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0)
- 2023(12281)
- 2022(10637)
- 2021(10195)
- 2020(8392)
- 2019(19506)
- 2018(19549)
- 2017(37246)
- 2016(20484)
- 2015(23076)
- 2014(23393)
- 2013(22613)
- 2012(20819)
- 2011(18821)
- 2010(18703)
- 2009(17152)
- 2008(16624)
- 2007(14574)
- 2006(12691)
- 2005(11202)
- 学科
- 济(77972)
- 经济(77874)
- 管理(59831)
- 业(52468)
- 企(45206)
- 企业(45206)
- 方法(35682)
- 数学(29530)
- 数学方法(29161)
- 学(23743)
- 中国(20390)
- 农(19829)
- 财(19547)
- 业经(17441)
- 理论(17251)
- 环境(16079)
- 地方(15406)
- 制(14721)
- 和(14527)
- 教育(13077)
- 划(13048)
- 农业(12952)
- 贸(12452)
- 贸易(12447)
- 务(12343)
- 财务(12272)
- 财务管理(12250)
- 技术(12172)
- 易(12018)
- 银(11820)
- 机构
- 大学(293440)
- 学院(288839)
- 管理(114430)
- 济(107897)
- 经济(105292)
- 理学(99113)
- 理学院(97965)
- 研究(97064)
- 管理学(96250)
- 管理学院(95717)
- 中国(69930)
- 京(63502)
- 科学(62860)
- 财(49863)
- 所(49036)
- 农(46821)
- 研究所(45057)
- 业大(44327)
- 中心(43105)
- 江(41722)
- 范(40613)
- 财经(40304)
- 师范(40196)
- 北京(40024)
- 农业(36888)
- 经(36600)
- 院(35642)
- 州(34144)
- 师范大学(32673)
- 技术(31988)
- 基金
- 项目(200998)
- 科学(156554)
- 研究(147796)
- 基金(143738)
- 家(125709)
- 国家(124640)
- 科学基金(106060)
- 社会(90412)
- 社会科(85389)
- 社会科学(85367)
- 省(78867)
- 基金项目(76517)
- 自然(69311)
- 教育(68118)
- 自然科(67587)
- 自然科学(67567)
- 划(66715)
- 自然科学基金(66325)
- 编号(61468)
- 资助(58890)
- 成果(51076)
- 重点(44814)
- 部(43695)
- 课题(42446)
- 发(42122)
- 创(41442)
- 创新(38526)
- 科研(38438)
- 项目编号(38319)
- 大学(37457)
- 期刊
- 济(118066)
- 经济(118066)
- 研究(84347)
- 中国(54010)
- 学报(49915)
- 科学(43790)
- 农(41854)
- 管理(40829)
- 教育(38358)
- 财(37540)
- 大学(36782)
- 学学(34075)
- 农业(29273)
- 技术(24620)
- 融(20424)
- 金融(20424)
- 图书(19574)
- 财经(19361)
- 业经(19061)
- 经济研究(18242)
- 经(16412)
- 问题(15262)
- 理论(15001)
- 科技(14491)
- 业(14444)
- 情报(14113)
- 实践(13940)
- 践(13940)
- 版(13902)
- 技术经济(12895)
共检索到416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俞立平
环境信息与环境情报是人人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环境情报学的概念,对其基本界定及理论框架、与其他学科关系、学科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环境情报学具有影响广泛性、“情报“属性明显、兼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最广泛的学科交叉性、研究方法复杂性、智能化水平较高等特点,并就加强环境情报学建设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与协同;第二重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三加强环境情报学理论与方法建设。
关键词:
环境情报学 环境信息 环境情报 学科体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彭知辉
阐明大数据环境下公安情报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背景、内容框架和原则。文章依次阐述大数据与公安情报学的结合点,大数据影响之下公安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变化,以及大数据环境下公安情报学理论体系研究的基本原则。大数据通过外部环境来影响公安情报学理论体系,这种影响是有限的,故而公安情报学理论体系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研究大数据环境下公安情报学理论体系,应坚持多学科理论方法的融合,采用开放的、多维的研究视角,应基于大数据与公安情报学的交互作用来开展研究。
关键词:
公安情报学 理论体系 大数据 大数据环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兴华
<正>公安情报学是一门融合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用来研究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知识和驾驭情报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其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主要由公安情报基础、应用理论、管理与情报技术四大模块组成。通过深化公安情报学体系结构研究,以形成科学规范和可操作的理论体系;通过深化对公安情报学学科的认知,以建立科学完整的公安情报学体系。公安情报学理论层、应用层是构筑公安情报学体系的基本要素,其学科体系结构具有动态发展性、系统性和交叉性等特点,还具有认知、识别、理论、实践控制和创新等五大功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敏 关家麟
以情报学专业为例,本文将知识地图理论引入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领域。在介绍知识地图理论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理论的适用性,尝试建立基于知识地图理论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模型,并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了绘制情报学课程知识地图需要注意的3个问题。
关键词:
知识地图 情报学 硕士研究生 课程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符福峘
Five issues regar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of defense S & T information science are discussed,i.e.the concept and the research subject;the basic factors;the research object and major fields;the nature and academic position;and the function and mission.It's pointed out that str...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知津 李赞梅 周鹏
以二十年来国内有关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文献为考察对象,先按类型简要阐述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再分析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脉络,进而构建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最后指出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够引起情报学界对情报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视。
关键词:
情报学 学科体系 中国 研究进展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杨建林
与社会学等传统的社会科学相比,情报学的学科地位明显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情报学还没有形成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基础理论体系,情报学领域内争议较多,内行、外行对情报学的认知都不深刻。文章在剖析情报学理论流派、情报学范式的基础之上,探讨情报学各个研究领域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广义情报系统体系结构模型,进而给出整合情报学现有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以及重构情报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六点建议。其中,广义情报系统体系结构模型是重构情报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基础,它将基于信息管理框架与知识管理框架的管理科学范式、基于intelligence的软科学范式、基于information的图书信息学范式这三大范式统一在一个模型之中。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曙
我国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体系正趋于形成,但创建社会科学情报学还为时过早。本文从科学学的角度,对当前社会科学情报理论研究的科学基础、科学水平进行分析,并提出论断和结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詹长根 冯广京
研究目的:研究地籍学的演进逻辑、理论体系和内容体系,完善地籍学科体系。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归纳已有地籍学研究文献,研究分析地籍学的发生、发展进程,揭示地籍学的演进逻辑,构建地籍学的理论体系和内容体系。研究结果:地籍学源于调整并规范人与地及其之上的人与人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关系的土地利用初始秩序,尔后沿着地籍制度形成、地籍理论提出、地籍学科形成、地籍学科完善的时空轨迹发展递进而成。研究结论:(1)地籍源于人类初始调整并规范人与地及其之上的人与人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关系的秩序需要,起步于采用国家意志建立租税制度并规范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地籍学 地籍 地籍管理 学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晓蔚 李树青
[目的/意义]对新环境下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进行优化设计探讨,根据新环境进行相应调整,有利于该学科更好地发展。[方法/过程]从考察环境的新变化入手,清醒认识国家安全受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入,对情报学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带来的直接且深刻的影响,正确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情报学研究的主导作用,积极面对先进信息技术给情报工作和情报学学科带来的挑战,进行学科体系优化设计。[结果/结论]通过调整,情报学学科体系力求与新环境相适应;经过优化,学科体系中的分支学科群更为合理,应包括:凸显总体国家安全观主导作用的情报史论学科群,服务于国家发展与安全和主动接纳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情报应用学科群,与大数据思维和先进技术对接的情报学研究方法学科群及情报学其他学科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晓蔚 李树青
[目的/意义]对新环境下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进行优化设计探讨,根据新环境进行相应调整,有利于该学科更好地发展。[方法/过程]从考察环境的新变化入手,清醒认识国家安全受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入,对情报学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带来的直接且深刻的影响,正确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情报学研究的主导作用,积极面对先进信息技术给情报工作和情报学学科带来的挑战,进行学科体系优化设计。[结果/结论]通过调整,情报学学科体系力求与新环境相适应;经过优化,学科体系中的分支学科群更为合理,应包括:凸显总体国家安全观主导作用的情报史论学科群,服务于国家发展与安全和主动接纳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情报应用学科群,与大数据思维和先进技术对接的情报学研究方法学科群及情报学其他学科群。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昌平
作者在分析信息化时代情报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与模式变化的基础上,从情报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选择与定位出发,探索了学位课程体系拓展和内容深化的客观规律,结合教学实践,研究了学位课程内容深化与体系拓展中教学方法的系统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品 杨建林 杨国立
文章认为,新时代的科技发展处于赶超式、对抗性和不确定性等复杂环境中,科技发展的导向也呈现出由问题导向转变为目标与愿景导向的迹象,这就需要情报扮演先行者的角色,这是时代赋予情报的新使命。为此,文章构建了可满足新时代科技发展情报需求的情报体系理论框架,并分析了框架的基本要素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特别强调,为有效支撑作为先导的这一新型情报功能,要将预测、预见型情报方法和情报流程中的"假定"环节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最后以抓住国家重要战略机遇为视角,提出了情报体系实现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情报体系 情报功能 科技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艳 赵新力 齐中英
本文对钱学森的情报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其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提出了情报的定义,二是勾画出了情报学的层次结构,三是提出了情报研究的理论基础。针对我国情报学发展的困境,作者提出了以钱学森情报思想为指导对我国情报学进行学科体系重构的设想,认为从情报概念入手,科学地界定情报学的学科归属和范围,夯实情报学理论基础,是进行情报学学科体系重构的根本途径。最后,作者对学科体系重构后的情报学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情报思想 情报学 学科体系 学科建设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靳娟娟
本文研究比较了国内外情报学理论体系的研究状况,认为情报学应逐渐形成以情报交流学派(以情报及情报交流为内核)为带头学派,并与其它各理论流派相辅相成的新的情报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
情报学,理论体系,比较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