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5)
- 2023(12104)
- 2022(10602)
- 2021(10045)
- 2020(8320)
- 2019(19096)
- 2018(18981)
- 2017(36772)
- 2016(19649)
- 2015(21900)
- 2014(21966)
- 2013(21473)
- 2012(19398)
- 2011(17294)
- 2010(16985)
- 2009(15612)
- 2008(15143)
- 2007(13014)
- 2006(11138)
- 2005(9380)
- 学科
- 济(73863)
- 经济(73779)
- 管理(63308)
- 业(56326)
- 企(47852)
- 企业(47852)
- 方法(35357)
- 数学(30067)
- 数学方法(29707)
- 财(20491)
- 农(20440)
- 环境(19547)
- 中国(18330)
- 学(18329)
- 业经(17352)
- 地方(15146)
- 务(14317)
- 财务(14255)
- 财务管理(14233)
- 划(14155)
- 和(13879)
- 农业(13808)
- 企业财务(13309)
- 理论(13297)
- 贸(13059)
- 贸易(13054)
- 易(12678)
- 技术(12499)
- 制(11976)
- 银(10213)
- 机构
- 大学(275951)
- 学院(275151)
- 管理(114388)
- 济(105355)
- 经济(102955)
- 理学(100398)
- 理学院(99358)
- 管理学(97756)
- 管理学院(97292)
- 研究(87129)
- 中国(63190)
- 京(57995)
- 科学(55838)
- 财(47868)
- 所(42428)
- 业大(41776)
- 农(41308)
- 中心(39820)
- 财经(39348)
- 研究所(39096)
- 江(37991)
- 范(36420)
- 北京(36318)
- 师范(36121)
- 经(35789)
- 院(32400)
- 农业(32274)
- 州(31417)
- 经济学(30872)
- 商学(29674)
- 基金
- 项目(198038)
- 科学(156384)
- 研究(145400)
- 基金(144416)
- 家(125395)
- 国家(124373)
- 科学基金(107847)
- 社会(91478)
- 社会科(86681)
- 社会科学(86658)
- 基金项目(77725)
- 省(77273)
- 自然(70970)
- 自然科(69194)
- 自然科学(69178)
- 自然科学基金(67904)
- 教育(65752)
- 划(64914)
- 编号(59410)
- 资助(58451)
- 成果(46770)
- 重点(43866)
- 部(43301)
- 发(41598)
- 创(41239)
- 课题(39769)
- 创新(38337)
- 科研(37927)
- 国家社会(37324)
- 教育部(37182)
- 期刊
- 济(110439)
- 经济(110439)
- 研究(76141)
- 中国(46195)
- 学报(43183)
- 科学(39822)
- 管理(39221)
- 农(36611)
- 财(36488)
- 大学(32553)
- 学学(30689)
- 教育(28996)
- 农业(26061)
- 技术(22464)
- 业经(19248)
- 融(18528)
- 金融(18528)
- 财经(18060)
- 经济研究(16922)
- 经(15235)
- 图书(15173)
- 问题(14291)
- 科技(14089)
- 资源(13778)
- 理论(13664)
- 版(12903)
- 业(12884)
- 技术经济(12819)
- 实践(12786)
- 践(12786)
共检索到378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袁广达 吴杰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通过建立生态保护的污染补偿机制解决此问题备受各方关注,其关键是补偿标准的确定和外部成本内部化机理的建立,既能使补偿各方顾及各方利益,又能体现补偿标准的公平和合理。本文以我国工业行业生态污染补偿标准确定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成本视角量化重污染行业和非重污染行业的补偿上下限,运用博弈逐步缩小区间,确定具体补偿标准。研究表明,博弈基础上达成的最终补偿标准能提升资源配置公平和效率,并进而推动生态污染补偿机制的市场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海川 张心灵 冯丽丽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对于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推行至关重要。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生态资产和生态服务的合理定价,草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是定价环节最大的阻碍,生态系统会计能够为生态系统定价提供有力支撑。文章以生态系统会计理论为基础,从生态服务和生产能力两个层面分析草原生态系统的价值构成,进而结合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已经出台的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分析了机会成本法、生态服务功能法以及意愿调查法在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确定过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生态补偿标准动态调整的实施方法。价值在于推进草原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生态系统会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姣 李朗 李科
本文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分别测算了各省份农业生产端和消费端的水污染及其构成来源,同时分析了农业水污染随贸易在省与省之间的净转移方向和数量,并依据水污染治理成本确定了各省份的生态补偿支付/受偿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端和消费端水污染排放在全国各省份之间的差距较大,省际之间确实存在大量的水污染转移。转入区域主要为农业发展条件较为优渥的东北和华北地区以及长江中游地区;转出区域则主要为二三产业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人口大省。依据各省份农业水污染的净转移方向,确定的生态补偿支付省份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重庆、云南、西藏、陕西、青海和宁夏,其中北京市的支付补偿标准最高,为25.65亿元;生态补偿的受偿省份有辽宁、湖南、河北、吉林、甘肃、黑龙江、广西、江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新疆、海南、贵州、四川,其中河北省的受偿标准最高,为24.52亿元。考虑到农业水污染转移的复杂性及生态补偿支付/受偿数额的不对称性,省际间横向生态补偿仍需充分发挥中央政府或第三方机构的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巍贤 王月红
京津冀大气污染跨区域合作治理是理论界和决策层的广泛共识,但因缺乏有效激励机制而一直没有实质性推进。文章基于机会成本法建立了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CGE模型,定量研究了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问题,并构建了一个"先定上限,后定下限,再定额度"的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的完整框架,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京津冀大气治理的内生激励需要。该框架具体如下:首先,基于静态单区域CGE模型,设定不同的硫税冲击模拟河北省承担全部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任务下的产出损失,该损失即为京津应该支付给河北省的"理论最大补偿标准",进而根据不同的大气污染治理(PM2.5)目标,测算出京津冀大气治理生态补偿标准的上限。然后,进一步地基于京津冀动态多区域CGE模型,模拟京津冀不同PM2.5预期目标下各自的产出损失,由此获得三地大气治理的机会成本"点值",加总后再对比"理论最大补偿标准",进而通过河北省第二产业的"名义"占比确定补偿标准的下限。最后,在确定了京津冀不同大气环境质量预期目标下河北省应该接受的PES支付标准区间后,在基准"点值"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功能定位、经济差距等因素的影响,对补偿额度进行调整和校准,以最终确定具体的补偿额度。文章不仅对加快推进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治的实质性进程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而且为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技术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立新 李泽红 王秀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补偿不仅限于理论层面,各地区相继进入了实践阶段,因此相关专家学者对生态补偿现象作了大量的案例调查和研究。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主要是在流域、森林、矿产资源方面展开,且大部分的研究都是站在宏观层面,很少涉及微观企业层面生态补偿标准的探讨。文章以火力发电企业为例,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出发,运用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计量测算火电企业应承担的生态补偿标准。
关键词:
生态补偿标准 火电企业 环境成本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涛珍 宋胜帮
生态补偿是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是实施生态补偿的关键环节。在对淮河流域的水质现状和污染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主成份分析确定流域的关键污染因子,以关键污染因子的处理成本为基础,综合考虑水质类别和污染因子的超标倍数,确定流域关键污染因子的生态补偿罚数,研究提出建立基于关键水污染因子的淮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体现了生态补偿的经济杠杆调节和激励作用。并以淮河流域界首沙颍河桥省界监测断面为例进行了生态补偿标准和生态补偿资金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通过生态补偿实现惩罚高污染、奖励和激励治污减排的流域水环境管理新思路,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晓红 虞锡君
水资源属于公共品,流域水生态污染正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公地悲剧"。实证分析表明,上游地区工业发展产生的水污染,一方面导致下游水生态的严重恶化,另一方面使下游地区为恢复水生态承担高昂治理成本。因此,建立跨界水生态补偿机制,确立"污染者付费"的补偿标准迫在眉睫。本文以水生态"恢复成本"作为补偿依据,定量分析了上游如果造成流域污染,而必须对下游进行补偿的金额。通过对典型案例太湖流域水生态现状与问题的总结,提出上游补偿下游地区水生态"恢复成本"的解决思路,探求从根本上解决流域水生态污染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
流域 水生态保护 补偿标准 太湖流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鲁冀 王燕鹏 梁亦欣
流域污染赔偿已成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赔偿标准作为污染赔偿机制的核心内容,方法确定很关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基于污水治理成本的污染赔偿标准确定方法。首先筛选河南省污水处理厂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借助EXCEL软件建立了污水处理厂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与治理成本关系的计量模型。其次根据河南省水质情况,利用污染物处理效益,确定污染赔偿因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赔偿标准;最后将研究结果与国内生态补偿办法中的标准对比,进而分析污染赔偿标准的合理性。
关键词:
流域 污染赔偿 标准 方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永喜 王娟丽 王晋
论文通过对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的明确界定,科学厘清生态保护投入补偿和污染补偿,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环境服务的水量分摊和水质补偿,并将其统一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针对性地提出了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标准,然后以皖浙两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界定,可以从理论上厘清流域生态补偿的对象和内容,将水质和水量因素整合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2)根据生态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利益主体面对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内容不同,但是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的产权安排相对更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永喜 王娟丽 王晋
论文通过对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的明确界定,科学厘清生态保护投入补偿和污染补偿,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环境服务的水量分摊和水质补偿,并将其统一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针对性地提出了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标准,然后以皖浙两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界定,可以从理论上厘清流域生态补偿的对象和内容,将水质和水量因素整合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2)根据生态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利益主体面对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内容不同,但是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的产权安排相对更为公平合理,并且能够兼顾各方权益;3)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情况下,综合水质和水量因素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明确,补偿内容全面完整,易被各方所接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国平 王奕淇 张文彬
本文对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新的诠释,构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下游的生态产品与物质产品分工与合作的理论模型,以利用区域资源禀赋提高效率,但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生态产品很难转化为经济价值,造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下游间的发展失衡和不公平问题突出。本文认为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区域发展失衡和不公平问题的重要途径,而明确生态补偿标准是核心问题之一。随后,基于区域发展失衡视角,构建了一个将机会成本法与水资源价值法相结合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量模型。最后,测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区为保护水源损失的排污权价值,得到2012年陕南三市应获得176.3亿元的生态补偿金额,并根据受水区的调水量分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平 谢先雄 赵敏娟
生态补偿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经济手段,而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是保障补偿政策可行和有效的关键。以水稻生产为例,在选择实验的设计中纳入了生态效益的考量,借助Multinomial Logit(MNL)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方案的受偿意愿,基于此测算了兼顾社会支出最小化原则和农户利益诉求的生态补偿标准。实证结果显示:(1)补偿金对农户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参与意愿具有显著激励作用。耕地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标准为:化肥、农药分别减施1%的补偿标准是63.15元/公顷·年和49.65元/公顷·年;化肥农药施用量改善到国际平均水平和有机生产水平的补偿标准分别为7 544.40元/公顷·年和11 280.60元/公顷·年。(2)具有户主身份、年轻、受教育程度高、种植规模小、兼业化程度高、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效益认知程度高、偏好风险以及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政策措施了解程度高等特征的农户,更愿意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据此建议:将农户参与纳入耕地面源污染补偿政策制定环节,补偿标准核算应充分考虑农户经济损失和生态效益,借助各种现代媒体有针对性地向家庭中有话语权的农民进行环保宣传和教育。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袁广达
本文从传统会计收益和计算方法改进入手,以边际成本理论与生产要素理论为依据,以2003-2010年我国七大重污染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对生态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等级评价和标准划分,结合面板随机系数模型考察生态环境污染等级指数对六大非重污染行业利润总额的影响程度,对我国工业行业生态环境损害成本补偿理论、补偿标准和会计处理进行了设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晨 丁晓辉 李国平 汪海洲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能为确立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本文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002-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全面评估了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据此确立了生态补偿的上限标准和分摊机制,并尝试根据生态服务功能和动态价值变化确立生态补偿支付标准。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 724.56亿元,比2002年减少了125.38亿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生态补偿上限标准为46.12亿元/a,其中中央政府为18.45亿元/a,受水区地方政府为27.67亿元/a;生态补偿支付标准中央政府为7.1...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永军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跨界污染治理中上下游政府群间补偿机制演化形成的相关问题。首先运用单种群演化模型,对上游政府群保护流域的相关收益及均衡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双种群演化模型,分析了在补偿机制实施情况下,上下游政府群关系的双种群演化及对影响均衡的参数进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