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0)
2023(12524)
2022(10675)
2021(9788)
2020(8192)
2019(18616)
2018(18220)
2017(34297)
2016(18201)
2015(19915)
2014(19032)
2013(18407)
2012(16659)
2011(15045)
2010(15457)
2009(14716)
2008(13951)
2007(12404)
2006(11167)
2005(10212)
作者
(51492)
(43055)
(42807)
(40546)
(27244)
(20657)
(19160)
(16505)
(16224)
(15378)
(14649)
(14362)
(13765)
(13732)
(13484)
(13450)
(12705)
(12396)
(12395)
(12185)
(10589)
(10527)
(10523)
(9995)
(9750)
(9570)
(9470)
(9367)
(8824)
(8506)
学科
(76762)
经济(76690)
管理(55071)
(49014)
(42226)
企业(42226)
方法(34935)
数学(29996)
数学方法(29466)
中国(20319)
(19294)
(18382)
(18349)
(18091)
贸易(18080)
(17673)
业经(15986)
技术(15436)
地方(14664)
环境(14564)
理论(14370)
(13342)
(12805)
农业(12207)
(11815)
(11576)
银行(11538)
(11500)
金融(11499)
(11120)
机构
大学(251805)
学院(249971)
(104814)
经济(102799)
管理(93603)
研究(87713)
理学(80707)
理学院(79858)
管理学(78010)
管理学院(77583)
中国(66447)
科学(53841)
(53393)
(48992)
(44414)
(41751)
研究所(40277)
中心(39413)
(38444)
财经(38143)
业大(36796)
(34670)
经济学(33633)
北京(33316)
农业(32833)
(32542)
(32298)
师范(32140)
经济学院(30275)
(30269)
基金
项目(169875)
科学(134366)
基金(124316)
研究(121519)
(110314)
国家(109480)
科学基金(93434)
社会(78935)
社会科(74947)
社会科学(74927)
(66624)
基金项目(63827)
自然(60372)
自然科(59065)
自然科学(59047)
自然科学基金(57964)
教育(56399)
(56313)
资助(51673)
编号(47248)
重点(39147)
成果(38299)
(37734)
(37103)
(36958)
创新(35397)
国家社会(33775)
课题(33688)
科研(32897)
教育部(31989)
期刊
(114219)
经济(114219)
研究(75483)
中国(53188)
学报(42446)
(38470)
科学(38039)
管理(37969)
(37579)
大学(32124)
学学(29949)
教育(29500)
农业(25494)
技术(22649)
(21659)
金融(21659)
经济研究(20349)
财经(19062)
业经(17674)
(16601)
问题(14736)
(14688)
(14500)
统计(13987)
技术经济(13224)
(13042)
图书(12948)
科技(12760)
国际(12363)
(12102)
共检索到383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旸  郭路  
本文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内,对环境支出和环境污染的最优增长路经进行分析,并得到了如下结论:首先,与Selden和Song(1995)提出的环境支出"J曲线"效应不同,本文得到了环境支出的"S曲线"效应;其次,在治污技术是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污染—产出"也将呈现"倒U"型的增长路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其次,"污染—产出"的鞍点稳态能够对N型EKC进行解释。其中,N型路径反映了污染路径偏离了稳态后,不再返回稳态的路径;而"倒U"型污染路径则反映了偏离稳态的污染路径又能回到稳态的情形。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英杰  林春  
环境规制通过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来实现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提高。基于此背景下,该文选择2000-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探讨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全国来看,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质量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目前环境规制强度处于拐点左侧,适当地增加环境规制有助于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从地区来看,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是存在差异性的,中部和西部均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目前中部环境规制强度距拐点左侧较远;而东部却不存在倒U型关系,但两者的促进作用依然显著。最后,针对上述结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佘群芝  王文娟  
本文在内生增长的框架内,从减污技术出发分析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成的原因。我们发现在减污投入比不变时,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小于1是经济增长向稳态过渡时形成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条件,而这一条件是通过减污技术进步率大于稳态经济增长率来实现的;在减污投入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减污技术与减污-生产投入比在稳态路径中存在互补关系;减污技术进步越快,人力资本开发效率越高,消费者更注重未来效用的获取,则稳态经济增长率便越高,同时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也越快。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姜忠辉  冯宗宪  
以Lucas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通过建立一个新的内生增长模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分析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解释。模型提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为有关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赫永达  刘智超  孙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本质上体现了经济发展模式从高能耗和高污染向能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的过程。基于2003—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PSTR模型,从能源强度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污染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均呈现由西向东的"阶梯式"递减格局;收入水平对污染排放非线性影响的高区制和低区制的能源强度临界值为0.914 3;考虑能源强度的视角下中国存在"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其"门槛值"为0.769 0,能源强度高(低)于"门槛值"时,污染排放收入弹性为正(负)。据此可将样本包含的省份划分为环保型省份、低污染省份和高污染省份,并从宏观治理、微观治理和区域治理的角度提出相应的环境治理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赫永达  刘智超  孙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本质上体现了经济发展模式从高能耗和高污染向能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的过程。基于2003—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PSTR模型,从能源强度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污染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均呈现由西向东的"阶梯式"递减格局;收入水平对污染排放非线性影响的高区制和低区制的能源强度临界值为0.914 3;考虑能源强度的视角下中国存在"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其"门槛值"为0.769 0,能源强度高(低)于"门槛值"时,污染排放收入弹性为正(负)。据此可将样本包含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峰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指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先恶化、后改善的倒U型曲线关系,国内外的许多实证研究都表明这种关系的确是存在的。利用一个微观静态模型对国民收入—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关系既不依赖于消费,也不依赖于国民收入的变化,它是由消费与环境污染之间的技术联系所决定的,尤其是与污染治理的自然技术特征密切相关,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林  高宏霞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情况呈现先加剧后减轻的趋势。传统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能够内生性地自动解决环境问题,把倒U型EKC出现逆转趋势的原因归结为经济增长本身,认为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环境问题能够得到自动解决。本文使用2001-2010年的数据构造了综合污染指数CPI对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先使用实际污染物排放量和处理后污染物排放量作为对比,发现在不考虑污染物处理因素的情况下,使用实际排放量得出的结果全部是线性增加的,使用处理后排放量的计量结果显示CPI与人均GDP的关系呈倒U型。然后引入产业结构、居民素质、技术进步、政府行为、外商投资、产业集中度、人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霄鹏  高伟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分析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分配的多种因素,以验证"库兹涅茨假说"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在我国是适用的,且我国还未达到经济增长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的拐点。最后,本文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政策目标需要政府对"三农"进行政策倾斜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晓兰  鄢哲明  武永义  
本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选用1995—201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运用半参数广义可加模型,研究分析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曲线关系以及其形成机制和区域差异。结果显示:(1)在全国层面上,伴随着经济发展,碳排放轨迹表现为单调递增形态,而非传统的EKC假说所描述的"倒U型";(2)规模效应与碳排放显著正相关,技术效应显著地促进了碳减排,组合效应不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且由于规模效应主导了碳排放变动,因此形成了中国单调上升的二氧化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3)不同区域的碳排放轨迹存在差异,与其他地区相比,煤炭资源丰裕地区的CKC曲线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单调上升形态。本文政策含义是中国低碳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夏龙  冯涛  
笔者通过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三元结构模型,从政府和市场两个维度讨论收入分配的倒U型曲线。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表明,目前中国正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半部分,未来10年将迎来倒U型曲线的拐点;而且,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一直试图缩小收入差距,地方政府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确定,而市场化总体拉大了中国的收入差距。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志勇  幸汉龙  
由于农业环境治理的外部性和粮食安全战略保障需求,政府通过合理的环境政策促进粮食结构改善与生产效率提升,是解决粮食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文章选取200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就环境规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粮食产量呈倒U型的影响关系。整体上,环境规制水平每提高1%,粮食产量增长1.4320个百分点,但环境规制突破倒U型曲线拐点后,粮食产出效益将会下降;分区域考虑,环境规制对粮食产量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中部地区环境影响系数高于东部并且远大于西部地区。目前,中国各省份粮食生产的环境规制水平正在逐渐增强,较多省份已逼近倒U型曲线拐点值,粮食生产环境成本增加与边际产出效益递减这一现状亟待改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志勇  幸汉龙  
由于农业环境治理的外部性和粮食安全战略保障需求,政府通过合理的环境政策促进粮食结构改善与生产效率提升,是解决粮食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文章选取200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就环境规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粮食产量呈倒U型的影响关系。整体上,环境规制水平每提高1%,粮食产量增长1.4320个百分点,但环境规制突破倒U型曲线拐点后,粮食产出效益将会下降;分区域考虑,环境规制对粮食产量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中部地区环境影响系数高于东部并且远大于西部地区。目前,中国各省份粮食生产的环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包群  彭水军  阳小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指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先恶化、后改善的倒U型曲线关系。运用1996年~2002年期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本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与固体污染排放在内的6类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发现倒U型EKC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染指标以及估计方法的选取;同时就本文选取的部分污染指标(工业废水排放、二氧化硫排放)而言,也存在以相对低的人均收入水平越过环境倒U型曲线转折点的可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锋华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级单位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将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衡量环境质量的代理指标,验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也就是判断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是否显著,结果表明环境效应显著且地区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构造门限回归模型来分析人均GDP和对外贸易度因素对于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从全国总体来看,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且目前已处于倒U型曲线的下降部分;东部地区基本处于倒U型曲线的右侧,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