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8)
2023(7261)
2022(6111)
2021(5601)
2020(4682)
2019(10790)
2018(10338)
2017(19909)
2016(10115)
2015(10906)
2014(10679)
2013(10369)
2012(9417)
2011(8220)
2010(8819)
2009(8417)
2008(8164)
2007(7037)
2006(6333)
2005(5930)
作者
(26982)
(22576)
(22145)
(21317)
(14623)
(10656)
(10222)
(8601)
(8483)
(8069)
(7501)
(7472)
(6950)
(6927)
(6925)
(6906)
(6627)
(6445)
(6352)
(6249)
(5525)
(5439)
(5196)
(5173)
(4979)
(4965)
(4780)
(4710)
(4525)
(4288)
学科
(39724)
经济(39676)
管理(31652)
(29892)
(24814)
企业(24814)
方法(17021)
中国(14027)
数学(12880)
数学方法(12698)
(12692)
审计(12197)
(10838)
保险(10746)
环境(10228)
(9584)
(9257)
银行(9249)
(9174)
业经(9143)
(9045)
理论(9045)
(8785)
(8690)
金融(8690)
(8337)
财务(8321)
财务管理(8255)
(7986)
企业财务(7901)
机构
大学(141696)
学院(139525)
(59420)
经济(58230)
管理(55413)
理学(47248)
理学院(46808)
管理学(46127)
管理学院(45862)
研究(43371)
中国(38854)
(33471)
(30111)
财经(26232)
(23884)
科学(23443)
(21149)
中心(20938)
(20483)
财经大学(19849)
经济学(19300)
北京(18566)
研究所(17864)
经济学院(17374)
(17120)
师范(17013)
(17005)
(16847)
业大(16130)
商学(15996)
基金
项目(90571)
科学(73024)
研究(68817)
基金(68389)
(58501)
国家(58014)
科学基金(51172)
社会(46740)
社会科(44300)
社会科学(44286)
基金项目(35609)
(33595)
自然(31559)
教育(30968)
自然科(30803)
自然科学(30794)
自然科学基金(30234)
(28359)
资助(27320)
编号(27264)
成果(22655)
(20818)
重点(20408)
国家社会(20140)
(19134)
(18868)
教育部(18756)
(18481)
人文(18347)
课题(18328)
期刊
(64645)
经济(64645)
研究(47996)
中国(32362)
(27894)
管理(20224)
(18353)
金融(18353)
学报(17903)
科学(17277)
(14713)
大学(14616)
教育(13808)
学学(13599)
财经(13198)
(11296)
经济研究(11167)
技术(10129)
审计(9777)
农业(9258)
业经(9229)
财会(8425)
会计(8324)
问题(8153)
(7066)
理论(6667)
技术经济(6297)
(6111)
现代(6036)
实践(5970)
共检索到218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长翠  孔晓婷  
完整的环境审计风险概念应从广义上理解;环境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可概括为审计保险理念以及客观条件的局限、委托代理制的“先天不足”和审计能力的局限等要素;环境审计风险应由环境会计风险、环境管理风险和环境检查风险三个要素组成;运用环境审计风险模型需首先考虑环境会计风险,然后对环境管理风险进行评价,最后再确定环境检查风险的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石桥  
电子数据审计将成为未来审计的主流模式,本文以审计技术逻辑为基础,分析电子数据审计定位。电子数据审计定位就是通过电子数据审计得到什么产出,区分为问题导向和结论导向。问题导向电子数据审计认为,电子数据审计的目的是找出审计总体所存在的问题,审计产出就是找出的问题,找问题是关键,找出问题的多少,决定了审计产出的多寡,找出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决定了审计产出的水平。结论导向电子数据审计定认为,电子数据审计需要寻找审计总体存在的问题,但是,寻找问题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要对审计总体的某些特征形成结论,寻找问题是服务于形成总体结论的。不同的定位对审计流程、技术方法、效率效果及审计风险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还会影响审计学科发展和审计人员专业知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顾建平  
审计风险从内涵上说,是指在审计对象信息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提出不恰当结论的可能性。从外延上看,由此不恰当的结论导致审计报告预期使用者受到损失,并通过司法程序使得会计师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形成一定的赔偿或责任。近年来,涉及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件日益增多,业内人士诚惶诚恐,甚至有人惊呼"诉讼爆炸"来临。笔者认为,注册会计师是一个新兴行业,在执业过程中多一些职业谨慎当然是好事,但对审计风险应客观对待,大可不必惊慌失措,笔者的心得是:应换一个角度来看审计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为山  欧阳令南  
随着金融和保险在风险管理产品供给和制度参与上趋于融合,风险管理中介的内部结构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保险人的风险仓储模型或投资银行的风险媒介模型开始转变为风险仓储和风险媒介的组合模型,风险管理中介内部机制的重构,使其变得更具主动性和动态性。最后,文章归纳了风险管理中介结构变化和市场定位对于我国保险业改革和实践的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盛文详  周敏李  
企业审计环境是不属于企业审计但影响企业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因素,企业审计与审计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不同的审计环境对企业审计本质、企业审计需求、企业审计主体、企业审计客体、企业审计内容、企业审计目标、企业审计方法、企业审计结果应用这些基本要素都有影响;企业审计对审计环境的影响是通过企业审计结果应用而产生的,企业报表审计、企业绩效审计、企业合规审计、企业制度审计有不同的审计结果,这些审计结果通过不同的路径对审计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商思争  宣昌勇  
首先基于审计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理论,界定了审计理论框架的构成要素;然后在论证审计的信任动因和机理的基础上,推理得出审计的"一带一路"一般理论框架;最后结合"一带一路"既有治理体系和建设内容,归纳了"一带一路"审计具体理论框架。结论是:基于信任视角的"一带一路"审计理论框架具有中国智慧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一带一路"审计主体、客体和标准应该在治理框架内采用平等协商方式确定;"一带一路"审计将逐步由"基于信任"走向"基于规则"。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商思争  宣昌勇  
首先基于审计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理论,界定了审计理论框架的构成要素;然后在论证审计的信任动因和机理的基础上,推理得出审计的"一带一路"一般理论框架;最后结合"一带一路"既有治理体系和建设内容,归纳了"一带一路"审计具体理论框架。结论是:基于信任视角的"一带一路"审计理论框架具有中国智慧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一带一路"审计主体、客体和标准应该在治理框架内采用平等协商方式确定;"一带一路"审计将逐步由"基于信任"走向"基于规则"。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盛纹  
审计证据是审计结论的基石,审计结论存有风险,合理保证是现代审计的精髓,了解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和合理保证,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理解现代审计的前提。本文从一个哲学的视角解释了这三个基本概念,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肖文八  罗坚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效益审计在我国日益受到关注。 2 0 0 3年 7月 1日 ,国家审计署在印发的《审计署 2 0 0 3至 2 0 0 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将我国效益审计的发展提上了重要日程。军队审计作为我国审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要顺应这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广泛开展军事经济效益审计研究。本文对军事经济效益审计的原则、程序、内容、方法等进行了探索 ,意在丰富军事经济效益审计理论 ,为军事经济效益审计实践发展探索路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裘宗舜  韩洪灵  
独立性风险是研究审计人员独立性问题的核心。然而 ,许多讨论独立性风险的文献通常只专注于某单一因素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忽视不同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尤其是忽视了独立性风险产生的前因与后果。因此 ,若能在一个单一的分析框架内评估影响独立性风险的相关因素及其后果 ,以对独立性制度安排的有效性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多元视角。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冉冉  
分权式环境治理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地方分权可以产生更好的环境绩效。然而,中国的环境治理中存在着明显的"地方分权"悖论。一方面,建立了高度地方分权的环境治理体系;另一方面,又将环境治理失效的责任归咎于地方政府。基于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文章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考察了地方分权作为一种制度性推诿工具,如何塑造环境政治过程中的推诿链及其行动者。研究发现,嵌入在中国环境治理分权系统中的权力等级结构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行动者之间的角色转换路径和责任推诿的生态链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彬  朱祖平  
首先分析了企业知识理论产生的渊源,然后在对企业知识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企业知识理论对企业本质进行重新阐释。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康璞  周宏  张巍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道德风险下的信息结构问题,探讨了从不同的信息结构比较,到基于审核策略的信息结构改进,再到内生化的信息结构的改进路径,并讨论了上述理论在当前中国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构建中的应用价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皓星  
严控银行体系风险与货币政策转型是我国现阶段两大重要议题,银行风险吸收作为经济风险的吸纳、减震、出清“装置”,是联结两者间权衡关系的重要枢纽。本文从银行风险吸收的基础逻辑、影响因素、表现形式与风险出清机制等方面展开分析,构建了银行风险吸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探讨了银行风险吸收面临的问题与阻碍。银行风险吸收来源于银行经营风险的原始属性,具有“微观排斥、宏观吸收,主观排斥、客观吸收”的底层逻辑,这一理论对于货币政策操作、金融监管、银行风险考核、银行救助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