企业、所处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较为激烈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明显。研究丰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并为政策制定者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促进企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冬华 万贻健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本文基于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层面的数字化指标,并以2000—2022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每提高数字化程度一个标准差,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3.73%,且该促进作用存在一定持续性。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双重差分(DID)、替换生产率和企业数字化指标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实施数字化转型可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创新水平,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企业截面差异发现,在规模较大、管理效率较高、资产流动性较低以及竞争力较弱的组别中,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强。本文不仅补充了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为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提供经验证据,还为地方政府制定差异化数字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飞 李月
本文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作用机制,又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首先,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了多重稳健性检验。其次,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直接效应以及降低内部管控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的间接效应赋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果在服务业、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竞争性行业、大规模企业和新兴企业中更加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飞 李月
本文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作用机制,又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首先,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了多重稳健性检验。其次,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直接效应以及降低内部管控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的间接效应赋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果在服务业、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竞争性行业、大规模企业和新兴企业中更加明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巍 孙晴晴 张和平 王满四
随着数字技术深度嵌入供应链,供应链数字化成为我国加快经济向绿色转型的重要着力点,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析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第一,供应链数字化可以通过创新赋能和管理赋能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并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第二,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以及动态能力理论的分析发现,供应链数字化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第三,通过对融资约束、内部控制以及企业污染属性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在融资约束低的企业、内部控制高的企业以及非重污染企业中相对更好。结论明晰了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并且为企业通过供应链数字化实现绿色创新提供经验证据,也为我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实现绿色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
供应链数字化 企业绿色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彩凤 郭淑娟
本文以2015—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年报进行文本分析,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前摄型与反应型绿色创新战略实施;金融科技、高管任期及社会网络嵌入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间发挥中介作用;行业竞争程度削弱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领导者企业更关注数字化转型对前摄型绿色创新战略的促进作用,而跟随者企业更关注数字化转型对反应型绿色创新战略的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非重污染行业中更显著;数字化转型可通过前摄型与反应型绿色创新战略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士专 杨佳英 杨礼华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不断投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以此突破制约企业生产效率的“卡脖子”问题。以2015—2022年A股上市公司企业数据为基础,深入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过更换被解释变量、修改模型设定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效果差异不大,但优于成熟期企业,另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制度环境较好和国有企业中更能发挥比较优势。机制检验表明:优化企业人力资本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是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渠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爱军 刘欣
文章以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6—2020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否定了数字化转型的生产率悖论;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是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因企业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市场竞争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度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丁相安 王晓岭 韩少杰
数字化转型给企业履行社会责任(CSR)带来挑战。数字化转型是否促进企业履行CSR中的员工责任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履行员工责任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嵌入以及数字技术的实践应用均会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区块链技术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企业履行员工责任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员工责任起到中介作用;企业实施对员工负责的数字化转型也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本文有助于丰富负责任的数字化有关理论,为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来提升企业效率和效能提供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彦希 王渊 王玉
二十大报告指出将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本文拓展了波特效应的理论边际,从环境政策的影响程度角度检验了“绿色创新→清洁生产”在“环境政策→企业生产效率”中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厘清环境政策对于企业生产效率这一作用结果在企业内部的作用机制。通过将环境政策划分为规制型环境政策与激励型环境政策,分析不同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规制型环境政策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帮助企业实现清洁生产,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2)激励型环境政策并不利于企业进行绿色创新,但同样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绿色生产,从而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而后在企业性质的异质性检验中,亦得到了新的拓展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嘉歆
本文以2011-2022年A股流通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提升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要素配置作用于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地区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最显著,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效应并不显著;相对非国有流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在国有流通上市公司中表现更为突出。最后,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推动数字赋能绿色创新活力、培育数字创新人才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流通业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树宽 范雪媛 王泷 邵东 张铂晨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以2008—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从微观视角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在数字化转型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机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影响创新绩效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考虑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保持稳健。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产业链关联视角
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互动关系——基于中国116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的实证研究
双重环境规制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分析
双重环境规制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分析
供应链数字化能否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产业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内在机制与经验证据——基于“赋能”和信贷配给的视角
数字化技术转型、数字化治理能力与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基于数字化赋能理论的作用机制研究
供应链网络位置、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化转型、融资约束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